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大致可分两个范围,以中国道理来讲,一个是形而上的,一个是形而下的。所谓形而下的,是宇宙万物一切学问,都包括在内;形而上的,在中国人叫做“道”,在儒家思量叫“天道”,“天道”也就是“本体论”。“形而上”这个名称,来自“易经”,日本人翻译希腊哲学时,借用了“易经——系传”上孔子所说的这个名词——“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的,在西方哲学,就是“知识论”、“人生价值论”。西方哲学大概就是这样分类的。什么是“形而上”?就是宇宙来源的问题——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先有男还是先有女?究竟这个宇宙万物事谁创造的?宗教家说是一位主宰创造的,哲学家就问这个主宰是哪来的?创造主宰的又是谁?假如创造主宰的是主宰的妈妈,那么主宰的外婆又是谁?哲学家是一路追到底的。讨论这形而上的道,就是“本体论”。“形而下”是讲宇宙万物形成以后的各种现象和各种知识。中国古代哲学以关注“人”为主,所有的哲学是“人生哲学”。只讲做人伦理的道德,将做人应该怎样?西方人认为我们没有哲学,过去我国的一些学者也跟着人家这样讲,是不对的。事实上,中国哲学思想,都包括在“老子”、“礼记”、“易经”等书里面。关注与人本身的价值,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精神本身。可惜的是,到了当代,中国竭力学习西方,丢掉的咱们老祖宗的许多东西,人们越来越浮躁,越来越盲目,唉!可惜!可惜!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