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唐朝时的昆仑奴是什么民族人(唐朝昆仑奴是什么意思)

唐朝时的昆仑奴是什么民族人(唐朝昆仑奴是什么意思)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173 更新时间:2023/12/29 21:11:15

昆仑奴是黑人,曾被当成“动物”抓来中国。唐朝的有钱人,对他们趋之若鹜。凡是巨富之家,必有昆仑奴。可昆仑奴又矮又丑,还不穿衣服,为唐朝贵族都抢着要?

据《岭外代答》记载,昆仑奴来自一个海岛,头发是卷曲的,皮肤是黝黑的,只要用食物引诱,就能抓住他们,一抓就是千万,可以卖去当奴隶。

“西南海上有昆仑层期国,连接大海岛,……海岛多野人,身如黑漆,拳发,诱以食而擒之,动以千万,卖为蕃奴。”(《岭外代答》卷三)

无独有偶,《旧唐书》里对昆仑奴的外貌,也有相同的记载。

据《旧唐书》记载,昆仑奴居住在林邑的南边,头发是卷曲的,身体是黝黑的。

“在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昆仑”。(《旧唐书·南蛮传》)

唐代的昆仑奴俑来看,昆仑奴大多身材矮小,不穿上衣,只穿个羊皮短裤。

唐朝贵族、富豪对他们趋之若鹜,只要是因为昆仑奴大多性情温良,踏实耿直,认准了主人,就会忠心耿耿。

据学者考证,唐朝人根本不区分奴隶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只要是长得黑,都会把他们叫做 “昆仑奴”。

但时至今日,我们不禁要问,盛行于唐朝的昆仑奴,到底来自哪里呢?

这个问题,至今没有统一答案。

第一种说法:昆仑奴来自北非。

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

“内有东西方四十国侨民,包括源自非洲来的黑人(昆仑奴)。”

可见,在一些学者的眼中,唐朝时期盛行的昆仑奴,就是非洲黑人。

这一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

毕竟,唐朝时期的长安城,堪称国际大都市,拥有各色人种,黑人也并不少。

第二种说法:昆仑奴是东南亚人。

因为史料明确记载,昆仑奴生活在海盗上,并且身材矮小,所以,也有不少人认为,昆仑奴应该不是非洲黑人,而是尼格里托人。

尼格里托人,是小黑人,他们一直生活在马来半岛以南的诸海岛上。

这种说法,同样有一定的道理。

因为,古代的中国人,将凡是在半岛上统治这些小黑人的国家,称为“昆仑之类”。

这个地方的人,同样皮肤黝黑。

第三种说法:昆仑奴是印度人。

之所以认为昆仑奴是印度人,和谭嗣同有关。

谭嗣同是戊戌六君子之一,他的朋友写了一篇游记,里面提到“希玛纳雅山”(即喜马拉雅山)即“昆仑”。

而印度,恰好位于喜马拉雅山以南。

有人据此认为,昆仑奴是唐朝人对印度人的称呼。

持这种观点的人,还称:昆仑奴在唐朝的身份,有狮奴象奴扮演、僧人弟子。

这2种身份,都和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佛教的发源地,就是古印度。

第四种说法:昆仑奴是来自中国西部昆仑的原住民。

除了上述3种说法外,还有人认为昆仑奴是中国人。

在我国西部,有一座山叫做昆仑山,因此有人认为“昆仑奴”,就来自于昆仑山。

持有这种说法的人,是把“昆仑奴”中的昆仑,当成了现代的昆仑山。

他们认为昆仑奴,是昆仑山的土著居民,跟随丝绸之路进入到唐朝的长安地区。

以上4种观点,你认可哪一种呢?

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倾于认定昆仑奴主要是东南亚人,可能夹杂着部分北非、印度人。

我做出这样的推断,并非信口开河,而是结合了史料和唐朝物。

我的理由如下:

第一,在关于东南亚的历史文献中,有许多关于昆仑黑人的记载。

“昆仑”一词,在中国古代的含义,不止是指昆仑山,还特指黑色的东西。

目前,有很多唐朝出土的昆仑奴陶俑。

这些陶俑,大多肤色棕黑,远比其他黄种人陶俑要黑得多。

昆仑奴的服饰,上半身几乎不穿衣服,下半身则穿着皮短裤。这种装扮风格,明显居住在炎热地区。

由此推断,昆仑奴是中国昆仑山土著居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从天气来看,东南亚的天气炎热,和昆仑奴身上的服饰比较契合。

此外,唐朝提及东南亚的文献,大多直接提到了昆仑奴。比如:

《旧唐书·林邑国传》:“自林邑已南,皆卷发黑身,通号为昆仑。”

《旧唐书·真腊国传》:“真腊在林邑西北,本扶南之属国,昆仑之类。”

《新唐书):“盘盘,在南海曲,北距环,限少海,与狼牙修接,自交州海行四十日乃至……其臣日勃郎索滥,曰昆仑帝也,日昆仑勃和,日昆仑勃谛索甘,亦日古龙。古龙者,昆仑声近耳。”

上述文献记载,足以说明,在东南亚一带,已经有了被唐朝人称为“昆仑”的黑人。

第二,从运送途径来看,东南亚地区具备更大的可行性。

据史料记载,唐朝时期,长安城拥有非多的昆仑奴,许多大户人家为了显示地位,会争相购买。

唐朝其他城市,对新奇的昆仑奴,同样趋之若鹜

如此大批量的购买,昆仑奴的数量绝对非常多,不可能只有几百人、几千人。

如果要支撑起几万人甚至更大批量的人员运输,必须有发达的贸易线路。

结合当时交通、贸易路径,能完成这样大数量的人员运输,恐怕只有东南亚各国这一渠道。

唐朝所处的主要时期,是在公元7到9世纪。这一时期,东南亚各国还是奴隶制国家,和唐朝有着密切的邦交和海上往来。

他们需要向唐朝上贡,顺便进行奴隶贸易,在逻辑上成立。

不止是奴隶买卖,很多昆仑人,也跟着东南亚商人来到唐朝,留在了中原。

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的地下王国,那个皇帝,似乎就是昆仑人。

第三,史料以及唐朝小说中,昆仑奴的形象与东南亚人十分相似。

唐朝的小说、史料,均对昆仑奴的外形进行了描写,而东南亚人的外貌,和描述的非常接近。

比如,《太平广记》引《朝野全载》的记载表明,昆仑奴的外形是又短又小。

“场帝令朱宽征留仇国,还,获男女口余千人并杂物产。……人形短小,似昆仑。”

再比如,《太平广记》卷《甘泽谣·陶舰》中记载,昆仑奴非常善水,能在水里来去自如。

“(魄)曾有亲戚,为南海守,因往省焉。郡守喜其远来,蹭钱百万,遗古剑长二尺许,玉环径四寸,海舶昆仑奴名摩诃——善泅水而勇捷……及回掉,下白芒,入湘江,在每遇水色可爱,则遗玉环剑于水,令摩诃下取,以为戏笑也。”

这段话讲述的,就是昆仑奴摩诃的故事。当时,他的主人有一把剑掉在了水里,摩诃二话不说直接下水取剑,身姿十分矫健。

再比如,《一切经音义》直接点出,昆仑奴非常善水,下水可以待很多天,却不会死亡。

“善入水,竟日不死。”

小说的描述,或许会夸张,但一定有一些现实的根据。

从上述记载,我们可以推论出昆仑奴的外形,应该不高大,身材矮小,而且善于游泳,比较懂水性。

这些性格特征、外形特征,都符合东南亚沿海或者群岛国家人种的特征。

第四,唐代开凿的石窟壁画上,佛教黑人形象与昆仑奴非常相似。

出土的文物壁画,也给昆仑奴的来源,增添了方向。

比如,在开凿出来的唐朝佛教石窟中,可以找到许多黑人形象。最典型的,就是兴建于唐朝的彬县大佛寺石窟。

如果这些黑人不是虔诚的佛教教徒,那么,他们怎么可能被雕刻在宣扬佛教的壁画之中呢?

要知道,封建时期,奴隶的地位还是很低的。但如果这些人,是跟随商队来到中国的昆仑人,就说得过去了。

可能提到佛家,大家都会想到印度。

但实际上,东南亚也是佛教传播和交流的一大中心,而且,东南亚与印度、唐朝都有不少交流。

所以,这些石窟中的黑人,极有可能是来自东南亚的昆仑人。

综上所述,我认为唐朝盛行的昆仑奴,大概率来自东南亚。

值得一提的是,“昆仑奴”虽然也是奴隶,但他们在唐朝的地位,还是比一般奴隶要好得多。

唐朝的昆仑奴,主要从事服务行业伎艺表演

服务行业的昆仑奴,是贵族们炫耀财力的表现。他们有的当管家、有的驯养牛马、有的则从事田间劳作。

从事伎艺表演的昆仑奴,要么被养在家里进行搏击表演、要么进行驯兽表演。

相比其他奴隶,昆仑奴所从事的工作,大多没有性命之忧,也会有较好的待遇。

相比十五世纪,欧洲人主导的黑奴贸易,昆仑奴的日子要过得好太多了。

当然了,昆仑奴的待遇,可能和他们的“忠心”“侠义”有关。

他们认准了一个主人,就会坚持到底,绝不背叛。

在很多小说中,昆仑奴的形象,也都是忠肝义胆、飞檐走壁的强人。唐代小说《昆仑奴》,就被金庸先生称为中国第一部侠义小说。

中国人,是非常欣赏这种“忠义”品质的。

如今,昆仑已经成了侠义、忠心的象征。

比如,谭嗣同的《狱中提壁诗》中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也是在用“昆仑奴”故比喻革命义士、忠肝义胆的追随者。

标签: 民族人昆仑奴唐朝昆意思什么

更多文章

  • 唐玄宗最爱武惠妃还是杨贵妃(武惠妃和杨贵妃是什么关系)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贵妃,武惠妃,唐玄宗,关系,什么,还是

    武惠妃是杨贵妃的亲婆婆,但最终,两人共侍一夫。武惠妃掌管六宫,堪比皇后,杨贵妃盛宠不衰,夜夜笙歌。儿媳和婆婆,哪个最受宠?如果一定要比个高下,我认为,杨贵妃要略胜一筹。杨玉环本是唐玄宗的儿媳,她的丈夫是武惠妃的亲儿子寿王。但唐朝宫廷的感情就是比较混乱,这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其实,在唐玄宗看中杨玉环之前

  • 中国祭祀文化为什么要用香祭祀(祭拜用香有什么意义)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祭祀,用香,祭拜,意义,文化,中国,为什么

    早在先秦时期,人祭祀时,就要烧香了。烧香有着非常特殊的含义,和道教、佛教都没有关系。不是一般人,还不能烧香呢!烧香也不是迷信,它的背后藏着大学问。 用现代观点看,祭祀烧香似乎稀疏平常,是一件谁都能做的事。谁家都能摆上供品,点几根香,祭祀祖先,或者祭祀天神菩萨。潮汕地区,至今仍然保留着祭

  • 张作霖六位夫人的结局(张作霖五夫人寿懿一生得宠)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张作霖,寿懿,夫人,得宠,结局,一生

    1916年,中学毕业典礼,41岁的张作霖看上了18岁的女学生。他派人去提亲,却惨被拒绝。这个女学生,就是后来的五夫人张寿懿。她是公认最受宠的女人。张寿懿有多受宠呢? 结婚后,张作霖单独为她修建一座小青楼,供她独自居住。 张府的大小事务,全部由她管理,是实际上的女主人。

  • 扁鹊为何被移除教科书(扁鹊从教科书中消失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教科书,扁鹊,消失,为何

    扁鹊,是和华佗、李时珍齐名的中医圣手,家喻户晓。他有很多治病救人的事迹,然而,2017年,多种版本的教科书,删除了扁鹊的相关内容,理由是:不确定是否有扁鹊这个人。而这,和考古队挖出来的几样东西有关。扁鹊不存在吗?教科书删除扁鹊相关内容时,许多网友纷纷表示不信。可是,从已有史料和出土文物来看,历史上的

  • 秦始皇写给吕不韦的一封30个字的信(写信到底什么意思)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吕不韦,秦始皇,意思,写信,到底,什么,30

    吕不韦辅佐两代秦王,叱咤风云十几年。然而,公元前236年,他读了秦始皇30个字的信,就喝下鸩酒,结束生命。奇怪的是,秦始皇并没有让他自尽。吕不韦的自尽,背后暗藏着2个深层原因。吕不韦是一代名相。但他的晚年,被秦始皇赶出了咸阳,最后因一封30个字的信,而了结生命。秦始皇的信,是这么写的:“君何功於秦?

  • 慈禧太后为什么喜欢李莲英(李莲英如何讨慈禧欢心)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李莲英,慈禧,太后,欢心,喜欢,如何,为什么

    慈禧太后和李莲英的关系如何?李莲英陪伴了慈禧近53年,被封为清朝唯一正二品、且被封为钦差的太监。他和慈禧关系暧昧,经常被叫进寝宫,单独聊天到深夜……李莲英没有背景,长得也丑,之所以得宠,是因为他有一项独特的能力。提起李莲英,人们最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便是他和慈禧的隐秘私事。作为清朝末年的总管太监,李莲

  • 古时候为什么请奶娘(古代奶娘的地位为什么那么高)

    文史百科编辑:笑红尘标签:奶娘,地位,古时候,古代,为什么,那么

    在古代,奶娘不是谁都能当,必须是15岁以上,20岁以下,刚生完孩子的良家女子。奶娘和主家私通的事,也有,比如,郑成功儿子和奶娘私通,被郑成功一刀砍了……那为什么古代一定要请奶娘呢?中国古代的奶娘,还有很多名称,比如乳母、奶婆、奶口、乳媪、嬷嬷等。最早有关奶娘的记载,出现在西周时期的乳保教育制度里。《

  • 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怎样理解儒家和法家对人性看法)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人性,法家,儒家,看法,理解,还是,怎样

    同是基于人性的底层逻辑,儒家和法家哪个更有道理 观三代损益,乃知缘人情而制礼,依人性而作仪,其所由来尚矣。司马迁的这句话,第一个意义便是:它阐述了一种共识,那就是人情。中国人的主体间共识是人情或人性,外国人的主体间共识则是宗教或上帝。而其第二个意义便是:它揭示了一种底层逻辑。刑法、民法基于宪法

  • 彭坤主持人简历个人资料(央视主持人彭坤的甜美风采)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彭坤,主持人,简历,风采,央视,资料,甜美,个人

    央视著名主播彭坤近照,有着一种甜美的风采,她的发音听着很舒服!央视著名主播彭坤近照,有着一种甜美的风采。2022年6月10号晚23:00,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的《24小时》节目中,主播彭坤的首秀堪称亮点。彭坤:出镜创纪录,一晚连续主持《晚间新闻》《24小时》两档节目。《24小时》节目很特殊,因为这

  • 高情商夸人漂亮的诗句(7首夸人好看的优美古诗词)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古诗词,夸人,情商,诗句,优美,漂亮,好看

    7首夸人好看的古诗词,句句古韵仙风,学会出口即是文章!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摘自 秦观 《春日五首 · 其二》碰见女孩子哭手足无措,不会安慰人?没关系,把秦观这两句诗背下来,不但能让人心情变好,还显得自己有学问。并且,秦观有一个非常凄美的爱情故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秦观在贬官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