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唾壶击缺是什么意思?读音是什么?成语出处是什么?

唾壶击缺是什么意思?读音是什么?成语出处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933 更新时间:2024/1/3 20:04:14

中文名:唾壶击缺

拼音:tuò hú jī quē

近义词:唾壶击碎 、唾壶敲缺

用法:作宾语、定语。

【释义】

形容心情忧愤或感情激昂。

【成语出处】

《世说新语笺疏》: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

解释:王敦每次喝酒以后,就吟诵魏武帝曹操的乐府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用玉如意敲打唾壶为节拍,壶边被敲得尽是缺口。

【造句举例】

窃思古人读书有唾壶敲缺之雅事;千载之下,吾复有声振屋瓦之壮举乎!且为一诗,聊以解嘲!

【成语故事】

晋朝时期,有个大将军名叫王敦。王敦,字处仲,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他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治书侍御史王基的儿子。

大将军王敦为人豪爽有勇气,性格放旷不拘束,对时局十分关切,常忧国忧民,当时人们认为他是高尚之士。王敦曾当众表演击鼓,音节谐韵,神情自得,旁若无人,在坐观看的人都称他雄爽。

每逢酒后,就吟咏曹操《神龟虽寿》中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每吟咏,意气激昂,边吟诗边拿如意敲着唾壶打拍子,壶口全给他敲破了。

据《晋书·王敦传》记载,王敦权势越来越大,想控制朝廷,晋元帝既怕他又恨他,就重用刘隗等人,王敦心意不平,所以经常吟咏曹操的这首诗,藉以发泄胸中的愤恨之情。

太宁二年(324年)六月,王敦以左司马温峤为丹阳尹,意图借此监视朝廷动静。但温峤却将王敦的谋划尽数禀报给司马绍。司马绍当即决定讨伐王敦。王敦大怒,遂以诛杀温峤等奸臣为名 ,再次举兵。他此时病势沉重不能领兵,便以王含为元帅,与钱凤、邓岳、周抚等率五万大军向建康进发,并暗示钱凤等在破城后杀死司马绍。

王含、钱凤等军水陆并进,很快便攻至建康,屯于秦淮河南岸。温峤移驻北岸,因宿卫兵力薄弱而所征边军尚未抵达 ,下令烧毁朱雀桥,与叛军隔河对峙。王导期间曾试图劝降王含,但未能成功。不久,司马绍出屯南皇堂,命将军段秀和中军司马曹浑等率数千甲卒,乘夜渡河袭击叛军,在越城(在今江苏省南京市)大败王含,斩杀其前锋将领何康。

王敦闻败震怒,欲强撑病体亲赴前线督战,最终因病重乏力而未能成行。王敦在重病之中愤恨交加,当日便死在姑孰军府,终年五十九岁。

【成语接龙】

唾壶击缺→缺食无衣→衣钵相传→传风搧火→火烛小心→心知其意→意懒心灰→灰烟瘴气→气克斗牛→牛口之下

标签: 唾壶击缺成语

更多文章

  • 氤氲是什么意思?读音是什么?词语出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氤氲

    【词语名字】:氤氲 【词语拼音】:yīn yūn 【词语意思】:烟气、烟云弥漫的样子;气或光混合动荡的样子。 【近义词】:缭绕 洋溢 磅礴 充溢 暮霭 【反义词】:清晰 【词语出处】 《白虎通·嫁娶》引《易》说:“天地氤氲,万物化淳。 【例句】 1、烟云

  • 东施效颦是什么意思?读音是什么?成语出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施效颦,成语

    【成语名字】:东施效颦 【成语拼音】:dōngshī xiàopín 【成语意思】 (东施:越国的丑女。效:模仿。颦:皱眉)东施模仿美女西施的样子皱眉。比喻不切实际地照搬照抄,效果适得其反。亦為模仿别人的谦辞。 【近义词】:照猫画虎、生搬硬套、邯郸学步 【反

  • 附庸风雅是什么意思?读音是什么?成语出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附庸风雅,成语

    【成语名字】:附庸风雅 【成语拼音】:fù yōng fēng yǎ 【成语意思】 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近义词】:见风使舵 【反义词】:温文尔雅 【成语出处】 先秦《诗·序》:“凡《诗》之所谓风者,

  • 两汉时期道家思想与文化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两汉时期,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在两汉时期达到了极盛的发展,对中国哲学史的发展和中国文化的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一时期,许多著名的道家思想家如老子、庄子等相继涌现,他们对道家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述,创造了许多精深的思想和理论。 本文将探讨两汉时期道家思想与文化的兴盛,旨在深入了解和探讨这一历史时期的思想和文化

  • 直言贾祸是什么意思?成语典故出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直言贾祸,成语

    【成语释义】:比喻直言不讳,会招至祸患。直:直爽;贾(音gǔ):买,这里指招致。 【典故出处】:《左传·成公十五年》。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厉公,同他的先祖晋灵公一样,是个昏庸无道的国君。他不把振兴国家的事放在心上,专与那些阿谀逢迎之人为伍,疏远、打击贤德和敢于进

  • 怀铅提椠成语释义是什么?典故出处来自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怀铅提椠,成语

    【成语释义】:铅:石墨。椠(qiàn):古代用木削成的以备书写用的版片。指怀里揣着石墨,手里拿着木简。形容辛苦的采访和著述。 【典故出处】:晋·葛洪《西京杂记》。 在西汉时,蜀郡成都有个读书人名叫扬雄。非常擅长写静赋,通晓各种古文奇字。后来,汉成帝召他到长安,担任

  • 成语诟如不闻是什么意思?典故出处是哪里?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成语,诟如不闻

    【成语释义】:被人辱骂了却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形容宽宏大量有涵养。诟:辱骂。 【典故出处】:宋代陈长方的《步里客谈》。 【成语故事】:宋朝的富弼被后人称为富文忠公。他少年好学,器量很大。遇到有人辱骂他,他好像没有听见一样。别人告诉他:“有人在骂你啊!”他毫不在意,说:&

  • 墨突不黔的背后的成语故事是什么?成语典故出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墨突不黔,成语

    【成语释义】:烟囱没有熏黑,又到别处去了。形容奔忙的情形。突:灶突,就是灶上的烟囱;黔:黑色。 【典故出处】:东汉班固的《答宾戏》。 【成语故事】: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墨翟,创建了墨家学派。他主张“兼爱、非攻”,呼吁平等互爱,经常奔走四方,到处宣扬他的主张。 由于墨

  • 前车可鉴的背后的成语故事是什么?成语前车可鉴是怎么来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前车可鉴,成语

    【成语释义】:比喻前人的失败,后人可以当作教训。前车:前面的车子;鉴:引申为教训。 【典故出处】:《汉书·贾谊传》。 【成语故事】:公元前179年,代王刘恒继承皇位,这就是汉文帝。汉文帝是汉代比较有名的明君。他即位以后,首先整顿内政,然后就是抵御外族侵略。因此他很注重任用人才。

  • 恫瘝在抱是什么意思?成语恫瘝在抱的出处是什么?背后的故事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恫瘝在抱,成语

    【成语名字】恫瘝在抱 【成语拼音】tōng guān zài bào 【成语注音】ㄉㄨㄥˋ ㄍㄨㄢ ㄗㄞˋ ㄅㄠˋ 【成语释义】 指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 【成语出处】清·冯桂芬《与许抚部书》:"执事恫瘝在抱,诚欲继睢(suī)州、桂林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