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志南的《绝句》古诗意思翻译(理解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志南的《绝句》古诗意思翻译(理解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961 更新时间:2024/1/19 20:48:15

僧人春游时写下一诗,短短4句,便美艳了整个春天。

春游,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历代相沿不衰,特别是唐宋,尤为盛行。

“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这两句诗描绘的就是唐人春游的盛况。

“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白居易在六十五岁时,还不忘写诗调侃春天不去春游的人,恐怕是傻子。

总之,在春游尤为盛行的唐宋时期,诞生了诸多与春游(踏青、寻春、探春)相关的诗词作品。

如本大家分享的《绝句》,就是一首与春游相关的经典诗作。值得一提的是,《绝句》的作者并不是诗人,而是出自南宋一位法号志南的僧人之手。

志南更是凭借这一首《绝句》,将自己的名字永远地载入了中国诗史,名传千古。那么志南究竟在春游时遇到了等风光,遇到了怎样的美好呢?下面我们便来具体看看志南的这首《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柳风。

首先,诗的第一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意思是说,志南把一只小船停在了一棵古树的树荫下。因为是乘船前往,所以志南春游的去处自然距离不短。而诗人愿意花长时间前往这个地方,也说明了它定是一个春游的好去处。

然后,诗的第二句“杖藜扶我过桥东”,意思是说,志南扶着藜杖(藜,一年生草本植物,茎杆直立,长老了可做拐杖)到了小桥的东边。

既然是扶杖前行,说明志南当时已经年迈。而过桥东这个动作,乍一看很寻,实则是暗示了志南游春的心理。

志南从“系短篷”到“过桥东”,说明他先是游完了桥的一边,但感到还没有尽兴,便乘着游兴渐浓,赶紧去桥的另一边。那么志南扶着藜杖“过桥东”后,究竟看到了什么呢?有没有满足他的春游兴致呢?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显然这两句便是志南眼中的春天美景,也是让他不虚此行的美好所在。

它的字面意思是说,杏花盛开时节的蒙蒙细雨,好像是要故意沾湿我的衣裳一样下个不停,使得杨柳随风舞动的信风,吹拂着我的脸庞,已经感受不到寒意。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杏花雨”和“杨柳风”都和清明有关。前者杏花盛开正是清明前后,后者则是“二十四花信风”之一,其中柳花正是在清明尾期。如此一来,志南春游的时间就确定了。

当然,这里主要是重点展现了春雨细润连绵的一面,以及春风柔和温暖的一面,从而凸显出志南对春天景色的喜爱。

虽说姹紫嫣红,燕语莺啼,在诗词中比较常见,但春风春雨本也是春天的常见现象,更何况志南写得有色有味,也可以说是美艳了整个春天,令人心生向往。

标签: 志南古诗绝句意思翻译思想理解表达感情

更多文章

  • 陶罐和铁罐是寓言故事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铁罐,陶罐,寓言,道理,故事,告诉,这个,我们

    《陶罐与铁罐》告诉我们的道理有几个?三年级学生真的能读懂吗?部编版(也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陶罐与铁罐》,是一篇寓言故事。它主要通过对话形式来表现陶罐与铁罐的“品质”的。无论是翻阅教科书,还是在网络上搜索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答案几乎是完全一致的:陶罐和铁罐让我们明白了,人人都有长处

  • 周亚夫军细柳选自什么史书(周亚夫军细柳作者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周亚夫,细柳作者,史书,什么

    读《周亚夫军细柳》后谈当时的背景《周亚夫军细柳》出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作者司马迁,先看《史记》原文,“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

  • 明朝朱棣皇后徐氏介绍(朱棣对徐皇后有多深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朱棣,徐氏,介绍,徐皇后,深情,明朝

    朱棣对徐皇后有多深情?子女几乎全是皇后所生,在她生前未立一妃。公元1402年,明成祖朱棣在金陵即位,年号永乐。在位期间,朱棣主持编修《永乐大典》,让后人对明朝历史更加了解;经营东北,让中国北部边境防线更加稳固;迁都北京,兑现天子守国门的诺言;派遣郑和下西洋,宣扬中原文化;占领安南,五征漠北,完成勒石

  • 清平乐宋黄庭坚的翻译和中心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庭坚,翻译,中心,思想,清平乐宋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黄庭坚《清平乐》。北宋黄庭坚有一首《清平乐》,写得凄婉而美好: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以问句起笔最容易引发思绪。而他又问了一个奇特的问题:春归何处。这个问题问得太无端了。春天回到哪里去

  •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作者是谁(李之仪卜算子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头君,长江,李之仪,卜算子,赏析,作者

    每日一诗|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很多思念无奈,很多相思凄美,可是也有一些诗歌里的告白,充满了永恒的遗憾和深情。比如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诗歌很像民歌,情绪饱满直接,真如长江之水,奔涌而

  • 海的女儿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一篇写给女孩子们看的警示)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警示,道理,女孩子,女儿,告诉,什么,我们

    《海的女儿》,不是“童话”,是一篇写给女孩子们看的警示。导读:小时候不懂,天真的以为童话故事都是美好的,都是温暖的,甚至是圆满的,长大以后才发现,童话故事大多都是现实的,是悲惨的。《海的女儿》是安徒生写的一篇童话,小的时候看这个故事,是不太能看懂其意义的,青春时期再看这个故事,会觉得故事很美,小美人

  • 济公是哪里人(活佛济公出生于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济公,活佛,出生,地方,哪里人,什么

    天台县,“活佛”济公的出生地。济公活佛家喻户晓,济公故事广为流传,到天台怎能不去济公故居,怎能不去了解济公由人到“佛”的历史渊源,怎么不去感受济公文化的影响。记得80年代游本昌主演的电视剧《济公》火遍大江南北,那首“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的主题曲传唱于大街小巷。从此济公活佛高僧才立体化的走入人

  • 题破山寺后禅院思想感情(唐代诗人常建抒发的主要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禅院,破山寺,常建,抒发,诗人,内容,思想,唐代,感情,主要

    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绝佳五律——《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是唐朝的一位诗人。他与王昌龄同年考中进士,仕途也不顺遂。他一生沉沦失意,大部分时间都在游览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他的诗作与“王孟”相近,也是田园山水一类。他善于运用凝练简洁的笔触,表达出清寂幽邃的意境,更多地表现出“淡泊”的况味。与北宋的王

  • 北京百子湾什么梗(北京百子湾被称为网红聚集地)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百子湾,聚集地,北京,称为,网红,什么

    北京一“神秘”城中村:被称为网红聚集地,上万北漂女孩的拼搏处。北京是个不用太多详细介绍而每一个中国人都很了解的城市。它在大家心里的形像通常与“政冶”、“热闹”、“高新科技”、“互联网技术”、“优秀人才”、“朝阳大妈”、“雾霾天气”等词相联络。而在大部分年青人心里,北京市几乎可以与“将来”和“梦想”划

  • 叶公好龙讽刺了什么样的人(叶公好龙寓言故事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叶公,寓言,讽刺,道理,故事,什么样

    好龙的叶公,还有不为人知的与孔子“论政”的故事.现代的小学生都知道叶公好龙的故事,用以讽刺名不副实、表里不一的人。但是历史上真正的叶公却是春秋末期楚国一名治水开田、平定叛乱,颇具治绩的政治家、军事家。孔子在周游列国时听说叶公政绩显赫,特意由蔡及叶,与叶公交流治国方略。留下了历史上有名的“叶公论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