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楚国商业经济很是发达,为何却被西北之地的秦国所灭?

楚国商业经济很是发达,为何却被西北之地的秦国所灭?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1653 更新时间:2023/12/6 23:10:35

春秋战国时期,曾经最强大、最有条件一统中原的楚国,楚国雄踞长江、汉水流域,拥有发展农业的最好条件,所谓“湖广熟,天下足”。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湖北随州出土的编钟,不仅可证楚国音乐不凡,还足以证明炼铸造业发达 。炼铸造联系着兵器,那是武装军队的必要条件 。今武汉东湖的大型雕塑《庄王出征》,令游人神情为之一振。正是楚庄王时期国势大到饮马黄河,那是越出长江流域挺进到北方。春秋五霸有两霸是吴和越,后来越灭吴,楚又灭越,势力就扩展到“百越”之地,那是多么辽阔的疆域!灭越,就占有西施的故乡,那是纺织业最发达区。

武汉人仿造出一座“楚天台”,据称是仿楚灵王“章华台”建造,章华台后世称之“天下第一台”,是中国历代帝王园林化离宫的先导 。楚宫的故事有“楚王好细腰,宫妃多饿死”。武汉东湖还建有“楚城”,与其相连的景观有“楚市” 。古人曾写文章说,到楚国都城郢,清晨穿新衣上街,归来就挤破了。这描述也许夸张,但我们还是可以想见那繁荣。

繁荣的经济一定会哺育出相应的文化。游三峡访秭归拜谒 屈原祠,自然要想到《离骚》。我们读 屈原的作品和他的一生,还可以看到, 屈原爱国,楚怀王却不给他爱的机会,但怀王没能消灭屈原的爱心。 屈原的爱不仅是爱国、爱人民,他也深情地写男女爱情,凝聚在楚辞中的爱,是非常丰富的情感。从诗经发展到楚辞,楚辞已是华夏文明中当时最先进的文学艺术 。

如此,楚国就给我们留下一个问题:楚国农业、纺织业、炼铸造业,陶器、竹器、漆器等手工业,乃至商业经济均发达,文学艺术也最为发达,何以会被在西北蛮荒之地发展起来的秦国所灭?

楚国不是生产力不行,也不是文化艺术不行,而是经济文化都发展后,统治者的政治建设未能随之发展进步,未能满足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遭至灭亡。楚国更大的悲伤,恐怕还在于它不是没有出现过改革。早于商鞅在秦变法的前二十五年,吴起就受楚悼王重用主持变法,变法的措施就是商鞅后来在秦施行的“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可惜变法仅一年,悼王死, 吴起被贵族射杀,变法夭折。

悼王去世半个世纪后,怀王即位,此时有屈原。屈原有什么革新主张吗?他作为诗人的形象太饱满了,以至后人常忽略了他的政治主张 。但司马迁作《 屈原列传》还是指出,《离骚》称道了齐桓公 。齐桓公曾用管仲搞过春秋时最早的改革,齐因此成为春秋五霸的第一位霸主。《离骚》还称道了汤、武革命。这都能让我们窥见屈原的改革政见。 屈原不仅是诗人,他是楚国的“左徒”,这是掌国家内政外交大权的高级官员。一个高级官员有如此丰沛的学问和艺术造诣,且如此重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才华,岂不难得!可惜,楚终于被秦灭亡了 。楚国的悲伤是其他被灭亡的国家无法相比的啊!

悲剧的力量总是最打动人的,也是这巨大的感伤和对国家的热爱,造就了 屈原和《离骚》。为了记住这巨大的不幸,这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人伦大爱,千秋以来中国人为一个人立个节日每年都纪他,这个人就是屈原。千古以来没有任何一位帝王被人民这样纪念。

然而,如果把亡楚的责任都推给国王,恐怕也是不公道的。虽然悼王支持变法遂有楚国变法,怀王未能理解 屈原以至付出巨大代价,但关系一个国家能否适时变法的力量并不人为什么会悲伤?那一定是曾经美好的东西沦丧。这“旧贵族”的先人,原也是相当积极进取的啊!

楚国的先人可追溯到熊绎,西周前期周成王封楚子熊绎居丹阳,丹阳在三课陵峡深处,为最早的楚国都。所谓“上控巴蜀,下应荆襄,当水陆之要冲”,这是说楚国位置险要,但这样的地方若不向外发展,楚就会被封闭在峡谷。楚国的先人胼手胝足、拓土开疆,战国时兼并了上游的夔国,向下游发展使楚国都城出现在荆州,整个三峡地区就通称“楚”。’

当楚国发展到江汉平原就地处华夏中心,这使楚国最有条件汲取东西南北之长,但也容易四面受敌。楚先人汇集四邻之长,警惕危险,把国家发展到最雄强。但后人在繁荣中滋生出优越感,滋长了自高自大 。这自高自大不把四邻放在眼里并不只是统治者的缺点。

楚国的优势确实曾经很多,以至楚南公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果然,始皇建立的秦朝是被楚霸王项羽所灭 。可是,项羽又被秦汉之地的刘邦所灭。为什么?你看,自高自大,不把刘邦放在眼里,这些缺点在生长于楚的项羽身上也体现得多么明显 。秦凭什么击败楚?无疑要追溯到“商鞅变法”。可是,这“变法”并不是商鞅的发明。商鞅的智慧从哪里来?

春秋时齐国发生的改革可以追溯到西周末开始用铁器。先进的铁器农耕开垦出更多荒地,使很多农民在井田外开垦出“私田”。春秋“井田制”不是私有制,也不是公有制,是国有制,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管仲搞“相地而率征”,即按土地征税。承认了私田,就在井田制以外别开了一条新路。

所以,齐国的变革不只是“进步意义”,而是人类从奴隶制时代向封建制时代变迁的发端 。进入战国,魏文侯李悝厉行改革,李悝作《法经》列《盗法》为开篇,这表明伴随着私有财产的增多盗贼也增多。李悝用国法来保护民间私有财产,成为法家始祖。魏文侯还用 吴起为将 。文侯去世, 吴起受同芟荼怀分,离魏奔楚,于是有了吴起在楚的改革。

吴起死后二十五年,商鞅才从魏入秦。对 秦国来说,商鞅完全是外国人。此时 秦国生产力与政治制度都落后,从统治者、士大夫到老百姓,头脑中都还没有产生出商鞅带到 秦国来的革新思想。秦孝公的英明,在于他相信商鞅带来的变法举措就是曾经使魏和楚强大的法宝,于是下决心用这个外国人推行变法。

商鞅由此轰轰烈烈地“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与此相呼应的举措包括:以“军功爵制”取代“世卿世禄制”,按杀敌人数来途艉屯恋。这办法在商鞅去世后仍被继承下来,极大地调动了作战的积极性。秦国被六国称为虎狼之国,秦兵作战总在得胜时将敌人的头颅割下来系挂在腰间,并继续冲锋。那头颅实在是他们不能丢弃的,用今天的话说,那是他们的计件工资,他们要用那头颅去分领土地 。

这时, 秦国最锐利的并不是它的军队,而是它的政治制度。在秦的先进制度下,六国的土地已不是它的战争对象,而是它可以利用的巨大资源 。六国的奴隶也会加入到秦军中去作战,以便立功分土地。如此还有谁能挡得住呢?随着战争的胜利推进,秦将六国尚存的“井田”也化为私田 。秦灭六国非以武力胜,实在是以政治经济制度胜 。春秋战国近五百五十年,生生灭灭多少事,似乎就做一件事,把井田制彻底转变为封建土地私有制,中国大一统的时代就到来了。

楚国的失败是从变法夭折开始的,秦的崛起则告诉我们,一个落后的国家,可以通过革旧制解放生产力获得经济发展,并通过坚持不懈的深化改革后来居上。

标签: 文史百科

更多文章

  • 春秋后期,吴国也越国之间的夫椒之战带来了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史风云

    对夫椒之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春秋时期,周王室衰落,这导致诸侯争霸成为主要的历史事件。在春秋初期,有郑庄公、齐桓公等霸主。不过,郑国和齐国,都没能长期维持霸业。大部分时间内,都是晋国和楚国在争夺中原霸主的宝座。当然,晋国和楚国之间频繁用兵,也让彼此的国力受到了损耗,从而

  • 诸葛亮的隆中对有没有太大的战略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隆中对的战略决策是没有错的,特别是前期错,在中后期没有根据局势的改变而改变取荆州这个战略意图就已经错失了先机,荆州在刘备集团打完汉中之战前后,基本上已经没有太大的战略价值,反而是诸葛亮后期第一次出祁山的战略意图更加符合汉中之战前后,夺取天下的战略方针。汉中之战已经打到了男战女运,而称汉中王之后,更大

  • 李自成的“福禄宴”是什么?福王被烹做成“活人宴”!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李自成,野史秘闻

    自古以来,皇家出生的贵族丰衣足食,身体自然也会比贫民老百姓更加的健壮一些。有些皇子懂得节制,能够保持良好的身材。而有些则是海吃胡吃。落下个臃肿不堪的身子。明朝一位王爷就是后者,他体重多达360斤,生得是福命,但最终也因这一身膘肉令自己下场凄惨。此人就是明神宗第三子朱常洵,人称老福王。崇祯皇帝执掌皇位

  • 历史上最后一个太监,还出了一本书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耀庭,清朝,风云人物

    历史上最后一个太监名叫孙耀庭。可以这样说,其颠沛流离的一生,成为中国封建历史的最后一个音符。太监,是中国特有的宫廷文化现象。在中国封建社会,太监也是一种官职,其主要职能就是为皇家服务。因为有更多机会接触高官直至皇帝,所以当太监是穷苦人家出人头地的捷径。孙耀廷,小名留金,1902年出身于天津市静海县西

  • 杨玉环被李隆基封为贵妃后,为什么一直都没有怀孕?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杨贵妃与唐玄宗为什么没有孩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玉环天生丽质,再加上家境不错,所以她从小就非常有才华,后来在咸宜公主的婚礼上,被寿王李瑁看中,成为寿王妃。后来寿王的母妃,也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过世,李隆基非常伤心,很多人都为向其推荐杨玉环貌若天仙,于是李隆基就把自己的儿

  • 长平之战中如果赵国不换掉廉颇,最后战争会胜利吗?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春秋,廉颇,战史风云

    长平之战前期廉颇虽有小败,但之后全力防守,秦国进攻受阻,秦国无奈,祭出离间计,而赵王中计,临阵换将,撤下廉颇,换上赵括,导致惨败。那么如果赵国没有中计,还是继续用廉颇会是怎么样的结果,个人认为廉颇胜不了白起,但白起也很难打败廉颇,因为廉颇采用的是坚壁清野,龟缩不出的战术,就算是战神也没辙,所以大概率

  • 关于君主专制政体的评价是怎样的?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君主专制政体,君主制,历史解密

    帝王讨论秦二世胡亥认为“凡所谓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厉行所谓“督责”之术。“是以明君独断,故权不在臣也。然后能灭仁义之途,掩驰说之口,困烈士之行,塞聪掩明,内独视听,故外不可倾以仁义烈士之行,而内不可夺以谏说愤争之辩。故能荦然独行恣睢之心而莫之敢逆。”结果导致强大的秦王朝“二世而亡”。君主事必躬

  • 《天龙八部》中的一个跑龙套,刚出场就死了,但武功可敌慕容复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天龙八部,金庸,野史秘闻

    天龙之中有很多的强者,要是说天龙之中的第一人,每个人心里的答案估计都不一样。有人会说是扫地僧,也有人会说是萧峰。扫地僧出场一次,却震惊了整个武林,他是唯一会少林七十二绝技的人,他被当时少林当家人成为师伯祖,整整比主持大了两辈,仅仅是辈分,就能看出他的实力。扫地僧出现时,是当世高手混战的时候,扫地僧的

  • 孟德献刀是假的,不过真有个你没听说过且几乎相同的原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孟德献刀,风云人物

    上一篇小编写了董卓在京师内最先掌控权力和造势的恶行,而对于小编精读复习计划来说,董卓前后的恶行居然需要预计用三篇文章来呈现,实在是令人发指。其实说实话,如果董卓并未接到何进的密诏,也许他在后世就是一个豪强的身份,撑死了是边章第二,也不会为世人所诟病。只可惜权力在手,贵于天下。本文是描写董卓在洛阳稳定

  • 太康之治时期的社会背景是怎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太康之治时期的社会背景是怎么样的?太康之治是司马炎统一全国后出现的一个经济繁荣时期,历时十年。晋朝建立时内忧外患,既有孙吴威胁,又有曹魏势力的阴影存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魏咸熙二年(265),司马昭病死,司马炎继承了相国晋王位,掌握全国军政大权。不久,曹魏皇帝曹奂禅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