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的隆中对有没有太大的战略价值?

诸葛亮的隆中对有没有太大的战略价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19 更新时间:2023/12/12 19:38:27

隆中对的战略决策是没有错的,特别是前期错,在中后期没有根据局势的改变而改变取荆州这个战略意图就已经错失了先机,荆州在刘备集团打完汉中之战前后,基本上已经没有太大的战略价值,反而是诸葛亮后期第一次出祁山的战略意图更加符合汉中之战前后,夺取天下的战略方针。汉中之战已经打到了男战女运,而称汉中王之后,更大的错误,就在于关羽北伐襄樊。如果集中优势兵力,将诸葛亮第一次出祁山的作战方案提前到这个时候进行,也就是将关羽的北伐襄樊改变为出祁山占据陇右,才更加符合隆中对的国策。

庞统法正虽然没有明确的表示要放弃荆州,但是还是主张过不把主要精力放在荆州问题上。也怪庞统法正死的早。刘备鼎盛时期的军力应该比诸葛丞相一次北伐的局面好,曹操又是在汉中刚败,而诸葛亮在刘备败家夷陵之后,种了几年田平叛南中,然后传授南中牛耕技术和采桑耕织技术。说明当时南中这块地区还是很落后的,还不如放弃荆州,让东吴和曹魏两家去争夺。主力屯田益州,开发雍州和凉州,隆中对的问题出在跨有荆益这句上面了,荆州是四战之地,不是根基之地。

统一天下正确的策略应该是走秦、汉、隋、唐的路线,夺下益州之后,舍弃荆州,逐步把荆州让给东吴,令其和曹操互相牵制,然后全力拿下关中。坐拥益州关中以后,向西向北打野发育,东边南边守住潼关和武关,时不时的出关去搞搞事情;等到曹操孙权打到一定程度了,兵分三路,北边出萧关东进并州,南边出武关攻南阳,中间出潼关攻洛阳,拿下河东和洛阳天下基本上就稳了。总之一句话,以关中和益州作为基本盘,只要自身内部不出问题,就能问鼎中原。

不管是较短的时间统一天下还是长期的分裂后最终胜出,后者是秦和隋,前者是汉和唐。隆中对要改的,只可能是刘备的想法,让刘备放弃强攻天下,夺下益州之后,继续割荆州吊着孙权,让孙权没机会夺下荆州,之后再等孙曹相争时出兵北上,时刻让孙权觉得他最大的威胁是曹操,而非自己,才能保住自己的安全和后方的稳定。诸葛亮的谋划是站在曹操南下前的角度,最关键的是要形成稳定的割据态势,未能如愿的原因也是这个,一在于赤壁之战后淮河-襄阳-汉中的南方割据防线没有形成,二在于南方割据势力内部也是各怀鬼胎,孙权不可能允许荆州出现不安定因素。

历史也证明了,之后南朝期间多次发生荆州军阀挥师东下恫吓王都,而刘备本身也确实不是信得过的对象,对孙权的威胁也看得出。在双方不能推心置腹的前提下,作为自保之计,孙权夺取荆州倒也无可厚非。回头再说隆中对,或许毛文龙的讲法是有他的道理,如果蜀汉放弃荆州,则孙刘联盟绝对稳固。在曹操地盘休养生息不足的时候,孙权出荆州或者攻合肥,蜀汉集中兵力取陇右再图关中,就可以形成北周或者秦国的稳定割据范围,而历史也多次证明,这种割据范围是对中原最有威胁的割据。问题还是出在执行上,刘备这边一直没有贯彻孙刘联盟。

打汉中之前,刘备割了荆南两郡给孙权,以为孙权就满足了。特别是拿下汉中之后刘备集团有些飘了,刘备自称汉中王有和孙权打招呼吗?你们一个是魏王一个是汉中王了,那我孙权是啥?你们都没把我孙权放在眼里呀。后来关羽骂孙权,是狗这个联盟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紧接着关羽打襄樊也没和孙权商量,这是对待盟友的态度吗?好歹你知会一声,我打襄樊,你打合肥,大家配合瓜分曹魏的地盘。所以孙权才会背刺。这个方案出炉时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后来情况变了,相应的应该修改战略,换执行方法,为什么说毛文龙是伟大的战略家,他应该是,第一,看到了割据巴蜀秦川的机会和利好,第二,认识到了荆州在刘备入蜀后的客观尴尬地位,第三,必然想到了秦灭六国和北周吞北齐的历史。

综上,隆中对原定计划比较偏稳,在实际操作中,蜀汉走到那一步,想完全按照两路进军拿下曹魏是不可能了,最好的当然是借机吞掉东吴,自己直接与曹魏争天下,其次才是继续联吴抗魏。所以历史人物已经按此进行过一遍了,只不过结果失败,所以后面诸葛亮只能继续按照原有计划施行

标签: 诸葛亮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自成的“福禄宴”是什么?福王被烹做成“活人宴”!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李自成,野史秘闻

    自古以来,皇家出生的贵族丰衣足食,身体自然也会比贫民老百姓更加的健壮一些。有些皇子懂得节制,能够保持良好的身材。而有些则是海吃胡吃。落下个臃肿不堪的身子。明朝一位王爷就是后者,他体重多达360斤,生得是福命,但最终也因这一身膘肉令自己下场凄惨。此人就是明神宗第三子朱常洵,人称老福王。崇祯皇帝执掌皇位

  • 历史上最后一个太监,还出了一本书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孙耀庭,清朝,风云人物

    历史上最后一个太监名叫孙耀庭。可以这样说,其颠沛流离的一生,成为中国封建历史的最后一个音符。太监,是中国特有的宫廷文化现象。在中国封建社会,太监也是一种官职,其主要职能就是为皇家服务。因为有更多机会接触高官直至皇帝,所以当太监是穷苦人家出人头地的捷径。孙耀廷,小名留金,1902年出身于天津市静海县西

  • 杨玉环被李隆基封为贵妃后,为什么一直都没有怀孕?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文史百科

    杨贵妃与唐玄宗为什么没有孩子?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杨玉环天生丽质,再加上家境不错,所以她从小就非常有才华,后来在咸宜公主的婚礼上,被寿王李瑁看中,成为寿王妃。后来寿王的母妃,也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过世,李隆基非常伤心,很多人都为向其推荐杨玉环貌若天仙,于是李隆基就把自己的儿

  • 长平之战中如果赵国不换掉廉颇,最后战争会胜利吗?

    战史风云编辑:胖次标签:春秋,廉颇,战史风云

    长平之战前期廉颇虽有小败,但之后全力防守,秦国进攻受阻,秦国无奈,祭出离间计,而赵王中计,临阵换将,撤下廉颇,换上赵括,导致惨败。那么如果赵国没有中计,还是继续用廉颇会是怎么样的结果,个人认为廉颇胜不了白起,但白起也很难打败廉颇,因为廉颇采用的是坚壁清野,龟缩不出的战术,就算是战神也没辙,所以大概率

  • 关于君主专制政体的评价是怎样的?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君主专制政体,君主制,历史解密

    帝王讨论秦二世胡亥认为“凡所谓贵有天下者,得肆意极欲”,厉行所谓“督责”之术。“是以明君独断,故权不在臣也。然后能灭仁义之途,掩驰说之口,困烈士之行,塞聪掩明,内独视听,故外不可倾以仁义烈士之行,而内不可夺以谏说愤争之辩。故能荦然独行恣睢之心而莫之敢逆。”结果导致强大的秦王朝“二世而亡”。君主事必躬

  • 《天龙八部》中的一个跑龙套,刚出场就死了,但武功可敌慕容复

    野史秘闻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天龙八部,金庸,野史秘闻

    天龙之中有很多的强者,要是说天龙之中的第一人,每个人心里的答案估计都不一样。有人会说是扫地僧,也有人会说是萧峰。扫地僧出场一次,却震惊了整个武林,他是唯一会少林七十二绝技的人,他被当时少林当家人成为师伯祖,整整比主持大了两辈,仅仅是辈分,就能看出他的实力。扫地僧出现时,是当世高手混战的时候,扫地僧的

  • 孟德献刀是假的,不过真有个你没听说过且几乎相同的原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孟德献刀,风云人物

    上一篇小编写了董卓在京师内最先掌控权力和造势的恶行,而对于小编精读复习计划来说,董卓前后的恶行居然需要预计用三篇文章来呈现,实在是令人发指。其实说实话,如果董卓并未接到何进的密诏,也许他在后世就是一个豪强的身份,撑死了是边章第二,也不会为世人所诟病。只可惜权力在手,贵于天下。本文是描写董卓在洛阳稳定

  • 太康之治时期的社会背景是怎么样的?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文史百科

    太康之治时期的社会背景是怎么样的?太康之治是司马炎统一全国后出现的一个经济繁荣时期,历时十年。晋朝建立时内忧外患,既有孙吴威胁,又有曹魏势力的阴影存在。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魏咸熙二年(265),司马昭病死,司马炎继承了相国晋王位,掌握全国军政大权。不久,曹魏皇帝曹奂禅位于

  • 阴晋之战的过程是怎样的?秦国军队当时真的有五十万人马吗?

    战史风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阴晋之战,秦国,战史风云

    你知道阴晋之战吗?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说到这个阴晋之战,大家应该比较熟悉了,虽然战役比较久远,但是这场战役确实是有点精彩啊。但是让人唯一非常纳闷的是,这场战役竟然没有被《史记》记录!。那么关于这个阴晋之战到底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秦军当时真的有50万的人马吗?1、阴晋之战的过程周安王十三

  • 商朝的诸侯梅伯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梅伯,历史解密

    梅伯,是商朝的诸侯,商朝司徒,赠太师,葬豫州汝南郡东郊,也就是上古圣君商汤的子姓子孙。商朝末年直臣,纣王时在朝任卿士。他为人正直敢言,见纣王荒淫无道,几次冒颜进谏。人物考证介绍战国末年楚国爱国诗人屈原所作的《楚辞天问篇》,有“梅伯受醢”的文句。这位梅伯就是3000年以来梅姓人的始祖梅伯之第12代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