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文史百科>如何评价商纣王?怎么看待商朝灭亡?

如何评价商纣王?怎么看待商朝灭亡?

所属分类:文史百科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897 更新时间:2024/1/25 12:40:31

他应该算是一个可怜人吧!

在我的眼里,任何君王都不应该有昏庸的,他们或许平庸,但却不该昏庸。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是非功过无非后人臆断。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除了刘宋和北齐几个奇葩皇帝另我偶有不解之外,其余的帝皇我皆感觉不到他们有何昏庸之处,商纣王帝辛自然也不例外。

要理清这一点,首先我们应该理清殷商的灭亡过程。

简要的阐述一下上古文明……,文明不是一蹴而就的,他总要经过许多阶断,然后才会裂变。如同一个刚出生婴儿,想要走路,总要先学会爬行般。殷商前期随着王权的巩固与发展,内外服制度趋向完善。但是,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它的文明其实还是非常脆弱的,它们甚至还没有完全摆脱部落制的初级形态,祭拜着那些虚无的神灵。

史载:“从商之始契到商汤建国,共经历了八次迁移;商汤建国之后又屡次迁都,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想象得出,殷商前期应该还是属于半耕半畋的一个社会形态,因为一个成熟的文明社会是不会如此折腾的。

但是文明总会成长,就好比一个孩子在学会走路以后必然会渴望奔跑一样,盘庚迁殷以后,商朝算是不再折腾了,但随之而来的矛盾却也越来越多,而这些矛盾是必然会出现的,它就如同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在解决了基本生存以后所产生的欲望,这是天性,是自然衍生的,无法回避,特别对一个初生的文明。

而这些矛盾是什么呢?我们再简单理理……。

外部矛盾的产生

夏商建朝其实都是以一种天下共主的社会形态确立的,简单一点的说法就是大家奉你当老大,在一些小事上大家尊重你,但是更多的时候还是各玩各的,我的领地依旧是我在做主。

盘庚以前,夏商中央都是用这种政治模式维系着外部的关系。盘庚之后,商朝出现了一个伟大的帝王,这个帝王就是盘庚的侄子武丁,他开了中国分封制先河,打破了旧有的政治格局……。

武丁是商朝的第23个国王。在他任职期间,他大胆启用了平民傅说为相,可以想像得出,取用平民为相在当时该有多难。相传武丁为了让傅说辅佐他,于即位的的3年中不说一句话,自云梦见圣人,并画出傅说的相貌,令百官去寻找。殷人信巫,武丁以此方法成功推举傅说做宰相,聪明的避开了与神权势力的冲突。

史记原话:“武丁夜梦得圣人,名曰说。以梦所见视群臣百吏,皆非也。於是乃使百工营求之野,得说於傅险中。是时说为胥靡,筑於傅险。见於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与之语,果圣人,举以为相,殷国大治。”

在傅说的辅佐下,武丁对外展开了大规模的征服。首先是迫使周边时叛时服的小邦完全臣服于中央王朝,接着攻打今山西南部、河南西部一带的小邦甫、衔、让等。在内部稳定后,武丁又开始对外用兵,西北的少数民族鬼方、羌方和土方,南方荆楚地区的夷方、巴方、虎方等都成为他讨伐的对像。至武丁末年,商朝已成为西起甘肃,东到海滨,北及大漠,南逾江汉,包含众多部族的泱泱大国。为了控制广大被征服的地区,武丁把自己的妻、子、功臣以及臣服的少数民族首领分封在外地,被分封者称为侯或伯,华夏文明在他手上又向前迈了一步,开了周代分封制的先河。但是分封制的建立打破了旧有规则,炸弹也由此埋下了。

内部矛盾的产生

在武丁死后,商王朝又出现了一个伟大的帝王,他就是武丁的儿子祖甲,祖甲对旧有的内部管理结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史称祖甲改制。

祖甲的改革涉及国政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将历代先王分为亲疏不同的大宗和小宗,并把相应的祭祀之庙也分为大小两种(改革宗法制);对殷人最为看重的占卜之道也作了种种限制(限制神权)。为加大五族势力,他还废掉贵族公议制;更为重要的是他改变了历代以来的帝位继承方式,把兄终弟及制改为父死子继制;最后祖甲还下令将成汤时所定的刑法修改后重新颁布《今本竹书纪年》称祖甲“二十四年,重作汤刑。”“繁刑以携远,殷道复衰。”

纵观甲的这些改革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强化中央王权。此时的中华文明在经过原始蒙昧时期黄帝的部落联盟共主时代氏族社会时期的贵族议事会夏朝时建立了内外服制为特征的国家初级管理模式。

在商代前期随着王权的巩固与发展,内外服制度趋于完善,到武丁时,内外服制度在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领域已经发挥到极至,商王朝也由此发展至颠峰;但所谓盛极必衰、不进则退,商要继续延续王朝的长治不衰,没有新的血液,势必会走向腐朽。祖甲正因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大刀阔斧施行改革,但是祖甲的改革过于激进了,他为了扩大王权而采取了限制内外服在国家事务中的影响力等一系列激进措施,引起当时守旧贵族的强烈反弹,造成了内部势力的分解,炸弹也便由此埋下了。

那么商纣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史记》里称帝辛“长巨姣美,筋力超劲,手格猛兽”,皇甫谧《帝王世纪》称帝辛“能倒曳九牛,抚梁易柱”,是个筋骨强劲、力大无穷,是能当百人之敌的无敌勇士,此外他还“资辨捷疾,闻见甚敏”,也就是智商极高,反应极快,能言善辩。这种能文能武之人后来怎么会被描述得昏庸暴虐呢?

我们再回到祖甲之后的商王朝……。

在祖甲死后,西部的羌民崛起,他们开始报复商王朝,不断的侵扰边贸,商王朝被迫展开反击,只是成效不大。到了祖甲的孙子武乙即位,东夷部落又壮大了,商王朝受到来自东西两方的夹击,疲于应付。武乙被迫连续两次迁都并放下身段把西歧领地送给周太公古公父,借此联盟周人替商王朝抵御西边。

在外部接连不断受到冲击的同时,更为致命的是,内部矛盾越来越难调合。

史记载“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辱之。为革囊,盛血,昂而射之,命曰“射天”。武乙猎於河渭之闲,暴雷,武乙震死。简言之,武乙昏庸无道,制作一个人偶,把它称之为天神。武乙与“天神”赌博,命令旁人作评判。“天神”输了,武乙就想法来侮辱它。武乙又制作一个皮袋,在皮袋中装满血,然后高高挂起,朝天射它,称做“射天”。

我们不禁会产生疑问,一个掌握着万千生命的帝王真会如此的弱智和无聊?其实不然,武乙只不够是借此在发泻来自于神权力量掣肘的不满。史书载后来武乙到渭河游畋时被雷劈死,这是否是神权势力对武乙的一次反击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商王朝的内部矛盾势同水火却是可以感觉到的。

武乙死后,文丁即位(也即是纣王的祖父)此时武乙一手提携的小弟周人壮大了,引起了文丁的忌惮,文丁借故杀死了周人的当家季历(周文王的父亲),可见商王朝对外部的控制越发的力不重心了。但杀死季历却也没能阻止周人力量的发展,相反,周人与商朝的矛盾加深了。西部边戎没人抵御,又开始侵扰边王朝,到了纣王的父亲帝乙,商王朝又一次被迫迁都并把文丁的一个幼女嫁给了周文王,想借此挽回双方的友谊。当帝乙把帝国传到纣王手中时,其实王朝早已内外交困,千疮百孔了,纣王又能如何呢?

有必要再讲讲纣王接任时王朝的内部斗争,自祖甲改制后,帝国集团内部数股势力相互纠缠不休。

传统贵族(主要为宗室大臣贵族和神权团体)与新生贵族(至武丁时期开始提拔上来的奴隶,平民)之间的斗争最终导致内部力量的瓦解,才是商王朝灭亡最主要的原因,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任何集团的覆灭其罪魁祸首都源自于内部的消耗,商王朝自然也不例外。

帝辛是嫡长子身份上位的,但问题是,纣王还有一个同父同母的哥哥微子,只不够生微子时,这个母亲还不是王后,她是封后后再生的帝辛,这样,帝辛就是嫡长子了,微子只能算是庶子,可微子又岂能甘心,这也就给反对派一个契机,他们联合起来,不断的给纣王穿小鞋,无非就是想把纣王推翻。

历史太远,我们无法感受到那段时期商朝内部斗争的腥风血雨,但是我们却知道它的结局。

当周武王率八百诸侯,选在帝辛正在攻打九夷时,发动军事政变,而内部的以微子为首的贵族却是他的内应。周剪商成功后,微子建国了(春秋时期的宋国),箕子也跑到韩国开创王朝了,而纣王最后携王后苏妲己自焚于鹿台,以身死国……。

自古风云多变幻,不以成败论英雄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商朝的灭亡是因为纣王专宠妲己吗?

    文史百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中国历史

    在电视剧《封神榜》里,妲己是一位狐狸精附体的妃子。她妖言蛊惑纣王,使得纣王终日沉迷美色,不理朝政,最后导致商朝灭亡。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不是的。且不说妲己是狐狸精一事不符合科学发展观,把一个国家的灭亡全部归咎在一个女人身上,这样的做法就特别无稽。根据史料记载,妲己与纣王的年纪相差甚大。妲己入宫一年

  • 人类古代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十个朝代有哪些?

    文史百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朝代”这一个词,几乎是中国王朝的专属名词,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关于“朝代”的定义和中国完全不同,这里既然没有说明清楚,就以中国为例。第十名:西夏朝,存续189年。公元1038年~1227年,代表皇帝,夏景宗李元昊。西夏是中国历史上由党项人在中国西北部建立的一个政权,首都兴庆府,人口约300万,历经十帝

  • 商朝以前的历史有历史的考证吗?

    文史百科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历史

    1996年5月国家启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该工程集中相关学科的优势,以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力求作出能反映20世纪年代学研究最高水平的成果,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年表》。由于各历史阶段材料的情况不同,《夏商周年表》对西周以前各王提出比较准确的年代;对商代各王提出比较准确的年代;对商代前期提出比较

  • 介绍一下夏商周断代史可以吗?

    文史百科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的每个王都被考古的甲骨文所证明了,周朝的存在就更不用说,唯一就是夏朝还缺乏考古的文字证据,但其实,以有些考古遗迹来看,中华的王朝历史恐怕比夏朝还要久远得多,仅仅是没法发现成体系的文字证据而已。一、按照史记的描述,舜帝时期的官职已经比较完备,甚至哪个人当哪种官都是有明确记载的。舜帝在夏朝之前,但西

  • 从商朝到清朝有多少年历史?

    文史百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好像从公元前1760年开始,到清朝灭亡是公元1911年.共大约3671年.---------------从有文字记载的夏朝开始,我国历史上经历了夏、商、周、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等主要朝代。夏朝的起止年代没有可靠的文字记载,根据资料推算,大约是从公元前二一○○年到公元前一七六○年,共

  • 商朝距离现代有多少年?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封神榜写的是商末,纣,中国商朝末代君主,姓子,名受,号帝辛,史称“纣王”,夏商周断代工程认为他在前1075年前1046年在位。计算得至少3084年。五帝:公元前30世纪-约前21世纪(具体不祥)夏朝:约前2070-前1600商朝:前1600-前1300商后期:前1300-前1046西周:前1046-

  • 你觉得我国历史上商朝、东汉、大唐和明朝的灭亡和历史上的四次小冰河时期有关吗?

    文史百科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根据竺可桢的研究,中国历史上有四次小冰河期,第一次是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第二次是东汉末年、三国、西晋,第三次是唐末、五代、北宋初,第四次是明末清初。应该说,小冰河期与这几个朝代的灭亡肯定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在农业社会,靠天吃饭,经济基础是很薄弱的,一旦遇到天灾,很容易造成大规模的饥荒,从而引发社会混乱

  • 商代离现在有几年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从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600年时间。总的来说,商朝是处于奴隶制的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奴隶主对奴隶既可以买卖

  • 朝代是怎么划分的?为什么叫夏朝?商朝?

    文史百科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古代每一次的王权更替都代表了一个王朝的灭亡和诞生,下面我们聊一聊朝代是怎么划分的。上文提到王权的更替是代表一个王朝的建立和诞生,可以这么理解当一个婴儿降世父母肯定会给自己心爱的子女取名字,于是王朝的开括者看着自己亲手打下的江上怎么能不为自己心爱的子女取名字呢?于是就有了各个朝代。一般王朝取名有两种:

  • 夏商周公元前多少年

    文史百科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年表》正式出台,这是我国迄今最具科学依据的古代历史年表。这个年表为我国公元前841年以前的历史建立起1200余年的三代年代框架,夏代的始年为公元前2070年,商代的始年为公元前1600年,盘庚迁殷为公元前1300年,周代始年为公元前1046年。