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子还是天才?——梵高和他的后印象派!
印象派之后,人们发现原来画画也可以抛弃传统学院派规矩的那一套。
画面上不是只有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人物,不是只有王公贵族,城市生活、一草一木皆可成为笔下一道美丽的风景,画家们开始致力于描绘客观存在的真实世界。
但是渐渐地,艺术家们开始有更高的追求,仅仅只画眼中的世界是不够的,心中那份最动人的情感更值得被展现在画面上。
于是印象派之后,一个新的艺术流派就此应运而生,那就是后印象派。而说到后印象派,有位重要的人物必定是绕不开的,他就是——梵高。
梵高的一生都很坎坷,年轻的时候想当牧师没有当成功,后来爱上绘画想成为一名成功的画家,结果在他活着的时候只卖出了一幅画。
这中间,还经历了亲情、友情和爱情上的种种不顺,弟弟因病离世,最好的朋友高更和他理念不合大吵一架之后彻底老死不相往来。
好像活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就没有什么能让梵高开心的事情了。
那么不开心的时候怎么办,拿起画笔背上画板去户外画画吧!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珍藏着梵高另一幅举世闻名的画作《星空》,是梵高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里完成的,此时的他已经住进了精神病院。
据说这幅画描绘的是病房窗外的景色。依然是代表忧郁的蓝色,画中的星星和月亮却是明亮的黄色,所有的物体全都以顺时针的方向旋转着,长时间看还真的有些头晕!
再看另一幅画中的柏树,也跟现实生活中的树不一样了,仿佛一道黑色的火焰直指神秘的夜空,与不断旋转的星星和月亮一同构成了梦幻的场景。
顺着一道道漩涡,我们跟随着梵高的思绪一直延伸到了宇宙的起点。
这种画面的流动感在梵高后期的作品中尤为突显,也有一种说法,梵高神经越错乱,他画里的漩涡也会跟着变多,变得越来越扭曲。
看完整体,我们再来看色彩,在用色上梵高受到荷兰风格画派画家维米尔的影响,尤其喜欢蓝色跟黄色。
不过相比于维米尔,梵高对颜色的处理更加大胆,又鲜又亮,甚至让人觉得有些刺眼。
颜色对比度和饱和度都极其高,这也是梵高和后印象派的特点之一,让人一看就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画里的物体歪歪扭扭已经够让人眩晕了,再加上如此鲜艳的颜色,合起来简直让人晕晕乎乎。梵高为什么要这样画他的画?在现实中难道不是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场景么?!
没错,这些场景的确真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可是这是梵高心中存在的场景啊!
印象派和后印象派都是画自己看到的世界,不过印象派画得是眼睛里看到的真实世界,而后印象派画的是脑子里或者是自己所以为的真实世界。
同样是印象,前者在探索外面的世界,后者却深入了自己的内心。
如果我们细看梵高的笔触,会发现他每一笔下笔用力都极重,就像他对画画的热情一样深沉而热烈。那旋转的云朵与天空,歪斜的柏树,飘摇的树叶和山丘都代表着他的孤独、寂寞、忧郁。
即使他整个人已经如此痛苦,却依然展现给我们色彩如此鲜明的绘画,在他即将走向人生尽头的时候,他的画里也没有出现灰暗的色彩。
这位艺术家的作品在后来的百年内给别人带来了无穷的希望,但在他活着的时候却遭到了无数的白眼与嘲笑,没有人理解他的色彩、他的世界,最终只能把自己逼向了绝路,让人不得不扼腕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