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八位古代文人的资料15字?

八位古代文人的资料15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301 更新时间:2024/2/25 13:47:03

中国古代文综昌盛,名人辈出,这里选择唐宋八大家列举一下。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汉族,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祖籍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四川眉山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词人、诗人,豪放派代表人物。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四川眉山人。年五十八岁。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与父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欧阳修(1007年-1072年),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人,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晚年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汉族。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曾巩(1019年-1083年),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曾协、曾敦)之一。

屈原陶渊明孟浩然杜甫,韩愈,刘禹锡范仲淹,龚自珍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特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文人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为孔门弟子编写,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南宋朱熹把这部书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相传,《诗经》为孔子删定。《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

  • 古代的政治哲学思想-中国古代主要有哪些道德思想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 中国汉字的魅力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汉字是民族文化的化石,是历史的载体,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你”“我”“他”。在我们的方块字中潜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有着独特的文化魅力,有着深厚的爱国情结,尤其是漂泊在外的海外游子,这种情结更加浓厚。《汉字的魅力》一文中字里行间都蕴含着这种情感。汉字之美,美在形体。

  • 说说研在汉示中的哲学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研,是指分析事物;字形结构为会意,意为把石头分开,也就是一分为二的意思。由于矛盾的普遍存在,所以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分析事物要一分为二,所谓凡事皆有利弊。一分为二方为“研”,祖宗在造字的时候就就寓哲学思想在其中。整体观方法论与形象整体思维方式指导了汉字的大规模创立汉字是世界上与众不同的独树一帜的文

  • 如何理解我国传统道德中的“孝”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孝道思想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忠孝是圣人提出来的,却不是圣人想出来的。它是我国古代长期社会实践的历史产物。从秦汉开始,我国就建立了多民族统一的大国,建成它并维护它要有两条保证。第一条,要

  • 中国哲学与中医学的体用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哲学为体,中医为用。中国哲学的基本思想就是天地万物是一体的,这在儒家中庸和宋明理学都有体现,道家更是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总是,天道流行与人体是一致的,因此人体是一种整体的结构,病灶和病因要从整体上去寻找,中医的很多基本理论也都是与哲学中的辩证观点和整体观点相一致的。知行合一是阳明学说中比较知名的

  • ”其”在古代汉语中有哪些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在古代汉语中,“其”这个字有许多用法:1、代词:代表“他的”、“它的”,即第三人称领属关系,或者“他”“它”。2.副词:(1)表示推测和估计,“大概”、也许的意思。(2)表示祈使。3.连词:(1)表假设,“如果”之意,(2)让步,表示“尚且”之意。4助词:在形容词之后,相当于“然”。5语气词:表示疑

  • 汉字的构形与意义,文化之间有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汉字与文化的关系曾经并不为人们所重视,但是最近20年,随着汉字文化学学科的建立和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汉字作为世界上唯一使用至今的以表意为主体的文字,“构形的最大特点是它要根据汉语中与之相应的某一个词的意义构形,因此,汉字的形体总是携带着可供分析的意义信息。”虽然说世界上各民族文字无不凝结着一

  • 谈谈蕴藏在汉字中的文化,如:“财,货,贷,负,责,贵,贱,钱,赢”与“贝”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在最早时期,因为社会的不发达,是用贝壳作为一般等价物,所以当时有很多关于金钱的字用贝字旁,例如:财,贼(偷东西嘛,当然是偷钱了),贿,赂等等;随着科技社会的进步,原来的贝壳由金属物品所带为一般等价物,最早出现了刀币,然后又了铜钱,银子,金子等物,所以现在所通用的简体字钱为金字旁,又因为,当出现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