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韩赵魏三家分晋是什么意思(三家分晋在什么时期)

韩赵魏三家分晋是什么意思(三家分晋在什么时期)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419 更新时间:2024/1/5 8:40:27

三家分晋后,三兄弟命运截然不同。

魏是战国早期的霸主,赵则在战国后期风光一时,两国各有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唯韩,从头弱到尾,从来没有出头过。

独特的崛起之路,使韩开局就弱

韩,是晋国的公族。他起步还算早。

不过,“曲沃代翼”后,夺位的晋公害怕其他公族依样画葫芦,长期防范、打压公族。

尤其是在“五霸”之一的晋文公时期,由于韩曾支持晋惠公,所以成为重点打压对象。

后来,韩厥在赵的提携下,才进入卿士行列。

韩成为公卿时,晋国的各公卿的实力已非常强大,彼此斗争非常激烈。

实力不足的韩氏为求生存,只有遵循两条原则:1、坚守“君子”形象,以道义自保(这在春秋时期还是管用的);2、坚持韩赵联盟,以求得力量。

所以,在瓜分进程中,韩主要依靠道义和正确的站队来谋求生存、发展。

相比之下,名将辈出的魏,自魏舒之后,军力一直非常强大;而赵更是历次瓜分战役中的风头最劲、代价最惨烈的“出头鸟”。

因此,在历次成果瓜分时,实力弱,又不出风头的韩,往往所得最少。

在讨灭祁氏、羊舌氏后,主政的魏氏将两大公族的领地分为十县,韩仅得一县。

在讨灭范氏、中行氏后,韩所得又远不如智、赵两家。

晋这块蛋糕足够大,所以,三家分晋后,韩氏的实力仍然胜过一般中小诸侯。

不过,与赵、魏相比,韩分得的资源就少得多了。

糟糕的地缘环境,使韩生存、发展环境恶劣

三家分晋后,魏得到了晋的精华部分,虽然处“四战之地”,但毕竟实力在手。

赵得到了晋的北境。虽然实力也不是很强,但毕竟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韩就悲催了。

1、农业基础先天不足。

张仪曾描述了韩国的农业条件:韩地险恶,山居,不能种麦只能种豆。一遇到灾年,大家就要吃糟糠了。

由于粮食储备不足,韩就算是倾举国之力,也最多只能养30万兵,除掉一些基本工作,能用于作战的,不过20万。

2、国防环境恶劣。

韩,天下之咽喉也。——《战国策.秦策》。

韩的旧都韩原,早在春秋时就是秦晋争霸的战场。

韩的新都新郑,在春秋时就是晋楚争霸的主战场。

所以,秦要经略关东,楚要北进中原,韩都是第一个攻击目标。

同时,韩的领土,又几乎把魏国一分为二。

所以,尽管韩实力不强,但却是魏的“心腹之患”。

只要韩和魏不合,魏一定第一个来干韩国!

成为天下强国们的“必争之地”,是韩的悲哀。

3、发展空间有限。

韩西与魏、秦交界;南与楚交界,东与宋、魏交界,东南与郑交界;然后···领土里面还包着一个周。

三晋团结时,面对楚、秦,韩还可以跟着分一点利益。

三晋分裂后,魏、秦、楚不打你,你就烧高香吧。

周虽然没实力,但毕竟是天下共主,也不方便去惹。

所以,韩的扩张空间,只有郑、宋。

其实,郑、宋,也不方便惹,齐后来就吃了灭宋的亏。

韩能灭郑,算是作到极致了!

韩的扩张,至此算是到极限了。

即便如此,韩的领土、实力仍然是七雄之末:“地方不满九百里,无二岁之食”。

糟糕的内部治理,错失机遇

基础薄弱、环境恶劣,所以,如果操盘的不是顶级高手,韩国就没什么机会了。

可是,韩的操盘手···连平均水平都达不到。

战国开局之初,三晋关系还非常密切,秦、楚等老牌大国也还在打盹。

如果韩国能抓住这个机会,是可以先发展起来的。

不过,韩国却生生错误了这个时机。

同为新兴诸侯,赵氏早已“选联举贤,任官使能”,以贤用人;魏文侯更是招贤纳士,开始变法。

相比之下,韩则仍然以“贵亲”用人。韩的所有重要职位全部由公族掌握。

缺乏人才,使韩的治理水平非常低。

韩非子.守法》就描述了这种乱象:以前晋国的法令没有取消,韩的新法令就来了;先君的法令没有收回,新君的法令又来了。

如此低级的错误,正是管理效率低下的典型表现。

这种治理水平下,即使韩国有不错的法令、政策,又怎么能得到贯彻呢?

这还不算完,世袭的公族权力膨胀后,使韩君权不得集中。

更要命的是:公族还互相攻击,甚至刺杀君主,使韩的政局不稳!

就这样,韩活活错过了最好的图强窗口。

不成功的变法

韩昭侯下定决心,以申不害主持变法。

申不害变法,在一段时间内效果颇佳。

韩侯打击了公族,加强了君主集权。而韩在军事上也得到了增强,一度获得了“劲韩”的声誉。

不过,申不害、韩昭侯的变法“术”有余,定法不足,“制度化”不足,使变法的根基不稳,经不起变故。

而韩国,无论内部还是外部,无法预料的变故是最多的。

在魏的攻击下,韩成了孙膑“疲魏弱韩”的牺牲品,遭遇重挫。

遭遇变故后,变法仓促结束,韩终未能由此图强。

“横竖”都要挨打

此后,已经不是韩国愿不愿意图强的问题了,而是:历史不会再给机会让韩国图强了。

当天下大势是三晋同盟,或齐魏争霸时,韩国尚有短暂的喘息之机。

可是,魏国衰落后,秦国开始了“大出于天下”的历程。

韩与秦连横,则成为第一个被合纵国打击的对象。(谁让你离我们更近?)

韩参与合纵,则成为第一个被秦打击的对象。(谁让你离我最近?)

横竖都是挨打,韩拼尽全力,能自保就不错了,已再没有什么时间和空间来图强了!

最后,韩一弱到底,直到亡国!

韩国的基础薄弱,地缘环境恶劣,生存、发展的空间都非常小。

或许正因如此,韩国统治者不偏好长期投资,“深根固本”,倾向追求短平快。

平心而论,韩“术”玩得不错,故能吞并魏楚虎视眈眈的郑,跨入大国行列。

可是,进入战国中期后,天下大国君主都不傻,韩哪有那么多“短平快”的机会呢?

最终,韩“横竖”都挨打,连遭打击,再无喘息之机,一弱到底。

标签: 分晋意思时期什么

更多文章

  • 蒙娜丽莎的微笑电影根据什么改编的(解说该电影观后感)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观后感,蒙娜丽莎,电影,改编,解说,微笑,根据,什么

    《蒙娜丽莎的微笑》:不敢做自己的女人,都该看看这部影片!歌德曾说过: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对于女性来说,如何才算是真的喜爱自己的价值?或许这部2003年上映的经典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Mona Lisa Smile)》,会给我们带来启发。01这部电影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

  • 音乐之声电影简介(解说电影音乐之声讲述了什么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音乐,电影,简介,讲述,解说,故事,什么

    《音乐之声》治愈系电影中的抗鼎之作!《音乐之声》是部老电影了,1965年3月29日在英国上映,距今已有55年。可以说这是一部已过天命之年的电影,给几代人带来了美妙的观影体验。用它的睿智与平和,治愈了无数人,是治愈系电影中的扛鼎之作。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音乐之声》每一帧都是一幅绝美山水画。还记得片头

  • 为什么说萧敬腾是雨神(在国内可能只是巧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敬腾,雨神,巧合,国内,可能,为什么,只是

    “雨神”萧敬腾出没,惊动气象局,他的成名之路真神了!近期的萧敬腾,又凭借自己的人设再一次被网友讨论起来。他的人设,理论上来讲,本来就是最容易坍塌的,但这么多年,却始终屹立不倒.最近的他,时常出现在成都,令人觉得神奇的是,他刚一离开成都,就阳光明媚,但是一回来成都,立刻晴转阴天。如果说在国内可能只是巧

  • 关于写石榴花的诗句(形容石榴花的优美古诗词)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石榴花,古诗词,诗句,形容,优美,关于

    「诗词鉴赏」一撮生红熨不开,古诗词里的榴花,榴花红红映夏日。五月榴花照眼明,枝头上的石榴花如期绽放,红艳似火,明媚动人。石榴花大多盛开在春末夏初,盛开的石榴花,吐蕊怒放,灿若烟霞,绚烂至极。石榴花艳红如火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引得无数文人骚客吟诗作词。一撮生红熨不开,古诗词里的榴花,榴花红红映夏日!夏

  • 亚里士多德名言名句大全(亚里士多德经典的十大名言)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名言,亚里士多德,名句,经典,大全

    亚里士多德很经典的十大名言,鞭辟入里,警醒世人!1、人生最终的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说:“不经思索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其实意思也很明显,就是强调人生重要在于思考,不思考的人生,不值得活。生存,活下去,其实人人只要不去攀比,都能做到,毕竟活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没

  • 海兰珠的原型人物是什么结局(历史上有海兰珠这个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海兰珠,原型,历史,人物,结局,什么,这个

    26岁海兰珠,二婚嫁皇太极,3个特点让她宠冠六宫。孝庄比她早进宫9年,地位却完全比不上她。有海兰珠的地方,皇太极都不会正眼看孝庄。 在《美人无泪》中,海兰珠腹黑恶毒,最终为爱自杀; 在《孝庄秘史》中,海兰珠蛮不讲理,一大把年纪还可以撒娇; 在《独步天下

  • 范增跟项羽什么关系(范增到底是不是真心帮助项羽)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范增到底,范增跟,项羽,帮助,关系,真心,什么

    因为天下起义打得是楚国旗号,所以本自楚地庐江郡的范增,要么不造反当秦朝顺民,要造反就得投身楚国集团。而楚国集团最纯正的一支就是项梁的江东军团,所以七十老翁千里赴薛、往见项梁,大谈灭秦大事、王霸大业。从这个时候开始,范增便正式投入项梁、项羽叔侄门下。而且,项梁对范增极为重视,不仅言听计从而且引为上宾。

  • 隋文帝皇后独孤伽罗的故事(隋文帝与独孤伽罗的爱情)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独孤伽罗,隋文帝,皇后,故事,爱情

    为了甩锅。伽罗是有名的贤后,家世好,性格好,和杨坚是少年夫妻,并称为“二圣”。隋文帝病入膏肓时,她已去世16年了。隋文帝无法面对自己的错误,便把妻子搬出来当替罪羊。独孤皇后,是史书上有名的贤后。她辅佐隋文帝治理国家,开创“开皇之治”,深受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史书甚至直接将她和杨坚并称为“二圣”。她和杨

  • 唐朝时的昆仑奴是什么民族人(唐朝昆仑奴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民族人,昆仑奴,唐朝昆,意思,什么

    昆仑奴是黑人,曾被当成“动物”抓来中国。唐朝的有钱人,对他们趋之若鹜。凡是巨富之家,必有昆仑奴。可昆仑奴又矮又丑,还不穿衣服,为何唐朝贵族都抢着要?据《岭外代答》记载,昆仑奴来自一个海岛,头发是卷曲的,皮肤是黝黑的,只要用食物引诱,就能抓住他们,一抓就是千万,可以卖去当奴隶。“西南海上有昆仑层期国,

  • 唐玄宗最爱武惠妃还是杨贵妃(武惠妃和杨贵妃是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贵妃,武惠妃,唐玄宗,关系,什么,还是

    武惠妃是杨贵妃的亲婆婆,但最终,两人共侍一夫。武惠妃掌管六宫,堪比皇后,杨贵妃盛宠不衰,夜夜笙歌。儿媳和婆婆,哪个最受宠?如果一定要比个高下,我认为,杨贵妃要略胜一筹。杨玉环本是唐玄宗的儿媳,她的丈夫是武惠妃的亲儿子寿王。但唐朝宫廷的感情就是比较混乱,这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其实,在唐玄宗看中杨玉环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