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宏(?-418年),字玄伯。清河郡东武城县(今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人。十六国时期北魏名臣,曹魏司空崔林六世孙。
崔宏出身关东名门“清河崔氏”,少时号称冀州神童。前秦苻坚时任阳平国侍郎兼领冀州从事、著作佐郎等职。苻坚死后,为翟钊及晋叛将张愿所留。继仕后燕慕容垂,任吏部郎、尚书左丞、高阳内史。后被北魏道武帝求得,获授黄门侍郎,与张衮执掌机要,草创典章。皇始三年(398年),议改国号为魏,为道武帝采纳。改任吏部尚书,总裁律令、朝仪、官制,又通制三十六曹,权倾一时。
北魏明元帝即位,奉诏与穆观查处不法官吏,又与长孙嵩疏决刑狱,为“八公”之一。曾建议明元帝起用寿光侯叔孙建,讨平并州羯胡。升任天部大人,累封白马公。泰常三年(418年),崔宏逝世。获赠司空,谥号“文贞”。
中国历史有魏朝?!!
建国的有四个三国时的魏(公元220--265年),开国皇帝是曹丕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拓跋氏,后改为元氏(公元386534)开国皇帝为拓跋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只有一个皇帝孝静帝,元善见(公元534550)南北朝时期的西魏,(公元535577),开国皇帝元宝炬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背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方少数民族多已从事农业生产;北方出现了大量无主荒地;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的建议,进行改革。内容:(1)实行均田制,485年颁布均田令,按人口分配土地给农民。(2)实行租调制,受田农民须向国家交纳租、调,并须服兵役、徭役。(3)494年,迁都洛都。(4)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令鲜卑族改用汉姓、穿汉服、说汉话,提倡与汉族通婚。意义:(1)进一步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加速了北方各民族的封建化过程。(3)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历史上南魏北魏建国皇帝分别是谁?
北魏是拓拔圭,西魏元宝矩,东魏元善见,曹魏曹丕,冉魏冉闵,就是没有南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