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纸上谈兵是什么历史时期发生的事

纸上谈兵是什么历史时期发生的事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644 更新时间:2024/1/18 16:01:23

纸上谈兵的赵括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打发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赵孝成王赵惠文王的儿子)派军队接收了上党。过了两年,秦国又派王(音hé)围住上党。赵孝成王听到消息,连忙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他们才到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上党已经被秦军攻占了。王还想向长平进攻。廉颇连忙守住阵地,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来的秦军对峙,准备作长期抵抗的打算。王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战。王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派人回报秦昭襄王,说:“廉颇是个富有经验的老将,不轻易出来交战。我军老远到这儿,长期下去,就怕粮草接济不上,怎么好呢?”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秦昭襄王说:“这哪儿办得到呢?”范雎说:“让我来想办法。”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把她召了来,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赵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管吧。”公元前260年,赵括领兵二十万到了长平,请廉颇验过兵符。廉颇办了移交,回邯郸去了。赵括统率着四十万大车,声势十分浩大。他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下了命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算完。”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扔了武器投降。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

公元前260年的战国时代希望对你有帮助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众所周知,纸的出现是在东汉,为何在战国出现了“纸上谈兵”的典故呢?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说赵括是战国时期最悲催的将领,应该没有几个人会反对,赵括的父亲赵奢一战成名,接下廉颇都不愿意打的阏与之战大败秦军,赵括同样也是一战成名,不过他的成名却与赵奢截然相反,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接替廉颇,与秦国白起正面对决,结果赵国四十万大军被坑杀。由此,诞生了一个成语,即纸上谈兵。那么问题就来了,长平之战发生

  • 纸上谈兵是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时期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纸上谈兵讲述的是战国时期,赵国长平之战失利的故事。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他精通兵法,可却不懂得变通,只知道一味地按照书上的方式行军打仗。秦国听说了赵括的事情了用计谋使赵惠文王用赵括替换了老将廉颇,赵括以为秦军实力疲弱,强行突围,结果中了秦军的埋伏,赵国大败,从此也失去了与秦国对抗的实力。赵括本人

  • 揭秘春秋战国史:赵括“纸上谈兵”“误国”了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秦昭公派大将王进攻韩国的上党郡,上党的守将不愿意归降秦国,就把上党的地图献给了赵国,上党的百姓也纷纷涌向赵国,这是赵国的长平,成为了秦国下一个进攻的目标。这时,赵国的大将赵奢去世,丞相蔺相如又重病,赵孝成王只能派老将廉颇率兵守长平,安抚韩国的难民,抵御秦国的军队。廉颇身经百战,交战几次后,改变战术,

  • 纸上谈兵是什么历史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纸上谈兵: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纸上谈兵的赵括公元前262年,秦

  • 用"退避三舍 老马识途 卧薪尝胆 围魏救赵 朝秦暮楚 纸上谈兵"写一段春秋战国的历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春秋战国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诸侯求教的闹剧。结果,少数民族犬戎进攻西周,再起烽火时

  • 纸上谈兵到底是哪个历史事件?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纸上谈兵的赵括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打发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赵孝成王(赵惠文王的儿子)派军队接收了上党。过了两年,秦国又派王(音hé)围住上党。赵孝成王听

  • 历史上纸上谈兵的事例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比如项羽这个笨蛋。如果不是他纸上谈兵,怎样能让刘邦这个混混得了天下。分析几件项羽纸上谈兵的几件大事,给大家分享1下。战争的描述我就不写了太多了的,估计3岁小娃娃都能背的出来。从巨鹿之战看项羽的战略战略是指在地图上指挥战争的艺术,而战术是在地面上指挥战争的艺术,派兵布阵,具体部署是指大战术,使兵器的气

  • 《纸上谈兵》的故事内容

    文史百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果然,公元前259

  • 以下成语与来自哪些春秋战国历史事件:退避三舍、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纸上谈兵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退避三舍指的是城濮之战.主人公是重耳.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

  • 纸上谈兵、围魏救赵、问鼎中原、退避三舍的时间先后顺序

    文史百科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1、退避三舍春秋的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然后又要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听到了就赶紧逃到国外,重耳回到晋国在他的统治下日益强大起来,曾经重耳答应楚晋两国交战时一定避退三舍,晋文公答应做到,同时利用楚军的弱点打败了楚军。2、问鼎中原春秋时期,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者来到洛阳,在周天子境内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