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刘禹锡是中唐还是晚唐的诗人(刘禹锡出名的8首七律排行榜)

刘禹锡是中唐还是晚唐的诗人(刘禹锡出名的8首七律排行榜)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699 更新时间:2024/1/25 15:48:24

刘禹锡水平最高的8首七律排行榜,他称得上是唐朝七律第三人吗?

“诗豪”刘禹锡,中唐著名诗人,唐朝“十大诗人”之一。刘禹锡各个诗体均擅长,尤其是七绝和七律,曾写出过众多佳作。

那刘禹锡水平最高的8首七律都是哪些?如何排名?本文即将揭晓谜底,分享刘禹锡的精品好诗和朋友们一起欣赏。

第8名 刘禹锡的《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

行尽潇湘万里余,少逢知己忆吾庐。

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

地远何当随计吏,策成终自诣公车。

剡中若问连州事,唯有千山画不如。

这是刘禹锡送给返乡的旧友兼学生曹璩的,此诗犹如和老友闲聊,感情真挚,情深意长,充满对曹璩的勉励和对归隐读书的祝愿,满是淡泊和乐观之情。

第7名 刘禹锡的《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馀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写出窦员外新居周边的美景,表达出朋友间志趣相投之情,是很有“情商”的一首诗。

第6名 刘禹锡的《汉寿城春望》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这首诗写于刘禹锡被贬朗州时,作者登临古城,满目荒凉衰败的景象。作者触景生情,抒发世事沧桑变幻之情,寄托诗人遭贬谪后的身世凄凉之感,是一首情景交融的七律佳作。

第5名 刘禹锡的《乐天见示伤微之敦诗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诗以寄》

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

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

白居易写了《微之敦诗晦叔相次长逝岿然自伤因成二绝》共2首绝句:

其一

并失鹓鸾侣,

空留麋鹿身。

只应嵩洛下,

长作独游人。

其二

长夜君先去,

残年我几何?

秋风满衫袖,

泉下故人多。

白居易这2首诗伤悼逝去的故人,抒发孤单、落寞之情,刘禹锡读后以这首七律作答。

刘禹锡此诗和白居易有同感,即“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

同时又含乐观之情,“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很有生活,饱含新生和希望,和他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不愧为“诗豪”。

第4名 刘禹锡的《酬元九侍御赠璧竹鞭长句》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相赠比双金。

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

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镫吟。

唐宪宗元和五年(810)正月,元稹承召回长安,住宿驿站。宦官刘士元后到驿站,与元稹争厅房,刘士元仗势蛮横异常,大打出手,用马鞭打伤了元稹的脸。唐宪宗对骄横的宦官不加责问,反而怪罪元稹,将元稹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

此事引起刘禹锡等众人不满,刘禹锡坚决支持元稹,赠给元稹一只文石枕和一首七绝《赠元九侍御文石枕以诗奖之》。

元稹回赠了壁州产的马鞭和一首答诗《刘二十八以文石枕见赠仍题绝句以将厚意因持壁州鞭酬谢兼广为四韵》。刘禹锡接到元稹的酬赠后,就写了这首七律回赠。

此诗托物言志,以壁州竹鞭的异常名贵,暗示赠鞭者的品格高尚,对竹鞭“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的赞美,实际上就是对元稹的赞美,寓意元稹不畏权宦的可贵精神。

全诗巧妙地将咏鞭、写人、喻己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浑然一体,形象生动,精彩异常。

第3名 刘禹锡的《始闻秋风》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这首诗中作者将秋风拟人化,含蓄委婉地表达出诗人对秋天的喜爱,暗含积极进取、奋发图强的乐观精神,这种乐观精神自始至终贯穿于诗豪一生。此诗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最为形象、精彩。

第2名 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是刘禹锡回赠白居易的一首七律,全诗充满乐观精神。“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春,情景交融,满含人生哲理。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结得自然、精彩,刘、白两人真挚的友谊弥漫在诗句间,令人佩服。

第1名 刘禹锡的《西塞山怀古》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首七律堪称怀古诗的“压卷之作”。此诗用语自然流畅,格调高迥,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既有历史,又有人生。

全诗“史、今、情、景”交相辉映,浑然一体,深刻地咏史抒怀,抒发作者四海漂泊流浪之情,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七律佳作。

“诗豪”刘禹锡水平最高的8首七律分享完了,我认为其七律水平在唐朝仅次于杜甫和李商隐,有和白居易等众高手争“唐朝七律第三人”的实力。

标签: 刘禹锡七律中唐排行榜诗人出名晚唐还是

更多文章

  • 志南的《绝句》古诗意思翻译(理解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志南,古诗,绝句,意思,翻译,思想,理解,表达,感情

    南宋僧人春游时写下一诗,短短4句,便美艳了整个春天。春游,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活动,历代相沿不衰,特别是唐宋,尤为盛行。“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这两句诗描绘的就是唐人春游的盛况。“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白居易在六十五岁时,还不忘写诗调侃春天不去春游的人,恐怕是傻子。总之,在春游尤

  • 陶罐和铁罐是寓言故事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铁罐,陶罐,寓言,道理,故事,告诉,这个,我们

    《陶罐与铁罐》告诉我们的道理有几个?三年级学生真的能读懂吗?部编版(也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课《陶罐与铁罐》,是一篇寓言故事。它主要通过对话形式来表现陶罐与铁罐的“品质”的。无论是翻阅教科书,还是在网络上搜索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答案几乎是完全一致的:陶罐和铁罐让我们明白了,人人都有长处

  • 周亚夫军细柳选自什么史书(周亚夫军细柳作者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周亚夫,细柳作者,史书,什么

    读《周亚夫军细柳》后谈当时的背景《周亚夫军细柳》出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作者司马迁,先看《史记》原文,“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

  • 明朝朱棣皇后徐氏介绍(朱棣对徐皇后有多深情)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朱棣,徐氏,介绍,徐皇后,深情,明朝

    朱棣对徐皇后有多深情?子女几乎全是皇后所生,在她生前未立一妃。公元1402年,明成祖朱棣在金陵即位,年号永乐。在位期间,朱棣主持编修《永乐大典》,让后人对明朝历史更加了解;经营东北,让中国北部边境防线更加稳固;迁都北京,兑现天子守国门的诺言;派遣郑和下西洋,宣扬中原文化;占领安南,五征漠北,完成勒石

  • 清平乐宋黄庭坚的翻译和中心思想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庭坚,翻译,中心,思想,清平乐宋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黄庭坚《清平乐》。北宋黄庭坚有一首《清平乐》,写得凄婉而美好: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以问句起笔最容易引发思绪。而他又问了一个奇特的问题:春归何处。这个问题问得太无端了。春天回到哪里去

  •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的作者是谁(李之仪卜算子赏析)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头君,长江,李之仪,卜算子,赏析,作者

    每日一诗|李之仪: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很多思念无奈,很多相思凄美,可是也有一些诗歌里的告白,充满了永恒的遗憾和深情。比如李之仪这首《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诗歌很像民歌,情绪饱满直接,真如长江之水,奔涌而

  • 海的女儿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一篇写给女孩子们看的警示)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警示,道理,女孩子,女儿,告诉,什么,我们

    《海的女儿》,不是“童话”,是一篇写给女孩子们看的警示。导读:小时候不懂,天真的以为童话故事都是美好的,都是温暖的,甚至是圆满的,长大以后才发现,童话故事大多都是现实的,是悲惨的。《海的女儿》是安徒生写的一篇童话,小的时候看这个故事,是不太能看懂其意义的,青春时期再看这个故事,会觉得故事很美,小美人

  • 济公是哪里人(活佛济公出生于什么地方)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济公,活佛,出生,地方,哪里人,什么

    天台县,“活佛”济公的出生地。济公活佛家喻户晓,济公故事广为流传,到天台怎能不去济公故居,怎能不去了解济公由人到“佛”的历史渊源,怎么不去感受济公文化的影响。记得80年代游本昌主演的电视剧《济公》火遍大江南北,那首“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的主题曲传唱于大街小巷。从此济公活佛高僧才立体化的走入人

  • 题破山寺后禅院思想感情(唐代诗人常建抒发的主要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禅院,破山寺,常建,抒发,诗人,内容,思想,唐代,感情,主要

    唐代诗人常建的一首绝佳五律——《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是唐朝的一位诗人。他与王昌龄同年考中进士,仕途也不顺遂。他一生沉沦失意,大部分时间都在游览山水名胜,长期过着漫游生活。他的诗作与“王孟”相近,也是田园山水一类。他善于运用凝练简洁的笔触,表达出清寂幽邃的意境,更多地表现出“淡泊”的况味。与北宋的王

  • 北京百子湾什么梗(北京百子湾被称为网红聚集地)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百子湾,聚集地,北京,称为,网红,什么

    北京一“神秘”城中村:被称为网红聚集地,上万北漂女孩的拼搏处。北京是个不用太多详细介绍而每一个中国人都很了解的城市。它在大家心里的形像通常与“政冶”、“热闹”、“高新科技”、“互联网技术”、“优秀人才”、“朝阳大妈”、“雾霾天气”等词相联络。而在大部分年青人心里,北京市几乎可以与“将来”和“梦想”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