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毛泽东的诗词境界如何?能够媲美古时哪位诗人?

毛泽东的诗词境界如何?能够媲美古时哪位诗人?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430 更新时间:2024/2/2 20:07:54

文韬武略最英明,

词赋诗联融会精。

意境渊源深博达,

真情盈溢盎然生。

这是我对毛主席诗词意境的认识和概括。

中国有史以来欲与毛主席以诗词论比,我仅用四个字回答:世代无双。

如何看待幼儿园学习文言文老子的哲学思想?

悟空问答邀,如何看待幼儿园学习文言文,学习老子的哲学思想?对此问题,在下的看法是顺其自然,即不反对也不鼓励。如若有人教,又有人愿意送他的孩子去学,这个是值得庆幸的了。至于有人说小孩子懂什么,去学也学不到什么。这样认为的人其实是真的不懂教育,在古代,老祖宗们就知道小孩教育越早越好,就知道胎教的重要,孔子说童蒙养正,小孩子念古文,就好比在他的纯真的心田里播下纯洁的种子,等他长大后自会开花结果。当然,在下并不鼓励每个小孩都去学,但应该鼓励有人去学,希望古代的优秀文化不会在这个时代断层,能传承下去,不然,当代之人以后有何面目见祖宗呵!

中国古代文人对宇宙的态度即科学又哲学,国画作品中没有过描绘星空的作品吗?为什么?

(汉代壁画)

感谢邀请。“国画”是“中国画”的简称。

就技法来说,有工笔、写意、勾勒、设色、水墨等区别;其中的设色,又可分为金碧、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

就形式来说,含卷轴、册页、扇面、屏幛、壁画等几类。

在“国画”中,描绘星空的作品确实不多,但并非没有。

一“国画”,一般认为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人物画,自晚周至汉魏、六朝,渐趋成熟。

山水、花卉、鸟兽画等,至隋唐之际,始形成独立画科。

水墨画,因五代、两宋画派竞出而逐渐流行,山水画成为大科。

文人画,始于唐代,发展于宋代,元代大盛,且画风转向写意。

明清之时,文人画继续发展,但更强调“达意畅神”。

(汉代壁画)

二“国画”的作者,大体上包括三个群体画工、院体画师、文人。

画工,指以绘画为职业的艺术工人,民间称“丹青师傅”。按社会地位来分,有民间画工和宫廷画工。宫廷画工,汉代称“尚方画工”或“黄门画者”。具体还可以分不少工种,如壁画工、漆画工、瓷画工、年画工、灯扇画工、雕刻画工等等。画工,史籍偶见记载,但名声卓著,如春秋战国鲁班;西汉毛延寿;东汉卫改;唐代宋法智、宋文君;北宋赵大亨;南宋萧照;元代马君祥和儿子马七、张遵礼;明代路洪、河忠;清代张文辉、张太古、梁廷玉等。年画方面,亦有一干著名画工。

院体画师,指南宋翰林图画院及其之后的宫廷画家。他们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鲁迅说,院画,“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的”。大概也因受到诸多限制,院体画师,成为大家的反而罕见。

文人,指创作“文人画”或称“士夫画”的画家。唐代王维为始创者。北宋苏轼称此类画为“士夫画”。明董其昌则成为“文人之画”。清末民初的陈衡恪总结说,“文人画”有四个要素,即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不能不说,很多作画的文人,是看不上画工和院体画师的。

(汉代石刻)

其实,“国画”很早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哲学”或叫“绘画美学”。其核心,是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意存笔先,画尽意在”,追求融化物我,创制意境,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气韵生动。

不过,画家的三个群体,第一,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第二,绘画的题材,必然也受到“市场需求”的导引和限制。

就画工来说,严格来说,就是“凭手艺吃饭”。画的再好,不过是受雇的机会比较多,工钱比较高而已。从创作内容上,“雇主”让画什么就画什么,画好、画得“雇主”满意是根本原则。根据自己的想象、愿望画如月星辰和天空,这种可能性为零。画工们,只能在绘画过程中,按照通行的“美学”标准来提高自己的画技。

就院体画师来说,本来就是御用,圣上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就画什么,哪还敢有非分之想,任意画个日月星辰,搞不好就掉了脑袋。所以,“院体画”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几无其他。

(汉代壁画)

四画“文人画”的文人们,细化了前面说到的“国画”“艺术哲学”或叫“绘画美学”,并突出了“文人”的特点。

“文人画”,多以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为题材,借以抒发“性灵”或个人的抱负,间或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统治的愤懑之情。因此,这些画家,标举“士气”、“逸品”的旗号,崇尚品藻,讲究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调神韵,重视文学和书法修养在画中的体现,追求意境的表现。“文人画”作家的这种美学追求,使他们不太会选择不很适合表达其思想主旨的日月星辰方面的题材。

归结起来,画作的“市场需求”、画家群体的组成、画家不同群体的不同追求,使在这些画家笔下,描绘日月星城的画作,几乎没有。

最有可能画日月星城的,是庄子屈原,可惜没发现他俩有画作传世。

(汉代壁画)

五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将以往画作归为“六门”,即人物、屋宇、山水、鞍马、鬼神、花鸟。

北宋的《宣和画谱》,归为“十门”,即道释门、人物门、宫室门、番族门、龙鱼门、上水门、畜兽门、花鸟门、墨竹门、蔬菜门。

南宋邓椿的《画继》,分为八类,即仙佛鬼神、人物传写、山水林石、花竹翎毛、畜兽虫鱼、屋木舟车、蔬果草药、小景杂画。

元代汤的《画鉴》说:“世俗立画家十三科,山水打头,界画打底。”界画,之一种作画手法,起于魏晋,以界尺引线,故称“界画”。

明代陶宗仪在《辍耕录》里说:“画家十三科”是“佛菩萨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刚鬼神罗汉圣僧、风云龙虎、宿世人物、全景山林、花竹翎毛、野骡走兽、人间动用、界画楼台、一切傍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

除十三科之外,实际上,还有“杂画”一类。

不论哪种分类,都没有日月星辰的安身之处。

(敦煌壁画)

六但如本文开头所说,在“国画”中,描绘星空的作品确实不多,但并非没有。

这就是壁画。

中国壁画,是“国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汉王充《论衡.订鬼》说,黄帝时“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这当指早期壁画。《周礼》曰:“师氏居虎门之左司王朝”,也是指壁画。

从发现的考古遗址看,有秦咸阳宫殿壁画残片;西汉卜千秋墓及洛阳王城墓,出土了完整的壁画。

(敦煌壁画)

还有敦煌莫高窟壁画。

中国壁画,遗迹分布地域广泛,数量可观,题材丰富广泛,时间前后延续近两千年。

这些壁画,多描写历史人物及故事,神话传说和帝王贵族的奢华生活,表现了生产、战争、社会习俗等内容,间有神灵异兽、山川花木。请注意,还有日月星辰等。寺观、石窟壁画,以释道神仙和宗教故事为主,也结合日月星辰的描绘。

壁画的画者,多为官府画师和民间画工,除少数可知其名外,如前面说到的唐代画工宋文君,为敦煌一百九十六石窟壁画的创制者,其他大多湮没无闻了。

(敦煌壁画)

壁画,是中国画中不可或缺的瑰宝。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儒家思想能够成为古代主流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仁义’原本枳根于绵延七千年历史长脉中,儒家思想是‘仁义’思想系统化、道德化,成为人们行为规范,因此成为古往今来主流思想。

  • 诗句中包含的哲学原理是什么?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物质运动的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论关系原理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人的价值原理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物质与意识辩论关系原理;

  • 老子哲学的局限性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老子的哲学主要涉及宇宙、人生和政治三个方面。其宇宙观是唯心的,人生观是崇尚自然的,而政治观则主张无为。其局限性一定要放在现在社会的大背景去看,就整个世界而言,在一个现在胜于古代的进步逻辑支配的时代,其哲学的局限性就体现出来了,世界的物质性被否定,改造自然的决心被动摇,人的天赋权利完全释放,这是不利于

  • 现代对于宇宙的探索是不是背离了中国古代哲学的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对宇宙的研究如井底之蛙,他们很难跳出地球范围看宇宙,而现在,我们不仅跳出了地球的限制,到太空,甚至我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跳出时间的限制(相对时间),去更深入的认识宇宙,现代的宇宙探索是进步的,古代的宇宙探索对于当代也是进步的,虽然他有很多局限性,但是它对我们探索宇宙也起到了一定作用。我们现在不

  • 中国古代哲学对传统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有什么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区域的人们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或思维惯性,是一种相对定型化的思维活动样式,结构和过程。中西传统思维方式的差异是作为文化深层结构的差异,由于中西方民族各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具有不同的生产活动方式和发展水平,反映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种差

  •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是不是缺乏辩证法的思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1、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并不缺乏辩证法的思想;2、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只是缺乏系统的辩证法思想,没有象黑格尔那样建构辩证法体系的大哲学家。

  • 请问中国古代有哪些唯心主义思想家?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董仲舒(公元前179~公元前104)中国汉代思想家,政治家。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提出他的哲学体系的基本要点,并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其后,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10年;元朔四年(公元前125),任胶西王刘

  • 五服制度看中国古代服饰制度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嬗变。无论是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还是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无

  • 中国古代服饰受到了儒家思想哪方面影响?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汉代儒家传统地位确立之前,就被“礼”所约束。随后孔子提出的“克己复礼”,汉代把《仪礼》列入五经。“仪礼”的关注点是整个社会活动,项目繁缛,对于服饰有全面严格的规定,是典型的儒家所倡导的礼制在服饰上的反映,它直接影响了几千年来国人的服饰观念和风格。例如,西汉建立以后,新的统治者

  • 中国古代服饰审美思想的成因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古代服饰的成因正如你所写的,是受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使人的精神与这些自然之物融合而产生有独特美感的服饰。另外,每一个时代的服饰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意义,代表着每一个时代的兴旺衰败。还有一点就是可能受当时皇朝的影响,设计师按皇室的口感来设计服饰也说不定。其实,大部分老百姓的服饰都是千篇一律,粗布麻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