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什么古代军队在攻破城池后还要选择屠城

为什么古代军队在攻破城池后还要选择屠城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365 更新时间:2024/1/22 5:58:15

在古代每个军队为赢得胜利,会发生战争,只要是有战争就会有人死亡,甚至还会发生屠城的悲剧。屠城不仅会引起民愤,而且还会失去民心,那么,古代军队在攻破城池后,还要选择屠城呢?

首先攻城战是对攻方十分不利的战斗。

因为对方有城池作为依托,如果是易守难攻的地形,再加上一名出色的善守将军,攻方必定是头破血流,孙子兵法曰:“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攻城的一方即使是十倍于敌军也未必能十拿九稳,元末朱元璋陈友谅的洪都之战,陈友谅水陆60万大军空国而去,面对地形不险要只有两万人守卫的洪都,且守卫洪都的是朱元璋得侄子,还是个“小鲜肉”,所有人都认为洪都会很快玩完,陈友谅更加深信不疑,结果令人意外,在朱文正出色指挥下,陈友谅的60万大军死死被挡在在洪都城墙外。

攻城战是非常惨烈的战斗,士兵需要攀附城墙而上,此时的士兵是防御最脆弱的时候,攀墙而上的时候面对的是擂石滚木,踏上了城墙面对的又是数倍于己的敌人,没有十八般武艺,在城墙上立足无疑火中取栗,所以攻城战的伤亡往往是惨烈的,像蒙古攻宋的钓鱼城战役,蒙古军队不仅栽了个大跟头,大汗蒙哥也被击毙了。

正因为攻城战如此惨烈,攻方士兵的怨气也是非常重的,目睹自己的战友一批又一批倒在了城墙下,仗打到最后,最后只剩下最原始的野蛮,当城破那一刻,他们往往第一个想到的是如何让这个让自己受了那么多苦的城市付出代价,太平军和湘军的安庆之战中,两军相持了一年多,期间湘军各种常规攻城方法都用尽了,挖地道炸城墙都没有奏效,最后还是因为太平军筋疲力尽了才被攻克,城破后清军为了发泄长期围城、攻城之苦,屠城了。再加上将领的默许,这些士兵更加肆无忌惮。

第二,战争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了让敌人屈服。

最好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但当怀柔政策不奏效的时候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屠城,屠城会造成恐惧的气氛,给自己的军队立威,直接消灭城内潜在的反抗实力或迫使反抗实力直接放弃抵抗,减轻己方部队的损失。

受限于军队人数的制约,蒙古军在屠城的操作上可谓炉火纯青,蒙古军队人数本身不多,不可能每次攻下城池后都留下兵力驻守,那会给蒙古造成极大的压力,蒙古军队屠城往往是把老肉病残全部杀光,身体强壮的则被充当攻城的炮灰。蒙古靠着这一套攻城韬略才在有限兵力的情况下打下了横跨亚欧大陆的大帝国,并控制了这些地区。

第三,俗话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打仗就是打钱。

在古代落后的后勤保障方面,以战养战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策略,一方面,承诺攻下城池,允许抢掠,可以起到提振士气的作用,又可减轻了后勤压力,毕竟当地的的大地主和官僚的粮食储备都是很丰富的。项羽军队的战斗力之所以那么强悍,多半是因为项羽给士兵承诺,城破后允许士兵们随意抢夺。

另一方面,非我族者,其心必异也,兵法有云,兵不厌诈,攻下的城池虽然有了众多人口,但在他们眼里始终是侵略者,是来奴役他们的,他们重新拿起武器又变成兵了,行军打仗最怕的就是后院起火,稍不注意就会陷入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粮道被断的的困难局面,而屠城可以有效避免这些问题,亦可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白起长平屠杀了40万赵军和项羽在新安屠杀了20秦军都是为了避免后院起火和消灭敌军有生力量。

屠城虽有违人道、残酷,但在古代为了实现赢得战争目的,这点人口也就不算什么了。

标签: 战争军队

更多文章

  • 西游记中蝎子精辛苦色诱唐僧的原目的竟然是因为这个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西游记,蝎子精,唐僧

    西游记中蝎子精绝对是西游世界群妖中的一流高手。蝎子精曾经以一人之力迎战孙悟空、猪八戒,交手两三个小时,不但没有败象,反倒以倒马刺重伤孙悟空。第二次交手,蝎子精再度迎战孙悟空、猪八戒,结果短短三五个回合,蝎子精以倒马刺重伤八戒,再次大败二人。为何如此厉害的一个女妖精,面对唐僧宁可辛苦色诱,也不霸王硬上

  • 古代怪象:明清时期的士兵数量为何远少于先秦?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清朝,军队

    都说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纵观中国古代史,唯独在军队数量上似乎是开了倒车。比如著名的长平之战,赵军损失多达四十万;再比如赤壁之战,曹操二十万大军号称八十万。可到了人口最多的明清两朝,战争规模却急剧下降:萨尔浒之战,明军吭吭哧哧费劲吧唧才憋出十万人;八里桥之战,事关京师安危,清军却只有三万人这还是

  • 古代大战役死了那么多人,为什么考古没有发现大量尸骨?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争,尸骨

    问题如下:古代大战役死了那么多人,为什么考古没有发现大量尸骨?回答如下:这个结论就是错的,事实上是发现过的。长平之战尸骨坑发掘现场以长平之战为例,《史记》记载白起杀赵军四十五万,秦军也死者过半,也就是说约有数十万双方官兵在此地埋骨。古代记载很清晰,远在唐朝,长平古战场上仍旧遗骨四处可见,而现代对长平

  • 古代状元相当于什么官职? 为什么名垂青史的状元寥寥无几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状元

    在古代,要想实现阶级跨越,那么只有读书考取功名才是最好的出路。科举制的出现使得平民百姓也有获得官职的机会。在科举制中,获得第一名被称之为状元。前三名分别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一旦成为状元,就能平步青云,获得皇帝的青睐。那些和他同年的考生都会对他尊敬有加,甚至有些已经身在朝中的官员都会有意拉拢。而一

  • 中国历史上的五大盗墓贼:曹操最专业黄巢最愚蠢最变态的是他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盗墓贼,曹操,董卓,黄巢,温韬

    盗墓,又被称为“倒斗”,主要目的就是盗取里面的金银珠宝。在中国古代,曾经出现过很多的盗墓者,有的是个人单独行动,有的是合伙盗墓,更牛的是动用军队进行盗墓,让我们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盗墓贼。一、曹操曹操剧照(图片来自网络)在曹操之前,也曾有过不少盗墓之人,但与曹操相比

  • 猪八戒调戏一下嫦娥就被重罚,嫦娥到底有啥靠山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西游记,猪八戒,嫦娥

    在《西游记》中,掌管天河八万水军的天蓬元帅,因为喝多了酒,调戏嫦娥,犯下重罪。本应该被斩首,但是由于太白金星的求情,猪八戒被重打两千锤,贬入凡间。却不曾想,在投胎的时候,不小心投成了猪胎,成为了猪头人身的怪物,藏身在到福陵山。后来猪八戒到了高老庄,想要娶一个妻子,直到遇到了唐僧,才改变了他的命运,被

  • 一将功成万骨枯,盘点历史上杀人如麻的四位将领,白起都不是第一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黄巢,项羽,白起,成吉思汗

    “一将功成万骨枯”,一个名将能成功都是敌人的头颅堆积起来的,在古代动不动十几万大军之间的混战,因此也造就出了一些杀人如麻的将领。但凡他们出兵,必定血流成河。今天我们一起看四位名将,每一个都是杀人如麻的角色。黄巢黄巢(图片来自网络)黄巢是唐末时期的起义军首领,但是他起义并没有彻

  • 古人怕老婆怕出了境界,盘点古代帝王将相的怕老婆史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皇帝,夫妻

    清代著名文人徐述夔将怕老婆归为三种原因:一曰势怕,二曰理怕,三曰情怕……“耙耳朵”,是四川和贵州一带对男人怕老婆的说法。怕老婆有很多种说,文明的说法叫“惧内”,湖南话叫“怕堂客”,衍生的故事有&ldq

  • 《水浒传》中的阎婆惜是谁,宋江为什么要杀阎婆惜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水浒传,阎婆惜

    阎惜娇,即阎婆惜,是小说《水浒传》里女性人物。郓城县最有名的妓女,生得一副好面相,歌妓出生。阎婆惜貌美有姿色,原为东京开封府人氏,随父母流落到济州郓城县。挂着天香楼的“头牌”,歌舞辞赋琴棋书画可谓样样精通,尤其写得一手好文章。后为宋江所杀。后其父得病身亡,无钱安葬,得当时任郓

  • 中国历史上真正功高震主的3大名将,个个是天才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王翦,韩信,郭子仪

    功高震主极少有能善终者,这可以说是众所周知了。那何为功高震主?就是足以让皇帝芒刺在背、睡不着觉。虽然古代的功臣多得数不过来,但是中国历史上真正能做到功高震主的人,除了以下三位并不多。一、王翦王翦是战国时期最耀眼的四大名之一,秦始皇扫灭六国最大的功臣,山东六国有五国是王翦父子所灭,而王翦一人就灭了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