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历史书?
《中国抗日战争史》一书由《中国抗日战争史》编写组编写,人民出版社2011年出版。
《中国抗日战争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项目》内容简介:中国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儿女同仇敌忾打败日本侵略者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振奋和升华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组织编写的“中国抗日战争史》,是由全国一批抗战史资深专家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又历时七年,倾尽心血,广泛收集研究海内外新的史料,充分吸取史学界研究新的成果,精心编撰完成的一部抗战史最新力作。这部史学著作,以新颖的视角、翔实的史料和深入的解读,全面展示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的中流砥柱作用,是研究和了解中国抗日战争史的权威著作。
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二、艰难曲折的十四年抗战三、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四、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重大转折五、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第一章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兴起,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一、东方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二、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和侵占中国东北三、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
第二章中国局部抗战的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一、日本扩大侵略的新步骤和中国局部抗战的发展二、日本制造华北事变和中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三、东北抗日联军的游击战争四、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五、日本法西斯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准备
第三章中国全国抗战爆发,开辟世界第一个大规模反法西斯战场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二、中国抗战的指导路线和战略方针三、八路军出师抗战和平型关大捷四、淞沪会战和太原会战
第四章中国两个战场的战略配合,粉碎日本法西斯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一、华北敌后战场的开辟二、南京保卫战和徐州会战三、新四军出师抗战和华中敌后战场的开辟四、武汉会战和广州作战
第五章中国全民族抗战高潮的掀起,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支持一、全国抗战开始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二、席卷中华大地的民众抗战三、海外侨胞对祖国抗战的援助四、世界人民对中国抗战的支持
第六章中国独立坚持抗战,敌后战场逐步成为全国抗战的主战场一、战略相持阶段到来后中日双方的重大战略调整二、敌后战场的巩固发展和百团大战三、正面战场抗击日军有限攻势的作战四、克服妥协分裂危险,坚持与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五、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和抗日根据地的全面建设六、日本对华殖民统治和中国沦陷区人民的抗日斗争
第七章中国军民艰苦奋战,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和中国战区的成立二、敌后军民实行“敌进我进”方针,争取战场主动权三、敌后军民贯彻“十大政策”,巩固抗日民主阵地四、国民党军的对日作战和皖南事变后的大后方
第八章日军侵华战争中的法西斯暴行一、罄竹难书的累累惨案二、惨无人道的生物武器实验和细菌战三、公然违背国际公约的化学战四、强掳和奴役中国劳工五、残害中国妇女的性暴力和“慰安妇”制度六、肆意摧残中国文化
第九章中国战场实行局部反攻,与盟军共同对日战略反攻作战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战略转折和中国大国地位的初步确立二、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三、中国驻印军、远征军反攻缅北、滇西的作战四、国民党的消极避战和豫湘桂战场的溃败五、中国人民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斗争
第十章中国解放区战场全面反攻,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一、同盟国对夺取战争最后胜利的筹划二、解放区战场的全面反攻和歼灭拒降之敌三、日本投降和中国战区的受降四、台湾地区的抗日斗争和台湾光复五、对日本战犯的正义审判
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缩写?
中国抗日战争前后历时14年,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日本正式投降,所以缩写可以叫:抗战14年。全体中华儿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著名的战役有: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卢沟桥事变,淞沪会战等
中国历史抗日记录?
1931年,侵华日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后,完全侵占中国东北,并成立伪满洲国,此后陆续在华北、上海等地挑起战争冲突,国民政府为了避免冲突扩大采取妥协政策。
1937年7月7日,日军在北平附近挑起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民族生存而战的历史太过血腥和惨烈。侵华者不肯真心忏悔和反省,妄图篡改历史。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史实未能披露于世人面前。
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后的历史?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同共产党打了四年失败后去了台湾。
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
1、国内: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1840年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国际:
(1)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长期牵制和抗击了日军的主要兵力,共歼灭日军150多万,对日本侵略者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战略上策应和支持了盟军作战,为最终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中国抗日历史也是从武汉开始吗?
中国的抗日历史是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
在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的侵略。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织起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抗日历史故事?
刘胡兰,原名刘富兰,1932年10月8日出生于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中农家庭。母亲早亡,父亲刘景谦续娶胡文秀为妻。胡文秀将刘富兰名中的“富”字改为自己的姓氏“胡”,从此更名刘胡兰。
继母积极投身于妇救会工作,并非常支持刘胡兰参加革命。
刘胡兰8岁上村小学,10岁起参加儿童团。1945年10月,刘胡兰参加了中共文水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训练班”。学习了一个多月,回村后她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
1946年5月,刘胡兰调任第五区“抗联”妇女干事;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回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
1946年秋,国民党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
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的一天,刘胡兰配合武工队员将其处死。
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
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叫“一个样”后,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烈士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高密抗日历史?
民国时期,先后属胶东道和莱胶道。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政区多变。全县曾划为高密、胶高等县,属滨北专区。1949年4月,胶高县撤销。
据《高密县志》记载,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初,为便于胶县、平度两县的日本驻军联系、协防,日军征用高密、平度、胶县等地的民夫40多万人修筑胶平公路。修路毁坏沿途庄稼无数,公路两侧村庄中的骡马、大车也被鬼子洗掠一空。公路修好后,日军每日乘车往返巡逻,路边的树木、牛羊甚至行人都成了他们比试枪法的靶子,常有无辜村民死在他们枪下。日军恶行激起了当地百姓的仇恨,曹克明决定在胶平公路打一个伏击战,教训一下这帮穷凶极恶的鬼子兵。
中国抗日历史事件大全及时间?
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
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
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
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2、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
3、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
淞沪会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淞沪会战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
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4、台儿庄大捷(1938年3月16日1938年34月15日)
战役由滕县战斗、临沂附近战斗、台儿庄战斗和日军的溃退,中国军队的追击作战等部分组成。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
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这次战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际视听,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
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长城战役、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5、百团大战(1940年8月20日1941年1月24日)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据八路军总部1940年12月10日的统计,百团大战仅前三个半月期间,进行大小战斗共1824次,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
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历史和意义?
抗战馆全面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在民族危难关头,充当先锋勇立潮头,发挥中流砥柱作用,高举抗战旗帜,指引抗战方向,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和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引领中国人民走向伟大胜利的光辉历程。
建设抗战馆,是要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激励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奋勇前进。要深刻地体会到那段历史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悲痛欲绝的哀伤,永志追思的英烈和伟岸壮阔的史诗,更是追求和平的渴望和强国富民的决心。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前方是面积达8600平方米的抗战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