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的大理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段誉是个好皇帝吗?

历史上的大理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家?段誉是个好皇帝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143 更新时间:2024/1/26 1:15:13

大理国(973年一1094年1096年一1253年)是中国历史上在西南一带建立的多民族政权,全国尊崇佛教。历代国君多于暮年禅位为僧。疆土覆盖今中国云.南丶贵州、四川西南郅,以及缅甸,老挝.越南北部部分地区。后为元朝所灭。

段誉在金庸的《天龙八部》中被设定为一个风流倜傥舟才子,还过在历史中段誉‘的原型其实就是段和誉,他是大理国的第十代帝王,是位贤明的君王。他在七岁时得到高僧六铉法师的指点,二十六岁的时侯继位,继位之后多次平定判乱。..人民安居乐业。在外交上,大理囤和宋国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使大理囤能够得到大宋国的保护,因此十分受到老百姓的爱戴。

历史上的大理国在今云南省,民风淳朴,与世无争,段誉是金庸笔下的人物!

忽必烈如何平定大理?

很多朋友在去到云南旅游的时候,都不会错过美丽的大理古城。当地的朋友总会告诉你那里曾经显赫的段氏家族,不会忘了告诉你大理王国曾经的辉煌。

在后晋天福二年(937),后晋通海节度使段思平联合洱海地区贵族高方、董伽罗灭大义宁国,定都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国号“大理”,史称“前理”。其疆域覆盖今中国四川西南部、云南、贵州,以及缅甸、老挝、越南北部部分地区。北宋绍圣二年(1095),大理国宰相高升泰篡位,改国号“大中”。但他翌年便薨逝,国家大权落到段正淳手中,史称“后理”。

然而有一段历史却总容易被忽略,那就是大理与蒙古爆发的“蒙古灭大理之战”,也就是题中所说的“忽必烈平定大理”。大理天定二年(1253),大理国被大蒙古国所灭,原大理国的国君段兴智被任命为大理世袭总管。

大理国源于唐代的南诏国。唐朝天宝战争中,南诏大将军段俭魏大败唐军,为南诏国立下赫赫战功,被南诏国王蒙阁罗凤擢授为清平官,相当于宰相。这一官位传六世,至段思平,而他最终建立了大理国。到大理国第四代君主段思聪时期,迅速膨胀起来的高氏已经取代权臣董氏,成为朝政大权的实际控制者,且直至大理国灭亡。

大理国几乎与中原赵宋王朝同岁,但伴随着元军南下,大理国也走到了末日。南宋淳佑四年(1244),大蒙古国出兵临关,远征大理,段祥兴派大将高禾出战。高禾战死于九河,南宋还专程派使节到大理凭吊。

然而此役着实是飞来横祸。大理被攻是由于蒙古人南侵攻不下四川,因而将算盘打到了大理身上。面对北方的铁骑,大理的军队打了败仗。而这不幸中又有“万幸”,大理没有因为失败而立即灭亡,蒙古军因大汗窝阔台的死而退兵。

在段兴智继位后,大理终于抵挡不住蒙古兵的又一轮进攻,段兴智成了大理国的末代帝王。大理的亡国,比金朝来得迟,而比宋朝来得早。次年9月,蒙哥汗命其弟忽必烈和大将兀良合台统军,发动了对大理国的大规模征伐,兵分东、西、中三路。

忽必烈亲率中路军,于大理天定二年(1253)10月过大渡河,抵金沙江。一路上多位酋长归附,献计用革囊渡江。蒙古军遂用皮筏渡江,到达丽江,即历史上有名的“元跨革囊”。忽必烈先派使者到大理劝降,但大理相国高泰祥主张坚决抵抗,杀了使者。

12月,忽必烈大军一路直下,长驱直入,进军龙首关,几乎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就直逼大理城。随后,兀良合台率领的蒙古西路军也渡江到丽江县塔城、巨甸、石鼓。东路军过金沙江到达楚雄、姚安。这样,三路大军对大理城形成包围之势。大理国内各族的贵族分子纷纷降蒙。

当时的大理国,其实总体军事力量并不薄弱。但为了削弱段氏势力,控制国政,高氏一方面有意地把大理国军队的精锐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一方面则着力发展自己的地方武装,王畿之地的力量反而相当薄弱。段兴智与高泰祥,引兵背城出战,惨遭大败,弃城而逃,各奔一方,蒙古军队不费吹灰之力地攻占了大理都城。

忽必烈随后命令姚枢裂帛为旗,上写止杀,分头号令各街巷,于是军民安定。姚枢还搜集了大理的图书档册。蒙古兵在姚州抓获高泰祥,高泰祥临刑前还叹曰:“段运不回,天使其然,为臣殒首,盖其分也。”因而忽必烈认为他是忠臣,对其后代“许以世其官”。后来,高氏子孙有的被封为姚安、鹤庆等地方的土司,承袭30多代,直至改土归流。

大理天定三年(1254),忽必烈北归,留兀良合台继续进攻。当年秋,蒙古兵追至昆明,活擒段兴智。段兴智被擒后,被送到北方蒙古汗廷,去见蒙哥汗。蒙哥汗施以怀柔,赐其金符,令其归国,继续管理原属各部。

段兴智不但捡回了条命,还得到蒙哥汗的赏识得以继续掌管云南,说不定比当初受高氏欺压时还舒坦,因而对蒙古感恩戴德。于是他在回国后替蒙古兵当向导,追杀大理残余抵抗势力,并亲自率兵镇压大理境内反抗蒙古军的各族人民,甚至参加了蒙古攻打安南(即越南前身)的战争。

南宋景定元年(1260),段兴智再次北上朝觐,死于途中,蒙古遣使吊祭,谥号“向义天定贤王”。次年忽必烈令段兴智之弟段实继任大理总管。段实也像他哥哥一样,对蒙古特别效忠,深得忽必烈赞赏。忽必烈对他“示至优之渥”,“以彰同视之仁”。

元灭大理之役,作为元统一中国的战争的一部分,为彻底灭亡南宋奠定了基础。而“元跨革囊”也算是云南历史的里程碑。此后,云南以一个行省的形式被纳入中国版图,结束了唐宋以来云南地区南诏国、大理国地方割据的历史。自唐以来大理城作为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时代也随之结束,云南的政治中心由大理迁至昆明,因而此战不可不谓意义重大。

1252年7月。忽必烈接受了远征大理的命令,使得这位日后的蒙古大汗取得了极高的军事声誉,但是直到第二年的9月他才向大理。在36岁时他终于得到一次进攻极其重要的军事目标的机会,原因很简单,这是他的第一项重要任务,大理战役的准备对他来讲太重要了;忽必烈不希望看到失败;大理国是由白族人在后晋天福二年建立起的政权,而要想取得蒙古宗室和那颜们的认可这是必需的,他要向蒙古人证明自己是有军事指挥才能的,所统辖的范围包括今天的云南全境和四川西。是北接南宋和吐蕃,为了能够在占领大理后对这一地区进行顺利的统治,南部连接东南亚地区的交通要道:忽必烈采用了一定的怀柔政策!在出征前,他派出三位使者去大理要求其!高祥忽必烈率军10万从陕西出发,三位使者全被大理国王段兴智和宰相高祥杀死,1253年夏;经六盘山;临洮至忒剌,随即兵分三路南下:越旦当岭入大理,兀良合台率西路军。忽必烈自率中路军。渡大。也只烈率东路军经茂州趋会川,抵金沙江畔,大汗蒙哥命汪德臣率军入蜀至嘉定策应,穿行山谷2000余里,高通率军至会川抵御,真有点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大理国王段兴智立即派宰相高祥率军沿金沙江抵御。大理军侧翼受到威胁,高祥以重兵据守龙首关。蒙西路军已攻占丽江,高祥无奈只得退守大。二忽必烈平定大理集中全力对龙首关发起攻击。蒙军三路军会师于龙首关下:全歼大理军主力,迎击蒙军,随即乘胜攻占大理,高祥潜逃,这一次蒙古军没有像以往遇到抵抗时进行复仇性的杀戮。忽必烈下令禁止屠城,他还采纳姚枢的建议制作一幅带有禁止杀戮字样的。自己率领一部分军马班师。对大理的战役结束后,为安抚百姓,留下兀良合台继续作战,忽必烈命刘时中为行政官治理大理,1254年春;招降了段兴智,兀良合台攻占昆明,扫清了大理全境,蒙哥汗允许大理国王作为摩诃罗嵯继续保留王位,忽必烈的第一次军事远征取得了全面性的胜利。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林则徐这部电影有关资料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林则徐《林则徐》由上海电影制片厂1958年摄制,郑君里、岑范执导,赵丹、岑范主演的历史人物传记片。该电影主要讲述的是十九世纪中叶,林则徐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广州水师提督关天培联合起来扣留中国鸦片船,于1839年在虎门把烟土全部焚烧的事情。《林则徐》是1959年国庆十周年的十部献礼影片之一。中文名林则徐

  • 如何评价高欢其人?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我是丁强评价一个人,要在看这个人做了什么,有些什么样的成就的基础上,尤其是历史人物。高欢,北齐王朝的实际创造者,又一个曹操式的人物。原为北魏权臣尔朱荣下属,尔朱荣被杀后掌握北魏北方鲜卑六镇,公元532年,高欢率3万军队与尔朱兆20万大军在韩陵山(河南安阳东北)激战。高欢打败7倍于他兵力的尔朱兆,成为

  • (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典故王羲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官至右军将军,故又称“王右军”。其书法博采众长,兼备诸体,千变万化,且体势自然流畅,是我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突出的特点是笔力雄健。相传他写过字的木板,后来需要把字刮去,工人在刮木板时发现,墨迹透入木中竟深达三分

  • 写出下列成语中的历史人物:望梅止渴,破釜沉舟,纸上谈兵,刮目相看,闻鸡起舞,程门立雪,成胸在竹,卧薪尝胆?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根据成语先后顺序,历史人物如下:曹操,项羽,赵括,吕蒙,祖逖、刘琨,杨时和游酢,文同,勾践项羽。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项羽《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公元前209年,我国历

  • 徐州有哪些三国历史遗迹?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徐州有哪些悠久历史1、徐州是如下开国皇帝的故乡-------大汉皇帝刘邦和南唐烈祖李弁和南朝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后梁太祖朱全忠。2、徐州是如下开国皇帝的祖籍-------明开国皇帝朱元璋(风阳人)太平天国洪秀全(广东花县人)东汉刘秀、三国刘备、十六国刘渊、南朝刘裕的祖籍(以上全部入国家正史,比

  • 你曾经误解的一个古代历史人物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历史中我认为自己误解最大是:曹操。最早接触到曹操这个人物其实是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罗贯中的笔法太好了,让人不自觉跟随他的思想。感刘备之命途多舛,慕诸葛亮之忠骨铮铮,恨曹操之老奸巨猾。尤其气愤白面曹操奸诈狡猾。但是为什么一个虚伪奸诈之人却能够获得那么多能人志士的鼎力相助,难道这些人全是瞎子吗?

  •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成语故事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与前秦秦王苻坚有关。讲的是前秦苻坚率军进攻东晋,后被东晋谢玄用计打败逃跑的故事。前秦逃跑兵士被风声、鹤声及草木吓的,以为东晋追兵到了,故此叫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诗曰:三千年前一赵括,纸上谈兵惹大祸;后世皆知莫空谈,实干兴邦能强国。又曰:兴兵小挫自慌乱,草木皆兵怎能战;人生处处藏凶险,沉稳拼搏了无憾

  • 六盘水出过什么名人吗?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说道六盘水的名人,还真有些尴尬,知道的并不多,就把晓得的给大家唠唠,欢迎补充。安健字舜卿(又名舜钦),彝族,贵州郎岱县(现为六枝特区)人。先世为水西土司,明奢香后裔,本人乃清末附生。他虽出身于这样的家庭,但因愤疾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土司制度的黑暗腐朽,却能突破封建世俗的禁锢,家族势力的-,于二十余岁时

  • 先有徐州后有轩,唯有丰县不纪年,这句话什么意思?你怎么看?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说明在没有轩辕黄帝的时候已经有了徐州。丰县在没有纪年的时候就已经存在,意思是指历史更加悠久,徐州古称彭城,为古九州之一,原始社会末期,尧封彭祖于今市区所在地,为大彭氏国,徐州称彭城自始起。三国时,曹操迁徐州刺史部于彭城,彭城自始称徐州。丰县历史更加悠久,早在6000多年前,丰县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

  • 甄传是不是人物传记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不是。甄传的主角甄是小说人物,现实并不存在,而人物传记的人物记载是现实真实存在的。可以参考百度百科关于人物传记的定义介绍:首要特征是真实,另一个显著特征是生动(即真实性和文学性)。“人物传记”中的“人物”都是历史、文化等领域的名人(政治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文学家、甚至艺术家等)。记载人物经历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