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提到南宋散文,它在不同时期又有怎样不同的特点?

提到南宋散文,它在不同时期又有怎样不同的特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156 更新时间:2024/1/8 17:19:37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南宋散文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初期以议政之文为主,中期政论兵之文仍很多,同时论道之文也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局面,末期散文如同诗一样,充满爱国激情。

1127年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社会动荡使政治斗争形势和文学创作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民族危亡时刻,文人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意识。北宋末年那些宣扬享乐、粉饰太平的作品已失去了存在的条件,取而代之的是对亡国的激愤、痛心、反思。所以说,南宋一代各体文学奠定了坚实的爱国主义情调。

时期

南宋初期(宋代古文的变化期)受社会巨变(靖康之变)的刺激,散文又重新兴盛起来,尤以议政之文为主,作者多是政坛上的风云人物。如宗泽的《毋割地与金人疏》、李纲的《议国事》、陈东的《上高宗第一书》、胡铨的《戊午上高宗封事》、岳飞的《五岳盟誓记》等。这些文章都充满爱国激情,具有高度的谏争性和战斗性。这时的论政往往要论兵,因而论政之文与论兵之文高度结合。

南宋中期(宋代古文的中兴期或全面发展期)的散文又趋于繁荣,此时论政论兵之文仍很多,同时论道之文也呈现出空前的繁荣局面。论道之文主要是些理学家为倡明理学的“讲学”之文,代表人物有朱熹陆九渊。论政、论兵、论道之文有共同特点,都喜欢引经据典,借古喻今。因而论史之文也发达起来,代表人物有陈亮、吕祖谦。笔记之文既可谈今,又可论古;既可论道,又可议政;既有学术性,又有趣味性。代表作有洪迈的《容斋笔记》、陆游的《老学庵笔记》。

南宋末期(宋代古文的结束期)的散文如同诗一样,出现了文天祥、谢翱、邓牧等人的悲歌慷慨之作。如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谢翱的《登西台恸哭记》、邓牧的《伯牙琴》。

作家阶层

从作家的身份阶层来看,皇帝贵戚、名卿大夫、儒生文士、学者、僧人、道士、妇女、迁客、隐士等皆参与到散文创作中来,其中女性作者为非主流创作主体,作品相对较为稀少,整个文坛仍由男性主导,其中文人学士是创作的中坚力量,可以这样说,南宋孝宗时期散文创作的“中兴”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们实现的,正如余英时所言:“宋代是士阶层在中国史上最能自由发挥其文化和政治功能的时代。”

派别

从作家为文的宗尚来看,大致衍为三种倾向:一为“祖程”派,二为“宗苏”派,三为“合程、苏为一家”派。

祖程”派,以朱熹、林光朝、姜特立、王廉清、王明清、张栻、刘清之、舒璘、吴儆、林用中等人为代表,他们都推崇二程,精通义理,如林用中,朱熹称其“操履甚谨,思索愈精,大有所益”,总体上重文理轻文词。

“宗苏”派,以范成大、尤袤、李石、晁公武、王庭珪、刘一止、沈与求、林季仲、王之道、李流谦等人为代表,他们推崇苏轼,以苏文作为学习的典范,赵彦卫言:“(南宋孝宗)淳熙中,尚苏轼,文多宏放。”

合“苏、程为一家”派,以程洵、吕祖谦为代表,周必大云:“绍兴甲寅,予自湘中归庐陵,有录事参军婺源程洵允夫袖长书及所业一通相过,合苏、程为一家,心窃异之。”程洵文既有理致,又兼文采,王炎称其文“大抵理胜而词彩附之,陶铸隐括,俱不苟作”,吕祖谦之文也力求融合道学和辞章之学。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达成辽宋百年和平的澶渊之盟,为何却被后世称为耻辱?

    战史风云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萧太后,战史风云

    澶渊之盟有利于宋朝么?边境和平百年,可燕云十六州再也无心夺回,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辽军南下的消息传来以后,不少大臣主张南迁。宋真宗本人也表示,自己没打过仗,要不躲一躲?这个时候宰相寇准一口唾沫星子逼退了所有打算南迁的朝臣,也让宋真宗一下子打消了这个想法。寇准表示,不仅要打,而且宋真宗你还要

  • 司马睿建立东晋后为何会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司马睿,东晋,历史解密

    公元313年,发生了有名的永嘉南渡,整个中原地区的北方的名门望族和精英人才,以及朝廷官员,包括官员家里的下人和牲畜等都被带到了长江以南的地区。当时的这个以士族为主要组成部分的大规模迁徙共迁徙了大约九十多万人,其琅琊王氏也在其中。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了东晋。当时东晋王朝,可谓是个特别的王朝,

  • 南北朝有个善人,怕虱子饿死竟然不吃菜心?

    野史秘闻编辑:君莫笑标签:南北朝,野史秘闻

    南北朝有个善人,怕虱子饿死竟然不吃菜心?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南北朝时期,北齐国有个叫江泌的人,生卒年不详。字士清,济阳考城(今属河南兰考、民权一带,一说东仁县)人。父亲江亮之曾做过员外郎。《南史》记载:“泌少贫,昼日斫屧[zhuó xiè] 。夜读书,随月光握卷升屋”江泌小时候,家里很穷,每天

  • 太平公主的死因是什么?她为什么会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太平公主,唐朝,风云人物

    在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状况中,只有皇族的女人,地位是最尊贵的,也只有她们拥有男人的尊重,作为皇帝的女儿,要是得到了皇帝的宠爱,那么这个公主,也一定能享受到很好的待遇。在我国的历史中,有一位公主的父亲和母亲,全部都是皇帝,这位公主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太平公主,或许是因为当年自己女儿的死亡,总之武则天很宠爱太

  • 在《水浒传》一书中,武大郎所卖的炊饼究竟是什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文史百科

    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曾作《食蒸饼》诗一首:“何家笼饼须十字,萧家炊饼须四破。老夫饥来不可那,只要鹘仑吞一个。诗人一腹大於蝉,饥饱翻手覆手间。须臾放箸付一莞,急唤龙团分蟹眼。”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在《水浒传》一书中,武大郎所卖的炊饼究竟是什么样的?在《水浒传》第二十四回中,武松对武大郎说:“你从来为

  • 明末农民战争的直接起因是什么?失败的原因又是什么?

    战史风云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史风云

    明末农民起义,又称明末农民战争、明末民变、晚明民变等,爆发于明末天启七年(1627年)的陕北起义,至康熙三年(1664年)夔东十三家完全结束,是由李自成等领导的一场农民战争,其结果是农民起义军失败,明朝灭亡,清军获胜。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明朝末期,天灾人祸不断发生,阶级矛盾

  • 汉末三国时期刺客韩龙简介 人物事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国,韩龙,历史解密

    韩龙,东汉太和二年生人,汉末三国时期刺客。韩龙使得魏国北方边得到数十年的安宁,减少魏国的军政压力,得以休养生息。太和二年,豫遣译夏舍诣比能女婿郁筑鞬部,舍为鞬所杀。其秋,豫将西部鲜卑蒲头、泄归泥出塞讨郁筑鞬,大破之。还至马城,比能自将三万骑围豫七日。上谷太守阎志,阎柔之弟也,素为鲜卑所信。志往解喻,

  • 李明:李世民第十四子,为何被武则天逼死?

    野史秘闻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明,唐朝,野史秘闻

    说起李明,很多人都不知道,但说起他的父亲,却是众所周知,名扬四海。李明的父亲是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个皇帝,更是那开创了贞观之治的伟人。李明是唐太宗第十四个儿子,贞观二十一年受封为曹王。他的一生并不复杂,为官经历也很简单,永崇元年十月,李明因为与废太子李贤通谋的罪名,爵位被降为零陵郡王,并被流放到

  • 明朝兵部侍郎陈洪谟简介:不畏强权,节财爱民,颇有政声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吐蕃和唐朝之间的关系如何?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吐蕃,唐朝,文史百科

    文成公主在唐贞观十五年与吐蕃松赞干布联姻,毕竟是从小就生活在富足的家庭,但是却没有一点娇滴滴大小姐的脾气。从长安一路到最后的目的地。经历了千辛万苦,翻山越岭。但是在途经一些地方的时候,受到当地人民非常隆重的欢迎仪式,于是文成公主教一些当地的人一些比较有用的纺织耕种技术。尤其是对于汉族与藏族之间的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