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敬军人,宣传将军。再介绍几位江苏徐州市籍的将军,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
△白建军,江苏徐州人,解放军中将。1958年1月生,研究生毕业于俄罗斯总参军事学院国家安全战略专业。历任陆军第54集团军副军长、第20集团军军长、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北京军区参谋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北京军区善后办主任。2014年晋升中将军衔。
△卜庆君,江苏徐州人。1939年5月生,少将军衔,教授。解放军测绘学院天文大地系专业毕业,本科学历。曾任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局局长、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科研、建设项目的研发创始人之一。
△夏龙祥,江苏张家港人,1950年10月生,少将军衔。1969年2月参加工作,197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大学学历。历任兰州军区政治部干部部任免处副处长、福利处处长、任免处处长、副部长,解放军二十一集团军坦克十二师政治委员,西安陆军学院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陕西省军区政治委员。
中国象棋”楚河汉界“跟那两个历史人物有关?
刘邦、项羽楚河汉界是历史典故,秦末楚汉争霸时期,公元前205年夏,项羽在彭城(今徐州)大败汉军,刘邦退到黄河南岸重镇荥阳,楚军乘胜追击,在荥阳一带互相攻伐长达两年之久。
徐州市后姚的姚姓从哪来的?
有姚姓的皇帝,如:姚苌、姚兴、姚泓;大官有姚崇、姚弋仲。
一、起源
1、出自姚姓
源于舜帝姚重华,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姚氏正宗。虞帝生于姚墟,故因生以为姓”,舜因生在姚墟,其后子孙即以地为氏,称为姚氏。
2、源于“癸”
远古部落联盟时期,炎黄先祖,登泰山祈祷,天乃降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神州依据天意,两两而合,命名五大宗族,并铸十鼎,永铭天德。其中,帝标记“癸戊”。
帝(癸戊)。皇族的儿子戊即帝族,皇族任氏首领----壬娶丁,生下儿子戊和女儿己。皇子戊娶癸,产生了帝族,帝(羲、舜)字即戊癸合文。癸+戊=帝(或“羲”、“舜”字)。
戊手持斧钺,武威四方。癸,规也,癸手持张开的圆规。戊部落十分有趣,戊人自称“我”(戊变体)、“吾”(戊同音)。他们首领自称“羲”“舜”或者“帝”,羲、舜字也是癸+戊的合文。
癸的后代,祭祀癸女,念念不忘,诞生了一个重要的姓姜。姜=癸+女。癸女的后代自称姜姓。因为舜娶了一对姐妹(二姚),所以他娶了两个癸(娥皇、皇英),其中一支癸女的后代,将母亲“癸”下加“女”,形成姜姓,另一支癸女的后代,将“癸”左边加“女”字,形成姚姓。
所以,姜姓、姚姓,是同父异母的两支帝的后代,他们都是帝的后代,因为母亲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姓。姚、姜皆因母得姓,皆为癸女之后。姚实为舜与癸女之后。姚发音与癸女之父“尧”音同。
二、人物资料
1、姚苌
后秦武昭帝姚苌(329年393年),字景茂,南安郡赤亭县(今甘肃陇西县首阳镇梁家营村红崖山)人。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开国皇帝(384年393年在位)、军事统帅。羌族首领姚弋仲第二十四子,魏武王姚襄之弟。
2、姚兴
姚兴(366年416年),字子略,羌族,赤亭(今甘肃陇西)人,后秦第二位皇帝(394416年在位),后秦武昭帝姚苌长子。
姚兴在位22年,勤于政事,治国安民。重视发展经济,兴修水利,关心农事;提倡佛教和儒学,广建寺院。
他先后消灭了前秦(苻登)、西秦(乞伏国仁)、后凉(吕光)的势力,使西方安宁,同时东与北魏、东晋抗衡。
3、姚泓
姚泓(388年-417年),字元子,羌族,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西)人,后秦文桓帝姚兴长子,十六国时期后秦最后一位皇帝。
义熙十二年(416年)即位,改元永和。义熙十三年(417年),东晋刘裕率军北伐后秦,姚泓投降,后秦灭亡。后被押解到东晋都城建康,在建康闹市中斩首,时年三十岁。
4、姚崇
姚崇(651年-721年9月28日),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人。唐朝名相、著名政治家,州都督姚懿之子。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书。
姚崇初以挽郎入仕,迁兵部郎中。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契丹侵扰河北,连陷数州,军务繁杂,檄书如雪。
姚崇剖析若流,皆有条理,得到武则天赏识,擢兵部侍郎、同平章事,迁兵部尚书、名列宰相。神龙元年(705年),协助张柬之发动神龙革命,清除张易之兄弟及其党羽势力,迫使武则天还位于唐中宗,受封为梁县侯。
同情武则天遭遇,出任亳州刺史。入为中书令,革除弊政,颇有作为。不肯依附太平公主,贬为申州刺史。唐玄宗亲政后,拜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迁中书令,封梁国公。
提出《十事要说》,力主实行新政,推行社会改革。兴利除弊,整顿吏治,淘汰冗职,选官得才;抑制权贵,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
执政三年,誉为“救时宰相”,与房玄龄、杜如晦、宋并称“唐朝四大贤相”,以开府仪同三司致仕。
开元九年(721年),去世,终年七十一,追赠太保、扬州大都督,谥号文贞。
5、姚弋仲
姚弋仲(280—352年),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县首阳镇梁家营村红崖山)人,羌族。十六国时期历史人物,曹魏镇西将军姚柯回之子,后秦开国君主姚苌之父。
明勇英果,雄武刚毅。永嘉之乱后,率部东迁,自领雍州刺史、扶风郡公,投靠前赵刘曜,授平西将军,封平襄郡公。投靠后赵,屡次建言立功,拜冠军大将军,斩杀高力督梁犊,封西平郡公。
率军讨伐冉闵叛乱,石祗以为右丞相,封亲赵王。遣使向东晋投降,拜使持节、六夷大都督、大单于、车骑大将军、都督江淮诸军事、开府仪同三司,封高陵郡公。
东晋永和八年(352年),去世,时年七十三,葬于天水郡冀县。其子姚苌建立后秦,追谥景元皇帝,庙号始祖,迁葬于高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后秦
参考资料来源:百科姚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