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猪八戒为何取经路上遇到困难就要求散伙呢?

猪八戒为何取经路上遇到困难就要求散伙呢?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晴天 访问量:2165 更新时间:2024/1/25 17:19:47

一部西游史,就是唐僧带领一众徒弟历尽千辛万苦,最终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过程。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大费周折,一波刚平一波又起,意想不到的困难,各式各样的妖怪层出不穷,稍不留神就着了道。要不是几个徒弟尽心尽力扶保的话,一百个唐三藏恐怕也不够妖怪们分的。好在一路有惊无险,九九八十一难过后,唐僧师徒们才到达了灵山大雷音寺,圆满完成了取经重任。

说起来,唐僧能够数次化险为夷,其实多亏了几个徒弟:悟空、八戒和沙僧。就连白龙马都出力匪浅,他们可谓各显神通,降妖伏魔,尽职尽责,直面困难,明知山有虎,也要迎难而上。

其中,大师兄孙悟空那是居功甚伟。可以不夸张的说,一路上的妖精,百分之九十都是由大圣出手,要么降服,要么打死,取经的功劳簿上,猴头当仁不让属首功。

沙和尚虽然能耐平平,但好在忠于职守,一路上挑担相随,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白龙马也同样恪尽职守,驮着唐僧翻山越岭,走街串巷,辛苦自不必说,危急关头还能化身去搬兵求救,西行路上出力不少。

然而,只有看似老实憨厚,笨嘴拙舌的猪悟能,貌似也出了不少力,其实大都非出自本意,不是被悟空逼着,就是被师父勒令,才勉勉强强去做一桩桩劳而无功的事情。不管是化斋还是去巡山,都是牢骚满腹,没有一件事是心甘情愿去做的。说白了,在整部《西游记》里,只有猪八戒是个打酱油的主,取经并非他所愿,实乃应付差事罢了。

我们就来扒一扒八戒的老底,看看他是不是如此这般。说起来,猪八戒的武力值其实也不低,《西游记》第一十九回:“他两个自二更时分,直斗到东方发白。那怪不能迎敌,败阵而逃。”猪八戒可以和孙悟空持续拼杀八、九个小时,可见猪八戒功力不弱,比大师兄逊色不了多少的。

再有和牛魔一战中,八戒也是神勇异常:

“他三个含死忘生,又斗有百十余合。八戒发起呆性,仗着行者神通,举钯乱筑。牛王遮架不住,败阵回头,就奔洞门而逃。”牛魔王功力和悟空不相上下,要不是八戒助阵,孙悟空很难战胜牛魔王的,可见八戒实力不容小觑。

本来嘛,八戒原就是天蓬元帅贬下凡界,一身本事也是正常。按理说取经路上,猪八戒出力和孙悟空应该旗鼓相当才公平,可事实上八戒根本没有出力的打算,降妖除怪,那是猴子的事,挑担子那是沙师弟的本行,至于老猪我,该吃吃该喝喝,反正取经不是我本意,实在不行一拍两散最好。

在取经途中,八戒说过不止一次散伙的话。

第三十二回、(金角银角大王)

八戒叫:“沙和尚,歇下担子,拿出行李来,我两个分了罢!”

沙僧道:“二哥,分怎的?”

八戒道:“分了罢!你往流沙河还做妖怪,老猪往高老庄上盼盼浑家。把白马卖了,买口棺木,与师父送老,大家散伙,还往西天去哩?”

长老在马上听见,道:“这个夯货!正走路,怎么又胡说了?”

八戒道:“你儿子便胡说!你不看见孙行者那里哭将来了?他是个钻天入地、斧砍火烧、下油锅都不怕的好汉,如今戴了个愁帽,泪汪汪的哭来,必是那山险峻,妖怪凶狠。似我们这样软弱的人儿,怎么去得?”

第五十七回、(真假美猴王)

三藏倒在尘埃,行李不见踪影。沙僧伤心痛哭。

八戒道:“兄弟且休哭,如今事已到此,取经之事,且莫说了。你看着师父的尸灵,等我把马骑到那个府州县乡村店集卖几两银子,买口棺木,把师父埋了,我两个各寻道路散伙。”

第七十五回

孙悟空钻到狮子精肚子里后, 八戒喘呵呵的跑来,哭哭啼啼道:“师兄被妖精一口吞下肚去了!”

三藏听言,唬倒在地。你看那呆子,他也不来劝解师父,却叫:“沙和尚,你拿将行李来,我两个分了罢。”

沙僧道:“二哥,分怎的?”

八戒道:“分开了,各人散伙。你往流沙河,还去吃人;我往高老庄,看看我浑家。将白马卖了,与师父买个寿器送终。“

那么问题来了,八戒为什么遇上困难就一而再再而三地要求分行李散伙呢,而不是像他的大师兄孙悟空一样,使出浑身解数去降妖除魔,非得做一个打酱油的墙头草呢?其实,这和猪八戒的理想有关。那位说了老猪会有什么理想,说起来八戒的理想很普通,绝不是去西天取得真经然后造福民众那么高大上,而是回他的高老庄,和他的高小姐恩恩爱爱过一生,就这么简单!

猪八戒的前身,那可是威风凛凛的天蓬元帅,主管天河,手下大将不少,也曾无限风光。就因为他在蟠桃会上喝多了调戏嫦娥,惹恼了玉帝,被贬下凡间。说是调戏,无非就是借着酒意,和漂亮的嫦娥仙子开了几句玩笑而已,本来不算多大的事,就被玉帝借题发挥了。也不管老猪以前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为天庭效力多年,就这么贬下界去,实在是寒了八戒的心。

所以,遭贬后的八戒也曾一度心怀不忿,大开杀戒。直到后来在高老庄碰上高小姐,老猪才渐渐安下心来,觉得高老庄才是他的最终归宿,高小姐才是他的一生伴侣,神马天蓬元帅都是浮云,八戒认定了高老庄是他的理想场地,这也是他一遇到困难就叨叨散伙回高老庄的原因。

我觉得高老庄之所以吸引八戒,无非是有几个缘由的。

其一自然是高小姐长得漂亮了。

《西游记》一十八回里,悟空初见高小姐,但见她:云鬓乱堆无掠,玉容未洗尘淄。一片兰心依旧,十分娇态倾颓。樱唇全无气血,腰肢屈屈偎偎。愁蹙蹙,蛾眉淡,瘦怯怯,语声低。从中可以看出来,高小姐虽不及嫦娥美貌,却也是一个颇有姿色的小家碧玉,不然也不会让老猪一见倾心。

八戒和高小姐也实实在在做了几年夫妻的,且感情不错。这从悟空假扮高小姐戏八戒那段可以看得出:

那怪爬起来,扶着床边道:“姐姐,你怎么今日有些怪我?想是我来得迟了?”行者道:“不怪!不怪!”那妖道:“既不怪我,怎么就丢我这一跌?”

行者道:“你怎么就这等样小家子,就搂我亲嘴?我因今日有些不自在,若每常好时,便起来开门等你了。你可脱了衣服睡是。”那怪不解其意,真个就去脱衣。行者跳起来,坐在净桶上。那怪依旧复来床上摸一把,摸不着人,叫道:“姐姐,你往那里去了?请脱衣服睡罢。”

行者道: “你先睡,等我出个恭来”那怪果先解衣上床。行者忽然叹口气,道声“造化低了!”

那怪道:“你恼怎的?造化怎么得低的?我得到了你家,虽是吃了些茶饭,却也不曾白吃你的:我也曾替你家扫地通沟,搬砖运瓦,筑土打墙,耕田耙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如今你身上穿的锦,戴的金,四时有花果享用,八节有蔬菜烹煎,你还有那些儿不趁心处,这般短叹长吁,说甚么造化低了?”

可见八戒和高小姐还是有感情的,两人已经行了夫妻之实,且颇为恩爱。他为此在高家也卖了不少力气,费了一番心血,只是为了博得高家的认可和高小姐的欢心。

其二是八戒在高老庄那几年也切实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

众所周知,八戒虽然前身贵为天蓬元帅,但却是个劳神费力的主。脏苦累的活捞到了不少,荣誉奖金却没他的份,在玉帝眼里,老猪根本上不了台面,要不然也不会因为仅仅对嫦娥的一句玩笑话就被玉帝踢出天庭了。当然因为吴承恩老先生惜墨如金,没有对八戒的出身详细着墨,所以我们也没有看到老猪的家庭状况。按理说,八戒上班时在老板那过得不如意,下班后如果有家人好好抚慰一番,心情也许会有好转,可惜我们看到的老猪可能是孤家寡人,所以受了气也只能压抑在心底了。

而在高老庄这段时间里,八戒不仅有温柔如水的高小姐陪伴,还感受着高家二老父母般的亲情氛围,这让久未感过受亲情的老猪浑身充满了力量,在高家每天有使不完的劲,家里地里的活一个人全包了也毫无怨言。这也是他敢于理直气壮地面对悟空假扮的高小姐说出那番话:我老猪在你家不是吃白食的!

虽然后来八戒由于酒后大意显露原形,被高家人误认为妖怪而厌弃,但老猪对高家一直恋恋不舍,高小姐在他心里依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就连当初受到菩萨点化,告诉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后,方可修成正果,八戒也只是敷衍了事,后来老猪权衡再三,为了真正融入高家,才算下定决心融入取经队伍里。

虽然勉强答应了,但老猪心里并不十分舒服,毕竟此去西天路途遥遥,归期渺渺不知何年月,所以老猪才稍微遇到点风吹雨打就要求散伙,他只想到高老庄见他的心上人,那里才是他安心之所。

也许,见惯了大富大贵,经历了大起大落,人才能真正的成熟起来。八戒就是如此,不求功成后的封佛授道,只求一静心之地,和心上人高小姐携手余生,足矣!

标签: 西游记猪八戒

更多文章

  • 潘金莲到底因为什么变坏,是身世经历还是虚荣心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北宋,潘金莲

    一部水浒,红人无数,无论是武松鲁智深还是李逵宋江,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作为中华木耳之代表,潘金莲更是留下了“千古佳话”,她所演绎的故事让人耳熟能详,经久不衰。真正深读水浒的人会发现,潘金莲其实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子,她出身微寒,少时便被卖到张大户家里做丫鬟,说是丫鬟,其

  • 孙悟空真的是石头变得吗?有八种不同说法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西游记,孙悟空

    作为中国著名的神话人物之一,孙悟空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据西游记描述,孙悟空祖籍东胜神州,由开天辟地以来的仙石孕育而生,因带领群猴进入水帘洞而成为众猴之王,尊为 “美猴王”。后经千山万水拜须菩提祖师为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地煞数七十二变、筋斗云、长生不老等高超的法术。孙悟空

  • 五代十国钱币制度,贫弱国家未曾铸钱只用泥钱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时期社会的分裂和政权的频繁更替,使货币流通再度陷于紊乱。北方的梁、唐、晋、汉、诸朝,因铜资源缺乏,新钱铸量不多,但制作让究,并明令禁止铁、铅钱的流通。后周世宗时的佛寺铜材铸行“周元通宝”,钱质与铸量均居五代之冠。南方十国铸币量大,类杂,南唐、前蜀、后蜀、尤其如此。楚、

  • 古代同性恋的多种称呼及来历:叫法五花八门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同性恋

    同性恋,又称同性爱,是性取向之一,是指只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欲的人。那么在古代古人是如何称呼同性恋的呢?今天小编为你带来古代同性恋的多种叫法及来历 。关于同性恋现象的历史,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说:“杂说称娈童始于黄帝。”如果此说记载可靠的话,那么同性恋的历史是相当之长。而

  • 范进50多岁中举,那你知道他最后做多大官吗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范进

    大家都知道高考是如今中国的社会选拔人才的方法之一,高考的分数越高,就可以上越好的大学,就能得到基本的认可,从而学到更多,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的想要“地位”,例如教师、公务员、党员等等,而古代的时候也是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才的,虽然和我们社会的选拔方式不同,但是在还是有相

  • 中国古代最恐怖的封号,2000多年谁受封谁就惨死,但地位很高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安君,白起,李牧,苏秦

    在古代,皇帝死后他的子孙都会给欲封号,大家熟知的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称号,都是皇帝死后才有的东西。在当时,不仅皇帝会有谥号,大臣死后朝廷也会按功劳成就授予谥号,为了能留下身后之名,大家对自己的谥号都非常的看重。在文臣中,最高的谥号就是“文正”,其次为 “文忠&

  • 古代皇帝饮食有什么规矩,和平民百姓食物的区别?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皇帝,饮食

    《礼记》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饮食,作为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求,在中国历史早期便被迫与国家政治相连。《周礼》中关于不同阶级饮食礼仪上的规定可谓多如牛毛,不胜枚举。无数历史名人的命运亦随着饮食起起落落:商代伊尹“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靠厨

  • 盘点历史上著名的白痴将军:几乎个个是官N代 一人至今仍挂嘴边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赵括,侯景,哥舒翰,李隆基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白痴将军,应该就属那个天天被人挂在嘴边的了纸上谈兵的赵括。赵括的故事,我们基本都知道,在这里不用赘述。其实仔细分析一下,说赵括白痴,比较冤枉,他的问题倒不在于他有多么白痴,而主要是理论结合不上实际以及官二代顶班。如果赵括不去临阵指挥长平之战,也许还会是赵国参谋部里一位不错的军事策略

  •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一部兵书能比肩《孙子兵法》?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吴子兵法,孙子兵法

    中国历史上有没有一部兵书能比肩《孙子兵法》?答案是:有。它就是《吴子兵法》,作者吴起。《吴子兵法》,中国古代著名汉族军事著作,《武经七书》之一。相传战国初期吴起所著,战国末年即已流传。《汉书·艺文志》称“吴起四十八篇”,《隋书·经籍志》、《新唐书&

  • 中国古代十大常胜将军排名,第一名无人能敌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孙武,白起,韩信,霍去病

    生活日新月异,每一天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几千年历史传承下来的智慧和经验仍然时刻影响着我们,看历史不仅长知识,还能激发着我们骨子里的性格和气质。站在古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想得更多,以史为鉴就是这么一个意思。一、孙武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