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设“贵妃”的皇帝是谁?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设“贵妃”的皇帝是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203 更新时间:2023/12/7 7:19:11

提起贵妃,那位“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可谓家喻户晓,与之相比,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贵妃却鲜为人知。

笔者考证,贵妃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书》。据《宋书·后妃传》记载,“世祖孝建三年,省夫人、修华、修容,置贵妃,位比相国;进贵嫔,位比丞相;贵人,位比三司,以为三夫人。”史籍中的“世祖”,即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的孝武皇帝刘骏。也就是说,从刘骏开始,才有了“贵妃”这一等级和称号的妃嫔。在《宋书·孝武十四王传》中,笔者发现了唯一一位被史官称作“贵妃”的殷姓女子。这位“殷贵妃”,就是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第一个贵妃。

说来也巧,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贵妃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贵妃竟然都与“乱伦”有关系。杨贵妃是唐玄宗的儿媳妇,后被公公抢得;殷贵妃是刘骏的堂妹,后被堂兄霸占。在历史上,刘宋的皇帝大多荒淫无道,刘骏无疑是其中最出格的一个。刘骏既然能与自己的生母路太后搞出男女绯闻,那么,他把叔叔刘义宣的几个女儿,也就是自己的堂妹抱上床,便也不足为奇了。

殷贵妃,本姓刘,刘宋宗室刘义宣之女。刘义宣是宋武帝刘裕的第六子,宋文帝刘义隆的弟弟,后封南郡王。刘义隆被太子刘劭杀死后,刘义宣出兵协助刘骏诛灭刘劭,扶持刘骏即位,是为孝武帝。刘义宣生有四个女儿,个个貌美如花,天香国色。刘骏发现后,便强行将四个堂妹一并召入宫闱,日夜淫乱。刘义宣闻讯,不禁大怒,随即起兵造反,“世祖闺庭无礼,与义宣诸女淫乱,义宣因此发怒,密治舟甲”(《宋书,刘义宣传》)。刘义宣兵败被杀后,刘骏更是肆无忌惮,索性将四个堂妹从暗处搬到前台,公开地封她们为妃嫔。四姐妹中,以老二也就是殷氏最为出类拔萃,因“丽色巧笑”得以“宠冠后宫”,被刘骏封为淑仪。

为了掩人耳目,防人口舌,刘骏还煞费心机地让殷氏认陈郡的殷琰为父,“假姓殷氏”。由于不少知情者因泄露真相被杀害,因此众人都不知道她,究竟是哪一家的女儿。

由于家破人亡,纤弱无助,殷氏对于这段兄妹乱伦的畸形恋情无力抗争,也不敢抗争。好在刘骏对她非常宠爱,这一点,从殷氏入宫后的八年时间里为刘骏生下刘子鸾、刘子仁、刘子羽、刘子云、刘子文、刘子师以及第十二皇女这一骄人战绩上就可以略窥一二。此外,她的长子刘子鸾也得到了刘骏的青睐,数年间不断被加封,其人气指数甚至盖过了太子刘子业。然而,红颜薄命,大明六年(462)四月,殷氏病逝。殷氏死后,刘骏悲痛万分,乃至“常思见之”。为此,刘骏特意把殷氏的棺材做得像抽屉一般,每当想见她的时候,便将棺材拉开一睹遗容,“遂为通替棺,欲见辄引替睹尸”(《南史》)。

刘骏虽然早在孝建三年(456)就拟定了贵妃这一等级,但迟迟没有册封谁为贵妃。直到六年后,也就是殷氏去世后,刘骏才下决心将这一殊荣送给殷氏,“追赠贵妃,谥曰宣”(《南史》)。在中国历史上,明确记载被冠以贵妃头衔的女子,殷贵妃是第一个。

与殷氏永别之后,刘骏精神涣散,不理政事。每晚临睡前,都要在殷氏的灵前倒酒对饮,接着痛哭流涕到难以自拔。为表达对爱妃的怀念,刘骏又诏令有司为殷贵妃修建一座庙,庙成后以殷贵妃长子刘子鸾的封号,称为新安寺。后来,有人提到汉武帝曾用方术与宠妃李夫人的魂魄相见之事,刘骏便也上演了一出“人鬼情未了”。但是,当刘骏想与之握手时,鬼魂却消失了。对此,刘骏“尤哽恨”,于是效仿汉武帝给李夫人写悼赋,亲自写了一篇悼念殷贵妃的文章《伤宣贵妃拟汉武帝李夫人赋》,赋中“遣双灵兮达孝思,附孤魂兮展慈心。伊鞠报之必至,谅显晦之同深”的句子确实哀艳悲怆、伤感缠绵,让人唏嘘不已。

除了自己写悼赋,刘骏还命江左第一才子谢庄写了《宣贵妃诔》这样一篇哀文。刘骏看后非常满意,忍不住感叹道:“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奇才!”刘骏不仅将谢庄的辞赋刻在殷贵妃的墓碑上,还下令广泛传抄,一时间“纸墨为之贵”(《南史》)。

葬礼结束后,刘骏每每想起殷贵妃,便带领群臣到墓地凭吊。他甚至还对一个名叫刘德愿的大臣说:“卿哭贵妃若悲,当加厚赏。”刘德愿是个官迷,为了荣华富贵,“应声便号恸,抚膺擗踊,涕泗交流”。刘德愿哭得如此投入,如此煽情,高兴异常,当场就升了刘德愿的官,让他做豫州刺史。接着,刘骏又让羊志哭殷贵妃,羊志随即“亦呜咽极悲”。后来,有人问羊志“卿那得此副急泪”,羊志说他的爱妾刚刚去世,那天是“自哭亡妾耳”(《资治通鉴》)。这两件事虽然滑稽可笑,但也反映了刘骏对殷贵妃的一往情深。

大明八年(464)五月,也就是殷贵妃去世两年后,因爱成思、因思成愁、因愁成病的刘骏崩于玉烛殿,时年35岁。刘骏死后,太子刘子业即位。想到殷贵妃曾试图让刘子鸾取代自己,刘子业将积攒多年的仇恨全部发泄出来,“新安王子鸾有宠于世祖,帝疾之”。不久,刘子业便“赐子鸾死,又杀其母弟南海王子师及其母妹”。殷贵妃没有想到,她死之后,会给刘骏留下无尽的悲伤哀痛,会让无辜的姐妹、子女惨遭横死。然而,让她更想不到的是,刘子业竟然下令毁掉新安寺,继而“发殷贵妃墓” (《资治通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贵妃最终以尸体被曝露、被侮辱,为其无奈而凄美的一生画上了一个悲凉的句号。

标签: 皇帝贵妃

更多文章

  • 古代明星能挣多少钱,秦淮八艳中的陈圆圆身价竟有1500万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秦淮八艳,李存勖,陈圆圆

    娱乐事业,古已有之。虽然古代娱乐项目不像现在这么多,但也不少,歌舞、杂戏、御用文人、酒宴赌戏等等都是古代的“娱乐圈”。而在古代的笔记和小说记载中,为名妓一掷千金的故事有很多。但这个“千金”其实只是一个泛泛之词,如果把她们的收入换算成真金白银,跟现在的明

  • “秦淮八艳”名号由来:美艳逼人气节不俗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淮八艳,陈圆圆,董小宛

    “秦淮八艳”,即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上的八个南曲名妓,故又称“金陵八艳”。计有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秦淮八艳(图片来自网络)她们八人所以联名,因为有这样几个共同点:美艳逼人,声名远播;多才多艺,能诗会画;忠于爱情

  • 古代战争中射出去的箭会回收吗?答案是肯定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战争,弓箭

    杜甫曾经有一首诗,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战争对于箭矢的消耗是非常之大的,比如李陵在匈奴的那场遭遇战,麾下不过三五千人,然而“一日五十万矢皆尽”。如此庞大的箭矢数量在战争结束会被回收再利用吗?答案是肯定的,在条件许可时,古人是会回收箭矢的,特别是箭

  • 西游记中唐僧前世显赫,有十世轮回的唐僧前世具体是什么转世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西游记,唐僧

    《西游记》中说唐僧有十世轮回,而且第十世的唐僧更是到达西天大雷音寺修成了正果,被封为“旃檀功德佛”,由此可见唐僧的前世是非常显赫的存在,那么唐僧是什么转世呢?唐僧剧照(图片来自网络)其实唐僧是什么转世的在《西游记》的第十二回就有解释,因为当时的玄奘正在开水陆正会,唐僧的转世是

  • 为什么古代军队在攻破城池后还要选择屠城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争,军队

    在古代每个军队为赢得胜利,会发生战争,只要是有战争就会有人死亡,甚至还会发生屠城的悲剧。屠城不仅会引起民愤,而且还会失去民心,那么,古代军队在攻破城池后,还要选择屠城呢?首先攻城战是对攻方十分不利的战斗。因为对方有城池作为依托,如果是易守难攻的地形,再加上一名出色的善守将军,攻方必定是头破血流,孙子

  • 西游记中蝎子精辛苦色诱唐僧的原目的竟然是因为这个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西游记,蝎子精,唐僧

    西游记中蝎子精绝对是西游世界群妖中的一流高手。蝎子精曾经以一人之力迎战孙悟空、猪八戒,交手两三个小时,不但没有败象,反倒以倒马刺重伤孙悟空。第二次交手,蝎子精再度迎战孙悟空、猪八戒,结果短短三五个回合,蝎子精以倒马刺重伤八戒,再次大败二人。为何如此厉害的一个女妖精,面对唐僧宁可辛苦色诱,也不霸王硬上

  • 古代怪象:明清时期的士兵数量为何远少于先秦?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清朝,军队

    都说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但纵观中国古代史,唯独在军队数量上似乎是开了倒车。比如著名的长平之战,赵军损失多达四十万;再比如赤壁之战,曹操二十万大军号称八十万。可到了人口最多的明清两朝,战争规模却急剧下降:萨尔浒之战,明军吭吭哧哧费劲吧唧才憋出十万人;八里桥之战,事关京师安危,清军却只有三万人这还是

  • 古代大战役死了那么多人,为什么考古没有发现大量尸骨?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争,尸骨

    问题如下:古代大战役死了那么多人,为什么考古没有发现大量尸骨?回答如下:这个结论就是错的,事实上是发现过的。长平之战尸骨坑发掘现场以长平之战为例,《史记》记载白起杀赵军四十五万,秦军也死者过半,也就是说约有数十万双方官兵在此地埋骨。古代记载很清晰,远在唐朝,长平古战场上仍旧遗骨四处可见,而现代对长平

  • 古代状元相当于什么官职? 为什么名垂青史的状元寥寥无几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状元

    在古代,要想实现阶级跨越,那么只有读书考取功名才是最好的出路。科举制的出现使得平民百姓也有获得官职的机会。在科举制中,获得第一名被称之为状元。前三名分别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一旦成为状元,就能平步青云,获得皇帝的青睐。那些和他同年的考生都会对他尊敬有加,甚至有些已经身在朝中的官员都会有意拉拢。而一

  • 中国历史上的五大盗墓贼:曹操最专业黄巢最愚蠢最变态的是他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盗墓贼,曹操,董卓,黄巢,温韬

    盗墓,又被称为“倒斗”,主要目的就是盗取里面的金银珠宝。在中国古代,曾经出现过很多的盗墓者,有的是个人单独行动,有的是合伙盗墓,更牛的是动用军队进行盗墓,让我们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盗墓贼。一、曹操曹操剧照(图片来自网络)在曹操之前,也曾有过不少盗墓之人,但与曹操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