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修辞手法(千古名句修辞手法独到)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修辞手法(千古名句修辞手法独到)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975 更新时间:2023/12/25 0:41:19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一千古名句在修辞手法上的独到。

今天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古诗,是唐代孟郊的一首千古名篇——《游子吟》。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说起和母亲有关的古诗,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这首游子吟吧!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郊。他选取了缝衣服这样一个普通的生活中的场景,写出了妈妈对自己的关爱。但是你知道吗?

让孟郊感动的不仅仅是妈妈给他缝衣服,还有妈妈给他的一个命令。

在唐代,科举制度逐渐完善,一个普通人经过一层一层的选拔考试,最终可能获得去皇宫参加考试的资格,从而成为进士,我们所熟悉的一些唐代诗人都考中过进士,比如刘禹锡,21岁考中进士。

柳宗元,20岁靠中进士;韩愈,24岁靠中进士等等。但是你可不要以为考中进士很容易,要想成为进士难度是相当大。

唐代平均每次考试录取的仅是人数只有二三十人,很多人穷其一生也没能成功,今天我们要讲的孟郊,他在41岁那年中,终于通过了最后一层选拔考试,获得了举皇宫参加最后的进士考试的资格。

公元792年孟郊去京城参加进士考试,结果没能考中。有意思的是,孟郊这次去京城认识了一个很有才华的年轻人,他的名字叫韩愈,韩愈比孟郊小17岁,她也来参加进士考试,而且考中了。

这对韩愈来说也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因为这已经是他第四次参加进士考试,所以可能是年轻的韩愈给了孟郊一些鼓励。

第二年也就是公元793年,孟郊第二次来参加进士考试,结果没考中孟郊失望了,他觉得自己两次失败,可能再也不会考中了。

于是接下来的三年,孟郊再也没有参加过进士考试,这时孟郊的妈妈看不下去了,她命令孟郊再去试一试。

于是,公元796年46岁的孟郊第三次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考中了。虽然历史没有记载孟郊的妈妈是如命令孟郊去参加考试,但是他的这个命令却真的改变了孟郊的人生轨迹。

四年后,孟郊去一个叫溧阳的地方做官,便把自己的妈妈也接到了碧阳去照顾。就在这个时候,他写了游子吟这首诗。

孟郊年轻时经在外游历,妈妈没少帮孟郊缝制衣服,做母亲的一方面要把衣服给孩子缝得结结实实的,一方面又担心孩子迟迟不回来。

用诗中的句子来说就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觉得孩子就像小草,母亲就像太阳,没有太阳的照耀,小草就不能生长。

同样,没有母亲的养育,孩子就不能长大成人,所以孟郊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意思就是谁说小草的心能够报答春天三月的阳光呢?

这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不能报答,同时这个句子还是一个比喻句,把孩子比作小草,把妈妈比作阳光,而且这个句子里还带有双关,寸草心的心,一方面指草的劲,另一方面指孩子的孝心。

因此,一句诗同时代有比喻、反问和双关三种修辞手法,读起来还十分的自然贴切,孟郊的写诗功力实在深厚。

标签: 修辞手法草心千古名句言寸三春晖独到

更多文章

  • 鬼谷子徒弟都有谁(鬼谷子的四大徒弟谁最厉害)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鬼谷子,徒弟,厉害

    鬼谷子的四大徒弟,个个都是栋梁之材,为何下场都不好?鬼谷子,原名王诩,道号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人。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纵横家的鼻祖,是和孔子、老子齐名的人物。他有四大徒弟,个个都是栋梁之材,为何下场都不好?纵横家:苏秦、张仪苏秦,出身于寒族,拜鬼谷子为师,出师之后,游历多年,但是依旧不得

  • 怀旧经典老歌男女对唱排名(经典男女对唱歌曲推荐)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经典,男女,唱歌曲,怀旧,排名,对唱,推荐

    经典男女对唱歌曲,你听过几首?有些歌,一个人唱着是心事,两个人唱着是故事。时光一去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一组经典情歌对唱,于寂静处听惊雷。今天为大家准备了几首经典对唱歌曲,快来一起听听看!张国荣&梅艳芳从受众的实际欣赏角度,这首《芳华绝代》相当称职。温应鸿的曲大气沉实,中性铿锵;黄伟文的词如一道白光

  • 寄人古诗意思解释(张泌《寄人》表达的诗意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寄人,古诗,张泌,诗意,赏析,意思,表达,解释

    张泌《寄人》赏析:寄人唐·张泌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这是一首写别后怀人的诗,题为《寄人》即以诗代柬,寄与所思之人。诗从别后入梦说起。“依依”是依恋惜别意,“谢家”代指所恋女子之家。唐人常以谢女泛指女郎,如李贺诗“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诗人思极成梦

  • 十首意境最美七言绝句(清朝精彩的10首七绝排行榜)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七言绝句,七绝,排行榜,意境,精彩,清朝,10

    清朝最精彩的10首七绝排行榜,有几首是你原来未读过的?“清诗”虽然比不了唐诗、宋诗,但总体比明诗、元诗却要高一些,尤其以七绝佳作最多,里面不乏流传千古的名篇。那清朝最精彩的10首七绝都是哪些?如何排名?本文即将揭晓谜底,分享精品“清诗七绝”和朋友们一起欣赏,为生活增添一抹诗意。第10名清朝赵艳雪的《

  • 爱沙尼亚和俄罗斯的关系(两国之间的区域差异争端)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争端,爱沙尼亚,差异,区域,俄罗斯,关系,之间

    波罗的海三国之一的爱沙尼亚仇恨俄罗斯,原因是什么?众所周知,波罗的海三国对俄罗斯可以说恨之入骨,恨不得把俄罗斯大卸八千八百八十八块。不过在这次俄乌冲突中,三国中只有立陶宛跳得最高,嗓门最大,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相对低调一些。在三国中,对俄罗斯威胁最大的,应该是最北边的爱沙尼亚。爱沙尼亚西临波罗的海北端

  • 为什么初一十五要上香的规矩(初一十五上香最佳时间)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规矩,初一十五,时间,为什么,最佳

    烧香拜佛,为什么要选择初一和十五?看完你就知道了!很多人去寺庙烧香拜佛时,都会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到底哪一天去烧香,最容易得到菩萨的加持呢?每逢初一和十五,都是寺庙里香火最旺的时间,很多人都选择初一或者十五去寺庙烧香礼佛,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信众们都愿意选择初一和十五去烧香,究竟是什么原因?民间认为,

  • 戊戌变法运动突出的历史功绩在于什么(对历史的积极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功绩,运动,作用,积极,突出,在于,什么,戊戌变法

    被现代人所诟病的“戊戌变法”,对于历史有何积极作用?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但是,戊戌变法却遭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强烈抵制与反对

  • 相国和丞相有什么区别(古代相国和丞相哪个官位高)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相国,丞相,官位,区别,古代,哪个,什么

    宰相、相国、丞相有何区别,同样是相,权利不可同日可语!我们在看古代影视作品的时候,经常能看到宰相、相国、丞相这几个字眼,这些都是官名。很多人觉得这些名词之间没什么差别,但事实上,这三个官职虽然都是相,但权利真的是不可同日而语。对于宰相、相国、丞相这三个名词,很多人会混为一谈,都叫宰相。毕竟这个称呼影

  • 抗日十大名将介绍(八路军抗日名将的战绩出色)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名将,抗日,八路军,战绩,介绍,出色

    八路军抗日十大名将,战绩最出色的是何人?在八年的抗日战争中,人民军队浴血奋战,书写了一幕幕英雄的抗日赞歌。以陕北红军为班底组建的八路军,更是在敌后战场给了日寇很大的打击。使得日寇在1940年后,将大量的兵力投入到所谓的“华北治安战”中,大大减轻了国军在正面战场上遭受的压力,八路军,也成为抗日敌后战场

  • 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注释(兰亭集序赏析及感悟)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兰亭,集序赏析,原文,感悟,翻译,注释

    王羲之:《兰亭集序》晋穆帝永和九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王羲之为记此次雅集,即作《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