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诸葛亮为何选亲信马谡镇守街亭?以便自己继续掌握兵权

诸葛亮为何选亲信马谡镇守街亭?以便自己继续掌握兵权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261 更新时间:2024/1/23 21:15:30

从公元228年到公元234年,仅六年时间里诸葛亮共主持五次北伐。从表面上看,第三次北伐是最成功的。毕竟蜀军已经攻占了阴平郡和武都郡。然而,最令人感到惋惜和遗憾的,却是第一次北伐的失利。

如果街亭不丢失,诸葛亮就能指挥蜀军,歼灭困守天水的郭淮部以及马遵部。到时几路蜀军顺利会师,诸葛亮便能很轻松的拿下陇右五郡,直逼关中。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次北伐是诸葛亮准备最精心的一次。为了第一次北伐,诸葛亮从刘禅登基开始着手准备工作。准备的时间长达六年之久。公元228年,诸葛亮抓住曹魏主力在东线作战,西路兵力空虚的机会。蜀军出祁山偷袭陇右,瞬间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守将纷纷投降。

一时间天下震惊,曹真和张郃等魏国名将纷纷率军奔赴西线战场。就连当时的魏明帝曹叡,都移驾长安,关注起西线战事。除去郭淮部和马遵率部退守孤城上邽,游楚率部还在陇西与蜀军交战外,陇右地区基本都落入了诸葛亮手中。

诸葛亮的战略意图明确:首先,让赵云、邓芝率领的蜀军偏师在箕谷迷惑吸引住曹真麾下主力。随后,诸葛亮自己率领蜀军主力剿灭郭淮、游楚,占领陇右五郡。只要马谡守住街亭,不让张郃率领的援军进入陇右。诸葛亮就能率部歼灭郭淮、游楚、马遵所部。陇右五郡自此便会纳入蜀国版图。

随后诸葛亮再率军驰援赵云,歼灭曹真麾下也将不在话下。那时张郃只能做出两种选择:一、撤军。二、支援曹真。张郃做出第二种选择,对于蜀军歼灭曹军主力而言,已经无关大局。可以明确,蜀军占领陇右,歼灭曹真主力等一系列战略构想,全在于镇守街亭的马谡,能不能阻止张郃麾下的援军进入陇右。

刘备在世时就曾叮嘱诸葛亮,马谡此人难担大任。难道诸葛亮真的忘了刘备的叮嘱吗?事实并非如此,诸葛亮重用马谡完全出于私心。荆州派系出身的马谡是诸葛亮的心腹,而马的谡的兄长马良,更是诸葛亮多年的知己好友。赵云承担着引诱曹真麾下主力的任务,分身乏术。

至于诸葛亮不让魏延替马谡镇守街亭,则是因为诸葛亮需要自己的亲信立下军功,以便自己继续掌握兵权。刘备临终前,是将兵权托付给了李严,将内政托付给了诸葛亮。由处理蜀国内政,到力主北伐掌握兵权,诸葛亮必定经历了一个困难的过程。

第一次北伐,诸葛亮急需亲信马谡立下大功,让自己继续掌握兵权。街亭就那么重要?由于蜀军兵力太过分散。街亭丢失的第一时间,诸葛亮急忙下令蜀军全线撤退。

蜀军主力在上邽由诸葛亮统率准备歼灭郭淮,偏师由赵云、邓芝统领在箕谷诱惑曹真。为了守住街亭,诸葛亮让马谡、王平分去一部分兵力。与此同时,诸葛亮也分派给魏延、高翔一部分兵力,让二人一左一右策应镇守街亭的马谡。

街亭失守后,张郃麾下五万曹军顺利进入陇右,而击败赵云的曹真,也率领曹军主力紧随其后。张郃和曹真顺利会师的同时,蜀军面临着被分割包围的危险。与此同时,见援军进入陇右地区,驻守孤城的郭淮、马遵等部士气大振。刚刚投降诸葛亮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守将也开始蠢蠢欲动。而另一边凉州刺史徐邈也准备南下趁火打劫。

更为重要的是,街亭是蜀军的粮道补给线。被曹军分割包围,粮道也落入敌人手中,诸葛亮令撤军实属必然之举。

陇右天水地区,是诸葛亮开辟的北伐曹魏的主要战场。“得失陇右,安危关中”,可见陇右是蜀军能否攻占关中的战略要地。而街亭争夺战,直接关系着蜀军是否能够取得北伐的胜利。街亭失守对于诸葛亮而言,已经不是能否保住陇右三郡的问题,而是一旦撤军不及时,蜀军便存在被曹真、张郃率部全歼的可能。无奈的诸葛亮只好下令蜀军全线撤退。

街亭的丢失,不但让蜀军损兵折将,未能达到战略目的。还让陇右三郡重新回到魏国手中,而第一次北伐就此化为泡影。在马谡丢失街亭的同时,见形势不妙的赵云拼死抵抗,以偏师纠缠住曹真麾下的曹军主力,为蜀军保住了撤回蜀中的道路。因此,诸葛亮在治罪马谡的同时,也封赏安慰了赵云,王平等有功将领。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越南战争 廖锡龙将军如何一战成名?

    战史风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史风云

    1979年2月17日中国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通过这次战争,恢复了南疆边境的安宁,同时也将边境争议区收回,获得了一个满意的陆上边界。同时通过后来的两山轮战和对战争经验的总结,锻炼了中国军队也为未来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指引了方向。战争背景越南,是中国南方的邻国。历史上,随着秦始皇统一中国设置交趾郡,越

  • 五大臣出洋的意义是什么样的 对于事件的评价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清朝,五大臣出洋,历史解密

    国内各派反应清政府内部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清政府内部顽固派对于考察团的态度是比较认可的。 乙巳年十月二十七日(1905年11月23日),考政大臣请训陛辞:据端方致张之洞函透露,慈禧当日“殷殷以考察各国宪政为属,冀归来后施行。是此事尚有成立之望”。端方、戴鸿慈离京当天,慈禧即向奕励询问立宪宗旨,奕励称中

  • 万贞儿35岁时嫁18岁皇帝,被皇帝宠爱一生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万贞儿,明朝,野史秘闻

    明朝偏偏有这么一位皇帝与旁人不同,他爱上了自己的奶妈,他成年的时候奶妈已经是半老徐娘,她却被皇帝宠爱一生。这位明代皇帝就是朱见深,他是明朝的第八任皇帝,从小由一名叫做万贞儿的宫女侍奉他的生活,当时的朱见深才2岁,而她19岁。她从四岁起就被送到宫里使唤,由于乖巧懂事特别受皇后的喜欢,后来才有这个机会照

  • 南唐最终的灭亡跟后主李煜有关?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煜,五代十国,风云人物

    《虞美人》之后,再无李煜。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到南唐后主李煜,大部分人都会想起他那一首首风花雪月的诗词佳句。他的诗词,词藻干净、朗朗上口,所谓“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所谓“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所谓“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王国维对他

  • 在诸多战争的形式中,攻城战为什么是最为惨烈的一种?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一定要攻城而不是绕城而走是因为攻城是必然性的,要是可以绕道的话,古人早就绕了,城池也就失去了作用,古人也就不会建立那么多的城池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具有两千多年的封建时期,其中常见的就是朝代更迭,一个王朝要替代另一个王朝的存在肯定少不了战争的,成者王侯败者寇,双方殊死

  • 楚汉争霸: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争夺政权的一场大战

    战史风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战史风云

    楚汉争霸又叫楚汉之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反秦大旗丝毫没有倒下,该事件传到全国,各地纷纷相应,其中不少人是打着自己旗号自立为王的,这次起义席卷大半个秦朝土地。巨鹿之战项羽破

  • 揭秘:如果古代人近视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要说古代近视的比例,那是远远低于现代人,毕竟古代科技水平不发达,处于农耕社会,百分之八九十的人都是日出去耕田,日落回家休息,也没啥能刺激眼睛的东西,所以基本上不怎么得近视,但有一类人不一样了,那就是“读书人”,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所以这类人是最容易近视的,正常来说,只是读书不会造成眼睛近

  • 皇帝的饭不好吃!皇帝请客西汉大臣要跪趴着吃才行!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朝,野史秘闻

    古代皇帝请客趣闻:一国之君的皇帝,为了和下属搞好关系,也常常请客。只不过,皇帝请客称为“赐食”。所谓“赐食”,就是皇帝笼络或奖赏下属,而赏赐的一顿饭或吃的东西。不过,吃皇帝请的饭并不是一件舒服的事情。《史记》记载说,西汉初年有一个大臣名叫石奋,他的姐姐是刘邦的小老婆。石奋退休后,“上时赐食于家,必稽

  • 郭嘉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他真的是神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郭嘉,三国,风云人物

    郭嘉,号称三国第一鬼才谋士,在三国演义中出场不多,却拥有大量的粉丝,很多粉丝力捧郭嘉,还有了“郭嘉不死卧龙不出”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言论。今天就来剥皮一下郭嘉,这位是人,不是神。郭嘉21岁的时候在袁绍手下做谋士,他后来了解袁绍为人好谋寡断,刚愎自用,于是选择离开了袁绍。曹操正在招贤纳士,荀彧向曹操推荐

  • 唇亡齿寒是历史故事吗?成语唇亡齿寒的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成语故事,文史百科

    成语唇亡齿寒是什么意思?唇亡齿寒的意思是: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出自]《左传·哀公八年》:“夫鲁,齐晋之唇,唇亡齿寒,君所知也。”唇亡齿寒的历史故事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