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宠是一个怎样的人(刘宠有打天下的资本却死于刺杀)

刘宠是一个怎样的人(刘宠有打天下的资本却死于刺杀)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267 更新时间:2024/2/2 23:56:39

刘宠,东汉末吸纳十多万百姓的宗室,有打天下的资本,却死于刺杀。

东汉末期,有一位汉室宗亲,有地盘,有兵力,加之在乱世中,治下治理得比较好,四周百姓争相投靠,巅峰的时候投靠的百姓高达十多万,他在乱世的发家资本,可要比刘备强多了。

最主要的是他为人比较勇武,所以说手下的将士比较信服于他,因此他要比刘虞拥有更好的统兵能力,他就是东汉时期,陈国第六位国君,刘宠。

刘宠这个人是很特殊的,因为在《三国志》中没有关于他的记载,但是他却是在曹操逐鹿中原,迎接汉献帝到许昌的过程中,立足于陈国的一方诸侯。

陈国治所在陈县(今河南淮阳县),辖境相当今河南周口市及淮阳、商水、西华、太康、柘城、鹿邑等县。按道理讲,他和曹操的势力范围是靠得很近的,但是历史记载上双方并未发生什么大规模冲突。

哪怕在曹操大举进攻徐州的时候,或者在曹操和吕布在兖州死磕的时候,刘崇都没有什么军事行动,可能他更多的是保自己陈国一方之地的平安吧。

所以说,他原本具备了一定的争夺天下的资本,但是他却在东汉的乱局中,并未有什么过多的表现。

但凡刘备有他的资本,那么刘备都不至于在前半生一辈子打败仗,颠沛流离了,只是刘宠最后的结局也是蛮令人意外的,是被袁术派来的刺客所刺杀的。

首先说一下,刘宠险些是汉灵帝所诛杀的。

《后汉书.孝明八王列传》熹平二年,国相师迁追奏前相魏愔与宠共祭天神,希幸非冀,罪至不道。有司奏遣使者案验。是时,新诛勃海王悝,灵帝不忍复加法,诏槛车传送愔、迁诣北寺诏狱,使中常侍王酺与尚书令、侍御史杂考。

刘宠的高祖父是汉明帝刘庄,在熹平二年(173年),陈国的国相师迁告发刘宠和前任国相魏愔,两人私下祭祀天神,有大逆不道之举。

如果说汉灵帝严格追查的话,刘宠是难逃一死的,不过汉灵帝因为海孝王刘悝刚死不久,所以就没有过于惩处刘宠。

当初也是因为有人举报海孝王刘悝意欲谋反,便下诏将其下狱,结果他在狱中自杀了,可能是因为汉灵帝感觉乱世之中,还是保护汉室宗亲比较好一些,或许就是单纯的不忍心。

因此搞笑的一幕发生了,陈国前国相魏愔被诛杀这可以理解,但是举报的魏愔的师迁也被杀了。

可以说汉灵帝就是要保护刘宠了。

而刘宠起势的阶段正是东汉帝国走向崩溃的阶段,东汉各地黄巾起义不断,即便东汉帝国扑灭了大部分黄巾义军。

但是各地小规模叛乱不断,东汉已经失去了对全国的掌控能力,因此各地只能依靠自身能力才能自保。

《后汉书.孝明八王列传》是时,诸国无复租禄,而数见虏夺,并日而食,转死沟壑者甚众,夫人姬妾多为丹陵兵乌桓所略云。

中平中,黄巾贼起,郡县皆弃城走,宠有强弩数千张,出军都亭。国人素闻王善射,不敢反叛,故陈独得完,百姓归之者众十余万人。

东汉末期的大多数封国,因为没有能力自保,因此封国的王侯失去了租赋收入,只能亡命别处,死在路途中的人大有人在,而刘宠是一个例外。

历史记载中,他勇猛过人,善长使用弓弩,因此在动乱之际,陈国众人无人敢反叛刘宠,这就是纯属个人威慑力了,这在乱世之中,是很难得的一个资本。

加之陈国拥有强弩,刘宠便大规模征召兵力,因此陈国也就拥有了一支可以自保的军队。

同时当时的陈国国相骆俊,赈济流亡到陈国地界的灾民,因此帮助陈国获得了大量民心,因此,陈国才可以在乱世之中,赢得十多万百姓的投靠。

如果刘宠有足够的野心,在十多万投靠自己的百姓中,选拔精壮,扩充一支万人规模的部队,并且趁着曹操尚未强大之时,快速扩张,没准就可以成为逐鹿天下的一方诸侯之一。

只是说他没有。

历史记载中,他似乎缺乏扩张的野心。哪怕在关东诸侯组成联军讨伐董卓的时候,刘宠也就是表面上支持了一下而已。

《后汉书.孝明八王列传》及献帝初,义兵起,宠率众屯阳夏,自称辅汉大将军。

阳夏在今河南省太康县,也就是说,刘宠只是表面上支持了一下,他所率领的部队根本就没有前线征讨董卓,而是刚出陈国边界不久,就停留下来了,连给盟军壮声势的作用都没有起到。

或许是刘宠这个人,更多的就是希望保陈国一方安定吧,或者也是缺乏足够的野心,又或者是有自知之明,所以他原本是有争夺天下的初始条件,可是在表现上,却没有什么扩张行为。

结果就是,他并非死于战场上,而是被刺杀的。

《三国志.袁术传》而士卒冻馁,江淮间空尽,人民相食。

《后汉书.孝明八王列传》后袁术求粮于陈而俊拒绝之,术忿恚,遣客诈杀俊及宠,陈由是破败。

袁术称帝后便快速败亡,当其缺粮之时,他想要从刘宠这里借粮度日。

但是遭到了刘宠的拒绝,刘宠没做错事情啊,毕竟他是汉室宗亲,你一个乱臣子贼,都悍然称帝的人,人家干嘛要把粮借给你?

袁术因为愤恨刘崇,就派了张闿以私事为由,途径陈国,找机会将刘宠和骆俊杀害,陈国即刻群龙无首,陈国也就快速衰败了。

刘宠被杀的同年,曹操在干什么?他才第一次攻打张绣啊,而且最后还差点被张绣反杀了。

但凡刘宠有些野心,招揽人才,整军备战,是不是也有机会打出一番基业,当然,历史没有如果。

参考资料《后汉书.孝明八王列传》《三国志.袁术传》

标签: 刘宠刺杀资本天下怎样一个

更多文章

  • 武训是个什么样的人(乞丐武训乞讨38年却留名青史)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武训,青史,乞丐,乞讨,留名,什么样,38

    一个乞丐留名青史,他乞讨38年,被清廷赏赐黄马褂。在历史上,乞丐是一个被看不起的行当,这类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通常遭受各种欺辱,默默地存在,然后默默地消失,然而凡事总有例外,在清朝竟然有一个乞丐名垂青史,被赏赐黄马褂。这个名垂青史的乞丐叫武训,在数千年的封建社会之中,他是唯一能够名垂青史的乞丐。他并

  • 荀子思想主张的主要内容(荀子思想的精髓的深远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荀子,思想,精髓,主张,内容,影响,深远,主要

    儒家思想的另类人物——荀子思想的精髓!荀子(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文若,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化名人。他出生在鲁国,是荀氏大族的后代。在荀子的时代,中国的诸侯国纷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荀子深受其影响,对于政治、道德和人性问题的思考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

  • 玄武的寓意和象征(四大神兽之玄武是长寿的代表象征)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玄武,象征,神兽,寓意,长寿,代表

    神兽文化:玄武为何能够位列四大神兽之中,更是长寿的代表象征!上古四大神兽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代表物,传说中四大神兽具有超凡的能力。根据阴阳五行和日月五星,将四大神兽分为左青龙主东、右白虎主西、上朱雀主南、下玄武主北,四大神兽各司其职,共同调阴阳、避邪恶。青龙又名苍龙,具有超强的呼风唤雨能力,代表着帝王

  • 光脚不怕穿鞋的什么意思(光脚不怕穿鞋这句话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光脚,意思,由来,不怕,什么

    学习古人智慧,提高自身品位之三。有一句俗语:“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话虽粗俗,理却端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里有这样的话:“亦贫贱者骄人耳,富贵者安敢骄人?”意思是:“当然是贫贱者有资格傲慢待人,富贵者哪敢傲慢待人呢?”换言之,亦即一无所有的“贫贱者”并不惧怕有权有势的“富贵者”;而有权有势的“富贵者

  • 白敬亭多少岁(39岁女星给29岁白敬亭演“妈”)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白敬亭,女星,多少,29,39

    39岁女星给29岁白敬亭演“妈”,一步迈入老年组,让扮嫩女星咋玩!当下的观众对剧作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也不满足于常见的俗套剧情了,像仙侠剧《沉香如屑》里的各种虐心大戏就显然无法再戳中观众,最后热度颇高却口碑一般。而像《苍兰诀》这样打破常规的古装剧就比较对观众胃口了,轻松便成为大爆款。眼下“271”新的

  • 三家分晋的三家是哪三个诸侯国(三家分晋的意思及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分晋,诸侯国,意思,原因

    为何晋国会发生“三家分晋”?晋献公难辞其咎!众所周知,在春秋时期,晋国是非常强大的诸侯国。但是,在春秋末期,晋国卿大夫家族之间的较量,导致晋国公室逐渐衰微。公元前453年,在晋阳之战中,魏赵韩三件消灭了智氏,晋国已被三家瓜分。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韩、赵、魏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公元前37

  • 电视剧且试天下历史背景(且试天下讲了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天下,电视剧,历史,背景,故事,什么

    且试天下:天下格局如何,有哪些看点值得推荐?古装武侠剧《且试天下》,由杨洋、赵露思等主演,讲述俊雅绝伦的黑丰息和风华绝世的白风夕,携手闯荡天涯的武侠爱情传奇。很多人在追这部剧的时候,看得有点雾头雾水的,总是搞不清里面的君臣关系、人物关系。如果对中国古代韩、赵、魏、秦、楚、燕、齐及周天子战国时期的天下

  • 梵高什么画派特点(梵高和他的后印象派代表作品)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梵高,印象派,画派,特点,作品,代表,什么

    疯子还是天才?——梵高和他的后印象派!印象派之后,人们发现原来画画也可以抛弃传统学院派规矩的那一套。画面上不是只有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人物,不是只有王公贵族,城市生活、一草一木皆可成为笔下一道美丽的风景,画家们开始致力于描绘客观存在的真实世界。但是渐渐地,艺术家们开始有更高的追求,仅仅只画眼中的世界是

  • 沐猴而冠的意思解释(关于沐猴而冠的故事及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沐猴,典故,意思,解释,故事,关于

    楚人沐猴而冠,楚人是猴子吗?为什么这么说?有一个著名的成语叫“沐猴而冠”,如果望文生义,从字面理解的话,就是给猴子洗澡后,戴上帽子。这样理解,当然是大错特错。大多数成语,都有一个故事,沐猴而冠也不例外,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公认的中国古代第一猛将项羽,他制造了一个小人物的惨案。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空前强

  • 地藏王菩萨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誓言真实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地狱,菩萨,来历,誓言,真实,地藏王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地藏王菩萨,为什么要发如此沉重的誓言?地藏王菩萨是我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与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齐名。地藏王菩萨修炼多年,普度众生,功德深厚,早已经拥有成佛的资格,却始终没能成佛。这是因为地藏王菩萨前两次转世时,母亲都由于种种原因而下了地狱,这也让地藏王菩萨看到了地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