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的学堂里,谈到哲学不是马克思、就是苏格拉底、康德等。而中国哲学很少作为独立的体系进入年轻人的读书生涯。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哲学有其特殊的主题,更有其特质。因此,区别二者也是有讨论意义的。
如果按照西方的哲学体系来看,中国根本没有哲学,或者说中国哲学尚停留在人类精神最原始的阶段相当于西方哲学的史前史。事实如此吗?显然不是,中国哲学、中国思想不但有自己的主题,而且也有自己的特殊性质。
中国思想思想的主线是关注天道与人道关系以及人应该怎样做,从整体上贯通天道、人道而把握其关系。具体来看,以天道与人道为中心的问题有:道理、性命、名实、形神、有无、动静、言意、道器、理气、心物、知行等。也就是说,中国思想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天人之学“,每一种新的思想体系都是对天道和人道关系问题的新解。
中国哲学如何看待思维和存在关系?而且”天道与人道“问题本质上与西方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相同的,但却不是同一关系,也不是包含关系。天道涉及万物的存在,故不能避开存在讨论问题;人道涉及精神心理,也不能不研究思维问题。但是中国思想家不喜欢把天地万物抽象为一种纯粹的”存在“,而总是努力探讨天地自然同人的有机联系,天地自然对人的生存、发展的价值与意义。中国思想家也不喜欢离开人道生存与发展而抽象地讨论思维问题,而是探讨人的思维如何上达天道、符合人道。也就是说,”天“是人之天,”人“是天之人。而历代各学派的争论,就在于如何看待天人关系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只有抓住这个中心,才能把握住这个思想的特质。中国思想家的观点从来不单纯是一种教条,而总是关乎于做人,他们的任何观点都要说明它对于做人的意义,它对国家和民族的意义。
对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中国思想家也并不是不讨论,只是这不是中国哲学的主线。中国哲学史上的”名实“、”形神“、”心物“等都是讨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中国思想家的观点很难清晰地确界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即使有人这样做也并不能就抓住其思想的实质。比如老子和孔子到底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至今也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
中国哲学如何看待认识论、方法论?西方哲学认为哲学就是”爱智“。其中智通常与”知识“、”认识“范畴一致,而且这里所谓知识或认识主要是与自然物理相关。因此西方知识论或认识论很发达。而中国哲学也讨论知识问题,但主要是与天道和人道相关的普遍性知识,却很少论及自然物理知识。对于天道和人道的知识,中国哲学从来不单纯把他看作一种可以一直放置在书架上的理论,而是总是”知行合一“,任何一种知识几乎都要考量它与人、人生、国家的意义。因此,中国人视”立言、立德、立功“为三不朽,在中国价值体系里,仅仅”立言“是不能算作大哲的,还要通过亲身履行,在自己的行为中体验和证明其学说的力量和生命。
哲学是不需要逻辑的、哲学著作讲逻辑因为要让人看得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是逻辑这里就牵扯到一个“悟”悟道就是走进哲学…所以现在明白(老子的书)看半天啥都没看懂了吧。
黑格尔曾经说…中国无哲学…实际上黑格尔以及整个西方连哲学的门槛都没进入
从整个西方的人文哲学书籍来看、并且很容易看懂、满篇的研究个人,人性价值.这个从世界普世价值与哲学的角度来看、西方文化不具备哲学人文性、只能算是人性善恶著作,并且思维上受到逻辑矛盾约束。例如:左手按圣经,右手开枪炮。一边偷神的种,一面信仰神.
这应该是受古代西方宗教信仰极端条件下催生的产物或者说一种伪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