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老子”哲学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老子”哲学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835 更新时间:2024/1/22 23:53:19

老子》思想的哲学意义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论述中国学术时,曾对孔子和老子进行了比较。黑格尔认为老子思想有较高的哲学成就,直到现在西方文明看待中国学术基本上还是这种态度。德国人是比较看重哲学的,认为一个优秀的民族,要有优秀的文化,而优秀的文化要有独立的哲学思考。

诗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这种形式就是隐喻。隐喻总是超出自身的东西,它使思想也超出自身而趋向更高的存在。诗最适宜于言道。《道德经》无论作为思想的直接陈述还是作为诗,都充满中国古代诗歌特有的隐喻性。老子为“道”命名的语言表述方式,充满了诗的意味和情调。在其充满诗性的语言形式中,一种源于古老观念的、传统的、根深蒂固的生命神秘感和宇宙神秘感并未丧失。《道德经》的语言使思感发为诗形。于是具有了一种冥冥的神谕之力。老子似乎一直在作着某种努力,他企图在“道”的隐喻性的语言表达形式中,传达出某种超乎语言的东西。通过语言的诗化方式,使我们在思维中能够思辨或感悟那超越思维的存在。诗具有宣说教化之道的功用,老子在他的五千言中,也汲汲乎以诗来宣道说教。哲学是一种学术活动,它不直接出产物质产品,哲学不报告任何事实,所以不能用具体的、物理的方法解决任何问题。例如,它既不能使人长生不死,也不能使人致富不穷。可是它能够给人一种观点。因此从实用的观点看,哲学是无用的。但哲学能给我们一种观点,而观点可能很有用。这也是人们一直持续不断地研究老子哲学的根本原因吧?三、《老子》思想体系初探在一般人看来,老庄的思想属于玄学,似乎是十分玄奥、高深莫测的,其实完全不是这样。老庄的思想虽然确实是博大精深的,内涵十分丰富,但其实又是极为通俗明白、真纯简单的。《老子》一书以其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探究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国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学问题。《老子》一书其核心只有一个字:“道”。老子的“道”,和他的思想一样,也是一个既复杂而又简单的一个概念。它虽有多层含义,但最基本的含义是:事物的本原,后又特指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用通俗的话来说,“道”也就是指自然及其规律。如果用“道”来阐释人类的思想,老子用一个字来概括,这就是“德”。“德”的基本含义就是“善”。老子《道德经》的全部内容,主要是发挥“道”和“德”两个名词的涵义。老子强调“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这两个名词也就代表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对于“道”、“德”的描述,多层次地剖析了宇宙、国家、万物、人类以及人本身的各项内涵。老子之“道”运用到社会方面就是他的政治思想;运用到人体内部就是他的修养之法。后世的许多思想家,诸如庄子、列子、葛洪等人的著作均走不出老子的思想。老子以反向思维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其中的很多观点成为现代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如“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等成为现代人尊奉的关于为人处世的至理名言。四、老子思想在战略管理上的思考《老子》五千言,一语多关,不同人研读,会有不同的理解:帝王视其为治理天下之道,兵家视其为用兵打仗之书,士人视其为修心养性之法,道者视其为练功运气之术。这也许就是《老子》能够常释常新,长传不衰的原因吧?今天,我们重温老子思想,不难从中窥出企业的战略管理之路来。“道法自然”,“道”体现在自然界中,就是“天道”,也就是自然规律。企业战略的制定要符合企业之道。企业的生与死都有各企业自己的规律,战略就是要师法企业之道,找到企业发展的规律,预见到企业未来的发展,使企业的发展出之自然不假人力而生,道之本也。假形造势,待人力而后成,道之末也。谓之为战略。嬖如一株树,任荣者更荣,使枯者自枯。顺势而为,和乎道,顺乎自然,则成本低,效益显。如养鱼于陆,牧羊于海,则违道也,亦违战略之本意。适可而止,对企业而言,追逐利润也应适可而止,不要竭泽而渔,对利润的过份追逐的过程,也就是风险逐渐积聚的过程。有违道也。故有穷寇莫追之说。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企业战略的制定要适时适当。君子爱财,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圣人治国,“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营造了自然淳朴的社会风尚,天下有志之士自然慕道而来。这样一来,社会就形成了各民族和睦相处的太平盛世景象。就企业而言,由人治、法治到文治,真正营造出良好的企业文化,建立起员工的强烈归属感、认同感,而不是在刚性的制度约束下进行企业的运营,在看似“无为”、“不言”中把管理做好,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战略管理的最高目标,合乎长寿公司的关键要素----要有凝聚力,员工有较强的认同感。对道德经进行总结,中心议题是“无为而无不为”,即老子的朴治主义思想,也是老子思想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命题。大道无为,始终按自己的轨道运行,使得整个宇宙和谐有序;统治者无为,遵守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则,可使社会和平安定;自我无为,遵守合乎自然法则的人生法则,可使自我健康长寿。企业无为,可以使公司长久生存,员工自我约束,组织健康成长,生存是发展的基础,公司战略的第一要务是生存战略,他者都在其次。实与虚、有与无是辨证统一的,欲治实、有,必守虚、无。自然法则是永恒不变的,所以,“无为”的目的在于寻求“朴”即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则和人生法则,治国以法,治身以朴,治企业以公司长寿之道,则“无为而无不为”,此乃战略管理之第一要务。“不失其所者,久也”,“所”乃目的也,真正懂得厚生的人,始终关怀的是内在的心灵,因此却获得了相对长久的生命。把企业视为有机体,既理解了企业的生命才是其存在的目的,也解了为什么这样的公司才会成长为几百年的老店。“揣而锐之,不可长葆也”,在产品战略上,可以给我们以很好的警示,当一个产品在市场上成为宠儿的时候,正是被模仿、被追逐的时候,其市场地位不可能长久,也正是该想到“功成身退”,研发替代产品的时候。因为这种状态“不可长葆也”。“大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誉之,其次畏之,其下侮之”,把老子对为君之道的论述用在企业人才战略上,对管理者的评价模式也就产生了。那些员工畏之如虎,员工时时歌功颂德的管理者,是不是也能对此反思一下呢!“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在选才用人时,也是可以借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诗经对此进行了解释“烹鱼烦时碎,治民烦则散”,我们说现在大型企业的管理,也与“治大国”异曲同工,朝令夕改,员工时时被各种规定、制度打扰,不能一心一意工作,最后只有“民烦则散”-----人才流失了。“其未兆也,易谋也。…治之乎其未乱…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没有先兆的时候容易进行筹谋,要在事情还达到没有动乱时就进行治理,如果做事始终如一地谨慎,就不会坏事了。战略是将危机解决在尚未发生之时,与老子的观点真是不谋而合。老子被后人尊奉为道教之祖,其本人如人中之龙神秘莫测,老子的思想更是博大精深。即使在科学技术极其发达的今天,仍有诸多的研究者不断地研究老子的思想,并将之应用到各个领域中,由此可见老子思想的深度和魅力。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戏剧语言有哪5个特色(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戏剧的特征戏曲艺术具有着瑰丽无比的美的魅力。她集传统艺术美之大成,含蕴着人物性格的美,戏剧意境的美、舞蹈的美、音乐的美、美术的美、语言的美以及气韵的美,系统全面地体现了我国人民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心理。戏曲美学就是在这个博大深厚、源远流长的艺术气脉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形成了独特的美学传统。系统地整

  • 麻将的由来?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麻将又叫“麻雀”或“雀牌”,不仅是中国人喜闻乐见的休闲娱乐方式之一,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相传麻将是由韩信发明的。韩信初投刘邦,被委以仓官之任。当时,刘邦整军备战,粮仓囤积了大量谷物,雀患严重,守仓士卒为捕雀大伤脑筋。为了调动士卒的积极性,韩信因势利导,变鼓励为奖励,发明了一种集益智性、趣味性、

  • 老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老子的主要思想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道是什么。老子认为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二、道的作用。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而为和。一指混混沌沌的原始,二指由混沌二气生出的阴阳二气,三是阴阳二气通过冲撞而

  • 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于天地”的说法,认为“元气”是构成天地万物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答案A试题分析: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把“元气”当作世界本原,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方向,排除B。唯物主义有三种形态,把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原子当作世界本原的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因此,确定答案是A.考点

  • 老子的学说思想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五千年灿烂悠久的中华文化曾经在人类文明史上创造过无数奇迹。我们的祖先也给我们留下了一部部光辉的经典巨著。历史证明,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如果抛弃自己固有的文化传统,丧失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就难以自立于民族之林。反之,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崛起也必须依靠植根于人民头脑中的优秀民族精神才能创造出一个强大的

  • 如何正确看待庄子的人生哲学?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庄子的哲学主要接受并发展老子的思想,他认为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它生出天地万物,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表现在一切事物中.然而它又是自然天为的,在本质上是虚无的.庄子的人生哲学是安命论和逍遥游,他的方法论是齐物论和真知论.庄子的哲学融汇了很多不同的思想层面,既有至高无上的“道”,又有通于天下的“气

  • 为什么说《荀子》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荀子(约前307前213),名况,字卿,又称荀卿、孙卿,战国时赵国人,是战国末叶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与孔子、孟子一起被称为先秦儒学最重要的三个人物。其弟子甚众,著名的有韩非、李斯、浮丘伯等。荀子所处的时代,正当楚、燕、韩、赵、魏、齐、秦七国争雄最激烈的时代,是我国封建社会逐步趋向深化进而进入高级

  • 中国古代有哪些令人惊艳的政论文?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自先秦商鞅、李斯,唐韩愈、宗元;宋苏洵、王安石,及至近现代的康、梁。他们惊艳的行政理论、革新主张虽然切中时弊,主张有益对当时社会发展取得了积极的贡献。使得时代文明每每向前迈进了一步。但是,这些正确的主张往往触动了王公国戚、封疆大吏等既有利益集团根基,他们不甘让谁谁分享各自的固有蛋糕。于是,他们利用特

  • 儒家和道家的精髓不一样,分别取哪些地方,才更有利于自己发展?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一个神秘奇怪的桂林老船夫给我上了堂儒家道家课,把我说得云里雾里茅塞顿开,最后心悦诚服给他行礼鞠躬。有一年去桂林游玩,在阳朔西街住,西街十分热闹喧嚣,我玩了一两天十分疲倦,那一天下午独自一人走远了,走在漓江边,欣赏景色,不知觉已经黄昏,正要回去找地方吃饭,忽然漓江上有一艘小蓬船悠悠荡荡划过来,一个船夫

  • 道家思想的精髓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道家思想的精髓就是道德二字。德是人外因变化的结果,是能给别人直观的反应。道是内因变化的条件,是演化形成的德,是被人不理解的自然规律。道的好坏直接影响德,德就按道的规律又返化成道,无终无止的循环变化之中。规律是客观事物和客观现象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外因是通过内因才起作用,外因又反应内因的运动。道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