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梵高什么画派特点(梵高和他的后印象派代表作品)

梵高什么画派特点(梵高和他的后印象派代表作品)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55 更新时间:2024/2/21 15:33:47

疯子还是天才?——梵高他的后印象派!

印象派之后,人们发现原来画画也可以抛弃传统学院派规矩的那一套。

画面上不是只有古希腊古罗马的神话人物,不是只有公贵族,城市生活、一草一木皆可成为笔下一道美丽的风景,画家们开始致力于描绘客观存在的真实世界。

但是渐渐地,艺术家们开始有更高的追求,仅仅只画眼中的世界是不够的,心中那份最动人的情感更值得被展现在画面上。

于是印象派之后,一个新的艺术流派就此应运而生,那就是后印象派。而说到后印象派,有位重要的人物必定是绕不开的,他就是——梵高。

梵高的一生都很坎坷,年轻的时候想当牧师没有当成功,后来爱上绘画想成为一名成功的画家,结果在他活着的时候只卖出了一幅画。

这中间,还经历了亲情、友情和爱情上的种种不顺,弟弟因病离世,最好的朋友高更和他理念不合大吵一架之后彻底老死不相往来。

好像活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就没有什么能让梵高开心的事情了。

那么不开心的时候怎么办,拿起画笔背上画板去户外画画吧!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珍藏着梵高另一幅举世闻名的画作《星空》,是梵高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年里完成的,此时的他已经住进了精神病院。

据说这幅画描绘的是病房窗外的景色。依然是代表忧郁的蓝色,画中的星星和月亮却是明亮的黄色,所有的物体全都以顺时针的方旋转着,长时间看还真的有些头晕!

再看另一幅画中的柏树,也跟现实生活中的树不一样了,仿佛一道黑色的火焰直指神秘的夜空,与不断旋转的星星和月亮一同构成了梦幻的场景。

顺着一道道漩涡,我们跟随着梵高的思绪一直延伸到了宇宙的起点。

这种画面的流动感在梵高后期的作品中尤为突显,也有一种说法,梵高神经越错乱,他画里的漩涡也会跟着变多,变得越来越扭曲。

看完整体,我们再来看色彩,在用色上梵高受到荷兰风格画派画家维米尔的影响,尤其喜欢蓝色跟黄色。

不过相比于维米尔,梵高对颜色的处理更加大胆,又鲜又亮,甚至让人觉得有些刺眼。

颜色对比度和饱和度都极其高,这也是梵高和后印象派的特点之一,让人一看就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画里的物体歪歪扭扭已经够让人眩晕了,再加上如此鲜艳的颜色,合起来简直让人晕晕乎乎。梵高为什么要这样画他的画?在现实中难道不是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场景么?!

没错,这些场景的确真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可是这是梵高心中存在的场景啊!

印象派和后印象派都是画自己看到的世界,不过印象派画得是眼睛里看到的真实世界,而后印象派画的是脑子里或者是自己所以为的真实世界。

同样是印象,前者在探索外面的世界,后者却深入了自己的内心。

如果我们细看梵高的笔触,会发现他每一笔下笔用力都极重,就像他对画画的热情一样深沉而热烈。那旋转的云朵与天空,歪斜的柏树,飘摇的树叶和山丘都代表着他的孤独、寂寞、忧郁。

即使他整个人已经如此痛苦,却依然展现给我们色彩如此鲜明的绘画,在他即将走向人生尽头的时候,他的画里也没有出现灰暗的色彩。

这位艺术家的作品在后来的百年内给别人带来了无穷的希望,但在他活着的时候却遭到了无数的白眼与嘲笑,没有人理解他的色彩、他的世界,最终只能把自己逼向了绝路,让人不得不扼腕叹息。

标签: 梵高印象派画派特点作品代表什么

更多文章

  • 沐猴而冠的意思解释(关于沐猴而冠的故事及典故)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沐猴,典故,意思,解释,故事,关于

    楚人沐猴而冠,楚人是猴子吗?为什么这么说?有一个著名的成语叫“沐猴而冠”,如果望文生义,从字面理解的话,就是给猴子洗澡后,戴上帽子。这样理解,当然是大错特错。大多数成语,都有一个故事,沐猴而冠也不例外,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公认的中国古代第一猛将项羽,他制造了一个小人物的惨案。秦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空前强

  • 地藏王菩萨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誓言真实来历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地狱,菩萨,来历,誓言,真实,地藏王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地藏王菩萨,为什么要发如此沉重的誓言?地藏王菩萨是我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与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齐名。地藏王菩萨修炼多年,普度众生,功德深厚,早已经拥有成佛的资格,却始终没能成佛。这是因为地藏王菩萨前两次转世时,母亲都由于种种原因而下了地狱,这也让地藏王菩萨看到了地狱的

  • 嫁妆是什么意思(关于结婚嫁妆彩礼的前世今生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嫁妆,彩礼,意思,历史,结婚,前世,今生,关于,什么

    嫁妆(彩礼)的前世今生:现代社会的“封建残余”。嫁妆这玩意和古代的宗族观念直接绑定,用途是彰显女方家庭的财力。 嫁妆并非中国独有的概念,最早可考的记录,比如《汉谟拉比法典》中,嫁妆已经被描述为早已存在的习俗。这个习俗的规则包括:妻子在其丈夫死后可以获得其原嫁妆的一部分做为其遗产,这笔遗产只能够被她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什么意思(典故说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萧何败,典故,意思,历史,人物,哪个,什么

    秦末大乱,各路英雄豪杰揭竿而起。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各路豪杰纷纷响应,同年九月,项羽随叔父项梁于会稽起义。十月,刘邦于沛县起义,自称赤帝子。也就在此时,韩信加入项梁、项羽义军。随军征战,多次向项羽进言献策,但都没有得到项羽的采纳,未得重用。公元前206年,韩信离开项羽,加入刘邦的队

  • 南辕北辙是什么意思(成语南辕北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南辕北辙,成语,道理,意思,告诉,什么,我们,一个

    教科书解释成语“南辕北辙”实在太浅薄、草率、没文化!我们小学课本即学过南辕北辙这个成语,但小学语文通常只会给学生解释其含义,却不剖析这个成语的来龙去脉。这种教学方法,导致很多人理解成语只关心引申义,以至于很难理解成语深层次的意思。 我们开篇即把南辕北辙这个成语的出处作为二级标题强调出来,以便告诉大

  • 朱重八是谁的原名(朱元璋传奇一生起步阶段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重八,传奇,原名,朱元璋,阶段,起步,一生,故事

    历经苦难的朱重八踌躇满志!公元1351年,上天给元朝命运的最后一根儿稻草终于压了下来,元朝的末日到了。宰相托托坚决要求治理黄河的愿望是好的,元朝那腐败到极点的官吏,是他所不了解的,他终于尝到苦果了。当元朝命令沿岸17万劳工修河堤时,各级的官吏那是异常兴奋,首先,皇帝拨给的工钱是可以克扣的,民工的口粮

  • 周培公清朝个人资料简介(凭借三寸舌降服十万军)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培公,舌降服,简介,资料,清朝,个人,凭借,十万

    周培公:铮铮傲骨,智勇双全,三寸舌降服十万军。周培公,康熙的重要谋臣之一。周培公,幼年丧父,十岁丧母。乳母龚嬷嬷把他接回家抚养,见周培公天资聪颖,乳母让自己儿子去当兵挣钱,省吃俭用供周培公读书。周培公也非常争气,应考府试、乡试连战连捷。但是在会试中,因为周培公在文章中将“玄”字最后一笔没有缺笔,犯了

  • 明朝空印案是怎么回事(朱元璋空印案是不是冤案)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空印案,冤案,朱元璋,明朝,怎么

    明初四大案之空印案是怎么回事?到底是不是冤案?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明初四大案之空印案是怎么回事?到底是不是冤案?明初四大案是指明朝初年,朱元璋为整顿吏治,惩治贪污,铲除对朝廷有威胁的人而策划的著名屠杀事件。明初四大案分别为:洪武十三年(1380年)的胡惟庸案、

  • 爱新觉罗·福临是顺治皇帝吗(关于顺治皇帝的几个之谜)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顺治,皇帝,关于,爱新觉罗·福临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清世祖,6岁即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及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是清王朝的第三任帮主,也是清入关以来的第一任帮主。笔者对他的概括就是谜一样的人生。 顺治帝的生母便是孝庄,关于“太后下嫁”的说法,在历史上延续了好久。其一,皇太极没有明确继承人,而当时的福临仅有

  • 辛丑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辛丑条约赔款还清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条约,赔款,签订,辛丑

    《辛丑条约》约定39年还清,10年后清朝就亡了,剩下的钱呢?《辛丑条约》亦称"辛丑各国和约"、"北京议定书"。是中国清政府代表李鸿章与英、美、俄、法、德、意、日、奥、比、西、荷十一国外交代表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七月二十五日在北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史上失权最严重的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