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559 更新时间:2024/2/3 14:29:54

齐国三杰: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

三人以勇力搏虎闻。有一天,晏子从他们身旁经过时,小步快走以示敬意,但这三个人却不起来,对晏子非常失礼。对此,晏子极为生气,便去进见景公,说:“我听说,贤能的君王蓄养的勇士,对内可以禁止暴乱,对外可以威慑敌人,上面赞扬他们的功劳,下面佩服他们的勇气,所以使他们有尊贵的地位,优厚的奉禄。而现在君王所蓄养的勇士,对上没有君臣之礼,对下也不讲究长幼之伦,对内不能禁止暴乱,对外不能威慑敌人,这些是祸国殃民之人,不如赶快除掉他们。”景公说:“这三个人力气大,与他们硬拼,恐怕拼不过他们,暗中刺杀,恐怕又刺不中。”晏子说:“这些人虽然力大好斗,不惧强敌,但不讲究长幼之礼。”于是便乘机请景公派人赏赐他们两个桃子,对他们说道:“你们三个人就按功劳大小去分吃这两个桃子吧!”公孙接仰天长叹说:“晏子果真是位聪明人。他让景公叫我们按功劳大小分配桃子。我们不接受桃子,就是不勇敢;可接受桃子,却又人多桃少,这就只有按功劳大小来分吃桃子。我第一次打败了野猪,第二次又打败了母老虎。像我这样功劳,可以吃桃子,而不用和别人共吃一个。”于是,他拿起了一个桃子站起来了。田开疆说:“我手拿兵器,接连两次击退敌军。像我这样的功劳,也可以自已单吃一个桃子,用不着与别人共吃一个。”于是,他也拿起一个桃子站起来了。古冶子说:“我曾经跟随国君横渡黄河,大鳖咬住车左边的马,拖到了河的中间,那时,我不能在水面游,只有潜到水里,顶住逆流,潜行百步,又顺着水流,潜行了九里,才抓住那大鳖,将它杀死了。我左手握着马的尾巴,右手提着大鳖的头,像仙鹤一样跃出水面。渡口上的人都极为惊讶地说:‘河神出来了。’仔细一看,原来是鳖的头。像我这样的功劳,也可以自己单独吃一个桃子。而不能与别人共吃一个!你们两个人为什么不快把桃子拿出来!”说罢,便抽出宝剑,站了起来。公孙接、田开疆说:“我们勇敢赶不上您,功劳也不及您,拿桃子也不谦让,这就是贪婪啊;然而还活着不死,那还有什么勇敢可言?”于是,他们二人都交出了桃子,刎颈自杀了。古冶子看到这种情形,说道:“他们两个都死了,唯独我自已活着,这是不仁;用话语去羞耻别人,吹捧自己,这是不义;悔恨自己的言行,却又不敢去死,这是无勇。虽然如此,他们两个人若是同吃一个桃子,是恰当的;而我独自吃另一个桃子,也是应该的。”他感到很羞惭,放下桃子,刎颈自杀了。景公的使者回复说:“他们三个人都死了。”景公派人给他们穿好衣服,放进棺材,按照勇士的葬礼埋葬了他们。春秋战国时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流传至今,也有许多

成语典故跟这一时期的人物有关,除了

以下故事,你还知道吗

燕王喜二十八年(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荆轲出发时,太子及宾客都穿白衣戴白帽到易水边为他饯行.高渐离击筑,荆轲慷慨悲壮地唱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唱完上车离去,头也不回一下,表示了他义无反顾的决心.燕太子丹曾与秦王政一起为人质,两人同甘共苦,但随着泰国的势力日盛,便对燕国开始轻视.燕太子丹怨恨秦王政不念友情,傲然无礼,与鞠武共谋报复秦王之事.鞠武劝太子丹西约三晋,南连齐楚.而太子丹认为这乃长久之计,不如找人行刺秦王.鞠武推荐田光,田光说自己已老,不能胜任,他推荐荆轲后自刎而死.太子丹与荆轲纵论天下形势,再三请求荆轲担任刺杀秦王的重任,荆轲答应了.太子丹于是尊荆轲为上卿,派其出使秦国,乘机刺杀秦王政.荆轲到了秦国,买通秦王宠臣中庶子豪嘉,以得秦王在咸阳宫召见.荆轲献呈燕国地图,展开地图时,卷在里面的匕首露了出来.荆轲左手抓住秦王衣袖,右手持匕首刺去.秦王急退,匕首将秦王衣袖划断,秦王所佩之剑长,惶恐之中未能拔出,绕殿柱而跑,荆轲紧追不舍.群臣惊愕,不知如何是好.秦王绕柱奔逃,将长剑移至背后,拔出,猛刺荆轲,断其左腿.荆轲负伤,便将匕首掷出,未中.秦王又击了荆轲八剑.荆轲倚柱长笑,大骂秦王,后被杀.

轻信多疑,妇人之仁,所以,即使正如一些人说的如果项羽少一些霸气,少一些高傲,渡过了乌江,也未必能东山再起,更何况项羽又拥有别人不所有的残暴,攻襄城之余,项羽屠杀全城,巨鹿一战,秦将章邯已率军投降,可仍下令坑杀20万秦军降卒,入咸阳,又杀秦降王,火烧秦宫室,劫掠妇女宝货.项羽如此残暴,百姓又怎能信服于他,纵使他有卓越的才能,纵使他能效仿勾践卧薪尝胆,试想如此一个出尔反尔的膘悍祸贼到了江东,江东百姓还会真心辅佐他,依然替他出谋划策,他日伺机东山再起吗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事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这首诗一点不错.与其屈天下,不如惊天动地刎于乌江,让天地为之动容!

我欣赏项羽,因为项羽的豪迈性格,我敬重项羽,因为项羽的傲气和霸气,我赞赏项羽,更因为李清照的点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项羽也算是其中折腰的一位英雄了,却是一位带有浓厚悲壮色彩的失败的英雄,用他自己的话说乃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公元前663年,北方的山戎国(在今河北省东北部)侵略燕国.燕国的国君向齐国求救,齐国的国君齐桓公亲自率领大军去救助.齐桓公的军队赶到燕国时,山戎国的军队已带着掠夺的财物,逃到东部的孤竹国去了.齐桓公命令军队继续追击敌人.山戎国和孤竹国的军队听说齐国的军队打来了,就吓得躲进了深山荒林中.齐桓公顺着敌人的踪迹攻进深山.最后,把敌人的军队打得四散逃奔.齐桓公取得了胜利,并把敌人掠夺的财物也夺了回来.当他们要返回齐国时,这时他们却迷了路.因为齐军来的时候是春天,山青水绿,道路容易辨认.而返回去时已是冬天,山野白雪皑皑,山路弯曲多变.所以,走着走着就辨不清方向了.这时,齐桓公手下的谋士管仲说:大王,狗,马都有辨认道路的本领.我们挑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边引路,就可以走出山谷.齐桓公立刻让人挑选了几匹老马,放开缰绳,让它们在前随意地走,军队跟在马的后边.没有多久,在马的带领下,齐国的军队果然走出了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路.学习中转站.3.

.4.煮酒论英雄

申无守大喜,方知庄王并非庸主

,庄王果然一改过去的做法,罢歌舞,亲政事,任用贤臣,诛杀奸佞,选拔良才,国人为他的所作所为欢声高呼.周匡王二年(公元前611年),楚庄王开始听政.周匡王王年(公元前608年),楚庄王亲率大军伐陈,宋,与晋师战于北林(今河南新郑),掳晋大夫解扬,晋师大败而返.周定王九年(公元前598年)春,楚庄王率军攻郑,夺取郑国的栎(今河南禹县).于是郑国转而成为楚国盟国.夏,楚庄王召集郑襄公,陈成公会盟于辰陵(今河南淮阳县西),郑,陈表示依附于楚国.后来,郑叛楚与晋结盟.周定王十年(公元前597年)春,楚庄王率军攻郑.楚军包围郑都.经过3个月的围攻,终于破城.郑又向楚投降言和.六月,晋军出发救郑.晋军到达黄河岸边时,知道郑已与楚媾和,中军统帅荀林父想率晋军还归,但副帅先不听从他的命令,独自带着中军渡过黄河,与楚军作战.经过一天交战,晋已溃不成军.楚军取得胜利后,楚庄王命令在黄河边上祭祀河神,修建先君神庙,报告战争的胜利,然后回国.楚庄王的霸权由此建立.

年不鸣,一鸣惊人.

呆若木鸡纪子是春秋时训练斗鸡的行家,由于他的名声太响亮了,于是齐王也把他找来训练斗鸡。

十天之后,齐王问他:「斗鸡现在训练得怎样了?」纪子回答说:「鸡的性情高傲,时候还不到。」十天后齐王又来问他:「这回斗鸡该训练好了吧?」纪子回答说:「还没有,它现在还不能沉住气呢。」一个月后齐王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可是纪子还是摇头说不行。又过了十天后,纪子告诉齐王斗鸡训练好了,那只斗鸡非常厉害,别的鸡一见到它就吓得像木头一样呆住,可见它真是天下无敌的斗鸡!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秦朝残忍的刑罚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秦朝比较著名的,腰斩,丞相李思就是受了腰斩的刑罚,临刑前,还跟他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具体腰斩的方法,基本就是字面意思,拦腰斩断。当然些只是死刑的一种,还有好多种死刑的方法,绞刑留个全尸都是皇帝恩典的死法了。不死的,各种肉刑都比较残酷,比如刖,宫等等。都是去掉某

  • 秦朝的刑法有几种!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中国历史

    秦朝刑罚1、死刑:根据执行方法的不同,秦的死刑可主要分为如下几种:枭首:即将犯人斩首后,将其首级悬于木竿之上以示众。弃市:在闹市当众处死。斩:分砍头和腰斩两种。以腰斩为多。腰斩适用于“告奸”(窝藏包庇,不检举揭发)等罪。车裂:以车拴头和四肢.向5个方向撕裂肢体.俗称“五马分尸”,即使犯人死后仍可实施

  • 秦朝的刑罚的内容有什么至少十种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秦朝的刑罚可分为以下几类:(1)死刑,是剥夺罪犯生命的极刑。秦朝死刑又分为戮刑、磔刑、弃市、腰斩、枭首、具五刑、族刑等多种,执行方式极为残酷。(2)肉刑,又称体刑,是残人肢体的刑罚。既包括传统的奴隶制肉刑黥、劓、斩左止、宫,还包括以竹木棍捶击人身体的笞刑。(3)徒刑,是限制罪犯人身自由并强制服劳役的

  • 秦朝末期名人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秦朝时期,按照历史上的说法,应该是秦始皇真正改秦王称号为皇帝称号之后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名人,包括:1.皇族及朝廷大员:始皇赢政,扶苏,胡亥,子婴,李斯,蒙恬,王翦,王贲,赵高,章邯;2.六国朝遗老:3.秦末起义军领袖:项羽,项梁,范增,刘邦,萧何,张良等.

  • 关于秦始皇的一些著名的历史事件 麻烦详细点

    文史百科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中国历史

    焚书坑儒发生在中国古代的秦朝。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

  • 春秋五霸之楚国历代大王

    文史百科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楚熊泽熊泽(前1043--前???)楚熊艾熊艾(前???--前???)楚熊瞻熊瞻(前???--前???)楚熊胜熊胜(前???--前???)楚熊杨熊杨(前???--前???)楚熊渠熊渠(前???--前???)楚熊挚熊挚(前???--前???)楚熊延熊延(前???--前848年)楚熊勇熊勇(前847年-

  • 春秋战国时期张仪诈楚事件全过程?

    文史百科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秦王想征伐齐国,又顾虑齐国与楚国有互助条约,便派张仪前往楚国。张仪对楚王说:“大王如果能听从我的建议,与齐国废除盟约,断绝邦交,我可以向楚国献上商於地方的六百里土地,让秦国的美女来做侍奉您的妾婢。秦、楚两国互通婚嫁,就能永远结为兄弟之邦。”楚王十分高兴,允诺张仪的建议。群臣都前来祝贺,只有陈轸表示哀

  • 春秋末期齐国和楚国的情况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其实那时是齐国不如出楚国第一是晏子使楚的原因就是想和楚国同盟第二是齐国经历了大乱齐庄公被弑杀加上燕国犯境==原因而楚国经昭王中心半壁江山楚惠王忙于对外扩张(中学语文书上有片鲁班和墨子在楚王面前争论的文章当时就是想灭宋)明显是楚国的实力甚于齐国春秋末年,齐衰落,卿大夫相互兼并。公元前548年,崔抒杀庄

  • 春秋时代的楚国是哪年建立的哪年灭亡的

    文史百科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西周初年,荆人的残部主要是季连的芈姓后人,已西迁至丹水与淅水之间。鬻熊为首领时,审时度势,率楚民背弃商纣王,西行投奔周文王,并受到周文王的器重,周武王继位后,有图南之意,楚人觉察后,在鬻熊之子熊丽的率领下,举部南迁至睢山与荆山之间,暂时避栖于荒野之地。周成王时,周公避祸于楚,楚人敬之如上宾,周公大感

  • 晏子使楚历史背景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晏子使楚的历史背景是:景公意识到齐国无法与晋国抗衡,景公决定与楚国交好,共抗晋国。于是晏子作为使者访问了楚国。此时楚国由楚灵王执政,他目空天下,狂妄自傲,因此打算羞辱齐国的使节,于是便有了“晏子使楚”这个故事。1.《晏子使楚》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彰显楚国的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