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中的矛盾如:生物链中的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人类社会中的强者与弱者,商品交易中的买与卖。都是既对立又统一,既相克又相生,既相反又相成,失去了一方对方都不存在。只有双方保持平衡才具有生命力。例如卖方与买方,双方互为存在条件,没有卖方就没有买方。卖方想贵一点,买方想贱一点,很容易发生争执,这是对立的一面。如果卖方卖的贵了买方不挣钱,他就不干了,最后卖方也会因为卖不出去而不干了。反之卖方也会因为卖的贱了不挣钱而不干了造成双方都失业了。所以,聪明的卖方不是死要价,而是把价格调整在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价位,买卖就做下去了。
更多文章
中国古代哲学 认识 感想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劲舞团3.0新舞步-超帅3.0新舞步《《Rain'scoming》》L6:3822122324629489361888249144762817L7:328668498613926441489672129474693888721L8:9914168338128496621384992679637839
中国建筑和中国古代文化的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建筑本身体现着一种文化,也就是必然有文化的内涵。中国古代建筑作为东方文化和哲学的载体,不仅自身具有很高的文化内涵,而且在其平面和外观上也最能给人们以生动而具体的美感,在世界建筑史的画卷中呈现出独特的风貌。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十分重视建筑物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群体组合。中国古代的建筑装饰,不仅具有浓厚的
四书五经体现了儒家哪些重要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有四书五经,几与耶教有圣经、伊教有古兰经相似。如果说今日学子不知四书五经为何物,恐怕会是件难堪的事。我们只要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必然得提到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包含内容极其广泛、深刻,她在世界
中国哲学主要流派?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近代以来的哲学文化思潮流派发生了显著变化,逐渐形成了自由主义的西化派、内部仍可分为不同派别的保守主义派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派.这三个流派的形成,一是受西方哲学的影响,二是具有鲜明的民族主义背景.这三大派别之间的互动,制约着中国现代哲学史的性质和发展趋势,成
简述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关于天人关系的代表思想,并说明其优缺点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一般说不有三种:天人合一说;天人相分说;天人相胜说。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天人合一说始终占主导地位。天人相分说是荀子自然观方面的主张。荀子肯定“天”是自然的天。自然界的变化有自己的规律,不受人的意志支配。同时天也管不了人事这种论证“天”与人类社会的治乱毫无关系的“天人相分论”,第一次从理论上把人与神,自
孔孟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孔孟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仁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冶,德
我国古代兵家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兵家研究军事理论与军事活动,实质是军事管理。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管理公司如同指挥战役。军事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都是管理,管理对象虽然不同,管理的基本原理却大同小异。在军事上,要根据敌我形势制定好战略,选择良将,排兵布阵,是为了打胜仗,扩边疆;在企业里,也要根据市场环境制定发展规划,选择适当的管理者,
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他们的主要思想的研究报告怎么写?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晏子(?--前500),名婴,字平仲,春秋齐国人。在君臣关系上,他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观点,即君臣互补,取长补短,而非一味附和。他是一位无神论者,相信人民的力量,认为统治者应当亲民爱民,采用“民本”的思想治理国家。老子(前580-前500),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晚年,周王朝日
司马迁的思想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司马迁哲学思想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即“变”的观点。司马迁把物质生产和交换看成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发展趋势,他在《货殖列传》中说: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徵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徵贵,贵之徵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
历史中的朴素辩证法是什么意思啊?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朴素辩证法[NaiveDialectic]是古代原始的辩证法。它直观地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在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之中,猜测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如中国古代《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在欧洲,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皆变,无物常住”,“统一物是由两个对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