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为什么几千年前的古人能写出一些像《易经》等奇书,而更智慧的现代人还很难参透?

为什么几千年前的古人能写出一些像《易经》等奇书,而更智慧的现代人还很难参透?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634 更新时间:2024/2/2 20:13:42

说来奇怪,中国人最智慧的时期,竟然是2000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尤其是春秋时期。很多影响至今的思想,都产生于那个时期。

《易经》就不必说了,这堪称一本神书。现代人不用说写这么一本书,连看懂都难。那些所谓解读《易经》的专家,有几人真的懂了《易经》?

不用说《易经》,更易懂一点的老子《道德经》,现代有几人能全篇读懂?

晚清名臣曾国藩,曾经是个怼天怼地的刺头,做京官时几乎得罪了满城权贵。后来他觉得这样不行,便读起了《道德经》。就像阳明先生龙场悟道一样,读了《道德经》的曾国藩,也开悟了。从此,他的性情大变,而《道德经》成了他的枕边书。他创建湘军后,遇到困苦,每每彻夜研习《道德经》,从中悟道。每读一次,都有更大的收获。

即便这样,曾国藩也不敢说自己读懂了《道德经》。

还有《孙子兵法》。两千多年过去了,这本兵书依然光彩夺目。现在,他不但被全世界的军事学校列为必读书,也被众多的大企业家学以致用,用到了商业领域。

这两千年间,无数军事家写了无数兵书,但仍然逃不出《孙子兵法》的套路。

“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这不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吗?

另外还有孔子的《论语》,穿越千年,直到今天仍大有可观之处。宋朝宰相赵普,竟然宣称“半部《论语》治天下”。

读透半部《论语》就能治天下,那么读透整部《论语》岂不是天下无敌了?

法家的韩非,以一部《韩非子》行走江湖。在外儒内法的古代社会,《韩非子》几乎是所有皇帝秘而不宣的教科书。

“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这赏罚二柄,恩威并用的帝王术,哪个明君不会使用?

更别提《鬼谷子》这种权谋鼻祖之书了,直到今天也没人完全参透。

我怀疑,春秋时之所以一下子涌现了那么多牛人,后世再无法超越,可能是外星文明干预的结果。

那些牛人,可能本身就是外星人。不然,老子怎么骑着青牛就凭空消失了?

一家之言,脑洞大开,谬误之处,还望海涵。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阴阳为什么能互相转化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阴阳不但统摄了万物万象对立的两个方面,而且是有两种相反的不同属性。然而事物和现象中对立着的双方所具有的阴阳属性,既不能任意指定,也不能颠倒,而是按照一定规律归类的。阴阳之间有着互根、消长、转化的关系,阴阳就是在这种互相依存,互相转化、此消彼长的变化中,推动着世间万物的变化和发展。阴阳互根,是指事物或

  • 为什么那么多人反中医却很少有反心理治疗的?心理学和中医一样脱胎于古代哲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虽然现代心理学大量使用实验、统计这样的科学研究方法,但心理治疗三大支柱流派:精神分析、以人为本、认知行为疗法之中只有认知行为疗法看起来还比较科学。这些年人们特别喜欢讲心理能量,这个概念和中医的气一样飘渺。为什么喷子们不去反对心理治疗呢?是因为心理学是洋大爷搞出来的,中医是自己祖宗搞出来的吗?庄子哲学

  • 为什么有人说在中国没能产生真正的哲学?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什么是真正的哲学?完美的体系?不谈哲学,引几句话,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吾师。二十三字,能说不是伟大的教育家,能超越者几人?这就是中国智慧,未及哲学,老子》中产生数千年的常用的哲学成语可见一斑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

  • 哲学所有基本问题在古时候已被提及,说明人基本的思维逻辑并没有太大变化,那人可以超越基本的逻辑思维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试答: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和精神,可知和不可知,由来已久,至今仍处各自据理雄辩状态,且自认高居胜方.一批厌烦的观众则另辟捷径,其间有物质和精神不分轻重的二元论,有规避物质和精神的感知论,有合物质和精神为一的存在论……,以此躲开那看不到结果辨不了是非的千年争论.由此看来,经过千年的物质和精神,可知和不

  • 在古代的阴阳各是什么意思,而现在的阴阳又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有人说有的人是阳的,有的人是阴的?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早至春秋时代的易传以及老子的道德经[1]都有提到阴阳。阴阳理论已经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哲学,历法,中医,书法,建筑堪

  • 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反映了阴阳之间的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阴阳制约,即阴阳相互抑制、相互约束,主要体现在阴阳相互消长的过程之中。如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温热之气的缘故。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因此,古代医学家借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

  • 中国古哲学中所说的阴阳之气中的阴阳具体指的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阴阳是一体的,人与自然中的万物密切联系,中国古代就有天人合一思想.老子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华夏先民观察到万物的自然生长规律,日月有序运转却有变化,男性女性同而有别,才有一而二的阴阳学说.古人不说对立统一称阴阳,不同事物有阴阳同一事物亦是,例如人的正面为阴背面为阳.阴阳源

  • 什么是阴阳,阴阳是如何划分的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阴阳的概念,源自古代中国人民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又相联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早至春秋时代的易传以及老子的道德经[1]都有提到阴阳。阴阳理论已经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包括宗教,哲学,历法,中医,书法,建筑堪

  • 爱因斯坦说,中国古代先哲不懂逻辑和实验,所以没产生科学,是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爱因斯坦是牛人,但分干啥,和道佛儒相比,他也就是一只三季虫而已,出生的地方不对,是他的不幸,也是他的选择,相吸相斥自有因果。

  • 对于阴阳的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阴阳是一个简朴而博大的中国古代哲学。阴阳哲理自身具有三个特点:统一、对立和互化。在思维上它是算筹(算数)和占卜(逻辑)不可分割的玄节点。自然界中生物的基因,人工智能中的二进制都充分彰显了阴阳的生命力。阴阳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是各种事物孕育、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