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仿写张衡传以文言文形式写一篇自传?

仿写张衡传以文言文形式写一篇自传?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283 更新时间:2024/1/8 16:52:31

志友不知何许人也,癫狂无度,昂昂自若.现年十三岁,居于益阳.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寝.性嗜玩,忙碌而不能常得.志友知其如此,或置作业于不顾,期在必累,既累而退,曾不磨磨蹭蹭依依不舍.环视闺房,破乱不堪,或忙于收拾,焕然一新;或两眼一闭,懒于动弹.怡然自乐,晏如也.

入校常跑上跑下,难得一闲,经纶事务,有时极累.学业繁重,作业堆叠,摇摇欲坠.或胆小如鼠,便失机遇.忙至几欲崩溃时趴桌小睡,且欲与清闲者等不可得,安求其能事事如意也?但求学业有成,锻炼自身,混于人才济济之社会,期在混出模样,不至于面目全非.

常著文章自娱,以示己志.目标较为明确,奋发进取.欲与世俗格格不入,难以实现.

闲时常听音乐,以此放松心情.恩情记于心,仇恨清于心,最骄傲之本为人品.忘怀得失,逍逍遥遥,以此自终.

诸葛亮写一篇人物传记,不少于五百字,【也不能太多了】?

给你篇800字的,你改改就好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人,父诸葛曾为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为当时名士。

诸葛亮兄诸葛不共戴天瑾仕于吴孙权,拜大军、左都护,领豫州牧。亮从弟诸葛诞仕于魏,为吏部郎,累迁扬州刺吏、镇东将军、司空。兄弟三人“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世说新语.品藻》注云:狗乃“功狗”之狗,虽非龙虎之比,亦甚有功之人,故曰并有盛名。)。诸葛亮早年不得志,不为志向所屈,故结庐于襄阳城西隆中山中隐居待时。公元207年,思贤若渴的刘备三顾茅庐,请计于诸葛亮,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这是诸葛亮为刘备提出的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相军事路线,也是诸葛亮一生的行动纲领。从此,刘备的事业才出现了转机。公元208年曹操率三十万大军南下荆州,诸葛亮以其大智勇出使东吴,说服东吴抗击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为刘备取得立足之地。刘备称帝后,谙葛亮任丞相。公元223年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他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推行屯田政策,并改善西南各族与蜀汉的关系,有利于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他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因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葬于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东南)。诸葛亮的一生共两个二十七年。公元207年以前的二十七年,是他修身养性立志用世的准备阶段。他学有所成后没有北走曹操,也没有南归孙权,而是辅佐了“名微众寡”的刘备,这固然有客观原田,但也并非出于偶然。他之所以要选择兴复汉室的道路,说明他是一个维护封建纲常、崇尚儒家忠义道德的正统思想家。公元207年到234年的二十七年,是谙葛亮尽忠蜀汉的阶段。无论先主、后主都非常信任他。他没有恪守儒家教条,他尊王而不攘夷,进兵南中,和抚夷越,在三国中执行了最好的民族政策。他明法、正身、和吴、治军,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他的忠公体国精神,生前就深受蜀人爱戴,死后更长期受到后人的敬仰,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份遗产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为梁山伯人物写传记?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梁山伯家道中落,虽努力求学,自强不息,但在古代的社会,人分三六九等,肉分五花三层,如此等级森严的社会,实在不该招蔗祝英台,古代有门当户对只说,如果我是梁山伯,一定放过祝英台,让她和别人去相爱,唯有祝福,也许会避免一场悲剧…吧,我觉得他的死缺点自知之明,死不一定会解诀问题。战地女杰:贺子珍。在悲壮的二

  • 在语文上怎么增加自己的历史量?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比如历史人物传记古文观止四书五经古籍书目!这里面的典故名言都比较多还有些有历史味比较浓的文章,要有较强语言功底和文字驾驭能力人物传记的写作:1、忠实历史,实事求是,再现传主的精神风貌。2、掌握人物传记的结构特点:以时间为序、以空间变换为序、时空转换。3、语言表达不流于直白,要有文学色彩。4、篇幅自由

  • 元朝历史上哪些重要人物的传记值得一看?谢谢!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元世祖忽必烈,他的传记一定要看.铁木真的传记也一定要看!纪传体以人为本展开记录,对人物的刻画有血有肉,人物形象丰满真实。但是很难记录整个历史发展的全面情况。编年体以年代的发展记录事件的发生能够全面的记录历史所发生的事情,但是对特定人物的记录比较平面,不连冠。纪传体: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主要以人物

  • 商鞅为了说服“孝公”引用了哪两个历史人物的史实?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一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这里列举了商汤周武王的成功是因为不墨守陈规和夏周灭亡的原因是不改革所以是列举了商汤和周武王的史实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导致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随着新兴军功地

  • 商鞅立木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政府只有取信于民,政府颁布的各项法律政策才能得到民众的信任支持配合;如果政府和民众没有任何信任可言,那政府就脱离了民众,政府所颁布的各项政策法令,就很难得到民众的认可支持和配合,政府就很难统领民众,国家就很难得到治理,社会经济也就很难得到发展,国强民富也就很难达到。战国初期,秦国虽有一定发展,但在中

  • 关于田忌的人物传记1500字左右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约为公元前340年,孙膑逃亡到齐国时,田忌赏识孙膑的才能,收为门客。他指挥了两次著名的战役。约为公元前340年,在一次赛马时,孙膑向田忌提出了以下马对上马,以上马对中马,以中马对下马的田忌赛马法。公元前354年,孙膑以“围魏救赵”的兵法大胜。公元前341年,孙膑仍进军魏都大梁,用“减灶之计”,让魏军

  • 商鞅善良的事迹?

    文史百科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历史

    一、废井田,开阡陌(阡陌就是田间的大路)。秦国把这些宽阔的阡陌铲平,也种上庄稼,还把以前作为划分疆界用的土堆、荒地、树林、沟地等,也开垦起来。谁开垦荒地,就归谁所有。土地可以买卖。二、建立县的组织,把市镇和乡村合并起来,组织成县,由国家派官吏直接管理。这样,中央政权的权力更集中了。三、迁都咸阳。为了

  • 谁知道有哪古人传记呢?

    文史百科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中国历史

    林语堂《苏东坡传》《武则天正传》吴晗《朱元璋传》朱东润《陈子龙及其时代》《杜甫叙论》李长之《李白传》《韩愈》《陶渊明传论》邓广铭《辛弃疾传》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陈寅恪《柳如是别传》梁启超《管子》《王安石》萧一山《曾国藩传》楮斌杰《白居易评传》缪钺《杜牧传》冯至《杜甫传》黄留珠《刘秀传》周汝昌

  • 二十四史人物传记有多少篇?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二十世史人物传记有24篇。分别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元史》、《明史》二十世史总共有329卷,约有

  • 史记全书哪一本为历史人物传记?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史记》是由西汉时代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完成的史学巨著《史记》,是“二十六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本书名为“纪传版二十六史.史记人物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