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三公九卿是什么朝代的制度(在不同朝代分别指代哪些职位)

三公九卿是什么朝代的制度(在不同朝代分别指代哪些职位)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799 更新时间:2024/1/17 6:40:01

位列三公,在古代可以形容一个人很有能力,在朝堂上前途无量,同时也昭示着此人是朝廷重臣。

中国古代封建史漫长而悠久,“三公”这个称呼,也在朝代的更替和历史的演变中发生了不一样的变化——几乎在每个朝代,“三公”所指代的官职都各有不同。

那么,“三公”在不同朝代具体是指的哪三个职位呢?

或许一提到“三公”,我们会首先想起一个耳熟能详的词,三公九卿。继而会想到首创于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度。

在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从制度层面来讲,的确是是秦朝开了先河,但是追溯“三公九卿”的根源,从夏朝也能看到痕迹。

《礼记》记载:“夏后氏官百,天子有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惟其人。言使能也。”

可见,从夏朝开始,已经诞生了三公九卿的概念,甚至这一概念也被放到朝堂官职中,且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

到了商周时期,“三公”也同样被重视和提起。根据《史记·殷本纪》所记载:“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

这里的西伯昌,就是西周的创始人西伯侯姬昌,包括后面他有雄厚的实力讨伐商纣,也离不开他本身位于“三公”的地位。

周朝建立之后,除了周天子之外,朝堂设“三公六卿”。《尚书·周官》记载:“立太师、太傅、太保,兹为三公。”

到了这里,“三公”所指代的就是太师、太傅和太保。除了保障“三公”处理朝廷政务最高官职的权力外,还下设“六卿”,负责帮助“三公”打下手。

到了春秋战国,“三公”不管是职位还是实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春秋时期,由于各诸侯国自发改革,之前“三公”的职权不再依旧沿用,“太保”被摒除于三公“行列”之外。

而太师、太傅仍然存在,却不如同以往掌控实权,对于掌权这块来说,含金量委实有些缩水了。

而到了战国时期,“三公”所指代的职位有了新一番的改头换面。

原来的太师、太傅、太保全都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司马、司空、司徒。

这时候的“三公”,貌似也并不能拥有最高的权势和地位,如《通考》所记载:“司马主天,司空主土,司徒主人。”不同的职责,掌管着各自不同的领域,“三公”也有各自的专责。

然后就到了秦朝。秦朝时的“三公”,就是指的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这三个官职可以说是朝廷权力的中枢,协助皇帝处理朝政。

西汉是以丞相(大司徒)、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

西汉从公元前119年开始正式设立大司马,一般大司马这个官职兼挂大将军的名号,例如汉武帝时期的卫青霍去病,他们本来是大将军,后特加号“大司马”;

还有历经汉昭帝、汉宣帝多朝官拜大司马的霍光,人们提起他都尊称一声“大司马大将军”。

对于这“三公”的权力谁最大而言,汉朝是不稳定、且时常转移的。

汉初当然是丞相权力较大,到了汉武帝时,他由于宠信外戚和近臣,丞相的实权向大司马职权上过渡和转移。

汉成帝时期,改御史大夫为大司空,与丞相、大司马并列为“三公”。

到了东汉,则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虽然随着统治者的权力下放倾斜度不同,导致“三公”手中的职权也各不相同

但有一个毋庸置疑的共同点是:他们哪怕手里没权,也享受着十分优厚的待遇。

譬如东汉末的袁绍,他是有名的家底厚,为啥家底那么厚呢?别忘了他还有另一个响亮的名号,他袁家“四世三公”,有四代人都做过“三公”,这是怎样荣耀和有权势的家族?所以家底厚也情有可原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度已经初步形成轮廓,这一阶段虽然朝廷仍然设置“三公”,实权却已经逐步实现向三省的转移。

所以这时候的“三公”,一般都是闲职了。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地位级别和待遇变化都不大,只是实权变得少之又少。

到了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诞生与完善,逐渐取代了三公九卿制,但是“三公”依然存在。隋朝虽然还设有“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却参与朝政的比例并不大,多限于礼乐之事。

因为实际上参与朝政事务的大权,还是集中在尚书令及其相关职务之上。以及后来的宋元明清中,“三公”也依旧存在,仍然多为名誉上的“虚衔”。

即便是后期制度经过多重演变,“三公”仍然贯彻封建社会发展的始终,其中种种演变,也多能窥见历代朝政官职的更改与完善。

参考资料:

尹钊,高雯婷《“位列三公”吉语花钱》

更多文章

  • 鲜卑人是什么民族(鲜卑是现在的哪个民族)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鲜卑,民族,哪个,现在,什么

    鲜卑族兴起于密林深处的大兴安岭,是首个统一中原地区的北方少数民族,在中国的民族史上曾占有显赫的历史地位。而这个民族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秦、西燕、南凉、南燕、吐谷浑、代国、北魏、东魏、西魏、北周十二个地方政权。其中,拓跋鲜卑曾经横扫群雄,终结了十六国的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国北方的广大地区,建立的北魏

  • 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的故事(不幸被老子道德经言中了)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经言,道德,起源,神话,传说,老子,人类,故事,不幸,关于

    从人类起源的各种传说看人的认知,我们都不幸被老子道德经言中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本来是一个非常严肃、庄重与极其重要的哲学终极问题,但却被很多愁善感的人或者想表现自己的人用来感叹或装逼,以此来展示自己是多么一个具有思想内涵与深沉的人。而就这个问题的本质而言,其之所以产生,则是源于人天性

  •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的区别和联系(两者的用途与应用)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八卦,先天,后天,联系,用途,区别,应用,两者

    不讲《易经》两派六宗,只讲两张图条条好些大咖都在普及八卦的基础知识,阅读条文时看到“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时常混淆,曾有留言指错。翻查某百科栏目,转图完全错误。若查询甚至学习,又如何摸的着头绪;以讹传讹,贻笑全网,贻误无穷。码字画卦,愿对你正确认识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有所裨益。 象在天

  • 年的由来传说故事简短(“除夕”与“年”的传说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传说,介绍,由来,简短,故事,除夕

    1959年《新民晚报》上曾刊载一篇文章《“年”的故事》。描述了“年兽”的外貌:“年”长着两个头,四只耳朵,八条腿,专门吃人过活。但是‘年’很懒惰,一年四季它都在昏沉沉地睡觉,一直到除夕的夜晚,才从阴暗的山洞里爬出,寻找它的牺牲品。‘年’害怕日光,不喜欢红色,尤其讨厌喧闹的声音。”由此可以看出,所谓“

  • 二桃杀三士的故事背景及启示(最早记载于《晏子春秋》)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桃杀,三士,春秋,启示,晏子,记载,背景,故事

    “二桃杀三士”是晏婴用“计谋杀人”的成功范例,被载入《晏子春秋·内篇谏下》。春秋时期,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是齐国的三位勇士,恃才傲物,骄横勇武。引起齐相晏婴的不满与齐景公的不适。晏婴想要除去这三人,便称他们的行为是“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为避免造成未来可能的祸端,建议齐景公早日消除。之后,

  • 历史申公豹是好人还是坏人(封神演义中申公豹并不是好人)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申公豹,封神演义,历史,坏人,好人,还是

    在电影院,看到申公豹出场,他陪着姜子牙在北海之滨受罚,观众都有点惊讶,难道申公豹变好了吗?1各种版本的申公豹,都是坏人。像《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申公豹,总觉得是元始天尊的偏心,把好好的12金仙的位置交给胖嘟嘟,实力远不及自己的太乙真人。他觉得非常不公平,凭什么,于是各种暗中使坏。像罗晋,王丽坤等人主

  • 杰克逊45度倾斜怎么做到的(45度倾斜是怎么回事)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倾斜,杰克逊,做到,怎么,45

    迈克杰克逊的一生备受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艺术和音乐上的贡献和付出。他的一生创造很多经典的歌曲和舞蹈动作,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惊喜。他的逝去震惊了全球,亿万歌迷伤心落泪,其追悼会通过不同形式观看共吸引了全球数十亿观众,收视率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1988年,杰克逊以1950万美元买下一块庄园,命名为

  • 姬昌的大儿子为啥叫伯邑考(周文王姬昌之长子原名叫姬考)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姬昌,伯邑考,姬考,周文王,原名,长子,大儿子

    周武王伐纣成功后,在宗庙举行了盛大的告祭仪式,“王烈祖自太王、太伯、王季、虞公、文王、邑考以列升,维告殷罪”,把自古公亶父以来为周王朝建立打下基础的历代先祖都告祭了一遍。 邑考,也就是传世文献中的伯邑考。伯,是老大的意思。《史记》曾有记载:“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

  • 宋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宋朝是一个怎样的朝代背景特点)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朝代,特点,时代,背景,宋朝,宋代,怎样,一个

    葱泼兔、金丝肚、煎鹌子、生炒肺、烧蛤蜊……小酒一端、惬意无限。这场景,熟悉吧?是元旦家人聚会?还是中秋大宴宾客?都不是,这是宋代《东京梦华录》记录的一个场景。在宋代,此等场面不胜枚举,吃者云集、遍地奢华:“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相互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

  • 简单解释苛政猛于虎的意思(苛政猛于虎的故事简介)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苛政,简介,意思,解释,故事,简单

    Kē zhèng měng yú hǔ苛 政 猛 于 虎这是啥意思呢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还要凶猛,还要可怕。这个怎么用呢苛政猛于虎,如果再这样压迫人民,人民可要反抗了! 今天要给大家讲的成语故事叫做苛政猛于虎,政是政治的意思。苛政就是指残酷压迫剥削人民的政治。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