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说不有三种:天人合一说;天人相分说;天人相胜说。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天人合一说始终占主导地位。天人相分说是荀子自然观方面的主张。荀子肯定“天”是自然的天。自然界的变化有自己的规律,不受人的意志支配。同时天也管不了人事这种论证“天”与人类社会的治乱毫无关系的“天人相分论”,第一次从理论上把人与神,自然与社会区分开来,是对天命论的有力批判。天人关系是传统儒学的重要议题。这里的天有两种意义:一是指大自然,另一是指人从大自然领悟出的一些规律与道理,即所谓“天道”。前者指大自然本身,后者指大自然的精神。当谈到天人关系时,“天”有时指前者,有时指后者,有时两者混用,不分彼此,视其内容而定。例如周易中的天乾地坤:天、地是大自然,乾、坤是其精神,乾道是刚与健,坤道是柔与顺。天人交相胜是中国唐代刘禹锡关于“天人关系”的问题观点。他在《天论》中作了阐述,起含义是:自然界(“天”)和人类社会具有各自的规律。它们的只能各不刘禹锡相同,有时人胜天,有时天胜人。这种观点指出社会和自然的区别与联系,主张对二者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并强调人对自然的能动精神。比起古代片面宣扬天人和一是一个进步。“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对这个概念而言,董仲舒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是儒家最早言说五行者,战国以前的儒家只言阴阳而不论五行。而董仲舒将阴阳、五行学说合流并用,他一般还被看作是儒门解易的第一人,其代表作为《春秋繁露》。对天人合一观念需要小心翼翼地分析。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易经》中强调三才之道,将天、地、人并立起来,并将人放在中心地位,这就说明人的地位之重要。天有天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有地之道,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不仅有人之道,而且人之道的作用就在于“成万物”。再具体地说:天道曰阴阳,地道曰柔刚,人道曰仁义。天地人三者虽各有其道,但又是相互对应、相互联系的。这不仅是一种“同与应”的关系,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生成关系和实现原则。天地之道是生成原则,人之道是实现原则,二者缺一不可。
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简述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关于天人关系的代表思想,并说明其优缺点
更多文章
孔孟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孔孟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仁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冶,德
我国古代兵家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兵家研究军事理论与军事活动,实质是军事管理。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管理公司如同指挥战役。军事管理与现代企业管理都是管理,管理对象虽然不同,管理的基本原理却大同小异。在军事上,要根据敌我形势制定好战略,选择良将,排兵布阵,是为了打胜仗,扩边疆;在企业里,也要根据市场环境制定发展规划,选择适当的管理者,
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他们的主要思想的研究报告怎么写?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晏子(?--前500),名婴,字平仲,春秋齐国人。在君臣关系上,他提出了和而不同的观点,即君臣互补,取长补短,而非一味附和。他是一位无神论者,相信人民的力量,认为统治者应当亲民爱民,采用“民本”的思想治理国家。老子(前580-前500),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晚年,周王朝日
司马迁的思想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司马迁哲学思想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即“变”的观点。司马迁把物质生产和交换看成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发展趋势,他在《货殖列传》中说: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徵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徵贵,贵之徵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
历史中的朴素辩证法是什么意思啊?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朴素辩证法[NaiveDialectic]是古代原始的辩证法。它直观地认识到一切事物都在普遍联系和运动变化之中,猜测到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如中国古代《老子》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在欧洲,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一切皆变,无物常住”,“统一物是由两个对立面
为什么有人说中医是朴素的唯物主义?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中医中药是原生态,中医五行天地间,宇宙阴阳,日月影响潮汐,同时也对人的血液有影响,人有百病,地球上有百草,所以中草药治百病,可信度是存在的,中医中药是民间总结的行之有效的治病心得体会,在抗自然灾害立下奇功。传统中医学结合现代科学技术,不但可以建立全面的、整体的、以中医学整体观为基础的现代生命科学,也
关于形而上学和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大约在copy公元前450年,德谟克利特创造了原子这个词语,意思就是不可切割。这是一种纯粹哲学概念,没有任何实践支持.现代科学2113界仍然沿用了由德谟克利特所创造的名称.近代形而5261上学唯物主义所谈论的原4102子则是建立的近代物理学和化学基础上的科学概念,并不是空想出来的.所
进代形而上学与古代朴素是不是真正的哲学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在自然观上,直观的唯物主义消极的崇拜自然,把感性世界仅仅看作是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没有看到人周围的感性世界是历史和实践的产物;在社会观上,直观的唯物主义把个人仅仅看作是脱离现实社会关系的有机物质实体,而不是处于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中的真实存在的人。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分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朴素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但是同时认为世界是由具体的某些物质组成,比如认为世界是由水或者火等等具体的东西构成。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但是他们又把世界归为由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构成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同时强调事物的辩证性,比如说从多个方面看问题,世界是矛盾的,一个事物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体现了什么哲学观点?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体现什么哲学观点?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两句诗的出处和大概意思。这两句诗出自毛主席的《七律送瘟神》。1958年7月1日,毛主席从《人民日报》得知江西省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后,“浮想联翩,夜不能寐,”而创作了两首诗。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