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脱离生产劳动力,学校教育为奴隶主阶级和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学校成了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古典人文科学和治人之术,教学的组织形式是采用个别教育学,学校与社会生活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在狭小的天地里,所以古代教育是封闭教育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有哪些?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主要有三种,分别是:
1、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于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在论语中。孔子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
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所以他注重后天的教育,主张“有教无类”。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
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表现启发性教学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学习和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
2、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思想: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之”三种途径。
前两种都不够全面和可靠,所以必须重视说知,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3、道家思想: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