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杜牧简介资料及作品(诗人杜牧的一生坎坷经历)

杜牧简介资料及作品(诗人杜牧的一生坎坷经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22 更新时间:2023/12/23 11:41:06

杜牧:长安一片雪,得葬故乡人!

长安,一个遥远且美丽的名字,这是大唐帝国的都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无数人在这座城市里追求着自己的理想,想要功成名就,成为那个能在青史上留下名字的人。

杜牧,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甫齐名,称为“大小杜”。杜牧的这一生,和这座城市,有着解不开的关系。

杜牧生于长安,世代为宦,祖上曾经是西汉御史大夫,西晋时期名垂青史的杜预也是他的祖先。

到了唐代,杜家更是显赫一时,有足足十一人担任过宰相,他的父亲杜从郁是当时的驾部员外郎,官阶也不低。

在这样的家庭里出生的杜牧可谓是生在长安,长在长安。长安,贯穿着他的一生,他自己就曾写过“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的句子,来说明自己的居住地。

在杜牧出生那一年里,他的祖父杜佑刚刚归朝,拜检校司空,而他的父亲也成为了太子司议郎。更不用说杜佑之后的多次升迁,杜家,可谓是名噪一时。

除了在做官方面的天生敏锐触觉,杜佑在文史之上也是有着其极高的天赋的,并且他也是真的喜欢治学,《旧唐书》中就曾记载他“虽位及将相,手不释卷......夜则灯下读书,孜孜不怠”。

而这样认真的冶学态度确实也给了他旁人无法企及的学识,杜佑所撰写的《通史》成为了中国第一部最有影响力的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政书。

有这样的祖父,杜家自然也不会是一般的书香世家,它比一般的书香世家的底蕴要厚上许多;

杜牧自己就曾写下“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的句子,万卷书虽然只是虚指,但是以杜家的家学渊源而论,可能只多不少。

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成长的杜牧,能够成为一代文豪自然也不是偶然的事情。

家中书有“万卷”的杜牧自然不会只将眼光放在文学之上,他对于军事也有着自己的见解,甚至于还为《孙子》进行了重新的注解。

唐代文人无数,前朝的李白杜甫均是名留青史的文豪,杜牧绝对不算特殊,但是杜牧这一举动确实是唐代独一份的。

直到元和七年,也就是公元812年,杜牧在长安过着世家公子该过的日子,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是他的真实写照。

十岁时,家中真正的顶梁柱,他的祖父杜佑去世,不久他的父亲也去世了,大人早逝,杜牧又未曾长成,杜家逐渐走了下坡路,杜牧自己也在文章之中说到“某又孤贫”。

虽然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是那个时候的杜牧确实是度过了他人生之中最艰难的,也是最为黑暗的时期。

而正是这段时间,使得杜牧开始思考下层人民的苦难,而不是像之前一样站在贵族的角度俯瞰众生。

长大成人的杜牧开始参加科举考试,大和二年,他以第五名的成绩进士及第,这个时候的他才刚刚二十五岁,可谓是少年得志。

同年,同年他又考中了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被授弘文馆校书郎、试左武卫兵曹参军。两番大考屡屡成功,这使得杜牧十分欣喜,甚至有点少年轻狂。

在京城担任着弘文馆校书郎一职半年后,杜牧便跟随沈传师一起去了江西去做幕僚。大和九年,杜牧被朝廷征为监察御史,赴长安任职。

杜牧回到了那座他无比熟悉的长安城,这次征召让他十分兴奋,他觉得自己可以大展宏图,但是事实却总喜欢跟人开玩笑。

当时的朝廷并没有给他实现自己报负的机会,黑暗与腐败是当时官场的无二代名词。

甚至于杜牧的好几个好友就因为忠君爱国却遭到了小人的排挤,现实使得杜牧的一颗报国心冷淡了下来,他称病,离开了这座让他伤心的故城。

开成三年,杜牧再次被召到长安担任官职,但是由于其弟弟的身体有疾,杜牧只能多次延长回京的时间,次年才到达长安,但是因为挂念弟弟,他再度陪着弟弟去了蕲州,一年后再度返京。

但是不到一年,他就被外放到黄州,直到大中二年,杜牧又一次回到了长安。

在历史之上很多人做官都希望做京官,毕竟天子脚下好乘凉,可惜的是,杜牧并没有这么觉得。

唐朝的时候,京官的俸禄十分的低,远比不上一些地方官,杜牧又有“病弟孀妹”需要养,那么一点微薄的俸禄根本不够开销,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外放上。

他当时上书直接说家里穷,希望能够出守富庶的杭州,但是这个念头还是被宰相拒绝了,杜牧只好退而求其次表示自己想去湖州。

或许是因为杜牧的情真意切,或许是因为三次上书的真诚,又或许是对杜牧这个曾经的少年英才的怜惜,大中四年,杜牧终被批准上任湖州。

只不过第二年,他又回到了长安,这时候,朝廷让杜牧担任的是中书舍人一职,这可谓是杜牧一生之中最高的官位了,但仅仅一年后的冬天,杜牧便因重病在长安去世,这个时候的他也不过才50岁。

杜牧这一生,和长安这座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生于长安,长于长安,甚至连死也死在了长安,这种密切联系在唐代诗人之中是很少有的。长安,是杜牧的故乡,也是他的归乡

或许正是因为他和长安的这种密切的联系,从杜牧的诗中也容易能够看出他对长安的描写。

首先便是他对长安景色的描写,比如在他的《长安秋望》一诗中,登高望远,鸟瞰整个长安,极目终南山,诗中气象高蹈绝俗、明净开阔。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长安不仅仅是唐代的都城,也是西周、秦、西汉和隋的都城,这里拥有着厚重的历史,同时也有着大量的名胜古迹,但毕竟古迹,总是带着些苍凉的味道在。

而杜牧自己又是满腔热忱无法抒发的人,这和他的性格有了一个良好的呼应,于是我们能够看出杜牧有很多诗是专门写长安的名胜的。

比如杜牧著名的《过华清宫绝句》第一首: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就诗在我们现代已经成了荔枝掌故的代名词,唐玄宗不惜劳民伤财为杨贵妃供应荔枝,统治者穷奢极欲,老百姓既然就艰苦难渡,杜牧的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再比如他著名的《题魏文贞》一诗,就是借着写魏征的宅子讽刺当时朝政的。

蟪蛄宁与雪霜期,贤哲难教俗士知。

可怜贞观太平后,天且不留封德彝

这首诗前两句直接夸奖魏征,并且说很多人根本比不上魏征,赞颂魏征的政策的得当,同时暗含着对太宗的用人得当的夸奖,可谓是对过去盛世的无比追忆。

但是为何会追忆,主要还是对现实的不满,同样他也想成为魏征这样的人,能够真正为国家做出贡献。

当然,杜牧也有不在长安的时候,这时候他的诗就不是描写长安景色的了,而是对于长安的怀念,尤其是在他四十时外放黄州的时候尤甚。

黄州,在古代是一个极度偏僻和荒凉的地方,大文豪苏轼就曾经因为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正是这种荒凉,催生了杜牧思想故乡的感情,他在黄州写下过“不用凭阑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的句子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苦。

恨吗?想必是恨的,明明自己年少成名却落得个下放黄州的地步?不恨吗?想必也不恨,朝堂已然一片混乱,他就算是恨,又能恨谁呢,去恨那个昏暗的朝堂还是去恨保持朝政的那群人呢?

长安,曾经的繁华不再,当时的它,开始的腐败,连同着风雨飘摇大唐一起,连同着在这个朝代里的所有人,走向衰亡。

长安,是杜牧人生的起点,也是他的终点,在这座名叫长安的城里,他曾有过锦衣玉食的贵族生活,也曾为了生计苦苦支撑,曾经进士及第一身傲骨,也曾为了家庭无奈远去。

这里,有着杜牧的喜怒哀乐,有着他的一生,但最终值得庆幸的是,也算得上是有始有终。

长安一片雪,得葬故乡人。

标签: 杜牧简介资料诗人作品经历坎坷一生

更多文章

  • 辛苦遭逢起一经的意思(过零丁洋表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零丁洋,意思,诗人,忧国忧民,表现,辛苦,一经

    《过零丁洋》表现了诗人的忧国忧民,既是自勉,也是生死观!《过零丁洋》这首诗,是南宋丞相、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公元1279年经过零丁洋时所作。公元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战败被元军俘获。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元将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仍然在抵抗元军的宋朝余部张世杰等人,文天祥不从,故此写下这首诗《

  • 戚继光夫人最后的结局(戚继光夫人最终离他而去)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戚继光,夫人,结局,最后,最终

    戚继光夫人将门虎女,又爱丈夫,为何最终离他而去?我们知道戚继光是一代名将,是抗倭有功的民族英雄,但在他晚年的时候,他的妻子却离他而去,这究竟为何呢?戚继光的老婆史书并没有记载其名字,只称之为王夫人,王夫人乃是将门虎女,十分勇猛,当年台州一战,日本倭寇趁戚继光不备,突袭新河城。当时戚继光在外跟倭寇主力

  • 墨子是哪国人是哪个朝代(墨家学说为何销声匿迹了)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朝代,墨子,墨家,学说,销声匿迹,为何,哪个

    墨家学说为啥在秦以后就销声匿迹了呢——墨子溯源!在春秋战国时期,有百家争鸣的繁荣时期,其间出现了很多大师。如老子道家开山立祖之人;孔子儒家学术的创始人;墨子,墨家学派的创始人。道家和儒家都源远流长,甚至至今影响到我们,然而作为名噪一时的墨家却在秦汉后很难再看到,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有

  • 李贺代表作品有哪些(李贺最经典的一首诗妙绝千古)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贺,妙绝千古,作品,代表,经典,哪些

    李贺最经典的一首诗,其中一句妙绝千古,却落选《唐诗三百首》!唐朝的诗人都是天才。骆宾王在七岁那年便写出了《咏鹅》,“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杜甫同样是七岁的时候,吟出了凤凰诗,虽然诗已失传,但是“神童”之名却不是虚的;还有王勃,他在九岁的时候便将颜师古注的《汉书》通读了一遍,还写了本《《指瑕》》,

  • 鲁滨逊漂流记励志名言警句(20则经典名句盘点)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警句,名言,鲁滨逊,名句,盘点,漂流,经典,励志,20

    《鲁滨逊漂流记》20则经典名句:我一无所有,但我还活着!1、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万倍。2、开始做一件事的时候,若不是预先计算一下需要多少代价,若不是预先对自己的力量做一个正确的估计,那真是太愚蠢了。3、命运之手抓住了我,没等来得及赎罪,我就给毁了。4、在最不幸的处境之中,我们也可以把好

  • 归来去兮辞原文及翻译(陶渊明归来去兮辞意思解读)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兮辞,归来,原文,陶渊明,解读,翻译,意思

    古文欣赏-《归去来兮辞》!文/陶渊明(东晋)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

  • 《浣溪沙》苏轼古诗原文及翻译(原文表达了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原文,浣溪沙,古诗,翻译,意思,苏轼,表达,什么

    苏轼《浣溪沙》谁道人生无再少~游蕲水⑴清泉寺,寺临兰溪⑵,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⑶春雨子规⑷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⑸。⑴蕲(qí)水:县名,今湖北浠水县。⑵兰溪:《东坡志林》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

  • 中国上古十大神剑排名(轩辕剑、和赤霄剑上榜)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轩辕剑,神剑,剑上榜,赤霄,排名,中国,上古

    上古十大名剑,轩辕剑、赤霄剑上榜,龙渊剑能排第几?轩辕剑,传说中的黄帝佩剑。轩辕剑又名轩辕夏禹剑,是一把圣道之剑。各位天将采集首山之铜,聚天地灵气,铸成了这柄剑,后来传给大禹。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统御之策。葛洪的《抱朴子》记载:“黄帝自择亡日,七十日

  • 波斯帝国是谁建立的国家(古波斯政治和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波斯帝国,古波斯,传承,政治,文化,建立,国家,发展

    古波斯宗教、政治和文化的经过怎样的传承和发展?古波斯是古代伊朗地区的一个重要文化中心,其宗教、政治和文化在历史上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波斯帝国时期开始,古波斯宗教和政治制度不断发展,文化繁荣,直至伊斯兰教传入后的时期,古波斯文化仍然在中东地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古波斯宗教起源于古代波斯,是在波斯帝国

  • 最古老的文字是什么样的(世界最古老的四种文字简介诶)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文字,简介诶,古老,世界,什么样

    世界最古老的四种文字:这是目前我们所知道的一种最古老的文字,远远早于我们的甲骨文。是由苏美尔人所创造的。在公元前3400年左右,这种文字便已经初步产生了。后来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文字的系统逐渐成熟。在公元前五百年左右,这种文字甚至是当时西亚地区大部分地区所通用的一种商业的交往媒介。一直在公元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