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的“节俭”和荀子的“强本节用”思想是一样的,但是又有所区别。
释义:
1.节俭:指生活俭省,有节制。墨家的“节俭”“节用”就是认为贵族浪费,过度享受导致老百姓群起为盗。观察到万物节则阴阳和,以此劝说贵族,节约开销。
2.强本节用:指我国古代以农业为本,加强农业生产,节约费用。战国时代荀况提出的加强农业生产与节约财政支出,同时并举的经济思想。
两者相同之处:
在于“节”上,两者都是提倡节约物力财力。
两者区别之处:
1.墨家的“节俭”“节用”主要是强调统治阶级来节约开销,不能奢侈浪费。而“强本节用”则强调统治阶级在治国策略上的“加强农业”生产。农业才是“本业”。
2.就范畴来说,墨家“节俭”“节用”应用范畴更为广泛,衣食住行都可以应用实施。而“强本节用”则目的性较强,特指农业。
《史记太史公自序》:”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共事不可偏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太史公司马迁的这段话说明其实也是直接说明某些程度上两者是一样的。
墨家思想主张主要有: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
儒家思想主张主要有:互敬互信、仁而有序、微言大义、重义轻利、格物致知。其中的“重义轻利”是指儒家重官轻商,重本(本业:农业)抑末(商业等其他行业)。
一样,就是“节用”思想。墨子学说:基础是兼爱。属于政治方面的思想,有尚贤、尚同、非攻;属于经济方面的思想,有节用、节葬、非乐;属于哲学方面的思想,有天志、明鬼、非命;属于同敌对学派斗争的思想,有非儒。墨家墨子(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1、主张:①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②消除亲疏,贵贱分别,同等的爱所有人。2、出现原因: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和封建生产方式的确立,出现大量小生产者,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他们希望有一个和平环境来发展生产,故墨家学说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3、评价:①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②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