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历史上的诸葛亮和赵云真的有罗贯中描述的那样完美吗?

历史上的诸葛亮和赵云真的有罗贯中描述的那样完美吗?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991 更新时间:2024/1/26 1:25:27

历史上的诸葛亮军事才能要明显不如《三国演义》中描写的那么神。历史上诸葛亮六出祁山都无功而返。像“空城计”实际是套用赵云的“空营计”。像“赤壁之战”主要是周瑜指挥的,至于“借东风”都是虚构的,“草船借箭”也是套用孙权的……。但诸葛亮的政治才能远高于其军事才能。他治理国家的才能确实是一流的。这一点《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反而不多。

历史上的赵云确实是战功赫赫。尤其是他用“空营计”打败曹操大军,连刘备都夸赞他:浑身是胆。总之,历史上赵云的“完美”程度比《三国演义》中描写应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总上所述,历史上诸葛亮和赵云都是非常伟大的人。只是与《三国演义》中的描写都或多或少有些出入。

在三国正史中,赵云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

《三国志》中特别简单的概述了赵云的一生,赵云一辈子大部分都是空白的。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本来是公孙瓒的手下,后来就跟着刘备混了。

赵云跟刘备混,《三国志》里就记载了两件事。

一件是赵云长坂坡救后主,保护甘夫人,被封为牙门将军。

另一件是赵云随诸葛亮入蜀。到了江州,诸葛亮派赵云率领一支军队从崛江直上江阳,与诸葛亮在成都会师。刘备拿下成都后,封赵云为翊军将军。

之后就到了后主刘禅时代,这期间基本上是跟着诸葛亮混了。

建兴元年(公元223年),赵云被任命为中护军,征南将军,随后又升为镇东将军。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赵云跟随诸葛亮驻扎在汉中。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诸葛亮北伐,扬言走斜谷,曹真派大军去斜谷抵御。诸葛亮派赵云和邓芝带着小部队去拖住曹真,自己率大军攻祁山。赵云,邓芝以弱敌强,失利于箕谷。不过赵云经验丰富,收整部队据险而守,不至于打败。之后退军,赵云被贬为镇军将军。

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赵云去世,追谥顺平侯。

南朝宋著名史学家裴松之在《云别传》填补了赵云生平的大量空白,使得赵云的形象更加饱满。现存的《云别传》也只是裴松之对赵云补充的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已经给了赵云一个非常完美的形象。

赵云是个身长八尺的美男子。带义从投靠公孙瓒被嘲讽。后来刘备也投靠了他的老同学公孙瓒,遇到赵云。经过刘备不断的忽悠,赵云开始移情别恋,有了跟刘备混的想法。后来赵云的哥哥死了,赵云以治丧为由离开了公孙瓒。

后来刘备投靠袁绍,赵云找到了刘备。两人同床共枕,亲密无间。刘备要赵云偷偷的招募了几百人,为刘备练私兵。之后跟随刘备到了荆州。

赵云在长坂坡救后主和甘夫人。有人给刘备打小报告,说赵云投降曹操了。刘备气得用手戟扔向那个家伙说:“子龙怎么会离我而去?”没多久赵云就到了。可见这个时候刘备是多么的信任赵云。

赵云跟随刘备平定荆州南部几个郡,被任命为偏将军,替代赵范领桂阳太守。

赵范有个漂亮的嫂子守寡,赵范想将她献给赵云。赵云不答应。有人劝赵云答应下来,赵云认为赵范被迫投降,未必真心。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单恋一枝花。后来赵范果然逃跑了,赵云没受到牵连。

之前赵云抓获发小夏侯兰,将之推荐给刘备,不用自近。后来刘备入蜀,孙夫人骄横,刘备派赵云整治。孙夫人想带阿斗回吴,赵云和张飞截江,将后主抢回来。

这几件小事都说明赵云平时谨小慎微,刚正无私,深受刘备信任。

刘备得到益州后,有人建议成都屋舍园地桑田分赐诸将。赵云以霍去病为例向刘备进谏,劝刘备将那些分给益州百姓,收拢人心。刘备听取了他的意见。

孙权袭取荆州,刘备要讨伐孙权。赵云劝谏说国贼是曹操,应该先趁曹丕篡汉,人心不稳,先去灭魏。刘备不听,留赵云督江州。

赵云对刘备并不像关羽,张飞那样,言听计从。赵云有自己的政治眼光,发现刘备有部队的地方就及时劝谏。但是共患难易,共富贵难,危难时刻刘备真能当赵云是兄弟,赵云劝谏也不会惹到刘备。如今刘备得益州,得关中,一朝得势,估计早就变了,这时候只有君臣,没有兄弟。赵云的刚直进谏很容易触怒刘备,最终失宠。

赵云到成都之后,虽然失宠。刘备对他的表现也只是不再给他加官进爵,已经是很念旧情了。秦宓劝谏刘备伐吴,差点就被杀掉。诸葛亮求情,免了死罪,遭受牢狱之灾。

汉中之战,黄忠要劫曹操粮草,过期不回。赵云带几十个骑兵去救援,最后就发生了汉水之战。赵云带领汉军大获全胜。军中都叫赵云为虎威将军,刘备夸赞子龙一身是胆。

不过也没见刘备给赵云什么实质性的表示。

诸葛亮北伐失街亭,赵云邓芝退回。诸葛亮好奇他们没什么损失,邓芝说都靠赵云断后。诸葛亮要赏赐赵云手下诸将,赵云说无功而返,拒不要赏。赵云是真心为国啊。

经过别传的记载,赵云成了一个有勇有谋,刚正无私,又有政治眼光,一心为国的完美英雄。史书上的赵云形象,比演义中差不到哪去。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胸有成竹的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胸有成竹的故事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是文同照样跑到竹林子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

  • 《天龙八部》中的人物,哪些是在历史中真实存在的?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据考证,《天龙八部》中段誉的原型就是文安帝段正淳之子,大理国第十六位皇帝段正严(又名段和誉)。段正严(1083年1176年),又名段和誉,大理国第十六位皇帝,在位长达39年。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爱民用贤、思揽政权”,后因诸子内争外叛,禅位为僧,高寿94岁而终。有人疑问父子二人名字中都有一个“正”

  • 中国哪些古代名人有列传?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谢谢邀请。《史记》中有列传的总共70篇,全都是名人传记,是值得弘扬和传承的宝贵精神。伯夷列传第一管晏列传第二老子韩非列传第三司马穰苴列传第四孙子吴起列传第五伍子胥列传第六仲尼弟子列传第七商君列传第八苏秦列传第九张仪列传第十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穰侯列传第十二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孟尝君列

  • 北魏为什么会分裂成东西魏?宇文泰又如何成长为高欢的对手的?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对于题主这个问题,我的上一个回答《南北朝时期东魏权臣高欢是一个怎样的人?》已做过部分回答,结合今天的回答,或许你就清楚了。读者朋友可参看我的上一个回答一并了解。宇文泰(507年-556年),字黑獭(一作黑泰),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人,鲜卑宇文部后裔,南北朝时期西魏杰出的军事家、改革家、西魏的实

  • 乐不思蜀、凿壁借光的主要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刘禅词目乐不思蜀发音lèbùsīshǔ释义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出处《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匡衡《西京要记》凿壁借光匡衡少家贫,好读书,夜无油。邻舍秉烛,衡凿壁引光读书。[白话]西汉人匡衡,小时家里很穷,非常喜欢

  • 初三历史怎么学可以拿高分 有什么方法

    文史百科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属于文科类的知识,其知识框架比较系统,所以切不可死记硬背,而要理解性的去记忆。掌握其中的知识体系,然后一层层的展开,在理解中掌握知识的要点,从而获取高分。下面是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初三历史得高分的方法1、多看历史书籍除此之外呢,还要多看其他关于历史方面的书籍,历史故事、人物传记、事件介绍。如

  • 关于三国800字左右的历史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我生命里有一个女人不得不提,说起来这事有些荒谬,但又有谁一生中没做过几件荒谬的事呢?这个女人叫孙尚香,她哥哥叫孙权。她本来是大哥的女人,也就是我的大嫂。孙尚香其实长的不好看,五大三粗的,黄头发蓝眼睛,有人说她和她哥哥都不是汉人,是没开化的胡人的种,但这话只能背地里说说,因为他们的父亲孙坚是个地道的汉

  • 目前还健在人世的历史书上的人物你知道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万海峰是目前健在的中顾委委员三人之一,他在我军1988年重新恢复军衔时,被授予上将军衔,时任原成都军区政委。万海峰是河南省光山县槐店乡万河村人,1920年9月出生。他是一名“红小鬼”,13岁就参加了红军,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洗礼,为共和国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战功。1955年被

  • 司马迁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司马迁,李陵之祸,屈受宫刑之辱,隐忍著书,发愤著成《史书》一书,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影响了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20岁时的司马迁,走出书斋,开始了人生第一次万里漫游,作了一次全国大游历。他每到一处总要察看历史遗迹,访问当地的父老长者,游淮阴,采访了韩信当年的遗事,游齐鲁(山东),瞻仰的孔子庙

  • 胸有成竹的来历(30字即可)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典故】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与可,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是文同照样跑到竹林子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