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谁明白最佳的解释?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谁明白最佳的解释?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426 更新时间:2024/1/20 23:30:57

1.“志于道”,可以解释为形而上道,就是立志要高远,要希望达到的境界。这个“道”就包括了天道与人道,形而上、形而下的都有。这是教我们立志,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目的。至于是否做得到,是另一回事。正如大家年轻时刚出社会做事,都立志取得功名富贵。就以赚钱为目的来说,起码也希望赚到几千万元。但立志尽管立志,事实上如今一个月只赚几千块。如果因立志几千万,只拿几千元,“不为也!”不愿干回去好了!这说明立的志能不能实现,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孔子说,作学问要把目标放得高远,这是第一个“志于道”的意思。

2.“据于德”,立志虽要高远,但必须从人道起步。所谓天人合一的天道人道是要从道德的行为开始。换句话来说,“志于道”是搞哲学思想,“据于德”是为人处世的行为,古人解说德就是得,有成果即是德,所以很明显的,孔子告诉我们,思想是志于道,行为是依据德行。如果根据这里的四点来分析《论语》中所讲的道理,有许多都是“据于德”的说明。

3.“依于仁”,已经说过,仁有体有用。仁的体是内心的修养,所谓性命之学、心性之学,这是内在的。表现于外用的则是爱人爱物,譬如墨子思想的兼爱,西方化的博爱。“依于仁”,是依傍于仁,也就是说道与德如发挥,在于对人对物有没有爱心。有了这个爱心,爱人、爱物、爱社会、爱国家、爱世界,扩而充之爱全天下。这是仁的发挥。

4.“游于艺”,“依于仁”然后才能“游于艺”。游是游泳的游,不是游戏的游,在这里我们要特加注意,游戏的游是“”旁,这里是水旁的游泳的游,“游于艺”的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孔子当年的教育以六艺为主。其中的“礼”,以现代而言,包括了哲学的、政治的、教育的、社会的所有文化。至于现代艺术的舞蹈、影剧、音乐、美术等等则属于乐。“射”,军事、武功方面。过去是说拉弓射箭,等于现代的射击、击技、体育等等。“御”,驾车,以现代来说,当然也包括驾飞机、太空船。“书”,文学方面及历史方面。“数”则指科学方面的。凡是人才的培养,生活的充实,都要依六艺修养,艺绝不是狭义的艺术。原来绘画是文艺,现在美术却与文艺分开,越分越细,但也越分越窄。有人说科学分得如此细,走一种病态了。举例来说:有人鼻子不通去看医生,鼻科医生说也许受牙齿的影响,先到牙科检查,然后放射科、神经科、心电图各种查完,再回到原来的鼻科。这时鼻科医生对病人说,你找错医生了,我是专门治左鼻孔的,你是右鼻孔不通,要找那一边的医生。这是用医病来讽刺科学分类的过分。中国古代不这样细分,凡属六艺范围的都是艺。

人生对于道、德、仁、艺这四种文化思想上修养的要点都要懂。这四个重点的前一半“志于道,据于德”包括了精神思想,加上“依于仁,游于艺”作为生活处世的准绳,是他全部的原则,同时告诉每个人,具备这些要点,才叫学问。如无高远思想就未免太俗气,太现实的人生只有令自己厌烦。没有相当的德行为根据,人生是无根的,最后不能成熟。如果没有仁的内在修养,在心理上就没得安顿的地方。没有“游于艺”,知识学问不渊博,人生就枯燥了。所以这四点统统要,后人对这四个重点都有所偏重,其实讲孔子思想,要从这里均衡发展。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哲学对于人生到底有什么指导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哲学,它是人们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的认识论、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指导无阶级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制定革命战略丶策略和政策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武器。同时,它也在同各种各样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机械唯物论斗争中发展而确立起的一门伟大思想科学。文化层次个人修

  • 研究哲学的意义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哲学是在各门具体学科的基础上诞生的,随着各门具体学科的发展而发展,并对各门具体学科有指导意义。孩子生下来,父母就开始教他们认东西,一个东西一个词。东西认了一大堆,就像一盘散沙,一粒一粒的。然后父母开始教他们说话。就是一个东西好多词,一个词好多东西。这样说一个东西的时候,就可以说出来好多词,不同词表示

  • 如何能通俗的说下阴阳五行吗?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通俗地说,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相互联系的阴与阳两个方面,其运动变化,推动了事物的产生,发展和消亡。一般地说,凡是表现向上的,向外的,明亮的,活动的,兴奋的,亢进的,温热的,无形的,功能的,轻清的都属于阳。与此相反,凡是向下的,向内的,晦暗的,沉静的,抑制的,衰退的,寒冷的,

  • 作为年轻人不相信唯物主义反而去研究周易和中国古典哲学是不好的吗?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周易就是唯物主义,察天地万物变化,为用。如天气预报,五年计划,预算计划同类。就是自然之法。心者物也,物者心也。心物同识,同识心物。打开心识,心识打开。心识同在,同在心识。心空物空,物空心空。空间时间,时间空间。时空隧道,隧道时空。心与梦同,梦同与心。心若不在,梦幻时空。时空梦幻,东游是梦。西游是梦,

  • 哲学到底是什么学问。学习哲学对人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哲学外行人,不会长篇大论谈哲学,也不必去深究哲学理论有多深奥。我肤浅地看法,哲学,就是揭示自然界人和万物都有正反两方面,必须一分为二辨证看待人,生活,人生,自然万物的变化规律。如果不想在人生的道路上成为一个奔的行尸走肉,就需要学习哲学。哲学会给你与人相处的人生观,给你与社会相处的世界观!1.哲学

  • 儒家思想的主要观点?其在中国哲学吏上的地位?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儒家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

  • 学习《中国哲学简史》对你的人生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这类书非专业人士总体体上浏览一下,了解了解还是很有好处的。个人的建议是总体上看一看。没必要花很多功夫去学习细节性的东西。就像诸葛亮读书一样,观其大略。这本书的封面上说:这是一本享誉世界的可影响大众一生的经典著作,它说得一点也不过份。作者冯友兰先生不仅学贯古今,而且横跨东西,在此书中他用富有西方特色的

  •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阴阳五行蕴含了怎样的科学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系统论”云云不能挽救阴阳五行的错误,“系统论”这个迷思困扰国人太长时间了。为什么传统文化的盲目崇拜者要特别说“系统论”呢?因为他们错误地以为,现代科学(因为它来自西方,又被误以为是西方科学)的哲学底色是“还原论”,理解世界的方法是“切切切”,通过把东西砸碎解剖来理解它们的运作方式。但是,第一,现代

  • 谈谈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具有哪些文化特征,请结合现在社会,如何进行扬弃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一、文化特征:(1)中国古典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以及植物、建筑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2)中国园林是中国建筑中综合性最强、艺术性最高的一种类型,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珍品。(3)它具有非常突出的审美特征,是一种蕴含着非常丰富和谐而又具有自然韵致的景观体系。(4)中国古典园林还被赋予了深致的精神内涵

  • 从阴阳的角度看儒家与道家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文开石,我有靠谱的答案。道家的阴阳是关于大道的理解,是一种哲学思想。儒家的阴阳是为了解释自家思想导向,是一种应用方法。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道德经》道篇开篇就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