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请问一些农村的丧葬习俗是否合理?

请问一些农村的丧葬习俗是否合理?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651 更新时间:2024/2/2 20:14:46

农村丧事,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说道规矩。所以,不论是哪来帮助处理丧事的师傅首先要了解知道,不能随便改动,要改动需要商量得丧家同意允许的。

丧事民俗是当地百姓共同的习俗,没有法律规是不是合理,基本上都是老辈人留传下来的习俗规矩,是当地百姓自己愿意共同遵照去做的,基本上就是合理的了,现在也在不断改简优化。

为什么道家哲学是人类难以达到的高度?

中华民族真正的大智慧蕴含在道家学说里,主要代表人物也就是老子庄子。然而,尊儒之后的道家学说逐步被儒家道统所挤压乃至扼杀,中华民族的智慧也逐步变得迟钝木纳,基本丧失创造性创新性,直至今天依然是“模仿秀”。不得不说的是,儒家学说整体上讲只是封建道统的范畴,论思想缺乏深度和系统性逻辑性,与严谨的哲学相去甚远。虽然也有思想火花,较之哲学思想也不过是小聪明。在人方面,儒家学说更缺失的是美学和浩然正气的阳刚之美,酸腐之气溢于言表,这也是尚武精神丧失的因素。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今天,利令智昏恐怕与谁也脱不了干系。

中国的殡葬习俗是怎样发展来的?

中国的殡葬习俗,历史悠久,但至今都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殡葬习俗,因地域不同殡葬习俗就有明显差别,有火葬,有土葬,有水葬,有天葬,但不论差别有多么大,中国殡葬都具有以下共性:

一、“天地人合一”的文化内涵。中国人骨子里都认为,皇天后土人性是一体的,人是有灵魂的,灵性由皇天赋予,“精气神”由后土滋养,今生前世是一的不同生命体,但灵魂轮回不变。这一文化内涵就产生了以《周易》为核心的百家文化,即先天与后天相结合的天地人文化,殡葬文化是天地人文化的重要部分,殡葬是中国人追求幸福的重要举措。

二、风水理念的深刻影响。天地人文化认为,天是纯净精气的升华变幻,地是混沌精气的沉淀结晶,鬼神人是天地交通的精灵,由此可知天地人是既一体又独立的特殊关系。人死亡后,其灵魂只有三个去处,升天入地化鬼。只有巨大功德福份的人才能升天,而极其罪恶的、深度怨恨的人则化成鬼在天地间游荡,而平人则入土为安,入土为安也是唯一由后人操作来完成的。但入土不一定安,福地是天堂,恶地是地狱,葬福地亡灵安息福泽后人,葬恶人亡灵不安折腾祸害子孙。

三、孝文化的深刻影响。亲人去世,大操大办,诵经超度,道场羽化,本质上是希望亡者好好投胎,有个好来生。

四、时空学的深刻影响。万事万物都是特定的时空,由此空间决定命,时间决定运,由此殡葬仪式非常良辰吉时的选择。

五、面子文化的深刻影响。殡葬仪式关系到亡者的荣誉,关系到阳居亲人的声名,因此都采取慎重庄严虔诚的态度。

总之,现在是新时代,传统的殡葬习俗不适应当代社会现实了,必须改革。但万变不离其宗,殡葬仪式必须慎重庄严虔诚。(蒋荣清,2019.9.12)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在古代中西方文明中,为何都有在墓室中绘制星图的习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这在当时是学术界和社会上的现象,主要想引起关注或价值意义。中西方墓壁上绘有漂亮的男女人物彩色画,也是想留给后人引起了关注。哲学家自杀的确实不少。比如,尼采、休谟、罗素、戈尔兹夫妻、拉吉舍夫、吉尔.德勒兹等等。法国哲学家加缪说过:“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便是自杀。判断人生值不值得活,等于回答哲

  • 中国古代哲学家陆象山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一观点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心是人所具有的,是人的一种主观精神,所以这一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中国历史上的陆象山、王阳明及其“心学”,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这句诗出自诗人王国维的《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原文:山寺微茫背夕曛,鸟飞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云。试上高峰窥皓月,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译文:被夕阳笼罩

  • 请问大家农村现在老年人很害怕火葬,都喜欢土葬,为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人都死了,你还怕怎么?如果生前没有生活质量,死了就让你不烧厚葬你,没有半点意思!活着的时候快乐点,吃好点,到处走走,死了就随便怎么办,你也不知道的。

  • 如何认识中国古代的丧葬仪式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丧葬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受儒家思想影响,无论是在形似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宗法观念和伦理道德。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丧葬文化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含有不少封建迷信色彩。死亡是一个生命的终结,从唯物论的观点出发,“人死不为鬼”,但活人基于对死人的鬼魂观念,对死人的恐惧

  • 请问中国古代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有哪些?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谢谢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低智商辨别实质是主观主义。(哲学这么简单判断人人都是哲学大家)唯物主义实质应该叫杂种主义。因为宇宙各种各样具体事物这叫“杂多”而保留抽象为一种名称故而叫杂种。

  • 简述老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主要内容:老子提倡的是“公仁”、“公爱”,而非“私仁”、“私爱”。但由于老子对于现实社会的关爱,所以透过另一种无为的方式,来展现他的“有为”、“有私”,所以,老子的无为即有为,无私即有私,是至大至公之为,是至大至公之私。老子将“道”抽象化,概括为普遍的、无所不包的最高哲学概念。在他看来,“道”是凌驾

  • 中国第一部小说集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第一部小说集:《搜神记》《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由13则日记组成,记录了“狂人”的精神状态和心里活动,揭露了集权专制社会的“吃人”本质,表现出彻底反对集权专制社会的战斗精神。在艺术上运用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

  • 道生一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意思是道是独一无二的。出自: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原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惟孤寡不毂(gū),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译文: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

  • 长恨歌和中国古代哪一部名篇有着同样的哲学意蕴即甚美必甚恶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长恨歌》主要不在讽刺,精神重在感伤。它的情感主线是“重色”,哲学意蕴在于“甚美必甚恶”。“甚美必甚恶”的哲学思想在中西方文化历史中都有之。常识文学篇。韩非e799bee5baa6e58685e5aeb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

  • 《庄子 齐物论》中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怎么理解?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各种事物无不存在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各种事物也无不存在它自身对立的这一面。从事物相对立的那一面看便看不见这一面,从事物相对立的这一面看就能有所认识和了解。出自《齐物论》,《庄子内篇》的第二篇。“齐物”的意思是:一切事物归根到底都是相同的,没有什么差别,也没有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庄子认为万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