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有关秦国的故事

有关秦国的故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424 更新时间:2024/2/6 3:55:19

指鹿为马

重要人物:赵高秦二世,众大臣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

图片(2):指鹿为马典故漫画

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堆笑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慌地说:“请陛下看清楚了,这的的确确是一匹千里好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鹿,将信将疑地说:“马的头上怎么会长角呢?”赵高一看时机到了,转过身,用手指着众大臣们,大声说:“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话,可以问问众位大臣。”

大臣们都被赵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里嘀咕:这个赵高搞什么名堂?是鹿是马这不是明摆着吗!当看到赵高脸上露出阴险的笑容,两只眼睛骨碌碌地轮流盯着每个人的时候,大臣们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胆小又有正义感的人都低下头,不敢说话,因为说假话,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说真话又怕日后被赵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坚持认为是鹿而不是马。还有一些平时就紧跟赵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拥护赵高的说法,对皇上说,“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

事后,赵高通过各种手段把那些不顺从自己的正直大臣纷纷治罪,甚至满门抄斩。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春秋时期的历史故事概括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1、三家分晋前438年,晋哀公死,晋幽公即位。韩、赵、魏瓜分晋国剩余土地,只有绛与曲沃两地留给晋幽公。从此韩、赵、魏称为三晋。赵桓子一年后去世,赵氏之人杀了他的儿子,迎赵浣即位,是为赵献子。献子之子赵籍后来继位,即是赵烈侯。魏桓子之后由其孙魏斯继位,韩康子之后由其子武子继位,韩武子之后由其子韩虔继位

  •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事件发生年表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战国(公元前476年~前221年)战国时期最有实力的是齐、楚、燕、秦、韩、赵、魏,人称「战国七雄」。魏文侯(前445年-前369年在位)任用李悝进行改革,尽地力之教,建立武卒,重用吴起、西门豹等人治理地方,发展经济,成为战国初期第一个强国。魏武侯时,吴起受魏相公叔排挤,离魏至楚。周安王二十年(前38

  • 春秋战国时期的典故(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

  •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天天打尔虞我诈比林俊杰唱的那曹操还厉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事件总体就是围绕这个建议你去看看《左传》,那里面有春秋的历史,至于战国的,你可以看看《战国策》。

  • 春秋时期与晋国有关的成语故事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背城借一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多指决定存亡的最后一战。[拼音]bèichéngjièyī[出处]《左传·成公二年》:“请收拾余烬;背城借一。”[例句]自以为用了背城借一的力量,必然有旋乾转坤的功劳。[近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垂死挣扎孤注一掷...[反义]重整旗鼓

  • 春秋战国的重要历史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齐桓公尊王攘夷,九驱匈奴;孔子创立儒家学说,著《春秋》;百家争鸣;孟子、老子、孔子游说列国;周平王西迁;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晋楚中原争霸;勾践灭吴;赵、魏、韩三家分晋,天下进入战国时代;燕昭王破齐复仇;齐魏马陵、桂陵之战;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五国相王;商鞅变法;秦赵长平大战;张仪、苏秦出使列国;吕不违编

  • 春秋时期的历史顺序以及各个时候的战役改革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一般史学界以三家分晋、田氏代齐为春秋战国分界线。春秋战役:葛之战长勺之战泓水之战假途灭虢之战城濮之战之战鄢陵之战鸡父之战柏举之战越灭吴之战晋阳之战战国战役:桂陵、马陵之战济西、即墨之战伊阙之战长平之战秦统一六国之战春秋时期重要的改革:公元前685

  • 春秋记载了哪些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中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按年记载了春秋时鲁国从隐公元年到哀公十四年或十六年间(前722~前481或前479)的历史大事。该书略有残缺,尚保留一万六千多字。其纪年依据鲁国,记述范围却遍及当时整个中国。内容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天文气象、物质生产、社会生活等诸方面,是当时有准确时间、地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战役和成语典故和计谋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1、晋阳之战春秋末期,越国灭亡吴国,勾践率军北上举行诸侯会盟,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而传统霸主晋国因为卿大夫相互争权内耗,大权旁落,无力对外争雄。智伯瑶担任晋国执政后,为了增强晋国国力,重振晋国霸业,率先将智氏的一个万户城邑献与晋公,韩康子、魏桓子也先后献出了一个万户城邑,而赵襄子拒绝向晋公献地

  • 春秋战国重要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通常指的春秋战国,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为开始,以公元迁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为结束。通常称前770前476为春秋,前475-前221为战国。要说平王东迁,要从平王之父幽王说起,周幽王在中国的历史上可是鼎鼎大名,就是那个烽火戏诸侯的家伙.幽王宠爱褒姒,褒姒生子伯服,幽王废太子(即后来的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