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天人合一是什么境界

天人合一是什么境界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882 更新时间:2024/2/2 20:14:06

天人合一,或称天人合德、“天人相应”,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儒、道、释三家均有阐述。其基本思想是人类的生理、伦理、政治等社会现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朝董仲舒引申为天人感应之说,程朱理学引申为天理之说。中医专著《黄帝内经》主张天人合一,其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黄帝内经》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灵枢·刺节真邪》),人与天地相参也(《灵枢·岁露》、《灵枢·经水》),与天地如一(《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作为独立于人的精神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的天与作为具有精神意识主体的人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一个非线性动力系统随时间演化会不断分形进入混沌状态,每个分形和上个层次的分形有相当的“相似性”,有点所谓“全息”的味道。人体、社会乃至宇宙都可视为非线性动力系统,系统演化不断分形进入混沌状态也是一定的,这么讲“天人合一”、“小宇宙中藏大宇宙”的说法和中医“唯象”理论就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谓“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古希腊、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神人合一”思想亦和中国的“天人合一”有相通之处,但本质上仍有一定差异。中国传统的学说认为:要达至天人合一,必须经过一定的修炼才可以达成;在古希腊,“神人合一”是只有具特殊能力的“法师”(sorcerer)才可以做得到;而在基督教,他们认为世人都是上帝的儿女,人只要在天上的父亲祷告,天父就必会聆听,无需修炼而可以“直上天庭”;伊斯兰教的观点与基督教近似。

天人合一,一即是全,全即是一。感官、思考、情感全部不会扰乱你的感知,就是“知道”,没有任理由。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现代人都觉得易经文学习研究难度大,古人能发现并形成理论,是否古代有超乎想象文明?你怎么认为?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易经是一门艺术,是一种科学无法解释的思维模式。如果说人的左脑是科学,那么人的右脑就是易经。易经是一种高维度的思维,总体来说就一种类比的思维。这种思维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暂时无法理解和接受的。这种思维在中国古时候的诗人身上可以明白,诗人喜欢将自己的一些理念通过物来表达出来,意思非常的隐晦和模凌两可,真

  • 天人合一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或称天人合德、天人相应,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儒、道、释三家均有阐述。其基本思想是人类的生理、伦理、政治等社会现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谓“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朝董仲舒引申为天人感应之说,程朱理学引申为天理之说。关于天人关系

  • 在古代,为什么老子的思想不被统治者推崇?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个人觉得,老子思想,若用于治国,不切实际,根本没有可操作性,只可用于个人修为。才疏学浅,请博学大家教诲。1、“邻国相望,鸡犬相闻,民至死而不相往来”。这是一个乌托邦的概念,注定只是个想法,没法付诸实施。人是有欲望,有感情的,有社会性的群居高等动物,如果去掉这些属性,人就不是人了。2、“无为而治”。耕

  • 为什么中国哲学很难向西方推广?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你自己都没有弄懂,怎么推广呢?你自己那么鄙视自己,如何推广呢?中国只是没有成系统的哲学,并不是没有好的哲学。中国最成系统的哲学大概就是《道德经》了,它有一个核心思想,就是逆向思维。有点像相对论,有点像参照物位移关系。看到了善良是因为你的社会有罪恶,如果没有罪恶,那看到善良也只是看到了日常。《道德经》

  • 哲学为什么这么难啃呢?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哲学,是哲人对过去的自然界发生的一切总结和人类对未来自然界各种物质发展的展望,研讨,追求梦想的实现通过主观努力,改变客观世界。哲学,是门深的学说,中国哲学早于在公元前2000和1000年之间认为万物皆由一金木水火土构成,是古代东方哲学阿拉伯巴比,埃及,印度四大哲学发源地之一。古希腊罗马哲学在公元前六

  • 为什么几千年前的古人能写出一些像《易经》等奇书,而更智慧的现代人还很难参透?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说来奇怪,中国人最智慧的时期,竟然是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尤其是春秋时期。很多影响至今的思想,都产生于那个时期。《易经》就不必说了,这堪称一本神书。现代人不用说写这么一本书,连看懂都难。那些所谓解读《易经》的专家,有几人真的懂了《易经》?不用说《易经》,更易懂一点的老子《道德经》,现代有几人能全

  • 阴阳为什么能互相转化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阴阳不但统摄了万物万象对立的两个方面,而且是有两种相反的不同属性。然而事物和现象中对立着的双方所具有的阴阳属性,既不能任意指定,也不能颠倒,而是按照一定规律归类的。阴阳之间有着互根、消长、转化的关系,阴阳就是在这种互相依存,互相转化、此消彼长的变化中,推动着世间万物的变化和发展。阴阳互根,是指事物或

  • 为什么那么多人反中医却很少有反心理治疗的?心理学和中医一样脱胎于古代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虽然现代心理学大量使用实验、统计这样的科学研究方法,但心理治疗三大支柱流派:精神分析、以人为本、认知行为疗法之中只有认知行为疗法看起来还比较科学。这些年人们特别喜欢讲心理能量,这个概念和中医的气一样飘渺。为什么喷子们不去反对心理治疗呢?是因为心理学是洋大爷搞出来的,中医是自己祖宗搞出来的吗?庄子哲学

  • 为什么有人说在中国没能产生真正的哲学?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什么是真正的哲学?完美的体系?不谈哲学,引几句话,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吾师。二十三字,能说不是伟大的教育家,能超越者几人?这就是中国智慧,未及哲学,老子》中产生数千年的常用的哲学成语可见一斑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

  • 哲学所有基本问题在古时候已被提及,说明人基本的思维逻辑并没有太大变化,那人可以超越基本的逻辑思维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试答: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精神,可知和不可知,由来已久,至今仍处各自据理雄辩状态,且自认高居胜方.一批厌烦的观众则另辟捷径,其间有物质和精神不分轻重的二元论,有规避物质和精神的感知论,有合物质和精神为一的存在论……,以此躲开那看不到结果辨不了是非的千年争论.由此看来,经过千年的物质和精神,可知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