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黎元洪的出生地,哪一个时代,关于他的故事

黎元洪的出生地,哪一个时代,关于他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381 更新时间:2024/3/24 0:12:28

黎元洪(1864年—1928年)字宋卿,汉族,湖北黄陂人,人称“黎黄陂”,中华民国第1任副总统、第2任大总统。世居湖北黄陂西乡、县城、东乡与北乡,1883年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1906年擢升暂编陆二十一军统领。武昌起义时,任革命军湖北军政府都督。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当选为副总统。袁世凯死后,继任总统。后段祺瑞利用张勋将其驱走,由冯国璋代理大总统。晚年投资实业。黎元洪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都督,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两任大总统和三任副总统的人。轶事典故编辑1911年10月17日,湖北军政府门前祭坛高筑。祭坛前香烟缭绕,坛上黄帝轩辕氏灵位庄严肃穆。灵前摆设香案,陈玄酒,旗立两侧,鼓乐喧天,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跪读祝文,三军鸣枪,全体跪拜,山呼万岁。这是湖北军政府祭黄帝仪(一说为祭天大典)的盛典,也是黎元洪视职的庆贺大典。辛亥革命首义取得取成功,照理说应该推选一个有才干、孚众望的革命中坚人物出来担任新政权的首领,以便把革命进行到底。有的革命党人回忆说,武昌起义爆发后,黎元洪及其他的湖北军政要员员纷纷躲藏逃路,省城很快被革命军控制。当时,黎元洪躲在姨太太黎本危的床底下,被部下马队第一标第一营的排长萧燮增知道。萧带班长长庚把黎元洪从床底下拖出来,他们用手枪逼首黎元洪来到省咨议局(即今阅马元红楼),将其关押在楼以上兵守卫。黎当时吓得魂不附体,一言不发,像个木菩萨。有的人持另一种说法:武昌起事后,黎元洪更换便衣,由执事官王安澜带领,躲到黄土坡刘文吉参谋家中。当革命军闻讯找来时,黎元洪吓得躲到屋中蚊帐后面,又从帐后钻入床下。革命军马荣将子弹上膛,命他出来,黎元洪见再也无法躲避,只好从床下爬出来,最后被革命军推上了湖北军政府都督的席位。以上两种传说,反映了黎元洪被胁迫参加革命的事实。就在武昌起事的第二天早晨,革命军在黄土坡找到了黎元洪,当即将他带到楚望台,接着又拥至资议局,让他出任都督。但黎元洪执意不肯接受。他说:“此举事体重大,务要慎重。我不是革命党,我没有做都督的资格,够资格的是孙文,你们何不接他来担任都黎元洪督。”这时,革命军将预先拟好的安民告示拿出来要黎元洪签字,黎元洪像怕被蛇咬一般,连声说“莫害我,莫害我!”黎元洪这种消极抗拒的态度激怒了周围的革命党人,他们气愤地骂道,“黎元洪不识抬举,是满清的忠实走狗”,“干脆给他个枪子儿吃算了”。在场的李翊东也大怒,他举枪对着黎元洪吼道:“你本是满清奴才,当杀!我们不杀你,举你做都督,你还不愿意。你甘心做清朝奴才,我枪毙你,另选都督。”说着就要扣动板机,吓得黎元洪面无人色,出了一身冷汗。此后几天,黎元洪一直是不思米食,缄默不语,他抱定主意既不再做清朝官事吏,亦不宜担任革命军职务。直到1911年10月13日黎元洪仍不肯就任都督,革命军只好将他软禁在军政府。他整天愁容满面,心思重重。心想,这下可完了,朝廷把我当叛徒,党人把我当囚徒,妻妾儿女,不得见面,如有手枪在身,莫如饮弹自尽,一致了之。由此可见,当时黎元洪消极抗拒的决心之大。萧致治:“床下都督”并不是真的,当时黎元洪并没有躲在床下。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问过喻育之——他是最后一位去世的辛亥革命老人——黎元洪究竟是不是躲在床下?他说这个事情并不是事实,黎元洪当时是躲在帐子后面,并不是后来说的是革命党人从床下把他拉出来的。但不管怎么说,黎元洪当时杀了革命党人,是与革命为敌的,但之后随着形势转变,他也被动地参加了革命。毕竟他没有主动组织军队镇压革命党人,他只是躲起来了。而且根据当今一些回忆录记载,在辛亥革命前革命党的领导人就曾策划过,如果革命后没有首领的话,就拥护黎元洪为领袖。当天清晨,马荣把黎元洪找到之后。就把他带到楚望台军械库。吴兆麟得知黎元洪即将到来,就把部队组织起来,列队欢迎,希望他能出来指挥作战。在楚望台停了几个小时后,到了10月11号中午,黎元洪就被带到谘议局,除了革命党人之外,谘议局的一些议员,主要是立宪派,也都请来了。大家就推举黎元洪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剪辫明志然而,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随着汉口、汉阳的先后光复,以武昌为中心的革命大有形成波澜壮阔之势。在这种形势下,黎元洪看到武汉三镇已归民军掌握,于是,他的态度也开始有了一些变化,这个变化的首要标志就是剪掉长辫。1911年10月13日,革命军的炮队击退了清政府的兵舰,黎元洪得知此消息后,表面上一副苦愁,但暗中已开始盘算,准备接受革命军的要求。这天下午,他开口同革命党人甘绩熙和陈磊说起话来。甘说:“你这几天总是苦脸对待我们,太对不起我们。我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今天成绩,抬举你做都督。革命成功了,你可做华盛顿;革命不成功,你可做拿破仑。你很讨便宜呢!你再不下决心,我们就以手枪对你。”黎元洪答复说:“你年轻人说话不要太激烈,我在此近三日,有什么事对不起你们?黎元洪”陈磊接着说:“你的辫子就对不起我们,武汉三镇人人都剪辫子,你身为都督,就该做个模范,先剪掉辫子,以表示决心。”黎此时也顺水推舟地说道:“你们不要如此激烈,我决心与你们帮忙就是。你们说要剪辫子,我早有此意,你们找个理发匠来,我把辫子剪去就是了。甘绩熙见此状,立即报告有关方面,并请来了理发师。理发师请示道:“都督剪去辫子,留多长头发?”黎元洪签道:“剃个光头。”不到半小时,理发师便给黎理了个光头。这时的黎元洪头是圆的,肩是圆的,身子也是圆的,肥头大耳,顶放青光。蔡济民在旁打趣道:“都督好像个罗汉。”黎元洪嘻嘻一笑说:“像个弥勒佛。”一句话惹得周围开怀大笑。黎元洪去掉发辫后,吴兆麟还特地买回一挂鞭炮,以示庆贺。接着士兵们请去掉长辫的黎元洪训话,黎元洪说道:“元洪不德,受各位抬举,众意难辞,自应受命。我前天未下决心,昨天也未下决心,今天上午也未下决心,现在是已下决心了。无论如何,我总算军政府的人了。成败利钝,生死以之。”黎元洪的一席讲话赢得了与会者的热烈掌声。正是由于有了这种转变,也才有了1911年10月17日祭天大典中黎元洪的就职表演。关心家人辛亥革命时,黎元洪首先想到的是家人。清兵进攻汉口时,他托人在上海的公共租界租房子,把家人送去避难。黎家人在上海不随便外出,遇人问话,不说来自武昌,也不说姓黎,而说姓吴——用黎的妻子吴敬君的姓。黎在天津时,每日8点吃早餐,餐后浏览报纸。看到中国的政局恶化,就用练习毛笔字来排遣烦闷。午饭后他会睡午觉。晚饭后和家人在客厅里聊天,除新闻外多是家长里短。他很喜欢在这时听留声机。9点回卧室就寝。个人爱好黎感到精神不振时,便在清晨骑马出游。黎家的花园里有个自建的网球场,他常在下午打上一小时网球,到了冬天便把网球场改为溜冰场,自娱自乐。在北京任大总统时,他常到北海去溜冰。黎的另一个爱好是京剧。每逢春节,黎家总是邀请京剧名角和杂耍艺人到府演出。在北京时,他常到城南游艺园看戏,这是大众游乐的场所。黎出门看戏或看电影多不要人跟随,相当平民化。[2]捐款办学黎热心教育,屡屡助学。他捐2000元中国银行股票开办天津北塘第一所小学。南开创校他捐“七长公债”1万元。家乡黄陂创办前川中学(今黄陂一中)他捐款3万、家乡黎家河创办孝义学堂(现大悟县彭店乡黎家河)。他还曾拨中兴煤矿10万元股票,筹备创办江汉大学。后学校未成,筹款被用来建了一座体育馆,即武汉大学的宋卿(黎元洪字)体育馆。

15541high哈哈哈哈还好还好哈111还好还好哈哈哈哈哈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乐不思蜀的历史人物

    文史百科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是刘备之子刘禅人们常把乐以忘返或乐而忘本,无故国故土之思,称作“乐不思蜀”。这个典故就产生于三国时的洛阳。当时魏军入川,蜀后主刘禅投降,被送到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赐住宅,月给用度,僮婢百人。刘禅为表感谢,特意登门致谢,司马昭于是设宴款待,并以歌舞助兴。当演奏到蜀地乐曲时,蜀旧臣们油然诵起国破家

  • 张运来现状?

    文史百科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张运来,男,汉族,1966年9月出生,江西上栗人,198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4年12月参加工作,中央党校工商管理本科学历。现任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委书记。基本信息中文名张运来性别男出生日期1966-9人物履历1984.121989.05,上栗区物价局工作1989.051990.01,上栗区委

  • 以另一个人物的口吻讲述三顾茅庐?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我的结拜大哥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二哥关羽还有我带着礼物,到隆中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大哥只得失望地回去。过了几天,我听说大哥说还要去拜访那诸葛亮,当时我就来气了,你说说他一个穷

  • 大理白族祖先是谁?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白族起源于先秦时期任何一个民族都不会凭空出现在世界上,要想形成民族除了应该具备悠久的历史之外,还要拥有独具民族特色的整体认知感。笔者认为民族形成需要具备几个必要因素,地域、气候、语言、饮食以及共同意识,这几个必要元素缺一不可。据历史记载白族起源于先秦时期,相信对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应该知道。所谓“先秦

  • 负荆请罪的名人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大的抱负,无比坚强的毅力。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后世的人们作出了表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们的名字为后世所知,人们永远记着他们。这,就是名人。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负荆请罪的名人故事,欢迎大家分享。负荆请罪的名人故事篇1战国时候

  • 二十四史中最短的人物传记

    文史百科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上《二十四史》中间,一个写的最传奇的传记,写的是东汉的黄宪,只写了“家世贫贱,父为牛医”。黄宪(109~156)男,字叔度,号征君。东汉著名贤士,汝南慎阳人。世贫贱,父为牛医,而宪以学行见重于时。延光元年(122),太守王龚以袁阆为功曹,举陈蕃、黄宪等为孝廉。宪初举孝廉,又辟公府,暂到京师而

  • 三顾茅庐作者罗贯中介绍?

    文史百科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

  • 中国历史近代人物小传120字?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中国历史

    李汉俊(李书诗,李厶杰,1890年-1927年12月17日)。生于湖北潜江。1918年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出席过中共一大,次年脱党。1925年到国立武昌大学任教,次年去上海大学社会系讲授唯物史观。1926年加入中国国民党,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秘书。1927年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和教育厅厅长,反对对中共

  • 关于历史人物传记读后感,2000字,急!!!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一颗巨星,被历代文人称为“诗仙”,杜甫的诗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就是对李白诗歌高度成就的十分形象的归纳综合。李白,字太白,于唐武后长安元年(公元7O1年)生人在中亚的碎叶;5岁时,随爸爸迁居四川江油县青莲乡。李白从小就遭到良好的教诲。他说:“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15岁

  • 陈福桐的主要贡献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1980年参与创办《贵州文史丛刊》及贵州业余书法学校,同年任贵州省志编写筹备组成员。1983年正式成立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后,任副总纂,为全省修志事业,跑遍全省所有地州市县和省直各个部门,宣传修志,发动修志。曾任贵州地方志协会副会长,校阅各种志书70余部,审读人物传记上千篇,培养扶持修志后学。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