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汉服象征什么?

汉服象征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胖次 访问量:1909 更新时间:2024/2/25 13:47:33

“汉服”象征着:

以“华夏-汉”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赛里斯国的体现。

“汉服”的三大特征:

1、交领右

左右衣领相交以裹缚身体,这在古代各民族包括西方的古代都是常见现象。作为“交领”补充的是“直领”和“盘领”。直领就是领子从胸前直接平行垂直下来,而不在胸前交叉,有的在胸部有系带,有的则直接敞开而没有系带。

这种直领的衣服,一般穿在交领汉服外面,像罩衫、半臂、褙子等日常外衣款式。盘领是男装中比较多见的一个款式,领型为盘子状的圆形,也是右衽的,在右侧肩部有系带,在汉唐官服中采用,日常服中也有盘领款式。

2、无扣结缨

结缨即系带,属于“隐扣”。汉服的哲学是顺应自然,用裁剪料做成缨带连接衣片,几乎不用扣子,更不用拉链、按扣等等。几根细细的带子,一左一右在腋下系扎,一内一外就牢牢的固定了衣襟,可松可紧,便于调节,望之飘然若仙,同时还有利于腹部的保暖。

3、褒衣大袖

褒衣大袖即宽袍大袖。其中袖子的宽窄长短很有讲究。一般汉服袖长为“回肘过腕”,即裁剪时要留出胳膊能回过弯的余地,这样胳膊弯曲时袖子长度不受影响,当着装者曲臂时,这种大袖就会形成优美的流线。

或于人的举手投足之间,或于临风屹立之时,宽博的衣袖便为人平添了古朴和谐、潇洒飘逸的风韵。

扩展资料

“汉服”起源:

汉服“始于黄帝,备于舜”,源自黄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过汉朝依据四书五经形成完备的冠服体系,成为神道设教的一部分。因此后来各个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说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汉服还通过华夏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亚洲各国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鲜、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饰均具有或借鉴汉服特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服

汉服象征着华夏礼仪文明,汉服的文化体系传承几千年的时间,展现了华夏文明的等级制度、政治文化、重嫡轻庶、重长轻幼以及儒家的仁义思想等,汉服服饰的样式、形式、用处的不同都侧面反映儒家儒家礼典服制的文化,同时还能用来区分尊卑贵贱、昭名分、辨等威等。

最典型的汉服是上衣下裳体现了华夏文明崇尚天人合一、包罗万象的精神,身穿汉服体现了天道之圆融,怀抱地道之方正,身合人间之正道,行动进退合权衡规矩,生活起居顺应四时之序。

扩展资料

汉服的起源

汉服是从“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衣裳发展而来。古老的天子六服、后六服、儒服、剑服位于汉服体系的中心,沿袭四千多年。冕服是汉服的根源,也最能体现“绝地天通”的华夏信仰,更是汉人千年来祭神祀祖,与天地交通的吉服。

天子六服和王后六服相加不仅象征天之大数十二,也分别代表乾坤天地、三辰五行之天道,以分别代表了汉服的衣裳制和深衣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服文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服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道家的哲学思想在哪些方面影响后世的文学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道教是由我国的历史文化发展而来的,老庄思想起的开头道教,是一种发源于中国古代的传统宗教。它在中国古代的影响仅次于佛教。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道教被认为是和儒教和佛教一起的各种理论学说和实践方法。道教的称呼在形成初期有所不同,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中许多人都曾经以“道”来称呼自己的理论和方法。儒家、墨家、道家

  • 学了中国哲学你有啥感想?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学习中国哲学后,特别感慨古人的伟大,对思想提升孜孜不倦的追求。先秦时期的“政权神授”、老子、孔子、孙武、墨子等,不同的流派,不同的思想论点,按书上的说法,首先分析当时的社会背景,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况下,各个诸侯倡导有才之士提供良策进而推动了文化的繁荣,也就是“百家争鸣”的状况,不过,书中总是以哲学的批

  • 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人的影响应该是最深的,简直根植在了骨子里成为传统文化的骨血而屹立不摇。从“学而优则士”然后“宦海浮沉”乃至最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已经成为一种人生信条,从屈原的《离骚》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我们都可以看到其渗透的痕迹。“仁义礼智信”的五字箴言在古代典籍中更是屡见不鲜,

  • 古代文人常常寄情山水,原因何在?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嘛,古代男人实现自己理想的方式要么从文考取官名然后建功立业,要么经商富甲一方,其中从文的大部分文人年轻时有抱负,都希望自己一生能功成名就,但理想与现实永远存在差距,有才华的但不一定能适应官场气氛,典型代表就是李白,苏轼,才华横溢缺与官场格格不入,心中的苦闷可想而之,畅游山水能缓解痛苦另外最重要的

  • 我国古代儒道法三家政治学说的主要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1、儒家政治学说以“礼治”和“德治”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仁政”,主张为政以德,修己治人,即以道德教化、修身养性来实行统治。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儒家的“礼治”主义的根本含义为

  • 佛教哲学在古代文人心理修养中有哪些作用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著名的法国哲学家加缪曾经在他的随笔《西西弗的神话》中这样说道:“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加缪本人足不赞成自杀的,但是在西方历史上发疯或自杀的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确实不少。如亚里士多德、萨福、梵高、茨威格、海明威、马雅可夫斯基等等,发疯的则有荷尔德林、尼采等。英国心理学家菲利克斯波

  • 古代文人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的生活智慧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男人实现自己理想的方式要么从文考取官名然后建功立业,要么经商富甲一方,其中从文的大部分文人年轻时有抱负,都希望自己一生能功成名就,但理想与现实永远存在差距,有才华的但不一定能适应官场气氛,典型代表就是李白,苏轼,才华横溢缺与官场格格不入,心中的苦闷可想而之,畅游山水能缓解痛苦另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

  • 八位古代文人的资料15字?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文综昌盛,名人辈出,这里选择唐宋八大家列举一下。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

  •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特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 中国古代文人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为孔门弟子编写,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南宋朱熹把这部书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相传,《诗经》为孔子删定。《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