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的帽子上,为何总会有两根动物尾巴

中国古代游牧民族的帽子上,为何总会有两根动物尾巴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932 更新时间:2024/1/22 9:30:52

在武侠古装剧中,那些游牧民族的首领们,一出场总是戴着动物皮毛做成的帽子。这本来无可厚非,这是游牧民族的天性。但是帽子的左右两侧都有一根动物尾巴,而且不分什么民族。辽国萧太后、金国完颜洪烈、西夏的李元昊和蒙古的铁木真,都是这个形象。那么,当时北方的游牧民族是否真的会佩戴这样的帽子呢。其实,这仅仅是一种文学形象。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原朝的生产量比较发达,各种纺织品十分丰富。比如棉布、丝绸等等,这在中原王朝非常正常。但是北方的游牧民族生产力比较低,按照当时的水平,游牧民族根本无法自己生产纺织品。在这样的情况下,游牧民族都是以皮毛做成的衣服为主。只有那种高级贵族才能穿丝绸衣服,这些丝绸都是从中原王朝进口的。在帽子上也是一样,中原王朝已经开始佩戴乌纱帽,而北方游牧民族没有这个水平。

在北方地区,冬季十分寒冷。游牧民族通常佩戴动物皮毛做出的帽子,一般以狐狸或者熊的皮毛为主。除了这些,帽子的左右两侧都会有一根动物尾巴。这是为了保暖,可以有效的保护脸部和耳朵。有的类似于现在的雷锋帽,它们的性质是一样的。动物尾巴的长度一般到肩膀的部位,但是在文学作品中,这一情况被无限夸大。在一些电视剧中,贵族们都戴着皮毛做成的帽子,而且动物尾巴的长度一直延伸到了腰部。

认真的说,这就属于文学形象了。通过一些古墓壁画,我们可以发现,当时的动物尾巴一般都是到达肩膀的部位,根本没有那么夸张。还有一个问题比较搞笑,在影视剧中,只要是游牧民族的政权,似乎都是这个形象。其实,辽国和金国贵族或许还有可能是这个形象,但是西夏和蒙古贵族完全不是这个套路。比如西夏贵族,在正常情况下,西夏贵族是不戴帽子的。至于蒙古贵族,他们的帽子有自己的风格。

最更无法理解的就是夏季服饰,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游牧民族的贵族们,在夏天也戴着皮毛做成的帽子。虽然人家是游牧民族出身,但是也知道什么是冷热。大夏天戴皮帽子,没有这么傻的人。在真实的历史中,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地区之后,会被迅速的汉化。前两代或许还可以,但是在此之后的贵族,基本上会接受汉文化的东西。比如不可一世的大辽国,到了辽国的中后期,在各方面越来越汉化。

再比如清朝,那些八旗后代喜欢吹嘘自己祖宗当年从龙入关如何的威风。但是几代人下来,八旗子弟甚至连满语都不会说了。其实,清朝后期的几位皇帝,他们的满语说的也是一地鸡毛。所以说,游牧民族戴皮毛帽子仅仅是一种文学形象,真正进入中原之后,那些贵族们浑身绫罗绸缎,早就忘记了之前的老传统。如果哪位贵族还戴着皮帽子,肯定会被周边的贵族看不起。最后说一句,一些文学作品起到了误导的作用。

标签: 游牧民族

更多文章

  • 古代女人为什么会答应丈夫纳妾,有什么内幕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纳妾

    现在这个社会有很多男人都耐不住寂寞,于是就开始找小三,包二奶,养情人……当媳妇发现后,就开始上演一场场老婆和小三撕逼大战……当然当发现男人找小三后,也会被社会各行各业唾弃,所辱骂,但是在古代就不同了,男人娶妻纳妾都是很正常的事…&

  • 猪八戒为什么取名八戒?猪八戒是怎么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西游记,猪八戒

    猪八戒是吴承恩所作《西游记》中的角色。法号悟能,是唐僧的二徒弟,会三十六变,原是天庭玉皇大帝手下的天蓬元帅,主管天河。后因喝醉酒调戏霓裳仙子被玉皇大帝被贬下凡间,到人间投胎,却错投猪胎,嘴脸与猪相似,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它咬杀母猪,打死群彘,又招赘到福陵山云栈洞的卵二姐(凤凰生的一个死卵,因灵气强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设“贵妃”的皇帝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皇帝,贵妃

    提起贵妃,那位“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可谓家喻户晓,与之相比,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贵妃却鲜为人知。笔者考证,贵妃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书》。据《宋书·后妃传》记载,“世祖孝建三年,省夫人、修华、修容,置贵妃,位比相国;进贵嫔,位比丞相;贵人,位比三司,以为

  • 古代明星能挣多少钱,秦淮八艳中的陈圆圆身价竟有1500万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淮八艳,李存勖,陈圆圆

    娱乐事业,古已有之。虽然古代娱乐项目不像现在这么多,但也不少,歌舞、杂戏、御用文人、酒宴赌戏等等都是古代的“娱乐圈”。而在古代的笔记和小说记载中,为名妓一掷千金的故事有很多。但这个“千金”其实只是一个泛泛之词,如果把她们的收入换算成真金白银,跟现在的明

  • “秦淮八艳”名号由来:美艳逼人气节不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淮八艳,陈圆圆,董小宛

    “秦淮八艳”,即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上的八个南曲名妓,故又称“金陵八艳”。计有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秦淮八艳(图片来自网络)她们八人所以联名,因为有这样几个共同点:美艳逼人,声名远播;多才多艺,能诗会画;忠于爱情

  • 古代战争中射出去的箭会回收吗?答案是肯定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战争,弓箭

    杜甫曾经有一首诗,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战争对于箭矢的消耗是非常之大的,比如李陵在匈奴的那场遭遇战,麾下不过三五千人,然而“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如此庞大的箭矢数量在战争结束会被回收再利用吗?答案是肯定的,在条件许可时,古人是会回收箭矢的,特别是箭

  • 西游记中唐僧前世显赫,有十世轮回的唐僧前世具体是什么转世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西游记,唐僧

    《西游记》中说唐僧有十世轮回,而且第十世的唐僧更是到达西天大雷音寺修成了正果,被封为“旃檀功德佛”,由此可见唐僧的前世是非常显赫的存在,那么唐僧是什么转世呢?唐僧剧照(图片来自网络)其实唐僧是什么转世的在《西游记》的第十二回就有解释,因为当时的玄奘正在开水陆正会,唐僧的转世是

  • 为什么古代军队在攻破城池后还要选择屠城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争,军队

    在古代每个军队为赢得胜利,会发生战争,只要是有战争就会有人死亡,甚至还会发生屠城的悲剧。屠城不仅会引起民愤,而且还会失去民心,那么,古代军队在攻破城池后,还要选择屠城呢?首先攻城战是对攻方十分不利的战斗。因为对方有城池作为依托,如果是易守难攻的地形,再加上一名出色的善守将军,攻方必定是头破血流,孙子

  • 西游记中蝎子精辛苦色诱唐僧的原目的竟然是因为这个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西游记,蝎子精,唐僧

    西游记中蝎子精绝对是西游世界群妖中的一流高手。蝎子精曾经以一人之力迎战孙悟空、猪八戒,交手两三个小时,不但没有败象,反倒以倒马刺重伤孙悟空。第二次交手,蝎子精再度迎战孙悟空、猪八戒,结果短短三五个回合,蝎子精以倒马刺重伤八戒,再次大败二人。为何如此厉害的一个女妖精,面对唐僧宁可辛苦色诱,也不霸王硬上

  • 古代怪象:明清时期的士兵数量为何远少于先秦?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清朝,军队

    都说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纵观中国古代史,唯独在军队数量上似乎是开了倒车。比如著名的长平之战,赵军损失多达四十万;再比如赤壁之战,曹操二十万大军号称八十万。可到了人口最多的明清两朝,战争规模却急剧下降:萨尔浒之战,明军吭吭哧哧费劲吧唧才憋出十万人;八里桥之战,事关京师安危,清军却只有三万人这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