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项羽、吕雉不是帝王,李广不是侯爵,为什么在史记中以本纪、列传记载?

项羽、吕雉不是帝王,李广不是侯爵,为什么在史记中以本纪、列传记载?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032 更新时间:2024/1/25 14:50:55

司马迁的《史记》以纪传体体裁,帝王为本纪,诸侯为世家,贤臣名将、奇人异士为列传。项羽虽非天子,但是秦亡至刘邦称帝期间,项羽事实上是天下共主,故用本纪记之。吕雉虽非天子,但是她代天子行政,有国主之实,故以本纪记之。李广没有获得侯爵,他没有成为诸侯,故不用世家记之,而是用列传记之。李广虽非诸侯,但也是名将,用列传记载他十分符合礼制

值得一提的是:秦末汉初,诸侯国的国君都是王爵,获得侯爵虽然也称诸侯,但却是没有封国的诸侯。有封国的诸侯都是某某王,因此韩信由齐王变成楚王,由楚王变成淮阴侯,最终韩信也是以列传的体裁记载的。

细分析原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来说原因大体有两点,首先他们虽然没有这个名头,但有这个事实,比如项羽虽然不是帝王,不能写入专门记载帝王事迹的本纪中,但在诸侯灭秦时项羽占据主要功劳,之后的分封天下时项羽享有实际的帝王权力,他就是那时的天下共主,所以司马迁把他写入本纪也不算僭越。

至于吕后在刘邦去世,汉文帝登基之前的这段时间她就是实际上的帝王,李广虽然至死都没能获封侯爵(他没能封侯不仅仅是帝王的原因,他自己的问题也很大,对此不做讨论),但他的功劳封侯确实是绰绰有余的,司马迁以他们的表现来写确实也可以,所以这才有了在《史记》中他们与自己所获名头不相符合的情况。

也就是说司马迁写《史记》虽然遵循历史但有时也会超出历史,这就涉及到第二点《史记》的著作性质问题,这点我们要明确《史记》不是官修史而是司马迁个人的私修史,既然是个人私修史自然会参杂著作者的感情,因此这才有了司马迁的僭越之举。

不过僭越归僭越,但毕竟也是事实,所以后世也默认了司马迁所写。

史记中的人物简介,谁有?

吕不韦,战国末期人,商贾出身。因辅佐始皇登基有功,被始皇尊称为仲父,任秦国相国,一时权倾朝野,府中食客三千。为了给自己留名,他让府中食客编著了一本《吕氏春秋》,这本书形式统一但内容多样,从而开创了杂家体例。后因寥霭一案他被兔去相职,遣散封地。怕其造反,始皇写了一封信严厉斥责吕不韦,受到威胁的吕不韦自杀,吕不韦的一生,充分体现了其作为商人的特点——精明,他做每一件事都是为利益所驱使;也正因如此,一旦他的利益受到损害,便奋起反击,结果,他与寥霭的争斗最终招来了杀身之祸。高祖为人奸诈,流氓,无耻,卑鄙。但善用人,终统一天下。项羽虽然勇猛,善战。但太仁慈,而且不可谏,不信别人,太多杀戮,终自刎乌江。夏本纪太略,无人可分析。淮阴侯韩信跨下之辱,忍一时。不遇明主,但最后辅助刘邦统一天下,列土封王。项羽多虑,喜欢怀疑别人。所以败给高祖。太史公笔下生花,不被世俗所污染。高祖虽残忍,但任人唯贤。淮阴侯韩信跨下之辱,忍一时。不遇明主,但最后辅助刘邦统一天下,列土封王。信陵君的传是由亲迎侯生、窃符救赵、从博徒卖浆者流游等故事构成的;廉颇和蔺相如的传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等故事构成的;孙武的传主体是吴宫教战的故事;孙膑的传包含教田忌赌马、马陵道破杀庞涓等史记》各层次人物传记的排列基本是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各传记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着以类相从的原则。如:司马穰苴、孙武、吴起伍子胥都是军事家,所以,他们的传记前后相次。苏秦张仪是战国策士,他们的传记也紧紧相连。再看西汉人物传记:韩长孺、李广、卫青、霍去病都是抗击匈奴的将领,故韩长孺、李广传记后面插入《匈奴列传》,然后是卫青、霍去病的传记。公孙弘、主父偃都以伐匈奴,通西南夷为非,曾上书谏止,他们二人传记列在卫青、霍去病之后,接着是《西南夷列传》。司马相如曾奉命出使西南,所以,他的传记在《西南夷列传》之后,通过叙述西汉中央王朝与周边各民族的交往,使几位相关人物的传记以类相从,前后相次,发展轮廓非常清晰,司马迁对人物传记次序的巧妙编排,造成了《史记》一书婉转多变的叙事脉络,在明灭起伏中体现了历史和逻辑的统一。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传承!中华哲学以阴阳五行八卦为基础。为什么没有年轻人学习了?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中华哲学以阴阳五行来辩证的,它的奥秘较深而由深入而浅出的在运行天地合一。中华文明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如何传承这个哲学理论?我认为从在开始应该有有志者探索研究它的更深奥秘的之路!就像学英语那样开一门课程,发扬中华的文明底蕴!学习它太难了,并且还要有长期持久的恒心与意力,另外学习者必须俱有善于观察自然

  • 卫鞅为什么改名为商鞅?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最近我在研究战国史,商鞅的名字其实很有意思,我来详细说一下。商鞅是一位改变中国历史的法学家、政治家,更是一位优秀的改革家。这么厉害的人物竟然有四个名字,分别是:商鞅、商君、公孙鞅、卫鞅。那么这四个名字都是哪来的呢?《史记》中关于商鞅的介绍颇多,赞美、肯定其的词语也不少。其中介绍他的来历时就说:商君者

  • 林则徐小传500字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

  • 贵州都有哪些历史名人?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有很多很多人的,比如张之洞、何应钦、王阳明、杨龙友、周渔璜等。1、张之洞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又是总督,称“帅”,故时人皆呼之为“张香帅”。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祖籍直隶南皮。咸丰二年(1852年)十六岁中顺天府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二十七岁中进

  • 在生活中领悟的哲学是正确的么,或者说算哲学么?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谢邀答题!哲学问题,严肃回答。哲学,并不深奥。哲学,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用庄子的话说,我们吃喝拉撒,衣食住行,锅碗瓢盆无不存在哲学理念,此其一。其二,哲学即思辨学,属于思想行为,故而无论生活中或哪个“中”,但凡“领悟”到的便是哲学,而至于是否正确,另当别论。因为哲学不是科学,

  • 中国最经典的故事书有几种?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1、历史故事类:主要代表作三国演义、水浒传等。2、传奇探案类:狄仁杰探案、施公案、三侠五义等。3、奇冤传说类:孟姜女、窦娥冤等4、神仙传说类:西游记、封神演义、白娘子下山等5、鬼神传记类:聊斋、桃花源记等6、爱恨奇谈类:西厢记、红楼梦等7、讽刺怪诞类:儒林外史、连升三级张好古、墙头记等。8、艳俗小说

  • 祖冲之算得上是很牛的数学家吗?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专业的来说,不算。中国古代最牛的数学家是刘徽。而祖冲之的儿子,祖,同样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大致可列入中国古代前五。中国人比较喜欢比考试,祖冲之做出了古代计算π精度的最高分(小数点后7位),相当于科举考了第一名。所以在几乎所有非专业国人的眼中,这应该是最牛的了。可惜,考试第一不是专业标准。科学研究,看

  • 乐不思蜀的主人公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人们常把乐以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就产生于三国时的洛阳。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诵起国破家亡的伤怀之情,

  • 老子名著《道德经》该如何领悟?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老子的名著道德经都是教人向善的,他所描述的有很多都是让人们怎样行事,怎样做事,怎样为人父,怎样为人母,怎样为人子,把道德仁义奉为做人的标准,能够读懂这篇名著的人,他所涵盖的领域很广泛,涵盖的内容也很多,从许多问题的本质进行了引领,领会其中含义的本质,也说明了这个人的各方面修行已经到了一定的水准,道德

  • 秦汉时期的名将都有谁?怎么样?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秦汉时期是中华历史上的大一统王朝,其军事,政治,文化,经济也是空前强盛,由内而外帝国都是自信的,期间涌现出需要重要人物,秦汉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也是中国文化整合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国家治理体系,不仅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也决定了以后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秦有王翦,蒙恬,白起,汉有卫青霍去病,他们为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