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水浒传》有位奇葩高手,一招击败林冲,却被李逵吓得落荒而逃。

《水浒传》有位奇葩高手,一招击败林冲,却被李逵吓得落荒而逃。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043 更新时间:2023/12/27 17:11:28

马上林冲,马下武松,林教头和武行者,都是《水浒传》的灵魂人物。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是非常喜欢武松武二郎的。

武松不像林冲那样隐忍,只要你敢招惹我,我死也不让你安稳。

武松其实做事也还算讲规矩,一直都是“冤有头债有主”的风格。

直到武松血溅鸳鸯楼时,他打得红了眼,把张督监一家的鸡蛋都给摇得散黄了。

上了梁山之后,武松成熟了不少,很少抛头露面,做事做人都低调了很多。

林冲呢?林冲这个人很难定论,有人说林冲窝囊,也有人说林冲“毒辣”。

林冲的“毒”体现在什么地方?

火并王伦的时候,林冲就很“毒”。王伦其实对林冲有恩,他收留了林冲,给林冲吃住。

但林冲对王伦丝毫没有犹豫,只说了一句狠话,就干掉了王伦。

跟《水浒传》里面的其他人相比,王伦并不是坏人,他比李逵好多了。

今天咱们这篇文章讨论的重点不是林冲的为人,而是林冲的武功。

虽然“马上林冲,马下武松”这句话很出名,但林冲的马战武艺,到不了水浒传的天花板。

且不说《水浒传》全书榜首了,林冲连《水浒传》前五都排不进去。

你不信?我现在就给数一数,老卢、史文恭、杜壆、孙安、方杰、关胜、阿里奇。

上面这几个人,林冲都没有四成以上的胜算,其中的关大刀都算偏弱的。

林冲的五个虽然无法冠绝水浒,但他性格沉稳冷静,不打无准备之仗。

换句话说,只要没有平手的把握,林冲都不会贸然出手。

梁山好汉征讨东昌府时,遇到了没羽箭张清

张清的飞石例无虚发,一招一个小好汉,打得梁山好汉们丝毫没脾气。

林冲眼看着关胜、呼延灼杨志都败给了张清,他就是不出手!

因为林冲,也没有把握能够躲开张清的飞石。

大刀关胜带着人马征讨梁山时,林冲就敢出手,因为他知道,关胜赢不了他!

从《水浒传》全书来看,林冲很擅长判断对手的实力。

只要对手的实力胜过林冲,林冲没有把握立于不败之地,他就不会出手。

因为林冲这种求稳的性格,他在《水浒传》全书里面鲜有败绩。

其实,林冲也输过一次,究竟是哪位高手击败了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呢?

如果没有读过《水浒传》原著的读者,看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有点疑惑。

击败林冲的绝顶高手,既不是他的大师兄卢俊义,也不是他的二师兄史文恭,更不是他的四师弟武松,而是一位巾帼不让须眉的漂亮女将。

这位女将,就是仇琼英,也就是没羽箭张清的妻子。

《水浒传》里面,仇琼英原本是田虎麾下的一员女将,长得很漂亮。

她在梦中,跟张清学会了绝技飞蝗石。

这有点像周星驰的“睡梦罗汉拳”,在梦中传授武功。

如果正面单挑,仇琼英的近战并不高,估计到不了梁山八骠骑的档次。

她练成飞石绝技之后,就如同林仙儿练成了小李飞刀,很有“无人能挡”的架势!

梁山好汉征讨田虎时,仇琼英一露面,王矮虎这个崽种就有点心痒难耐。

仇琼英看到王矮虎就觉得反胃,忍着恶心,十回合击败王英,把王矮虎打得头破血流。

接着,琼英用石子分别击败了前来支援的五位好汉:扈三娘、孙新、顾大嫂解珍解宝

当时张清并不在场,为了扳回面子,林冲上阵了。

林冲可能感觉琼英的石子不如张清的修为高,觉得自己能挡住。

琼英也知道林冲不简单,是个狠人,跟林冲简单比划了十招之后,卖个破绽就撤。

林冲还是低估了琼英,他觉得琼英没有机会出手飞石,被自己的林家枪给压制住了!

但林冲想错了,仇琼英回身拿出了飞石,直接一甩手砸在了林冲的脸上!

琼英这一记飞石,力道不小,打得林冲头昏脑涨,顿时失去了战斗力。

《水浒传》原著描写如下:

“仇琼英手起处,真似流星掣电,石子来,又望林冲打来。林冲急躲不迭,打在脸上,鲜血迸流,拖矛回阵。琼英勒马追赶。”

琼英也不是好惹的,她瞧见林冲受伤后,扭头就过来追,想活捉林冲!

能够活捉豹子头林冲,肯定会名满天下!

此时,黑旋风李逵为了救林冲,拎着两柄板斧就冲了出去!

李逵绰号铁牛,长得又黑又高,而且冲锋陷阵时喜欢光着膀子。

谁看见李逵,心里不发怵?何况是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将?

李逵一出现,琼英心里就有点不稳。

她用飞石打中李逵三次,但铁牛皮糙肉厚,三颗飞石也只是擦破了点皮,没有多大影响。

《水浒传》原著描写如下:

“琼英见他来得凶猛,手拈石子,望李逵打去,正中额角。李逵也吃了一惊,幸得皮老骨硬,只打得疼痛,却是不曾破损。”

李逵确实没有受伤,但他也很疼,疼痛之下,李逵面目狰狞,对着琼英怪吼一声!

《水浒传》原著描写如下:

“李逵大怒,虎须倒竖,怪眼圆睁,大吼一声,直撞入去。琼英见打不倒李逵,跑马回阵。”

琼英还是害怕李逵,被李逵吓得赶紧逃跑了。

在《水浒传》里面,女的碰到梁山好汉,基本上就没有好下场。

尤其是扈三娘,她原本跟祝家三杰里面的祝彪订亲了,结果被宋大哥许配给了王矮虎。

这次,琼英战败后,宋大哥把她许配给了张清,算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设。

标签: 张清林冲李逵

更多文章

  • 方腊麾下最强猛将,斩秦明,单挑李应、朱仝、关胜、花荣四大猛将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方腊,方杰,猛将,秦明,李应,朱仝,关胜,花荣

    《水浒传》前半部分,写得很精彩,扣人心弦。 武松景阳冈打虎、林冲风雪山神庙、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等故事,让读者热血沸腾。 《水浒传》后半部分,梁山好汉征讨方腊,天罡地煞接二连三的凋零,十损七八。 征讨方腊之前,梁山好汉们可以说是无往不利,基本上没吃过亏。 自从晁盖战死曾头市之后,就没有折损一

  • 《诗经》既有浪漫主义的一面,也有现实主义的一面。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诗经,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诗经》既有浪漫的一面,也有现实主义的一面。其中几首讽刺诗,可说是浪漫风格和现实风格的融合损人损得够力度,又够迂曲蕴藉。 如,若现代人看到美女嫁丑夫,大约脱口而出“鲜花插在牛那啥上”,过于俗白;《诗经》中人不是,那叫一个蔫儿坏。 诗歌是文学的一种体裁之一,除此之外,还

  • 和孙悟空一起学法术的师兄弟去哪里了?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悟空,学法术

    和孙悟空一起学艺的师兄弟去了哪里? 猴子为了寻找长生不老的地方,一个人拜方寸灵台山斜月三星洞的菩提为师,祖师收下猴子,给他取名孙悟空。 当时和孙悟空一起学艺的有很多师徒, 一次菩提祖师开祭坛讲道时,问孙悟空想学什么,孙悟空说,只要师父教我道术,我就会学。 菩提祖师说,我告诉你,教你求仙、趋邪避

  • 金庸武侠十大兵器,屠龙刀、倚天剑排不进前三。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金庸武侠,屠龙刀,倚天剑

    9、君子剑;10、淑女剑 这里的“君子剑”,并非岳不群的绰号,而是一件兵器,被绝情谷谷主公孙止收藏在剑室中。 “君子剑”和“淑女剑”,出自于《神雕侠侣》,外形很奇特。 首先,“君子剑”和&ldq

  • 袭人和贾宝玉勾搭多年,为何没有怀孕?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袭人,贾宝玉,怀孕

    在红楼梦的故事中,袭人是贾宝玉在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存在,贾宝玉从男孩变成男人,袭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可惜袭人和贾宝玉经历了几番“翻云覆雨”之后,始终没能怀孕,以至于到最后袭人不得不下嫁给别人,以一个惨淡的结局收尾,这又是为什么? 按道理来说,古代的避孕水平有

  •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的原文及翻译(孙武篇)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孙子,吴起,史记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於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吾尽观之矣,可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 译文:孙武,齐国人。孙武因精通兵法,受到吴王阖庐的接见。阖庐问孙武说:“先生所著十三篇兵书寡人都看过了,可用来小规模地试着指挥军

  • 金庸笔下,十大隐藏宗师级高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宗师级高手,黄裳,斗酒僧,独孤求败,逍遥子,林远图

    10、史火龙 史火龙是《倚天屠龙记》的丐帮帮主。 降龙十八掌传到他这一代时,已失传了五掌,史火龙只学会了十三掌。 而且为了练成这十三掌,史火龙还走火入魔,几乎瘫痪。 但就是用这残缺不全的十三掌,史火龙的实力就足以纵横武林。 谢逊身为明教的四大法王之首,能吊打武林的各大二流高手。 但谢

  • 剑魔独孤求败以及剑术五重境界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独孤求败,无剑,木剑,玄铁重剑,紫薇软剑,青钢利剑

    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奈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 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剑魔独孤求败 虽然他不在江湖,但江湖上还有他的传说。独孤求败是金庸武侠中一个非常传奇的剑法高手,他一生只求一败。可惜他纵横江湖几十年,都没能遇到能够跟自己平分秋色的对手

  • 除了公孙胜,水浒传还有四位高手能够击败卢俊义,武松不在其中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公孙胜,卢俊义

    《水浒传》是古代经典的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108条梁山好汉的故事。 在我们的印象里,梁山上的大小头领也就是108位梁山好汉,剩下的全是小喽啰,再没有其他高手了。 其实不然,在120回版本的《水浒传》里,增加了宋江带领一百单八将征讨田虎和王庆的情节。 在梁山好汉们征讨田虎的过程中,他们又招降

  •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对中国诗歌有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望庐山瀑布,李白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对自然界、人类情感和诗歌的超越力量的有力探索,令人回味无穷。 作为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李白的作品以其生动的想象力、情感的深度和音乐性为特点。 在《望庐山瀑布》中,这些元素汇聚在一起,创造了一种与读者产生深刻共鸣的诗歌体验,并提供了对人类状况以及我们与自然关系的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