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中国古代哲学史孔子仁的思想有哪些特点?

中国古代哲学史孔子仁的思想有哪些特点?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020 更新时间:2024/1/18 6:51:25

“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亲善关系.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时还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

科学管理理论对目前我国企业管理有何

有人在对中国古代一些科学和现代的科学进行比较的时候,也发现,确实中国古代使用的一些咱们所谓的科学范式,和现在可能不太一样,有很大的差别。有人就倾于认为,那种范式也是中国人独特的观察自然的方式所提出来的一套理论体系;有人认为呢,那个根本就不能算是一种科学的范式。有人认为我们之所以现在来研究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史,就是认为从中国古人的智慧当中,能够汲取一些对我们今天非常有指导意义的智慧,促进我们今天的发展;但是也有人认为,看来,中国古代那一套东西,在今天来看已经没有什么价值,或者说没有什么意义了。任何一个民族,它的化遗产都是应该值得珍视的。特别是象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有几千年连绵不断的历史。今天我们看几大文明古国,唯一在几千年生生不息,直到今天仍然富有生命力的,恐怕只有中国了。巴比伦不知道在哪儿:今天的伊拉克人不是巴比伦人,今天在埃及的埃及人也不是当初原先的埃及人,希腊文明早已被现代文明、一般广义的欧洲文明所取代,也没有人再用希腊文来写作,甚至希腊的小孩儿看不懂古希腊文。中国是一个非常的特例,那么它自然有它存在的理由。我想,包括中国古代哲人对自然的一种哲学解说,这些思想,都仍然富有历史价值、生命力,有它存在的理由。怎么样看待科学,怎么样理解科学或者怎么样定义科学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说science就是对自然现象的的一种数学化,再加上它的一种模型化、数学化,严密的逻辑,加上实验方法。如果这样说,这个science仅仅出现在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也就是从伽利略时代开始。不但中国古代没有这个东西,古代希腊也没有这个东西,古代阿拉伯也没有,古代印度也没有。这个东西仅仅是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在地理大发现之后,在欧洲的文艺复兴之后,在意大利的北部这么一小片地方,工商业贸易相当发达,人文思想、人的解放、人的觉醒,这种社会条件、文化条件都具备了,才产生的这么一种特殊的现象。以后,science成长壮大起来,发展到我们现在近代科学、现代科学、当代科学,这是一种观点,我同意这个观点。但是,我们对science也可以有一种比较宽泛的理解,如果把它理解成一种人类对未知世界,特别是对自然的那种探索,人类对自己好奇心的一种满足,那么任何一个古代民族,它都有这样的一种东西。如果我宽泛的使用science,那我觉得中国的先秦时代,在道家当中,在儒家当中,他们都有这种对自然的一种哲学解说,它包括了我们今天可以称为科学理想的东西。比方说李约瑟说过的一句话,他是在上一世纪、20世纪说的。20世纪我们知道,在物理学里,有量子力学,有相对论,在生物学里有dna,比较突出的这三个大的革命。李约瑟预言说:“如果下一世纪还要爆发科学革命的话,我敢说,它将不会是牛顿式的、尼古拉斯式的,而是海森堡式的。”什么意思呢?他就是说,如果科学革命再发生,决不会是一种建立在一种机械论的哲学观基础上的一个东西,一定是建立在一种注重整体的,注重辩证思维的,是这样或者是跟这类似的一种思想、一种哲学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观念上的革命。李约瑟说这个话的时候,他还不知道科学到了20世纪末或者到了我们现在21世纪初,出现了这么多新鲜的东西。比方说像混沌理论、爆炸理论、非线性的科学、复杂性的理论、突变理论等等,所有这些都或多或少的跟这种所谓的总体论、有机论的自然观有关。而恰恰中国古代哲学,最显目的一个特征,就是它有机论的自然观。李约瑟本人自称为是道家,他自己也有道号,叫石秀道人,他也自称最崇拜的一种古代哲学就是中国的道家思想。第二点,我最近读一本书,也是关于科学革命的,但不是过去我们科学史对科学革命的一个观察或者一种自己的提炼。书中认为存在两种不同的科学革命:一种是观念上的科学革命,一种是工具所驱动的科学革命。到现在为止,我刚才前面所讲的那些,都是观念上的科学革命。就是说为什么哥白尼会产生一个日心说,跟托勒密的完全不一样?为什么牛顿会有这样一种运动和力的思想,会在力学上完成一个大的综合?这都是观念上的东西。那么现在这个物理学家,叫戴森,他提出来,存在另外一种革命,是工具驱动的革命。就是说有些革命不光是由观念决定,一个新的观念、新的范式推翻旧的范式,不光是这个,而是由于不断的发展工具,发展实验方法,来导致了一个人们对新现象的认识。我们拿上一世纪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为例,它被认为是生物科学领域的一场革命。最早克里克跟沃森两个人提出dna的分子结构的模型,这是一种纯观念的东西,纯粹理论上的结构,但是这种理论结构,离不开大量的实验事实。这大量的实验事实是靠不断的完善观察工具、完善实验手段、发展实验室而得来的,是总结了很多很多美国的、英国的不同实验室的实验数据,特别是x光衍射观察晶体大分子结构,得出来的观察数据、观察图像,然后来完善他们的这个dna的双螺旋分子结构。这就是典型的一种工具所驱动的革命。我们回到李约瑟问题,如果说中国古代有科学,可能有些学者,特别是一些中青年新锐说中国古代没有科学;那么如果说中国古代技术,可能每个人都同意,四大发明非常明显。在使用科学、应用科学上确实是有很多很多的发明创造。李约瑟不是列出了几百条,来说明中国是发明的国度嘛。如果说真正的科学革命不单是存在一种观念上的,而且同时也有一种是真的由工具来驱动的话,那么对于一个擅长于技术发明的民族来说,是不是说我们在这方面有点优势呢?反正我对这个抱着一个乐观的态度。当然优势不一定就马上能转化成成果,但是如果我们的科学界,我么的文化界,我们的思想界,哲学家,包括我们科学史家,都有这样一个共识,在这方面能够进行努力,我们政府或者科技的决策者,在这方面能给予投入,那么我们可能在这个世纪到来时,在这方面不会太吃亏。不要落在后面,总是跟在人家后面,随波逐流。科学革命美国起来了,美国做什么我们跟着做什么,那我们永远不会赶超世界,居于世界之林。我想李约瑟的意义,我补充最后这两句。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中国古代哲学的主要问题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儒家:孔子,主张“仁爱”,是有等级的爱,主张克己复礼,希望能回到西周的礼乐制度,有教无类,主张勤学而好问。孟子,继承并扩充孔子的言论,主张忠孝义,曰:舍生而取义者也。性善论者。希望战火不再。荀子,性恶论者,认为人生而恶,只有通过学习礼义等思想,才能渐渐善良。却有两名法家弟子:李斯和韩非。道家:老子,

  • 3、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此题应选A、B、C,因为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静止是物质不显著的运动。运动是绝对的,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静止是相对的,相对静止则保持了物质的固有性质,使得该物质是该物质,而非他物质,运动和静止是不可分的。

  • 中国古代的哪些辩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异曲同工之处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不同环境下成长的两个东西,基本方法和角度都不同,只有一些相似的点罢道家的自然主义有似于唯物论默家兼相爱有似于共#*主义道家的“反者道之动”有似于矛盾论中国哲学的普遍性的以直觉为出发点的方法有似于科学实证主义孟子的“王霸之道”有似于科社的革命理论不是社会丑的一面!心理变态本来就是病人。病人又怎么能代替

  • 有关古代哲学的问答题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动静之辩就是探讨动静关系。在动静之辩中,哲学家主要探讨的是世界是运动的、变化的、发展的,还是静止的、不变的;是动为主,还是以静为主,动和静是什么关系;动即事物的发展变化有没有规律,发展变化的根据是什么。1、中国哲学家大都认为,天地万物都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世界上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变

  • 培根、笛卡尔的哲学思想来源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培根轻视演绎推理和数学,反对亚里士多德在研究各种现象时做出目的论的解释,崇敬德谟克利特。---罗素《西方哲学史》笛卡尔不好说啊,哲学思想来源本来就涉及了太多人,不好说。他的哲学重要性完成了二元论,再者受经院哲学影响很大。说几个重要的吧,亚里士多德,柏拉图。你也自己查下资料,我只记得这些了,不然太繁琐

  • 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天人关系思想的历史演进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人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研讨的一个重要问题。部分哲学家把天理解为自然,于是天人关系即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与此相应的哲学观点大致分为两派。一部分人,例如道家,特别是庄子学派中的一些人物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消极被动的。因而提倡无为,绝对地顺应自然过程。当代西方某些环境悲观主义者主张人类放弃现代文明,回到原始时

  • 简述中国哲学的主要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第一阶段:秦秦是中国哲学和文化的高峰期,后期哲学的发展是首屈一指的。秦不仅具有鲜明的演绎的群体,更深入的讨论个人生活;第二阶段:自秦始皇统一到封建哲学中国的洋务运动到五百年的混乱,三百年的混乱之中。哲学的横向停滞,留在儒家思想的框架内讨论和研究。第三阶段:从洋务运动“在西方的”文化体制改革“五四运动

  • 古典哲学思想有哪些?用在高考材料作文中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其实不用的。一是古典哲学思想多如牛毛,就是经典的,也是很多的,看不过来,看了,也理解不深,成效不大。办法是立足现有的知识,如成语故事就可。二是立意高深,全在于经验,经历有限,难得有真知灼见。如没结过婚,讲这个事,讲出来也是漏洞百出,还自以为是。三是所谓有哲理。就是你的判断或命题具有普遍性,或叫抽象(

  • 论述中国古代传统设计思想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古国,在5000年有记载的文明演化史中,文学、绘画、音乐、哲学的体制变革都为整个人类发展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有资料可以证明,我们的祖先已经在这块东方土地上生活了不少于100万年,在这漫长的岁月里,祖先们使用石器、陶器、青铜器、铁器以及木器和玉器,为人类文明书写下了灿烂的篇

  • 中国古代园林的设计理念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理念:一、自然观“系统化、人情化自然”的设计理念概括起来有两大方面:一是系统化的自然环境,二是人情化的自然环境。二、儒家哲学思想“建立秩序”的设计理念儒家思想是关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混乱中建立秩序的理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体现了儒家的哲学准则,即系具有严格空间秩序。一方面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