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隋文帝皇后独孤伽罗的故事(隋文帝与独孤伽罗的爱情)

隋文帝皇后独孤伽罗的故事(隋文帝与独孤伽罗的爱情)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415 更新时间:2023/12/22 19:57:10

为了甩锅。伽罗是有名的贤后,家世好,性格好,和杨坚是少年夫妻,并称为“二圣”。

隋文帝病入膏肓时,她已去世16年了。隋文帝无法面对自己的错误,便把妻子搬出来当替罪羊。

独孤皇后,是史书上有名的贤后。

她辅佐隋文帝治理国家,开创“开皇之治”,深受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史书甚至直接将她和杨坚并称为“二圣”。

她和杨坚的感情,也非常深厚,算是少年夫妻老来伴。

那么,问题来了。

杨坚真的在临死前,大呼“独孤误我”吗?

答案是真的。

这件事,在《隋书》上有详细的记载。

《隋书》,是魏征在贞观年间负责主编的隋朝史,可信度非常高

据《旧唐书》记载,魏征为了编撰这本史书,还专门探访了很多在隋朝生活过的人,生怕有所遗漏。

“魏徵等受诏修齐、梁、陈、周、隋五代史,恐有遗漏,屡访之。”(《旧唐书·孙思》)

伽罗已经去世16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杨坚不顾夫妻感情,也要大骂她呢?

我们先来看看《隋书》记载的事情始末。

事情始末

据《隋书》记载,公元618年,隋文帝病入膏肓,正躺在床上休养。突然,他的妃子宣华夫人,慌慌张张跑了进来,脸色泛着异样的潮红。

杨坚很奇怪,便问她发生了什么事。

宣华夫人一边哭,一边控告:“太子非礼我!”

原来,隋文帝病重,太子杨广和宣华夫人一起伺疾。

杨广生性好色,便趁着父亲不注意,把宣华夫人拉到一旁的房间,撕扯她的衣服。

杨坚听了,当场大怒,双手颤抖,大骂:“畜生何足付大事,独狐诚误我!(《隋书·列传第一·后妃》)

此后,杨坚气急攻心,来不及处理太子,就一命呜呼了。随后,杨广登基,成了隋炀帝

这一事件,被后人称为“仁寿宫变”

太子犯错,杨广为何要骂已经去世16年的妻子呢?

原来,当年废掉前太子杨勇,册立杨广为太子,就是伽罗的主意。

因为太生气了,哪怕伽罗已去世16年,杨坚仍然忍不住悔恨:自己真不应该听伽罗的话。

可能,杨坚只是随口一句抱怨,但独孤伽罗却被迫成了主角。

此后,无数史学家研究这句话,甚至,今天还有不少史学家认为:隋朝二世而亡,罪魁祸首就是伽罗。

我个人认为,这种观点,太过于偏激。

隋朝二世而亡,罪魁祸首绝对不是伽罗。

如果你了解伽罗,你绝对会敬佩她。

真实的独孤伽罗

伽罗,是真正的名门淑女,家世好,喜读书,通晓古今。

伽罗的家世有多好呢?

举几个例子吧。

  • 她的祖上,是北匈奴贵族;

  • 她的父亲独孤信,位高权重,是西魏八柱国、大司马,北周进国公;

  • 她的母亲崔彦珍,就更厉害了,是名门闺女,出身于清河崔氏。

  • 清河崔氏,是当时首屈一指的汉族政治文化门阀,十分重视儒学教化与文化。

    这样的出身,在当时,就是妥妥的人上人。

    不止家世好,伽罗还非常喜欢读书。

    据史书记载,伽罗喜欢读书,已经达到了通晓古今的地步。

    《北史卷十四·列传第二》:后雅好读书,识达今古。

    14岁那年,伽罗在父亲独孤信的坚持下,嫁给了杨坚。

    独孤信选择杨坚的理由,是他认为,此人相貌独特、气质非凡

    那杨坚长什么样子呢?

    《隋书》上是这么写的:“(杨坚)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长上短下,沉深严重。”

    这句话的意思,是杨坚的额头格外突出,有五根隆起直冲脑门。他的下巴,又长又突,目光犀利,而且上身长、下身短。

    用现在的眼光看,杨坚应该长得“奇丑无比”。

    可在古人眼中,这样的奇想,贵不可言,是“龙颜戴干”。

    就这样,杨坚迎娶了14岁的伽罗为正妻。

    但谁也没想到,就在婚礼结束后不久,独孤信被宇文护逼迫自尽,连带整个独孤家败落,而杨坚所在的杨家,也因为姻亲关系,受到了牵连。

    好在,杨坚和伽罗的感情,反而越发亲密。

    家族蒙难,杨坚开始政治生涯,而伽罗,不仅为他守护好了大后方,还在关键时刻,救下了他的性命。

    聪慧救夫

    公元572年,周武帝宇文邕发动政变,铲除权臣宇文护。为了提高杨家地位,他还让太子宇文赟,迎娶了杨坚的女儿杨丽华

    此前,杨坚一直被宇文护打压。

    如今,时来运转,杨坚迅速崛起,成了宇文邕的心腹。

    只可惜,宇文邕去世得太突然了。

    杨坚的位置还没坐稳,立刻遭到女婿宇文赟的打击。

    新官上任三把火,宇文赟继位后,第一把火,烧的,就是杨坚。

    他首先架空杨丽华的皇后之位,故意违反祖制另立四个皇后,此后,他开始逼迫老丈人杨坚,试图让他自尽。

    《隋书卷一·帝纪第一》:高祖位望益隆,帝颇以为忌。帝有四幸姬,并为皇后。

    伽罗得知后,直接闯宫门,拼命道歉,并跪地磕头,磕得脑袋都出血了,才堪堪保住了杨坚的性命。

    要知道,那可是封建时期。

    寻常女子,得知丈夫要被赐死,早就六神无主了。

    而伽罗不仅冷静自持,还敢于以命相博。

    她不是没有头脑的女人,闯宫门,是为了把事情闹大。

    只有事情足够大,宇文赟才要顾及脸面,顾及天下人的看法,给杨坚留下一线生机。

    伽罗很幸运,她赌赢了。

    《周书·卷九·列传第一》:帝大怒,遂赐后死,逼令引诀。后母独孤氏闻之,诣阁陈谢,叩头流血,然后得免。

    伽罗,是名门闺女,从小养尊处优。

    可当丈夫需要,她可以不顾颜面,下跪磕头,祈求女婿给丈夫一条生路。

    成大事者,必须能屈能伸。

    伽罗身上,还有非凡的决断力。

    宇文赟暴死后,杨坚在当皇帝还是当权臣之间犹豫不决。

  • 当权臣,北周贵族不得不支持,因为他手上有幼帝;

  • 当皇帝,他名义和根基不足,可能会面临灭顶之灾。

  • 此时,伽罗快刀斩乱麻,直接向杨坚建议——当皇帝。

    伽罗说:“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

    ,如今局势已定,即便杨坚只当权臣,不当皇帝,未来也不可能高枕无忧,想要拿幼帝做文章的,比比皆是。

    一语惊醒梦中人。

    杨坚立刻建立隋朝,成了隋文帝,而伽罗也成了皇后。

    自此,独孤皇后的名号,响彻了史书。

    成为皇后的伽罗,表现出非凡的政治才能。

    她是历史上罕见的、对君王终生保有强烈影响力的后妃。

    杨坚每次上朝,伽罗都会和他一起乘坐撵轿前往,到殿阁处停下。

    杨坚在前面上朝,伽罗就在殿阁里听着,让小太监做他们之间的传话筒。

    等到杨坚下朝,两人又一起手牵手,开开心心返回住所。

    《隋书 卷三十六·列传第一》:上每临朝,后辄与上方辇而进,至阁乃止。使宦官伺上,政有所失,随则匡谏,多所弘益。候上退朝而同反燕寝,相顾欣然。

    可以说,杨坚下的很多政令,都有伽罗的身影。

  • 比如,隋朝重臣高熲,是伽罗推荐和力挺的;

  • 比如,恢复汉制、北破突厥,有伽罗的功劳;

  • 比如,《开皇律》、科举制、三省六部的体系……

  • 隋文帝完成的一系列改革,都有伽罗的身影,他们是罕见的政见契合的夫妻。

    善妒的伽罗,包容的杨坚

    杨坚和伽罗的感情,也非常值得称道。

    在感情上,伽罗一改大度,表现得极其“善妒”,而杨坚却非常包容。

    他终身“无异姓之子”,所有的孩子,都是伽罗生的。

    这是两人结婚时,杨坚对她的承诺。

    杨坚初登基时,他的后宫,基本上形同虚设。

    有一次,杨坚偶然宠幸了尉迟迥的孙女尉迟氏,伽罗知道后,二话不说就把尉迟氏给杀了。

    杨坚得知后,觉得很丢脸,但他没惩罚伽罗,而是选择离家出走。

    最后,高熲、杨素跑过来劝说,帝后才重归于好。

    如果伽罗一贯大度,或许还不会让杨坚着迷。

    但她在感情上,足够“小气”,反而让杨坚又爱又恨。

    纵观杨坚和伽罗的一生,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他们的想法都出奇地一致。

    他们是知己,是合作伙伴,是志同道合的同行者。

    在废立太子一事上,杨坚和伽罗的观点,如出一辙。

    初期,两人以嫡长子杨勇为太子。杨勇行事草率,与杨坚夫妇两人谨慎的作风背道而驰。最过分的是,杨勇不顾嫡庶,导致太子妃暴死。

    伽罗素来不喜宠妾灭妻,因此,她对杨勇非常不喜欢。

    公元600年,杨勇被废,杨广被立为太子。

    不少学者将废立太子和后来隋炀帝的暴政联系起来,称如果不是伽罗宠爱杨广,杨广就没有机会当太子,杨广不当太子,也就没有后来暴虐的隋炀帝。

    于是,“独孤误我”就成了伽罗的原罪。

    可这种说法,实则太片面了。

    第一, 废立太子,伽罗没有错。

    选择杨广当太子,不是伽罗一个人的主意,也不单纯是因为她偏爱小儿子。

  • 一方面,杨广在统一战争中表现突出,稳定了江南局势,有实实在在的军功和政绩。

  • 另一方面,杨勇喜好声色,崇尚奢侈之风,没有任何政绩功劳,整日里就是诗词歌赋。

  • 大儿子庸庸碌碌,小儿子聪明能干。

    当母亲的,难免偏爱小儿子,伽罗自然不能免俗。

    不仅伽罗更喜欢杨广,身为帝王的杨坚,也更偏爱小儿子。

    因此,废太子,立杨广,大概率是伽罗和杨坚的共同选择。

    第二,杨坚说出“独孤误我”,存在迁怒情绪。

    伽罗死后,杨坚与宣华夫人、容华夫人纵情声色。

    《隋书卷三十六·列传第一》:其后,宣华夫人陈氏、容华夫人蔡氏俱有宠,上颇惑之,由是发疾。及危笃,谓侍者曰:“使皇后在,吾不及此”云。

    病入膏肓时,杨坚最喜欢的,就是宣华夫人。

    因此,当他看到满脸潮红的宣华夫人,下意识就相信了她说的所有话。

    他不问细节,直接认定杨广调戏了宣华夫人。

    此时的杨坚,已经不是当年英明神武的帝王。

    他正沉浸在“无人管我”的快乐之中,此时,杨广的做法,打断了他的快乐。

    杨广,是伽罗最宠爱的儿子。

    而伽罗,是限制他最狠的女人。

    种种情绪交叠,杨坚想的,可能是:“伽罗真是太耽误我了。”

    第三,杨广并非一无是处,只是太着急了。

    隋朝二世而亡,很多人便认为,此事是杨广的错。

    是他纵情声色,庸碌无为。

    可实际上,杨广并非没有才能的君主。

    他只是太急功近利,太想要开创功绩,以至于没有稳住隋朝的国力。

    第四,伽罗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我们站在后世,看一千多年前的历史,总会忘记了:人没有预知未来的能力。

    在杨广自我暴露之前,伽罗也好,杨坚也罢,都没办法预料到,那个处处节省,夫妻恩爱的杨广,居然是个刚愎自用、行事刚猛的人。

    所以,把一切怪在伽罗的头上,实在是有些太冤枉了。

    她无法预知未来,更无法预料到,儿子杨广,居然会再娶宣华夫人,为她作《神伤赋》。

    她已经尽到了国母的义务,并把能力范围内最好的,都尽力留给了隋朝。

    写在最后

    写完这篇文章,我忽然想起了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中,有这么一段话:

    “我一向不相信昭君出塞会安汉,木兰从军可以保隋;也不相信妲己亡殷,西施亡吴,杨妃乱唐的那些古老话,我以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是决不会有这种大力量的。

    兴亡的罪责,应该男的负。

    但向来男性的作者,大抵将败亡的大罪,推到了女性身上,这真是一钱不值的、没有出息的男人。”

    能喊出“独孤误我”的杨坚,应该已经不是那个英明神武的开国皇帝了吧。

    标签: 独孤伽罗隋文帝皇后故事爱情

    更多文章

    • 唐朝时的昆仑奴是什么民族人(唐朝昆仑奴是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民族人,昆仑奴,唐朝昆,意思,什么

      昆仑奴是黑人,曾被当成“动物”抓来中国。唐朝的有钱人,对他们趋之若鹜。凡是巨富之家,必有昆仑奴。可昆仑奴又矮又丑,还不穿衣服,为何唐朝贵族都抢着要?据《岭外代答》记载,昆仑奴来自一个海岛,头发是卷曲的,皮肤是黝黑的,只要用食物引诱,就能抓住他们,一抓就是千万,可以卖去当奴隶。“西南海上有昆仑层期国,

    • 唐玄宗最爱武惠妃还是杨贵妃(武惠妃和杨贵妃是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贵妃,武惠妃,唐玄宗,关系,什么,还是

      武惠妃是杨贵妃的亲婆婆,但最终,两人共侍一夫。武惠妃掌管六宫,堪比皇后,杨贵妃盛宠不衰,夜夜笙歌。儿媳和婆婆,哪个最受宠?如果一定要比个高下,我认为,杨贵妃要略胜一筹。杨玉环本是唐玄宗的儿媳,她的丈夫是武惠妃的亲儿子寿王。但唐朝宫廷的感情就是比较混乱,这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其实,在唐玄宗看中杨玉环之前

    • 中国祭祀文化为什么要用香祭祀(祭拜用香有什么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祭祀,用香,祭拜,意义,文化,中国,为什么

      早在先秦时期,人祭祀时,就要烧香了。烧香有着非常特殊的含义,和道教、佛教都没有关系。不是一般人,还不能烧香呢!烧香也不是迷信,它的背后藏着大学问。 用现代观点看,祭祀烧香似乎稀疏平常,是一件谁都能做的事。谁家都能摆上供品,点几根香,祭祀祖先,或者祭祀天神菩萨。潮汕地区,至今仍然保留着祭

    • 张作霖六位夫人的结局(张作霖五夫人寿懿一生得宠)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作霖,寿懿,夫人,得宠,结局,一生

      1916年,中学毕业典礼,41岁的张作霖看上了18岁的女学生。他派人去提亲,却惨被拒绝。这个女学生,就是后来的五夫人张寿懿。她是公认最受宠的女人。张寿懿有多受宠呢? 结婚后,张作霖单独为她修建一座小青楼,供她独自居住。 张府的大小事务,全部由她管理,是实际上的女主人。

    • 扁鹊为何被移除教科书(扁鹊从教科书中消失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教科书,扁鹊,消失,为何

      扁鹊,是和华佗、李时珍齐名的中医圣手,家喻户晓。他有很多治病救人的事迹,然而,2017年,多种版本的教科书,删除了扁鹊的相关内容,理由是:不确定是否有扁鹊这个人。而这,和考古队挖出来的几样东西有关。扁鹊不存在吗?教科书删除扁鹊相关内容时,许多网友纷纷表示不信。可是,从已有史料和出土文物来看,历史上的

    • 秦始皇写给吕不韦的一封30个字的信(写信到底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吕不韦,秦始皇,意思,写信,到底,什么,30

      吕不韦辅佐两代秦王,叱咤风云十几年。然而,公元前236年,他读了秦始皇30个字的信,就喝下鸩酒,结束生命。奇怪的是,秦始皇并没有让他自尽。吕不韦的自尽,背后暗藏着2个深层原因。吕不韦是一代名相。但他的晚年,被秦始皇赶出了咸阳,最后因一封30个字的信,而了结生命。秦始皇的信,是这么写的:“君何功於秦?

    • 慈禧太后为什么喜欢李莲英(李莲英如何讨慈禧欢心)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李莲英,慈禧,太后,欢心,喜欢,如何,为什么

      慈禧太后和李莲英的关系如何?李莲英陪伴了慈禧近53年,被封为清朝唯一正二品、且被封为钦差的太监。他和慈禧关系暧昧,经常被叫进寝宫,单独聊天到深夜……李莲英没有背景,长得也丑,之所以得宠,是因为他有一项独特的能力。提起李莲英,人们最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便是他和慈禧的隐秘私事。作为清朝末年的总管太监,李莲

    • 古时候为什么请奶娘(古代奶娘的地位为什么那么高)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奶娘,地位,古时候,古代,为什么,那么

      在古代,奶娘不是谁都能当,必须是15岁以上,20岁以下,刚生完孩子的良家女子。奶娘和主家私通的事,也有,比如,郑成功儿子和奶娘私通,被郑成功一刀砍了……那为什么古代一定要请奶娘呢?中国古代的奶娘,还有很多名称,比如乳母、奶婆、奶口、乳媪、嬷嬷等。最早有关奶娘的记载,出现在西周时期的乳保教育制度里。《

    •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怎样理解儒家和法家对人性看法)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人性,法家,儒家,看法,理解,还是,怎样

      同是基于人性的底层逻辑,儒家和法家哪个更有道理 观三代损益,乃知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其所由来尚矣。司马迁的这句话,第一个意义便是:它阐述了一种共识,那就是人情。中国人的主体间共识是人情或人性,外国人的主体间共识则是宗教或上帝。而其第二个意义便是:它揭示了一种底层逻辑。刑法、民法基于宪法

    • 彭坤主持人简历个人资料(央视主持人彭坤的甜美风采)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彭坤,主持人,简历,风采,央视,资料,甜美,个人

      央视著名主播彭坤近照,有着一种甜美的风采,她的发音听着很舒服!央视著名主播彭坤近照,有着一种甜美的风采。2022年6月10号晚23:00,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的《24小时》节目中,主播彭坤的首秀堪称亮点。彭坤:出镜创纪录,一晚连续主持《晚间新闻》《24小时》两档节目。《24小时》节目很特殊,因为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