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古哲学中所说的阴阳之气中的阴阳具体指的是什么

中国古哲学中所说的阴阳之气中的阴阳具体指的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007 更新时间:2024/2/2 20:13:22

阴阳是一体的,人与自然中的万物密切联系,中国古代就有天人合一思想.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华夏先民观察到万物的自然生长规律,日月有序运转却有变化,男性女性同而有别,才有一而二的阴阳学说.古人不说对立统一称阴阳,不同事物有阴阳同一事物亦是,例如人的正面为阴背面为阳.

阴阳说里哪些元素代表阴哪些代表阳

阴阳源於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认为万物都有阴阳两个对立面,以阴阳来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例如天是阳,地是阴;日是阳,月是阴。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是万物发展的根源。凡是旺盛、萌动、强壮、外、功能性的,均属阳;相反,凡是宁静、寒、抑制、内在、物质性的,均属阴。

阴阳衍生出两种属性分别是什么国学智慧

阴阳是中国古代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基础因素的描述,是各种事物孕育、发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动力,是奠定中华文明逻辑思维基础的核心要素。概括而言,按照易学思维理解,其所描述的是宇宙间的最基本要素及其作用,是伏羲易的基础概念之一。在地球上,阴阳的显著表现是太阳和月亮对地球的影响。这是因为地球自身运动表现为与太阳的相对运动和与月亮的相对运动两种运动,两种运动关系统一存在地球运动之上,形成阴阳对研究对象不可分割的综合影响。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无法分割。阴阳也是中国文化的根源之图河图、洛书、《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的理论基础。简单说来,从起源上讲,中华文明就是从阴阳这一基本要素出发并逐步建立和发展的,经过长期对阴阳的不断深入认识,形成了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论,并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引申出一系列涵盖诸领域的阴阳知识,包括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生命科学、精神科学等各种范畴。物物皆有阴阳,不可割裂,阴阳必相互依存,万事万物中都包含阴阳的特性。阴阳,电脑二进位制的0和1,0是阴,1是阳。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什么是阴阳,阴阳是如何划分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早至春秋时代的易传以及老子的道德经[1]都有提到阴阳。阴阳理论已经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哲学,历法,中医,书法,建筑堪

  • 爱因斯坦说,中国古代先哲不懂逻辑和实验,所以没产生科学,是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爱因斯坦是牛人,但分干啥,和道佛儒相比,他也就是一只三季虫而已,出生的地方不对,是他的不幸,也是他的选择,相吸相斥自有因果。

  • 对于阴阳的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阴阳是一个简朴而博大的中国古代哲学。阴阳哲理自身具有三个特点:统一、对立和互化。在思维上它是算筹(算数)和占卜(逻辑)不可分割的玄节点。自然界中生物的基因,人工智能中的二进制都充分彰显了阴阳的生命力。阴阳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是各种事物孕育、发

  • 为什么我完全无法理解哲学?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也许你从内心早就否定了哲学的“形而上学”的属性了。当你否定哲学是“形而上学”时其实就意味着你与哲学分道扬镳了,你如何去理解一个与你毫不相干的“隔绝物”?哲学的基础是“逻辑”,“逻辑”的特质是认死理。所谓的“认死理”,好像就是“形式逻辑”所要恪守的“三大律”同一律、不矛盾律、因果律。非常滑稽搞笑的是“

  • 中国古代自然哲学的主要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哲学是带有浓郁思辨性质的自然观。如”阴阳说“主张阴阳和谐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原因;“五行说”则认为万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组成,元素之间“相邻相生,相间相克”;柳宗元的“元气说”认为万物都由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成,气“自动自休,自峙自流”是一切运动变化的原因,张载认为“凡象,皆

  • 简述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谈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其前提是承认在中国古代有“哲学”(的思想),这个哲学与西方哲学有“相似点”,或者说中西哲学有它们的普遍性,但中国哲学又有其不同于西方哲学的特殊性。“哲学”是个译名,它出自日本近代思想家西周对philosophy的翻译。西周先把philosophy翻译为“希贤学”或“希哲学”,取

  • 中国哲学历史阶段和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阶段特征整理一、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1、政治:诸侯争霸,实现局部统一;分封制逐渐瓦解,封建制度逐步建立。2、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提高;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步建立。3、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的战争,各民族逐步融合。4、文化:哲学

  • 中国哲学史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哲学史的特点是由中国社会的特点决定的。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奴隶制不典型,封建制发展得相当充分、完善,封建大一统的国家结构形成时间早、持续时间长;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没有达到成熟阶段。这就使中国哲学史具有五大基本特点:第一,正如古希腊罗马奴隶制的典型性决定其哲学的典型性、欧洲资本主义制度

  • 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基本特征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小农经济是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 经院哲学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积极的影响就是约束信徒的言行,使之向善的方向发展,稳定了社会治安,同时给与信徒们生活的力量和希望;消极的影响肯定也有,在某一方面也制约着社会发展,延缓了信徒接受新鲜事物的程度。经院哲学的出现肯定是必然出现的,因为人类是群居性的,必须要有一种力量去约束人,但是以某个人的单一力量是无法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