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迄今为止可查的中国最早航海家(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的朝代)

迄今为止可查的中国最早航海家(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的朝代)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280 更新时间:2023/12/29 17:46:13

中国第一位航海家,生前地位很低,死后却比很多站着的人高!

郑和下西洋究竟是一次劳民伤财的面子工程,还是一次对明朝赚得盆满钵满的巨额海外贸易?

28年间,中国航海家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和平造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拉开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海上探险活动的序幕。那么,朱棣为何要选择郑和来完成这一壮举?郑和下西洋又都去过哪些国家呢?

本期让我们按照时间的顺序,一起走进郑和下西洋。

1382年,明朝平定云南,12岁的马和被明军俘虏,发配到了北平的燕王府为奴,成为了一个小宦官,当时的明朝,只有最高级的宦官才能被叫做太监。

刚到燕王府的马和很快就适应了自己的新处境,并且崭露头角,得到了燕王朱棣的重用。马和身材高大,能说会道,还很有智谋,懂得兵法韬略,朱棣将他视为自己的心腹之一,还让他拜姚广孝为师。

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指责侄子建文帝听信谗言,迫害宗室。建文帝派李景隆率50万大军讨伐燕王。在郑村坝之战中,燕王以8万兵力击溃李景隆50万大军。

据说马和就是在这场战役中立有战功,因而被赐姓郑。经历四年苦战,燕王朱棣攻入南京,登基为帝,郑和也因从容之功升任南京那个太监主要。负责皇宫的土木工程。三年后,郑和接到了一个意外的任务,下西洋。

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海上探险即将拉开序幕。为了扩展朝贡贸易,沟通异域番邦,宣扬大明国威,朱棣决心派遣船队。出使西洋的船队可不是普通的船队,光是随船士兵就有27800多人,大船62艘,长44丈,宽18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

朱棣任命郑和为正使,王景红为副手,在1406年,第一次出使西洋,在福建,五虎们扬帆起航,首先到达了占城国,然后访问东南亚诸国,途经三伏,其实消灭了盘踞在三佛齐的海盗陈祖义的事例,设立旧港宣慰司,打通了通往印度阿拉伯国家的海上交通要道。

随后任何船队继续向印度航行。在印度南部的贾里克实力呗齐国去中国10万余里。

1407年,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归来,苏门答腊、古里、满剌加、小葛兰、阿鲁等国也派使者随郑和船队一起前来明朝朝贡。次年,朱棣再次派郑和第二次下西洋,前去册封西洋诸国国王,将他们纳入明朝的朝贡体系之中。

在途经锡兰山国时,国王亚烈苦奈尔向郑和索要金币,想趁机抢劫明朝船队。郑和识破了他的阴谋,率两千余人生擒了国王一家及当地官员,将他们押送明朝问罪,最终于1411年6月还朝。

朱棣赦免了试图抢劫明君的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尔,并在该国宗室中另择贤王。由于当时安南已经被明朝吞并,东南亚诸国纷纷来明朝朝贡。

一年后,朱棣派郑和第三次下西洋,途经苏门答腊时,还收拾了篡位的国王苏干剌。

明军一路追至南博立国将苏干那,抓回明朝。这一次,郑和船队没有止步于古里,而是经古里继续向西北航行。到达了西亚的忽鲁谟斯,以呼鲁莫斯为基地继续访问东非国家。此次航行历时三年,郑和还从东非带回了传说中的神兽麒麟,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长颈鹿。

1416年,郑和第四次下西洋,此时距离他第一次出使已经过了十年。这一次他们访问了阿拉伯以及东非沿岸国家。值得一提的是,东南亚的苏禄国王在1418年亲自带着使团来明朝朝贡,受到朱棣的盛情款待在回程途中在山东去世,朱棣下旨以藩王之礼安葬苏禄国王。

1421年,随着各国进贡使臣回国,朱棣再次命中和第五次出使西洋,到达了阿丹剌撒祖法儿等国,在当地开展了贸易活动。

此次航行耗时一年,此时明朝的首都已经迁到了北京,朱棣身体每况愈下,日常政务都交由太子打理。在回城两年后,朱棣第六次也是最后一次再遣郑和出使西洋。

1424年正月,因旧港宣慰使的孙子请求其值,朱棣派郑和前去册封。半年后,朱棣在第五次北征途中病逝,继位的明仁宗叫停了下西洋,令郑和留守南京。

此时的郑和已经55岁了,海上航行20年,先后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了东非和红海,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路线最远的海上航行,也是欧洲的地理大发现之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而如此规模巨大的航行,需要有强大的国力才能支持。朱棣在位末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各地出现了逃荒和企业。新登基的明仁宗认为下西洋空耗国力,将其叫停,还想将明朝首都在迁回南京。

然而明仁宗在位十月就去世,迁回南京也不了了之。而郑和也彻底远离了权力中心,在南京养老,就在郑和,以为自己会在南京中养老时转机发生了。

1430年,明宣宗朱瞻基因外藩久不来朝贡,所以派郑和第七次出使西洋。这次郑和。到达了更远的非洲南部,接近莫桑比克海峡。传说郑和在返航时病逝,终年63岁。

而关于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和获利与否一直存在争议,第六次下西洋是否成行,在学界内也说法不一。

仅从明史明实录记载来看,郑和下西洋其实是一起明代皇家垄断的贸易以及低的价格,从原材料产地收购,运用行政手段维持高价暴利倾销,甚至一度出现朝廷利用折上折的方式把胡椒等库存当作奖金和工资发给了下层官员的情况。

更多文章

  • 李咏妻子哈文改嫁没有(李咏病逝4年哈文待公婆如亲生父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咏,文待,公婆,哈文,改嫁,病逝,妻子,父母,没有,亲生

    李咏病逝4年,哈文坚决不改嫁,做李家儿媳,待公婆如亲生父母。“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在多年前的婚礼上,李咏向心爱的妻子许下的承诺。可惜,世事无常,白头偕老成了空谈,如今留给他们的只剩下阴阳相隔。但人虽不在,爱情却成为永恒。李咏不在的这4年,哈文牢记他们的爱情,也用行动实践着爱

  • 林则徐女婿叫什么名字(清朝林则徐选沈葆桢做女婿原因)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女婿,沈葆桢,林则徐,徐选,原因,名字,清朝,什么

    林则徐为什么选沈葆桢做女婿?能让领导欣赏的人,绝不是全靠能力!清朝道光年间,林则徐任江苏巡抚,这一年除夕这天,林则徐写完奏章,想找一个抄写员帮他重抄一份,不过,大家应该都回家了。毕竟已经是除夕了,谁还会衙门里干活呢,下班就走才是常态啊!不过,林则徐依然在衙门里转了一圈。突然,他发现有一个年轻的书生,

  • 古代六部分别掌管什么机构(三省六部职能及发展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六部,掌管,职能,机构,历史,发展,古代,分别,什么

    三省六部指的是哪些机构,怎么发展起来的,各有什么职能?大多数学者认为,三省六部主要成型于隋文帝时期。但与后来大家熟知的三省六部略有区别。 隋文帝在中央设立了三师、三公和五省(注:并不是三省)。三师三公只是荣誉称号,一般安排给要退的老同志,给面子,但没实权。真正的权力集中于五省,五省指的是尚书省、门

  • 满族的祖先是谁(古代满族的发展历史及演变历程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历程,祖先,简介,历史,演变,发展,古代,满族

    满族的发展历史:满族是中国56个民族中的大族,据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满族人口有1068.32万人。仅次于汉族和壮族,满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和服饰,其中满语属阿尔泰语系中的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随着时代的发展,满族人已经基本不说满语而改说汉语了;满族服饰中最具有代表性、最靓丽的,应该是旗

  • 明朝灭蒙古的残忍手段(元灭亡后朱元璋对其后代如何处理)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灭亡,后代,朱元璋,手段,蒙古,处理,残忍,明朝,如何

    明朝灭蒙古的残忍手段(汉化其血脉)。元朝是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朝代,在这一短暂的朝代中消亡不过一百年。综观整个元朝,皇帝大多是在四面八方作战,而元朝则是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蒙古起兵骁勇善战,可惜元朝末年的江山仍大乱。从元朝的分析来看,元朝虽善战,但不善于治理国家。元末明初,朱元璋等起义军大举南征,元

  • 明英宗朱祁镇简介及资料(朱祁镇是明朝唯一的俘虏皇帝)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祁镇,明英宗,俘虏,简介,皇帝,资料,明朝,唯一

    中国最奇葩的皇帝 俘虏皇帝——明英宗朱祁镇。明朝皇帝奇葩多,要说最奇葩的皇帝当属明英宗朱祁镇了。20多岁的朱祁镇是明朝唯一的俘虏皇帝。其雅号还有叫门天子、大明战神。朱祁镇的这些雅号是怎么来的,咱们还是从头说起。朱祁镇是明宣宗朱瞻基的嫡长子,九岁登基,因年龄太小,无法主政。国事掌握在太皇太后张氏手中,

  • 拿破仑的简介资料和生平事迹(拿破仑一生的传奇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拿破仑,生平,传奇,事迹,简介,资料,历史,一生

    拿破仑历史,30岁走上人生巅峰,如果不远征俄罗斯,后期不会失败!拿破仑生于1769年,出生于法国南部的科西嘉岛,他是一个左撇子,身高只有170厘米左右,在欧洲人眼里是非常矮小的,所以他从小就经常被别人欺负。1779年拿破仑就读于法国布里埃纳军校,而且还是一名高材生,成绩十分优异。1784年被选送到巴

  • 南朝鲜和北朝鲜什么时候分开的(为何变成两个国家)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北朝鲜,南朝鲜,国家,分开,变成,时候,为何,什么

    一个朝鲜,为何变成两个国家的呢?朝鲜半岛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其文化和民族特征深受世界的关注。但是,朝鲜半岛也是一个分裂的地区,两个国家的存在已经持续了几十年,成为了世界政治的焦点之一。朝鲜半岛的分裂不仅仅是两种不同政治制度的决裂,也与历史、文化、地理等多种因素有关。朝鲜的土地辽阔,自然风光优美,人

  • 千户制是一种什么制度解释(明朝的千户特点和影响利弊)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千户制,利弊,制度,特点,影响,解释,明朝,什么

    由成吉思汗“建立”,后被明朝沿用的千户制度,是一种什么制度?对于千户这个名词,熟悉明史的人应当都不陌生。明朝的千户,通常是指一种特定的官职,即千夫长。但是千户制却并非是由明朝首创,早在成吉思汗时期就已经出现。不过千户制也并非是成吉思汗首创,而是在金代千户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得来的。那么始于金、盛于成吉

  • 乾隆的诗一片一片又一片的思想感情(乾隆飞雪诗句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乾隆,赏析,诗句,思想,感情

    业余写诗4万首,仅一首流传还被嘲笑,乾隆帝为何疯狂酷爱写诗?乾隆帝是清朝的一代明君,他在爷爷康熙、老爹雍正的辉煌统治下继承雄风,打造了“康乾盛世”。然而,这位政治上很有一番作为的皇帝,有很多的业余爱好,其中一项就是:爱写诗。他有多爱写诗呢?据不完全统计,乾隆一生写诗的数量达到3.9万首,更有一说,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