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闻鸡起舞所涉及的人物以及故事情节

闻鸡起舞所涉及的人物以及故事情节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36 更新时间:2024/3/26 23:26:53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关于高山流水闻鸡起舞的历史人物

高山流水高山、流水是古代著名的古琴独奏曲,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两千多年来,《高山》、《流水》这两首著名的古琴曲与伯牙鼓琴遇知音的故事一起,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相传伯牙是春秋时著名的七弦琴演奏家,有高超的演奏技巧,《苟子劝学篇)中有“匏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之语,就是说匏巴弹瑟时,连水里的鱼都跃出??水面倾听;伯牙弹琴时,正吃的草料马也仰首而听。伯牙的琴声能够模仿很多种自然界中的声音,并且能表达各种情感。但是,却很少有人能够听懂他的琴音,理解他的琴意。所以,他常常因此而感叹无知音。????有一年,俞伯牙奉晋国国君之命出使楚国。在完成使命以后,俞伯牙乘船逆汉水而上,准备返回晋国。但刚程不久,就在汉阳遇上了大雨,不得不命船停泊在岸边。俞伯牙命令仆人取出随身携带的七弦琴,看着旁边的高山,听着汉水的涛声,就在船舱中抚起琴来。他弹着弹着,突然,琴弦断了。按照当时的说法,只有遇到懂得音乐并理解弹琴人心境的人琴弦才会崩断。伯牙走出船舱,见到岸上有一个身穿蓑衣,头戴斗签的樵夫,这位樵夫叫钟子期,生活在汉水边,以砍柴为生,闲暇时喜欢读些诗书。刚才在附近躲雨,被俞伯牙的琴声吸引而来到了船边。俞伯牙问他:“你听我弹琴,但是你能听懂其中的寓意吗?”钟子期答到:“能。”于是,俞伯牙马上换好琴弦。他鼓琴一曲后,问钟子期:“何也?”子期答到:“巍巍乎,若高山。”伯牙又鼓琴一曲,子期曰:“荡荡乎,若流水。”俞伯牙立即走到钟子期面前,一揖到地,激动地说:“我今天终于找到知音了!”“知音”之典故由此而来。【高山流水遇知音】[此卷描绘春秋时期伯牙为知音钟子期弹琴的故事。图中弹琴者为伯牙,对面聆听者为钟子期。画中两人神情举止刻画细致入微,衣纹细劲流畅。卷末署:王振鹏款。卷尾有冯子振的题记中称此件为王振鹏临摹,可能原本为李公麟所作]??雨过天晴,俞伯牙必须启程复命去,两人分别时约定,明年此时此刻还在这里相会。第二年,俞伯牙如期赴会,但却久等子期不到。于是,俞伯牙就顺着上次钟子期回家的路去寻找。半路上,他遇到一位老人,便向这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家。这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位老人正是钟子期的父亲。老人告诉俞伯牙,钟子期又要砍柴又要读书,再加上家境贫寒,积劳成疾,已经在半月前去世了。子期去世时担心俞伯牙会在这里久等,叮嘱老人一定要在这一天来通知俞伯牙。俞伯牙听到这个消息后悲痛欲绝。他随老人来到钟子期的坟前,抚琴一曲哀悼知己。曲毕,就在钟子期的坟前将琴摔碎,并且发誓终生不再抚琴。后人称颂其事,在此筑馆纪念,称为琴台,现琴台东对龟山,西临月湖,成为武汉著名古迹胜地。闻鸡起舞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释读】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藩镇的存在究竟是利还是弊?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为什么不撤除“藩镇”?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

    首先,我们聊一下唐朝藩镇的由来。在唐朝建立的初期,一直沿用府兵制度。府兵有点西方骑士的味道,府兵们拥有自己的耕地,而且不需要缴纳赋税。在爆发战争之后,府兵们集结开赴战场。在唐朝的初期,现在规模比较小,而且时间短,府兵制没有任何问题。但是随着唐朝的崛起,疆域空前的扩大,面对的强敌则越来越多,例如契丹、

  • 历史上赵子龙文武双全,韩信国士无双,若要比较两人的文和武力,谁更胜一筹?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韩信和赵子龙他们俩没有法比,韩信大家都知道是中国杰出军事家,一生指挥作战无数,从无败绩。从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这个成语就是韩信在这次战役中创造出来的,以霹雳手段拿下三秦之地。以后魏灭平赵,在赵国使出了兵法从未用过的险招,因为韩信看到自己的兵是新招来的,没有战斗力,在这样的情况下,韩信将他们置于死地,背

  • 凿壁偷光的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凿壁偷光的故事发生在山东省邹城市钢山街道杨下村。据《汉书匡衡列传》记载,西汉丞相匡衡幼年时期,由东海郡逃荒迁居此地,因家贫,白天打工干活,夜晚凿壁借邻居杨老太纺线灯光读书。后匡衡封为丞相。为报杨老太借灯读书之恩,专程回故里探望,此时杨老太已故去。后来此村改名为杨下村。西汉时候,有个叫匡衡的人,他小时

  • 元代大理总管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个人感觉和诸侯王节度使什么的差不多大理总管是指元朝时期管治大理的总管,第一位总管是天定贤王段兴智,最后一位总管是短世。1215年,段详兴驾崩时传给他儿子段兴智,隔年蒙古再次攻打大理,最终不仅相国高祥泰战败被杀,段兴智逃到鄯阐蒙古大将兀良哈台攻下鄯阐,并生擒段兴智,灭了大理国,蒙哥为表示自己的仁慈而封

  • 贵州自古以来出过那些军事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杨至诚上将、廖锡龙总后勤部部长、贾若瑜少将、林杰成都空军副司令、吴如嵩军事战略研究员、杨胜万空军政治副指挥委员、张永政武装警察部队副院长、罗烈文团长师参谋长四川省军区司令员、王炳文西藏军区参谋长贵州省军区副司令员四川省军区副司令员、石治理四川省军区政治部主任云南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陈培忠云南

  • 汉高祖传记谁写的最好?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关于汉高祖刘邦的传记,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写过,班固等人合著的《汉书》记载过,司马光组织编撰的《资治通鉴》也写过。近代的大多记述刘邦生平的文章,都引用自这三种权威著作。评价的前提是最少都看过全文,不然无法进行比较。惭愧的是我只将《史记》中的《高祖本纪》看了好几遍,而对《资治通鉴》和《汉书》中对于刘邦

  • 三顾茅庐的故事由来,三顾茅庐的主人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含有历史的成语故事:三顾茅庐成语名字:三顾茅庐成语类型:含有历史故事的四字成语发生时期: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主要人物: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的近义词:礼贤下士,求才若渴三顾茅庐的反义词:拒人千里、妄自尊大,不识抬举关于诸葛亮和刘

  • 茂名地区的年例你认为是好风俗吗?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广东粤西的湛江、茂名、阳江甚至广西靠近茂名地区的广西玉林下辖北流都有年例。只是茂名地区有年例的地方最多。年例是一个很奇特的节日,各村各地有同一个一节日名称,都叫年例,但年例的日期却不同,尤其是相邻的不同姓的大村,基本不可能年例期相同。在这些地方,都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这一天,做年例的村庄,都会举

  • 中国历史上江苏名声最好的名人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上的江苏名人众多,说不尽,写不完!借此机会,推荐其中的几位,共同分享!※丁关根(19292012),江苏无锡人。1951年参加工作,高级工程师。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杨嘉墀(19192006),江苏吴江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自动控制学

  • 你最喜欢的古人是谁,为什么喜欢呢?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我也认为秦始皇功劳很大: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但政令苛暴,赋税繁重,只传二世。古时很多人物:管仲,孙膑,姜子牙等我都喜欢;但却对三国时的诸葛亮有更深的情感。为何呢?皆因诸葛亮那种干事的“鞠躬尽瘁的精神;处事待物的那种谨慎周密”的方法;给我在数十年的工作生活中得益不浅,在生活工作中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